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让校报成为学校名片
你们有自己的刊物吗?自己动手写自己,自己出力唱自己,洗尽铅华只有浓浓墨香的那种?我们东关小学已经有了这样的报刊!
都说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校报则是孕育灵魂的深厚土壤。校园文化每一所学校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有校刊。校刊是学校整体实力与校园文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正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全国校长发展学校常务副校长毕诚所言:“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提升校园文化品质,离不开校报校刊。”好的校刊是建立在学校本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的,高质量的校刊本身就是学校深厚文化的弘扬,不仅丰富了学校的内涵,而且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它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日常交流与沟通,更能让外界充分了解学校形象和校长、教师、学生的风采,学校的各种办学思想、政策、活动也能最广泛地得到宣传。为此,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2019年10月,第一期以“宣传学校、促进教学、发展特长”为宗旨的《东关实小报》孕育而生了。
校报的名字就费了大家不少心思:《月牙》——即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是虚怀若谷;《成长》(脚印/足迹)——成长,一切事物向成熟的阶段发展。我们的东关实小也如嗷嗷待哺的婴儿,如破土而出的幼苗。成长的过程是用一只只脚印记录下来的,或深或浅,这些都是必然;“萌芽、丝路”(古丝绸古道,今寓意学校的成长脚步);《子墨》出自《汉书·杨雄传下》,“雄从至射熊馆,还,上《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子墨为客卿以风”……好名字很多很多,到底用什么才最能代表我们学校呢?“校长,就叫东关实小报,既朗朗上口,便于传诵,又凸显校名,弘扬学校。您看怎样?”校办郁胜柏主任的几句话惊醒梦中人,对,我们是小学,就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在校报校刊的文化中拔节生长。太好了,就这样定了!
《东关实小报》把我校成长的珍贵发展历程串起来,是学校发展的历史,必定要被载入东关实小的史册。我们的校报特色是融思想性、可读性、人文性、知识性于一体。我们办报的目的是积淀校园“正”文化理念,深化学校办学特色,培养师生的爱国爱校情怀,增进思想沟通,促进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我们办报的理念是面向全校师生,本着成长积淀于每一处细节、自信彰显于每一次参与、健康扎根于每一次活动的理念,让校报成为师生成长的“土壤”。校报不仅能培养孩子们的爱好,还能让孩子的能力得到提升,让孩子在参与中学会交往、学会做人。作为学校名片,校报既传播着校园消息,也记载着师生们的欢笑与忧愁,又记录了代代学子成长的足迹。校报这方沃土,是土生土长的,很有生命力,给师生提供了很多实践和展示才华的机会,也实现了他们孜孜以求的梦想。
校报的栏目设置:
(一)固定栏目
(1)“卷首寄语”由学校领导或指导教师撰写,或登载学生作品或推荐优美的散文、诗歌等。
(2)“本刊特稿”刊发领导的言论、获奖作品。
(3)“烛光点点”发表教师作文,给学生以示范。
(4)“星光灿烂”根据不同题材和体裁,将学生习作分为若干小栏目。散文归于“芳草萋萋”,诗歌作品归于“青春小诗”,生活中感受到的思想火花归于“感悟生活”,反映家庭生活的文章归于“温馨港湾”,反映自己成长经历的文章归于“成长滋味”,“世相素描”刊登学生的小说作品,这些栏目意在给学生施展才华的空间,满足广大学生的创作欲,激励他们自觉创作。
(5)“学研前沿”专登教师的研究性教育教学论文,目的在于展示教师的教学教研成果。
(6)“名著悦读”向学生推介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旨在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名著、汲取养分,提高文学素质。
(7)“走近名人”让学生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名人的成长经历,给学生以人生的启迪,帮助他们正确选择人生道路。
(8)“社团园地”展示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记录学生走出校园的精彩片段。
(9)“家校共育”刊登家长发表的见解和主张,作为家、校联系纽带。
(10)“七彩德育”展示本校在德育方面的工作成绩。
(二)两个可调栏目
(1)“东关骄子”向学生介绍从本校毕业的学子,以他们的成就为学生树立求学奋斗的标高,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争做成功者。
(2)“东关印象(足迹)”讲述学校发展历程。
校报的第一版为校园动态和要闻、领导视察和重要讲话、学校建设与管理中的大事要事。包括导读栏、开语篇、校长寄语、要闻简讯等,关注学生成长,见证学校发展,报道学校特色,为教育导航。《东关实小报》除了聚焦学校热点、跟踪报道学校发展外,还是我校教师和学生发表作品、展示才华的阵地。第二、四版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展示学生优秀作文、美术作品,增强互动性,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部分。第三版为教师发表文章和教学思想交流的主阵地。
每一期校报都会刊登孩子们大量的原创作品,有习作、绘画、书法、手工等。孩子们说:“校报,就像我们的老师一样,让我开阔了眼界,使我受益匪浅。”
在疫情期间,我们收到了大量的师生抗疫作品。孩子们亲自制作了以“抗病毒战疫情”为主题的明信片,有的图文并茂地向人们宣传预防新冠肺炎的基本知识;有的表达了自己对最美逆行者的崇高敬意;有的展现出幼小的心田里那颗爱国的种子正不断萌芽。孩子们呼吁全世界的人们团结一致,共同抗疫……在2020年第一期校报上展出的一张张明信片,无不表达了孩子们共同抗疫的心声。教师则用温暖笔触抒发对抗疫英雄的讴歌,以及自己在线上教学期间的点滴体验与感受。
至今校报依然活跃在东关老师和同学们的视线里,上面记录着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点滴,是他们的一份最珍贵的收藏。
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期的发刊词如是说:
校报是学校的一面旗帜,是师生展示风采的平台,是弘扬校园文化的阵地,是学校发展的一面镜子,是书香校园建设最直接的校本资源。当你们捧着浸满墨香的报纸,涵泳着记录了心灵温度的文字时,《东关实小报》满载着全体师生的期盼,与大家见面了。她像春的和风,吹拂着我们的面庞;像夏的荷塘,氤氲着醉人的馨香;像秋的田野,充满着收获的畅想;像冬的暖阳,带来火一样的热情与奔放。
东关实小,注定是一块不平凡的土地。1912年创办,107年的悠久历史铸就了她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百年来东关实小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百年来东关实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百年来东关实小桃李芬芳、英才辈出。今天,她继续承载着教育的重任,她和7000余名师生的命运连在一起,同时也和一方百姓的希冀福祉连在一起,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堵墙、每一片瓦都承载着无限的重量。
作为一名东关实小人是一种莫大的荣耀,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一直以来我们都秉持“以京剧特色为抓手,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把为学生终身幸福和发展奠基当作不懈的追求。无论何时,都不能降低梦想飞翔的高度,以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是我们笃定的信念。
《东关实小报》的发行旨在承载校园的文化,彰显教师的风采,展示学生的风貌。她将成为东关实小师生前进的明灯、欢歌的舞台、创新的天地、交流的平台。她将记录生命成长的足迹,记录心灵花开的声音,记录探索求知的欢乐,记录我们感动的时刻。她将成为一条纽带,把学校、家庭、社会紧紧相连,描绘学校发展的蓝图和学生美好的明天。办校报是一个艰辛探索的过程,《东关实小报》目前还很稚嫩、单薄,但我们相信,有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我们一定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当今学校文化建设十分现实和重要的任务,不是回避或以精神否定财富的方式来形成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而是要从财富与精神、幸福人生关系的意义上,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在这里,学校不仅仅是薪火相继的地方,更是师生在好教育中成全生命个体的幸福田园。”
是的,《东关实小报》还像一个孩子,它生长着,我们会对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让它充实校园文化内涵,提升师生精神生活品味,促进校园文化的纵横发展。我在工作之余,每周都会给家长写一封信,至今已经写了三十七封信。其目的就是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使家长懂得如何去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学校家庭两方面教育密切配合,重要的一点是要及时沟通信息。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对待父母的态度等,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的思想工作。家长也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并且还想知道学校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因此,我们的校报还会拓展“家长信箱栏”,以家长给学校回信的形式,让家长对学校各项工作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话题,共同构建家校良性互动、和谐教育共同体。
我们的校报不像其他报刊那样精美华丽,她只有浓浓的墨香,可是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的校报汇集了东关师生教育教学成果,立足校内,辐射校外,弘扬校园正文化,展示教育成果,展现师生风采,构建了蓬勃向上的校园生态文化。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在校报的版式和内容上下功夫,让校报发挥桥梁作用,真正成为我校对外宣传、树立品牌形象的窗口。
一路走来,一路花开,偶有雨点溅落,不怕,我们拥有青春情怀。校报一路走来,其间不能忘怀的人很多,不能忘记的事不少,一路走来,我们在校报的墨香中徜徉,我们在校报师生的星光里灿烂。我们的校报也许不够饱满,也许略显青涩,但谁又能说,在下一个秋天,它不会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地把整个世界装扮?
就像一位老师对《东关实小报》的投稿中所写的那样:
踏着河畔的片片白霜,伴着蒹葭梢头的缕缕清风,春华了,秋实了,悠悠岁月,放飞的是一种追寻!长长征途,花开花落,执着的是一份坚韧!东关实小人躬耕教坛、薪火传衍、教泽绵绵。我们又迎来了第5期校报,她犹如亭亭玉立之少女,她带来了诗意和遐想,带来了憧憬和希望,她展示并将继续见证学校的进步与辉煌。
她是开放的,坦诚而包含着睿智。她将成为理论探讨的弄潮人,以东海之滨纳百川的气势,宣传学正文化治校新理念,传播时代发展新信息。
她是多彩的,平实而富有生活奋斗的激情。她将成为文化建设的排头兵,以直挂云帆抒壮志的豪情,展示校园新风貌,宣传东关新气象。
她是和谐的,她将成为全校师生的好朋友,成为展示师生才能的舞台,成为凝聚全校师生智慧和力量的中心园地,成为展示我校办学成果的重要窗口。
在这里,犹如春孕育了夏的朝气蓬勃,夏孕育了秋的硕果累累,秋孕育了冬的洁白无瑕,冬孕育了春的生命无价,最后编织成无数闪亮晶莹的阳光之梦。
愿她如同和煦的春风,带来知识和智慧的雨露滋润每一个人的心田;更愿她像一支接力传递的火炬,引领我们跑向阳光灿烂的未来。
让我们乘着梦想的阳光启航!愿我们的校报永远行走在美丽的收获里!
祝愿我们全体师生,在东关实小的幸福田园里快乐地生活、学习,祝愿《东关实小报》越办越好,祝愿东关实小的明天更加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