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统计分析工具的借鉴,国内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上,就研究的方法来看,占据了绝对数量的是定性研究,实证研究较为不足,而实证研究内较多的是案例研究,在经验理论提升上的研究也存在不足。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为因果性研究比较缺失,也就是可以将变量间因果关系解释出来的研究数量比较少,进而致使理性地针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进行归纳的文献十分有限。
对研究的方面进行对比,关键对欧美发达国家以及地区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经验进行了借鉴,比如法国以双轨制教育体系为基础构建起的和普通教育之间既存在联系又相互平行的多种类、多层次、多渠道的职业教育体系,德国以双元制教育体系为基础的多类型学校形式与多类型学制建立起的复杂程度较高的职业教育体系,英国以国家职业标准NVQ与GNVQ为基础的渗透到整体教育体系内的相互融合与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
在研究文献的第一作者单位类型这一方面,高等院校似乎在研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上做出的贡献最大。仔细分析可以知道,高等院校内职业学院做出的贡献占据着绝对数量,教育研究机构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事实上几乎都为教育部、各个省(区、市)或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行政或研究的机构,教育媒体则都是职业教育四类核心期刊。由此能够看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主要还是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的话题,并未引发整体教育系统关注,也未引发全社会关注。
在研究文献的第一作者分布区域这一方面,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比较关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特别是北京市与江苏省。这说明了三点问题:首先,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本区域经济与教育发展的程度有着较强相关性,也就是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准及职业教育区域梯次发展的特点有着较大关联性;其次,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需要以经济发展作为基础的,与此同时,也离不开经济的支撑,特别是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初期,可能要大量经济投入,才可以得到职业教育在经济上给予的回报;最后,我国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备的固有基础与区域间存在着不均衡性,加大力度将这类不均衡性消除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内容之一。
在研究的目的这一点上,最多的是描述性研究,排在第二位的是探索性研究,而处于空白局面的是因果性研究。这说明了两点问题:首先,现有研究深度还不够,具备创新性基本理论的研究还比较少,目前的研究理论只具备较低的贡献度;其次,目前的研究内实证研究比较少,研究可信度还有待商榷。这也就决定了目前研究内包含的理论研究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上具备的指导意义较弱。
在研究的视角这一点上,通过统计发现,研究最多的是教育学视角,排在第二位的是经济学视角与政策学视角,研究最少的是哲学视角。就教育学这一方面,关键有终身教育理念与构建大职业教育体系、职普融通、中高职的衔接等视角;在社会学这一方面,关键为全方位构建小康社会这一视角;在哲学这一方面,关键为科学的发展观与以人为本理念;在经济学这一方面,关键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升级等;在历史学这一方面,关键为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历程,进行了历史回顾;在管理学这一方面,关键为对教育资源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的配置问题。这表示:第一,目前的研究关键还是盘旋在教育领域,远未跳出教育领域来看待教育问题,所谓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还是教育系统内部,特别是职业教育系统内部自编自演的独角戏;第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依旧执着于追求经济功能,这也是职业教育功利价值产物;第三,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期待着政策上的支持;第四,在哲学层面上还缺乏充足的理论准备,恐怕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言会产生负面影响,这一点和探索性研究内容比较少的情况也是相吻合的。
在研究的层面这一点上,大量文献研究层面聚焦在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组织层上,环境层、表现层、规则层摆在了第二位。这表示:首先,研究人员还是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组织层“硬性”衔接过分关注,而对软性资源比如教育理念、政策制度、哲学基础、师资建设等衔接还不够关注;其次,就表现层这一点上,过分地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备的经济功能加以强调,而比较少关心以人为本这一终极追求与关怀;再次,就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环境层这一点,研究人员对经济与教育的宏观层面过分关注,而比较少关注经济与教育的微观层面;最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四个层次间缺少足够的互动关系。
在研究的主题这一点上,研究最多的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途径,排在第二位的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国内环境关键为经济环境间的关系,排在第三位的是目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存在的问题剖析与构建案例。
事实上,构建案例也能够被归纳到建设途径内。这说明了下述几个问题:第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理论准备不充分,实践性研究主题还是占据着主导的位置,在实践性研究的主题内研究因果性、实验性的太少,很难借助实践经验去深度挖掘对构建高层次的理论有较大贡献的反思与总结;第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个人发展间关系还不够,导致职业教育人本性与教育性的缺失;第三,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理论基础上的研究比较少,致使研究很难深入各个层次内,没办法提出最终体系化理论;第四,部分研究主题还需要开发,比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备的功能、体系每一个层次间具备的互动机制;第五,还有部分研究主题需要更深入地分析,比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与外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