
1.6 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技术、经济、社会、法律、全球竞争等多方面的企业经营环境因素的快速变化,驱动了电子商务在企业商业模式变革、组织重构及经营管理等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经营压力,包括市场及经济压力、社会压力与技术压力等。而电子商务的潜在优势使其能成为众多企业应对经营压力的出路,并进一步推动企业创新及战略制定、增强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从而促进企业主动引领市场、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得益于技术不断升级、技术开发成本和获取成本日趋下降,使电子商务得以普及,比较优势日益明显。
具体来说,在应对市场与经济压力方面,电子商务模式可以促进企业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协作,利用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在应对社会压力方面,电子商务赋能企业实现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为整体社会创造更大价值;在应对技术压力方面,电子商务模式可以实现信息与知识的快速实时传播,实现企业的快速迭代,并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效率。
当然,电子商务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壁垒,主要可以概述为技术层面与非技术层面。技术层面主要包含:在质量、安全、可靠性方面还缺乏全球标准;现有的应用软件和数据库老化,因此很难将互联网与电子商务软件整合在一起,传统行业数字化、信息化难度较大;互联网接入成本依然较高,使得企业承受经济压力。非技术层面主要包括:安全问题和隐私问题降低了消费者对互联网的信任;许多法律问题和政策问题(包括税收与垄断等)还没有解决,法律框架亟待清晰与完善。对电子商务的成本和带来的利益还需要更为全面与细致的考量。
尽管有诸多限制和壁垒,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电子商务的成本不断下降,效益则显著提升,同时逐渐由线上走向线下,与实体经济渗透、融合,从而形成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经济体模式。未来,随着网民数量的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网民与企业开始接受并参与相关的电子商务活动,我国电子商务的总体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2023年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为3.29万亿元,同比增长8.6%。发展最为迅速的应用领域包括电子政务、B2C、B2B、跨境电子商务、线上教育、企业内部电子商务、移动商务、社交商务、协同商务等。此外,在强大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能力支持下,信息和数据的有效管理与快速传播促进了C2B模式和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兴电子商务形式的兴起。生产与消费将以客户和消费者为中心按需驱动,乃至实现充分的个性化定制。跨境电子商务则冲破了国家间的障碍,将价廉物美的产品快速有效地销售到世界各地,正在引发全球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合、更多前沿科技的成熟与应用(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机器人等),电子商务的应用广度、深度将继续拓展,也将开拓电子商务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