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12-11 15:33:09
封面
版权信息
导言 关于“经典之前的智慧”和“神话”
第一单元 神话
第一讲 从“鸱龟曳衔”神话谈起
一、关于太阳神话和“鸱龟曳衔”
二、鸱、龟在上古的符号意义
三、关于太阳在晚上的运行
第二讲 从“鸱龟曳衔”神话看上古神话
一、对“鸱龟曳衔”神话的解释
二、讨论一:神话体系、仪式和神话研究的方法
三、讨论二:神话的符号表达方式
四、结语
第二单元 艺术
第三讲 饕餮艺术
一、“狞厉的美”和其他
二、从古记录看虎噬人器物
三、饕餮艺术的思想内涵
第四讲 上古艺术的符号意义
一、饕餮纹和兽面纹的关系
二、饕餮艺术的起源和早期历程
三、对饕餮艺术若干形式元素的分析
四、结论:早期艺术是人神交通的工具和符号
第三单元 科学
第五讲 武王伐殷天象和上古天文学
一、从武王伐殷天象谈起
二、武王伐殷天象的图像表现
第六讲 上古天文学的知识特质
一、上古宇宙观的科学原理
二、古人对太阳和恒星视运动的观测
三、关于月亮和行星的视运动
第七讲 上古天文学的文化特质
一、太阳祭祀和十二支的起源
二、从火历看“绝地天通”
三、结论:上古科学联系于对彼岸世界的长期观察
第四单元 理论总结
第八讲 上古符号与思维
一、关于上古智慧的符号特质
二、上古中国人的符号理论
三、从仪式角度看上古符号
第九讲 上古符号与语言
一、从语言文字角度看上古思维的特性和价值
二、上古图像同语言的关联
三、关于上古图像语言的词汇功能
四、关于上古图像语言的语法特点
第十讲 经典世界和前经典世界的隔阂与沟通
一、《老子》“始”“母”“名”“道”等概念的原型
二、从老子哲学体系看“近取诸身”的思维方法
三、从上古图文献看孔子诗学
四、从孔子看前经典世界向经典世界的过渡
第十一讲 关于“天人合一”与“轴心突破”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关于“思想”和“天人合一”
三、关于“巫”和“史”
四、关于经典的形成
五、结语:以孔子的眼光看经典之前
后记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