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9,这个文豪是卷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编辑2毛总编7元

“吱呀~”

会议室的门轻轻推开。

苏文天出现在门口。

看着上一世一起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同事们,苏文天五脏六腑都在翻腾。

他本以为自己并非多愁善感之人,可今天怎么总是抑制不住涌向眼眶的湿热?

千万不能丢人。

苏文天低头鞠躬,借以掩盖泛红的眼圈。

他这深深一躬让大家顿感意外,面面相觑。

东哥伸出手掌“啪啪”拍两下打破尴尬:“恭喜小苏同志过稿。”

“啪啪。”

“啪啪啪!”

大家不约而同都鼓起了掌。

一股游子归乡的感觉瞬间占领了苏文天的意识,这感觉咋如此温馨。

身后的上官尧拍一下他肩膀:“来,坐这儿吧。”

上官尧拉开自己身边的椅子,而这把椅子恰巧是苏文天以前的位置。

难道是上天有意安排?

对面的曲大姐,此时才认真打量苏文天。

这小伙子身高一米八还多,耳鼻口眼每个器官都长得无可挑剔,而且摆放的位置恰到好处,唯一美中不足就是皮肤明显带有风吹日晒的粗糙。

曲大姐在心里确定:这小伙子应该是个农村人,一个除了皮肤粗糙点,哪儿都胜过城里人的农村小伙子。

可问题来了,看年龄这小伙子应该没读过大学,一个乡下孩子哪里学的编辑学呢?这稿子改的绝对是教科书级的。

“小伙子多大啦?”

曲大姐开启妇女八卦模式。

“20岁。”

“娶媳妇了吗?”

“有……”

苏文天刚想说“有媳妇”了,可马上又想起林如心信里提到“结婚登记”时似有隐情,估计林家并不喜欢公开这门亲事。

“有……提过一门亲事。”

“哪个学校毕……”

曲大姐的问题都是成套的,一般十连问打底。

“大姐……”

上官尧嘴角向一侧撇了撇,给曲大姐送去一个“别再问了”的表情。

龚总编也清清嗓子:

“咳,小苏啊,现在遇到一个问题。

我们曲大姐说要把你的小说发在头条,而上官编辑想要连载,作为作者你怎么看?”

苏文天抬起头,笑了。

头条当然好,可我是奔着连载一年写的,一个头条怎么容得下。

“总编,能上头条是对我一个扑街萌新的认可。”

听到苏文天这么说,曲大姐立刻露出笑脸。

其他人则全在心里琢磨:扑街萌新是什么意思?

“可是……”

一个“可是”让曲大姐陡然黑脸,上官尧立马得意洋洋。

“可是我写的是系列情景连续……小说,总不能期期都上头条啊。”

这“系列情景连续小说”又是什么玩意?大家有点发懵了。

龚总编点着头喃喃自语:“嗯,说的客观。可是刊登在靠后位置,显得不重视啊。”

苏文天轻松地挑挑眉毛:“好办,封面导读,特别推荐。”

“哦?”

一句话让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这“封面导读”、“特别推荐”又是什么鬼?我们这些专业人士咋感觉有点外行呢?

那时候的杂志封面一般只有刊名、刊号和出版单位,显得简洁大气。

九十年代后,才慢慢增加了更多信息量,比如“导读”和“特别推荐”等内容。

此时,苏文天提出这样的想法实属有点儿超前。

“你详细说说。”龚总编很感兴趣。

“导读,就是将目录中的几个重点文章直接提炼出来,印刷到封面上。”

“那特别推荐又有何不同?”龚总编追问。

“把最想让读者阅读的那个导读字体加粗、字号加大,颜色也可以做些改变……”

苏文天说着,拿过上官尧面前的版样纸和铅笔,三两下就画出了带有“特别推荐”和“导读”的封面版样。

负责发行的东哥,还兼任杂志社美编。

东哥抢过苏文天的画过的版样纸,嘴角不由自主抽了两下。

版样纸上,线条标准、符号使用规范,字号、字体、颜色标注专业,甚至每行字的CMYK印刷色值都给了出来。

“你学过报刊设计?”东哥脱口问道。

“哦……”

苏文天一时兴起随手画了版样,此刻赶紧寻找理由。

“你还学过编辑学?”

曲大姐也盯着苏文天加码追问。

上官尧更是满脸地看过来。

“那个……”

就在苏文天搜肠刮肚找补的时候,龚总编正在和肖副总编交换意见。

两个人没什么异议,龚总编敲敲桌子:“这期封面就按小苏的设计试一次,大家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一致通过。

龚总编微笑着对苏文天道:“谢谢小苏,你还有什么想法?或者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吗?”

“有!”

苏文天笑了,就等你龚老头儿这句话呢。

他把军挎放在桌上,变戏法一般从里面一样一样往外掏东西。

两捆蛤蟆癞烟叶子,这是给龚总编的,这老头儿就好这一口。

红茶砖是给肖副总编的,他喜欢喝红茶,必须酽酽的口味重重的,廉价?他才不在乎价格。

还有这少数民族中国结盘扣,蒙古贞老太纯手工制作,曲大姐最爱的民族风。

两盒沙棘果脯,纯苏文天自采自制。

两瓶农家烧锅闷倒驴,小禾编辑专属。

低于65度她滴酒不沾,70度以上尽情展示小资风贵妃醉酒。

还有沙漠村医的沙草膏药,专治财务老王那久坐老腰之疼。

村医的白砂屁股垫,对东哥这“有痔青年”的“难言之隐”一坐就灵。

大家直勾勾地看着苏文天把东西掏完,每个人都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最爱。

龚总编眯起眼睛:“小苏,怎么着?带糖衣炮弹来的?”

苏文天看一眼龚总编,迅速低下脑袋,把整个脸都塞进军挎包里。

须臾,抽回脑袋,一脸苦相:“报告总编,忘忘带炮弹啦!”

看着苏文天耍宝的样子,曲大姐和小禾忍不住笑出了声。

上官尧频频点头,心道:这小子有点儿意思。

龚总编也笑了:“行,你大老远背来的,不能驳你面子,我们花钱买。”

“行。”

苏文天一点没犹豫:“我按人头收钱,普通编辑一人2毛,副总编5元,总编7元。”

要说这些礼物,2毛钱是真买不来,但5元7元就多少有点儿讹人的意思。

“成交。”

龚总编也毫不犹豫,被讹诈还笑得很开心。

现场点钱,苏文天毫不犹豫地把钱揣兜里,然后又从挎包里掏出一叠手稿。

“这是《大西洋底来的人》第二部,也投给《新雷》了。”

他环视一下大家:“但是,我得提一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