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单元 神话

第一讲 从“鸱龟曳衔”神话谈起

一、关于太阳神话和“鸱龟曳衔”

上一讲说到,只有重新理解神话,我们才能对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进行合理探讨。因为,只有把神话看作文字记录之前的一种记录,看作当时人关于宇宙观的系统表述,我们才能理解它作为上古智慧所体现的意义。关于这一点,可以用鸱龟神话来作说明。

鸱龟神话见于《楚辞·天问》。关于这个神话,以前人谈得不多;今天把它提出来,是因为它涉及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太阳神话。我们都知道,每个民族都会崇拜太阳,中国的太阳神话大致上有四个母题。第一个母题是说太阳、月亮的出生和降落:它们出生在东海之上,在“汤谷”当中洗浴,然后进入西北大荒之中。第二个母题是说太阳居住在神树之上,九个太阳居在下枝,一个太阳居在上枝。这种神话流传很广。比如成都附近有一个史前遗址叫三星堆,其中出土的青铜太阳树就表现了这一神话母题——这棵太阳树上有九只鸟,所代表的就是降落到树上的九个太阳(图1-01)。第三个母题是说:

太阳神话的四个母题。

太阳是羲和生下来的。第四个母题则是说太阳被“乌”这种鸟负载着从东方飞到西方。[1]

关于第四个母题,还有一些细节。比如神话说,这只背负太阳从东方飞到西方的鸟叫作“三足乌”,太阳降落的地方叫作“羽渊”和“委羽之山”,太阳的降落则叫“解羽”。[2]也就是说,在神话中,太阳和鸟是合一的,太阳鸟在降落的时候要把羽毛解开,或者说太阳鸟要在此时经历一次死亡——因为在《山海经》《穆天子传》《楚辞天问》中,也有把禽鸟死去说成“解羽”的情况。但现在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就是:这个解开了羽毛的鸟接下来到哪里去了呢?它死后变成了什么东西呢?这个从天上降落下来的太阳又到哪里去了呢?它怎样回到东方重新升起呢?还有,昨天的太阳、今天的太阳、明天的太阳,是不是同一颗太阳呢?当太阳离开天空以后,它是在大地的边缘运行,还是在环绕大地的水中运行?

图1-01

回答这些问题的神话,也就是晚上太阳的神话。这个神话应该是存在的——既然有白天的太阳,就会有晚上的太阳。但很奇怪,在中国古籍中,我们看不到关于这个故事的任何记载,或者说,最多只能看到关于“盖天”“浑天”的论述。这件事的确令人疑惑——既然古人能够设想太阳从东到西的飞翔过程,那么,为什么不给它安排一个从西到东的返回呢?

晚上的太阳到哪里去了?

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天问》当中有这样一段话:

……何阖而晦?何开而明?/角宿未旦,曜灵安藏?/不任汨鸿,师何以尚之?/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鸱龟曳衔,鲧何听焉?……

经过学者们的讨论,这段话可以翻译为:

“天户怎样关闭而造就了黑夜?又怎样打开而造就了白昼?角宿未启天关之前,太阳藏在什么地方?鲧不能胜任治洪之事,为什么他又深孚众望?大家都说不必为鲧担心,那么为什么不让他试试看呢?……”

但是,这段话中“鸱龟曳衔,鲧何听焉”八个字,却一直找不到合理的解释。

实际上,以上这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的。为什么呢?因为《天问》说到了“角宿未旦,曜灵安藏”。这说明,“鸱龟曳衔”这句话,很可能包含了一个跟太阳相关联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