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9,这个文豪是卷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定稿会

圈、引、插入、删除……

仅用三秒钟,苏文天就沉浸到了改稿工作之中。

那一切,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这一刻,比回到娘胎里还自然还舒坦。

上一世的时候,怎么没觉得工作这般幸福呢?!

那一世的苦逼煎熬,这一世咋就突然变成了享受?

管它为什么,尽情享受吧。

上官尧抻着脖子看得入迷,这小子改的稿子好像是一件艺术品,改稿的速度比龚都快。

在编辑部里,龚总编和曲大姐的改稿水平是公认最好的,但跟此时的苏文天比,好像还差点意思。

当然差点,龚总编和曲大姐那时候不到二十年工龄,而此刻的苏文天改稿将近四十年,改过的稿子数以万计。

“老尧,把红蓝铅借我用一下。”

苏文天眼睛不离开稿件,右手拿笔画着符号,左手指向上官尧办公桌左面第二个抽屉。

我靠,这小子怎么知道我的红蓝铅放在第二个抽屉里?

还有刚才他提到曲大姐,难道他还认识曲大姐?

看着苏文天聚精会神的样子,上官尧还是把问题咽到肚子里,收回脖子慢慢修改自己手中的其它稿件。

一个小时后。

编辑室的门被人毫不客气地推开:“上官,你这期……”

多么熟悉的声音。

苏文天猛然起头,这不是发行负责人东哥吗!

哈哈,这个时候的东哥还没发福,瘦的跟高粱杆似的,原来瘦的东哥眼睛还挺大。

“东……”

他差点叫出“东哥”两字。

好在半秒钟内反应过来,迅速改口:“东……冬天的风在大西洋海面逡巡。”

看到这情景,上官尧赶紧站起身,将食指竖在嘴唇上:“嘘,咱俩外面说。”

又过一会儿,一个中年女子风风火火推门而入。

“上官,你猜我联系到谁了?”

“曲大姐。”

苏文天从改稿的沉迷中抬起头,随意地打了一声招呼。

“您是……”

曲大姐客气地问。

苏文天立马发觉自己又说走嘴,“嗖”地起身礼貌微笑:“您就是曲大姐吧?”

上官尧赶紧介绍:“曲大姐,这就是《大西洋底来的人》作者苏文天。”

“好好好。”曲大姐快人快嘴,连说三个好,“你的小说写得非常地道,美利坚味儿很浓。”

“哪有,大姐又夸我。”苏文天侧身让座。

曲大姐一把按住苏文天:“你用,你用,我去别的屋看看。”

说着,不由分说转身离开。

苏文天继续沉浸在改稿中。

临近下班。

改稿完毕。

“你稍等。”

上官尧拿着苏文天改完的稿子找到曲大姐。

曲大姐正在会议室里审看读者来稿,见上官尧拿着厚厚的改稿进来,有些诧异。

“改完了?神速啊!”

上官尧有点儿得瑟地把改稿往桌上一放:“帮我把把关。”

“改稿你看过了?”曲大姐问。

上官尧:“小苏改一章我看一章,审过了。我打算这期就发。”

这期的稿子早就敲定,排版也已经完毕,明天就要交付印刷厂。

又不是新闻稿,有必要这么急吗?

曲大姐之前看过这个来稿,此次只是在改动的地方重新看了几章。

看着看着,她不由自主地站起来:“绝了绝了!他这么一改不失原有的趣味性,又符合当下的主流价值观,异域风情反而更浓……”

话没说完突然停住,不怀好意地笑看上官尧:

“要不……发我版面上吧,你那个版面太靠后,我可以发头条……”

“打住!”上官尧一把抢回稿子:“小苏说要写50万字大长篇,我要连载,你头条能连载吗?”

说完不等反驳,直奔总编办公室。

按编辑部规定,定稿是要开定稿会的,换稿更需要。

一个小时后。

七大元老齐聚会议室,财务老王、发行东哥也都来了。

龚总编一脸严肃:“《大西洋底来的人》大家之前都看过,这次改过的稿子大家也都粗略扫过了,说说吧。”

上官尧抢先开口:“总编,改过的作品弥补了原稿主流价值观方面的不足,绝对是难得精品。赶紧发吧,千万别让别家抢去。”

曲大姐接话:“我建议发头条。”

上官尧立马不干了:“大姐,小苏计划写50万字呢,怎么发头条?只能连载啊……”

曲大姐:“可以先发一个头条,之后……”

“停。”龚总编打住二人争吵,“先说是否同意换稿?”

“同意。”

“当然同意。”

龚总编:“其他人呢?”

“小说本身是真好看,不过现在流行伤痕文学,这科幻小说……”

说话的是东哥。

新雷杂志社这七大元老,在文学上皆有一定造诣,否则也不可能纳入创业班底。

至于做编辑,还是做财务、发行,只是侧重不同而已,平日里他们也是参与评稿、审稿和定稿的。

听东哥这么说,散文诗歌编辑小禾马上举手反对:

“好看才是第一位的,什么类型小说都有它的读者。”

“但是……”

“没有但是。”小禾的嘴显然比东哥快。

小禾继续道:“伤痕过后是什么?人们在舔舐伤痕之后,一定会祈盼自己有超人的能力,我觉得这是伤痕文学之上的伤痕文学。”

东哥:“乱讲,你得好好读读当代评论家‘沙坨子上放羊’那篇定义伤痕文学的评论……”

小禾:“我都能背诵,倒是你应该读读他那篇定义朦胧诗的评论,你没感觉到这小说里有朦胧诗一样的情怀吗?”

“停!停!停!现在不讨论文学理论”龚总编打断二人争吵。

像是忽然想起什么,龚总编问:“曲编辑,你找到‘沙坨子上放羊’了吗?”

“全世界都找不到他,我也不例外。”曲姐无奈摇头,又立刻充满希望地补充,“我找到一个人,据说跟他爱人在一个村呆过。”

“采菊东篱下,躬耕陇亩之间,有没有可能‘沙坨子上放羊’是个农民大帅哥?”小禾有点花痴地说。

肖副总编哈哈大笑:“朦胧诗看多了吧?这世界没那么多意料之外。有水平定义华夏当代文坛走向的人,必定是大师中的大师。”

东哥一声长叹:“唉,要是咱们挖掘出来他,发行量立马超过《十月》、碾轧《收获》、追赶《人民文学》。”

“醒醒吧,说正事。”龚总编打断东哥的幻想,“大家都同意换稿吗?”

“同意。”

“我也同意。”

“同意。”

“换稿,连夜重新排版。”龚总编拍板。

接着又对上官尧道:“既然决定了发表,那我们可以把作者请来聊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