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花谢花会再开
——《蔷薇雨》创作谈
摘要创作的源泉、创作的灵感、创作的契机对于作家是清晰的,却更是朦胧的。长篇小说《蔷薇雨》躁动于经济大潮,思虑于传统文化,烙刻着这方水土的地域色彩,凸显出这方女子的鲜明个性。作者从家乡的情感、心海的探寻和蔷薇雨的象征等方面谈创作,可谓别样视野悟人生。
关键词 一棵树 安静的心海 蔷薇雨
莎士比亚说:女人像蔷薇,转眼就凋零。那么,男人难道是万年青,永不凋零?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任何人的人生在无尽的岁月长河中,都只不过是几朵或小或大的浪花而已。可唯其如此,生命才显示它的最宝贵;而抒写人生,我以为也特别有意义。
拙著《蔷薇雨》(以下简称《蔷》)正是抒写在当前汹涌经济大潮的冲撞中,女人们的彷徨、躁动、拼搏和激进。当然,这一切和世界的另一半男人们交融在一起。
《蔷》于1991年3月在南昌签名售书算是首发式以来,至今似火爆了好几回,也遭过雨打几回。华东地区的优秀文艺图书奖、全省首届文艺大奖、省谷雨文学奖都得过;初版很快告罄,1993年第2次印刷,据说参加广州书香节又为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所喜爱。作品的价值很大程度得靠读者的认可,况且我自知不是“写给下世纪看的”司汤达式的伟人,所以还是很感慰藉和激动的。1992年夏,《蔷》为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看中,拟由我改编成30集电视剧,苦耕一年半,到翌年秋,剧本打印了,导演派了,以为收获在望,却又因种种原因,翻云覆雨,蔷薇似被雨打风吹去,奈何。当今有首流行歌《花心》,“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再开,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愿意,让梦划向你心海”。这歌词不仅不俗,而且像是哲人之悟。以“花谢花会再开”作题,合我的心境,也合《蔷》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