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9,这个文豪是卷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大西洋底来的人

苏文天摩挲着妹妹的脑袋,笑呵呵地安慰道:“没事儿,过几天就回来了。”

他跟妹妹的感情很好,事实上是他一把屎一把尿把妹妹拉扯大,酒蒙子后爹连尿介子都没换过一下。

小丫听哥哥这么说,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许多,不再大声哭泣,开始抽抽搭搭地跟哥哥汇报:

“来了吉普车,两个大姐姐好白好白,跟嫂子一样白,下车就抱着嫂子哭……”

“嫂子说,让我听哥哥的话,把兜里钱都给我了,还抱我亲我的脸,就就就上车……呜呜呜……”

说着说着,小丫又哭起来。

“不哭,你嫂子会回来的。”

苏文天帮小丫擦眼泪,小丫仰头看着哥哥道:“差点忘了,嫂子还给你留了纸条。”

小丫掏出纸条,一滴泪滴在上面,晕湿了一大片。

打开纸条,林如心娟秀的字体跳入眼中——

【文天:爸爸病重,我回去看看,病情好转就回来,勿念。】

字数很少,字迹也潦草,看来很匆忙。

苏文天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在心里暗暗叹口气:唉,大概率是不会回来了。

知情回城的那段岁月,抛妻弃子的事情一点都不新鲜。

什么家庭变故、爹娘生病不过是父母骗孩子回去的理由罢了。

苏文天的心中早有准备,而且他也不希望林如心再回来,毕竟燕京城的优渥不是这个沙漠小镇能比的,他不能让林如心一辈子呆在这漫天黄沙的穷乡僻壤。

至于这段婚姻,他会努力争取但不会强求。

其实他规划的生活和事业,可以在这沙漠小村里实现,也可以在燕京城里发展。

他需要等待,等林如心安定下来之后再冷静地做出选择,有些选择是需要时间和认知的,没办法强求。

“嫂子啥时候回来?”

小丫抬脸看着苏文天问,脸上还挂着几滴泪。

苏文天把眼神从信里移出来,看着小妹轻松地说:“你嫂子的爸爸病了,她得侍候好……”

“砰!”

苏文天的话还没说完,屋门就被猛力推开。

后爹冯德福喷着酒气,栽栽愣愣“晃”进来。

一进门就直勾勾盯着苏文天:“你~媳妇跑,跑了,娶媳妇的钱,钱得要,要回来。”

苏文天瞥一眼散了脚的冯德福,又气又无奈。

他指指火炕说道:“你先睡一会儿吧。”

冯德福站在原地不动,努力睁着通红的眼睛,想要用眼神威慑苏文天,可苏文天眸子里的阴冷,让他只坚持三秒钟便怂了。

摇晃两下身体,冯德福一头栽倒在炕头,鞋也不脱。

躺在炕上的冯德福嘴里还嘀嘀咕咕:“我说养不住养不住,你不听,30元钱呦,全打水漂了,得买多少壶酒啊……”

苏文天是真不愿意跟他说话,这结婚钱跟你有毛关系?一分钱都不是你出的,你想干嘛?听说我媳妇走了,回家讹酒钱吗?

一直以来,冯德福都很少回家,只有在外面弄不到酒钱的时候,才会回来索要或者偷东西去卖,实在没有就让苏文天去借,不去借就打。

后来苏文天长大了,冯德福打不动了,就去揍小丫。

看着躺在炕上昏睡的冯德福,苏文天脑子里总是冒出那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有时候,他恨不得挖个坑把这老酒蒙子活埋了。

可是恨归恨,他毕竟还是小丫的亲爹啊。

“唉。”

苏文天无奈地叹口气,回手拉着小丫道:“咱俩吃饭吧。等你嫂子的爸爸病好了,她就回来。”

“嗯。”

小丫点点头,去厨房端来碗筷,怯生生看着躺在炕上打呼噜的亲爹,像是怕他醒来抢饭一般。

其实她不是怕抢饭,是怕爹醒来揍她。

只要爹回家,自己十有八九就得挨一顿揍,不需要理由的。

苏文天则一边吃一边想着:看来,我的计划得开始实施了。

苏文天前世是一个不太知名文学杂志的编辑,从青葱小编干成白发老编,直到把杂志熬倒闭。

杂志停刊后,他先是在网上写小说,结果根本抓不到热点,成绩平平。

后来搞自媒体,发短视频开直播教人写小说,又被骂得狗血喷头。

苏文天的重生。

没有撞车、没有醉酒、没有雷劈、更没有死亡,只是一转念间他就突兀地重生到了如今这身体上。

重生那一刻。

原身正在迎风撒尿,尿得很远很爽。

他甚至觉得自己本来就是苏文天,只是过去的事情有好多都记不起来,而未来又有好多东西历历在目。

比如这个时代的文学。

他能清晰知道,每个即将到来的爆款文学作品和这作品产生的节点及影响。

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在这个时代闹出点儿幺蛾子来。

……

冬日的北方。

夜来得很早也很快。

折腾了一天的小丫,早早就睡着了。

冯德福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走了。

昏暗的白炽灯下。

苏文天拿出结婚时林如心送给他的钢笔,“唰唰唰”写下了他作品的名字——

《大西洋底来的人》。

其实,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这应该算是一部“烂片“,甚至片名的翻译都很有争议。

但这并不妨碍它在1980年引发收视狂潮,原因很简单,那个年代的人真没吃过什么“细糠”。

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娱的坚冰刚刚开始解冻。

无论生产经营、生活方式、思维逻辑甚至审美标准、习惯用语,都在一点点挣脱束缚。

而文学,成了第一个跃出战壕的冲锋者。

朦胧诗、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

一文甫出,举国争阅。

《伤痕》《班主任》《爱,是不能忘记的》《西线轶事》《人到中年》《陈奂生上城》《干校六记》《棋王》《老井》……

文学星光闪耀。

苏文天虽然决定做一个文抄公,可他对这些耳熟能详的的作品和作家心存敬畏。

上一世端了一辈子文化饭碗,他还真不忍心祸害厨子。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他决定选择一个新的赛道——

文娱融合、科幻先行、国内国外通吃。

1980年代,除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外,科幻文学也开始大行其道,而且拥有一大批忠实的批拥趸者。

如果说科幻小说在1980年算是雨后春笋,那1979年就是乍暖还寒。

他要成为风口上的那只猪。

此外促使他选择《大西洋底来的人》,还有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