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幸福同行:一位“蜗牛校长”的教育手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 家长会如何开?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心相通。家长会是一座桥梁,一座架设于老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了解之桥、交流之桥、希望之桥。家长会是增进家校沟通、凝聚家校合力、促进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纽带。各位家长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我们,将子女的未来和希望托付给我们,他们在学校学习得怎样、生活得如何,学校有哪些工作值得肯定,还存在哪些不足,所有的这些都需要各位家长到校来了解。“满足家长对孩子的美好期望就是我们办学的奋斗目标”,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就是推动我们进步的强大动力。这是一件大事,更是一件好事。

每到期中或期末考试后,开家长会已经成为一件例行的公事了,老师们紧锣密鼓地安排,然而,家长的心情各不相同,有人期待,有人害怕。学生们就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了!

如今家长会的现状令人担忧:时下的父母们,都对家长会持有一种特殊的情怀,盼着开家长会,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校的教育内容;害怕开家长会,唯恐自己的孩子哪些地方落后于人,而那些平素“有问题”的学生的家长就更加把家长会当成心理负担了。应该说,这是极为普遍的“家长会心态”。开完家长会,有的家长装了一肚子孩子的不是,一见到孩子便是一阵暴风骤雨般的数落、训斥甚至打骂。就算学习好表现好的孩子,也难免要听爸妈唠叨几句:“人家某某这次考了100分,你怎么才得98分?老师说你最近有点松懈,该加把劲儿了!”“某某都当了班干部,你也得努力了!”家长会常常在家长与孩子之间造成“交火”,教师永远是家长会的主角,学生被排斥在家长会之外……“家长会也该改改了!”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愿望。在我们的孩子被全面、全力、全神关注的今天,家长会也成了一个问题,成了一件被大众广泛议论的事情,成了一个需要被研究的课题。

期中考试很快结束了,每个学校都即将召开家长会,这是我到东关小学做校长以来要召开的第一次家长会。原来我接触最多的都是中专学生,我很想了解一下小学生对家长会的看法,听听孩子们的心声。于是,在期中考试前的一周,我对学校500名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7.2%的学生听说开家长会就心情紧张,感觉压力大;21.2%的学生不愿家长参加家长会。而且,答卷告诉我们,家长会开过后16.8%的学生与老师关系紧张,35.1%的学生与家长关系紧张,27.5%的学生在家长会后会受到严肃批评并被限制活动。有的学生甚至表示希望“尽量少开”“最好永远不开家长会”,仅有20%左右的学生对家长会很是期盼。难怪常常有学生把老师发的家长会开会通知“丢了”,或者“忘了”交给家长,要么就是编出“爸爸出差,妈妈请不下假来”之类的谎言,甚至有学生花钱请人冒充家长来开家长会……

面对家长们的困惑和大部分学生的不情愿,家长会是不是就要被取消?我想,家长会还是要开的,关键问题是怎么开。对于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教师需要转变一下观念,换一种思路,用一些巧妙的办法来应对,前面就是一片新天地。

针对小学不同阶段的学生,我们的家长会邀请函也不同。

“尊敬的家长:您好!您的孩子升入东关小学半个学期了,有什么变化吗?他们适应小学的生活了吗?欢迎您本周六上午或者下午来学校坐坐,看看孩子们的表现,与老师和其他家长谈谈您的困惑、您的教育体会和您的经验……”这是给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家长的邀请函。

“家长朋友们:期中考试刚刚结束,您一定非常关注孩子的成绩和孩子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吧?孩子长大了,在家肯定会有与以往不同的表现,您可能也会有些问题想跟我们交流。请您本周六上午或下午在百忙中抽时间光临学校,参加我为您和孩子组织的座谈会。希望您带来宝贵的教子经验,与大家分享。”这是给中高年级家长的邀请函。

“尊敬的家长:您好!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理解和帮助。您的孩子已进入小学毕业阶段,这是孩子人生成长中的关键时期。我们都非常关注孩子的成长,希望能够加强彼此间的相互沟通,共同探讨孩子的未来。我们诚挚邀请您在百忙之中抽空光临学校,届时我们将真诚沟通,共同搭建家校联系的平台,共同反馈贵子女教育的方方面面……”这是给六年级毕业班孩子家长的邀请函。

教师要在会前把这些全新、带着几分温暖的家长会邀请函通过微信或者孩子带给家长,让他们有备而来,而且在时间上还可以有弹性。

为了开好这次家长会,也为了体现学校对这次家长会的重视,有着家长和校长的双重身份的我,既站在家长又站在学校的角度,为家长们录制了8分钟的讲话。短短的8分钟,让家长更清晰地了解学校近期的发展变化和师生取得的成绩。有了家长们的支持与配合,有我们这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孩子一定会健康快乐成长!

“一切为了孩子”,这是我们家长会召开的共同出发点。尊重、平等、交流与合作,体现在家长会的全过程中。家长会前,老师已经就会议内容征求过家长和学生的意见。精心设计的邀请函说明了会议的主题。会中,老师有意识地把时间和空间让给家长或学生,让他们成为家长会的主角,这样家长们可以有机会了解孩子的全面情况,转变对孩子关注的角度,有机会倾听其他家长的教子经验与困惑,还可以有机会与孩子面对面地交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评价班级的教育工作。每个班的老师都认真制作了PPT向家长们展览孩子的作业、作品、获奖证书等,还有的班级让学生现场表演,教师、家长、学生聚在一起,共同营造和谐的气氛,增进感情,让家长在班级背景中了解自己的孩子……

家长会“变了脸”,不再是冷面教师的文明语言“骂人会”、家长的“受训会”,代之以软化了的批评、善意的提醒,让家长和学生多了几分对老师的感激与敬意,也让这样一个三角关系上的各边相互间多了几分尊重、了解和沟通。家长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孩子们写出自己心里话,孩子们可以写想对爸爸妈妈或者老师说的话,也可以写对这次家长会的意见等。

四年级的冉冉同学写道:“以前开家长会,每次在教室看到爸爸,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蹦跳不止,而且老是想偷看那个‘神秘的会议’,想象着爸爸会带着什么脸色走出教室。这次家长会大不同了,听到的大多是对我们进步的肯定,还有老师和家长关于如何让我们学得好、玩得好的交流……”

六年级的一帆同学写道:“这次家长会上,我看到最多的是家长对我们会心的微笑。开完家长会,父母对我的关心增多了。比如以前我们同学之间打电话时间长一点,妈妈就会说半天,现在她只是轻轻地提醒我一下,我自己也就自觉了。在教育我的方面也好多了,不再急了就非打即骂,而是很亲切地询问与善意批评,这让我感到很放松,生活得比以前快乐了。”

家长会上的对话,使几十个小家庭融成了一个大家庭。家长们欣喜地感觉到这种变化和由此带来的收获。一位家长说:“开过好多次孩子的家长会,但这种老师、家长、学生面对面地直接交流,还是第一次。真的帮我更全面地了解了孩子,也帮我建立了新的教子观念。”还有家长给老师发来自己的感想:“以前总以为自己知道孩子的一切,便忽略了对孩子更进一步、更深入的了解。没有了解,谈何理解?所以我们理解不了孩子的一些怪异行为,孩子理解不了家长的良苦用心。今天听了孩子写给父母的话,我感到很震惊,也感到很高兴。震惊的是孩子心里藏着这么大的委屈、抱怨,而最关心疼爱孩子的我们却不知道;高兴的是孩子把想说的话说出来了。孩子一天天长大了,关心孩子的最好办法就是和孩子交朋友,为他们创造宽松和谐的空间。”

家长会是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家校联系的一个好的形式。我想,召开家长会的目的,是要促使家长与教师互相理解和支持,使学校与家庭“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我们要把家长会建成一座桥,一座架设于老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心灵沟通的桥!

情怀指明人生成功的方向,情商奠定人生成功的基础,情趣增添人生成功的砝码。家长会的召开,就是学校三情教育的结果,在家长会召开的同时,更希望家长朋友理解、配合、支持学校的工作,能给学校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学校正处于从“做大、做强”向“做精”转型的阶段,在这样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节点,我相信,有了家长们对学校的关心与厚爱、鼓励与鞭策,有全体东关人的携手同心、群策群力,学校定能向着“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引导孩子自觉思考并规划未来的人生,为不同潜能的孩子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孩子们自主、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不断迈进,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