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NotFound即见如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2章 无心潭边照影深

山雾初散时,行脚僧明觉踏着露水来到忘机峰。青石阶上残留着昨夜春雨,他望着半山腰那株千年银杏,忽然听见潭水清响。

“师父,弟子心里压着块石头。“明觉跪坐在老禅师丈室外的竹帘前,檐角铜铃被山风拨出三声清响。

老禅师正在用松针煮茶,青瓷盏里浮着两片竹叶:“且去潭边汲水,取那最清的一瓢。“

潭水映着明觉清瘦的面容,水波漾开时,他看见自己捧着陶钵的手在发抖。正要俯身取水,背后传来老禅师的声音:“你可知这潭水为何唤作'无心潭'?“

“弟子愚钝。“

老禅师拾起潭边卵石掷入水中:“三十年前有位施主来此,说要把整颗心剖给所爱之人。“卵石惊起一圈涟漪,“可潭水接住石块时,可曾开口说过需要?“

明觉的陶钵溅入几滴水珠:“弟子正是如此。三年间将平生所学尽数传予师弟,连祖师传下的《楞伽经注疏》也...“

“且看潭面。“老禅师忽然打断,“此刻水中倒影是山是云?“

“是师父的僧袍。“

“若潭水执着要留住山色,此刻该当如何?“老禅师用竹杖轻点水面,波纹顿时吞没了所有倒影。

明觉怔怔望着破碎的波光:“该...该止住风波?“

“止得住么?“老禅师从袖中取出块素帕浸入水中,“你看这白绢吸饱了水,可潭水可曾少了一分?“帕子提起时滴滴答答落着水珠,“施与受本是无二法门,执着于'给'字,倒把活水困成死潭了。“

暮鼓声里,明觉跟着老禅师走进竹林。斜阳穿过竹叶,在青石径上洒下细碎金斑。老禅师忽然停在一丛新竹前:“可知新竹为何要褪去旧箨?“

“为着向上生长?“

“旧箨护着竹笋时,可曾问过新竹要不要这般周全?“老禅师剥开干枯的笋衣,“你看这新竹,被裹着的地方反而最是细弱。“枯黄的笋衣簌簌落地,“有时候太急着掏心窝,倒把活人裹成茧了。“

明觉摸着竹节上的泪痕:“可若不倾囊相授,岂非有违同门之谊?“

“且随我来。“老禅师引他至斋堂,从陶瓮里舀出半勺清粥,“这勺能盛多少?“

“约莫二两。“

“若强要装半斤呢?“老禅师突然将木勺压进粥里,米汤顿时溢满灶台。

明觉慌忙去擦:“师父!这...“

“你看,勺还是勺,粥还是粥。“老禅师笑着指向淌下的米浆,“只是平白污了灶台,冷了粥饭。“

月出东山时,明觉在禅房誊写《金刚经》。老禅师提着灯笼进来,光晕里浮动着细小的尘埃。

“今日晨课时,你师弟在抄什么?“

“在临摹智永禅师的《真草千字文》。“

“你教过他草书?“

“弟子擅楷书,不曾...“

“那便是了。“老禅师将灯笼挂在经幡旁,“你给的是金屑,他要的却是玉沙。纵使把整座金山搬来,不如赠他半块璞玉。“

五更天落起细雨,明觉在廊下撞见师弟。少年僧人抱着经卷匆匆走过,僧鞋溅起的水花沾湿了明觉的衣摆。

“师弟且慢。“明觉脱口而出,“上月给你的《法华玄义》可曾...“

“师兄见谅。“少年僧人退后半步,“小僧近日在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总不得要领。“

明觉望着师弟衣襟上的墨迹,忽然发现他怀里揣着《六祖坛经》。雨丝斜斜地穿过灯笼光晕,在青石板上织出细密的水网。

晨钟响过七遍,明觉跪在老禅师面前奉茶。茶汤在盏中旋出细纹,映出他眼底血丝。

“弟子愚顽,昨日见师弟...“

“且吃茶。“老禅师忽然将茶盏推到他面前,“这茶可烫?“

明觉啜了一口:“温的。“

“若是一炷香前给你呢?“

“怕是烫口。“

“若等到日头西沉?“

“早该凉了。“

老禅师用茶筅搅动残沫:“施与受都要应时。早一刻是灼,迟一刻是冷。你当他是潭水,他却是株待浇的兰草。“

明觉手中的茶盏泛起涟漪:“可如何知他何时要水?“

“潭水不言,但起波纹;兰草不语,但见枯荣。“老禅师掀开竹帘,山风卷着落花扑进来,“去听石阶响。“

明觉在山门守到第三日黄昏。师弟提着水桶经过时,他看见桶里漂着几片蔫黄的兰叶。

“师弟的兰花...“

“总浇不好。“少年僧人抹去额间汗珠,“明明早晚都...“

“且试试辰时浇东窗,申时浇西墙。“明觉指着廊下的日晷,“兰有四时,人也有晨昏。“

半月后的雨夜,明觉在藏经阁遇见正在找《兰谱》的师弟。烛火摇曳间,少年僧人衣襟上沾着新泥。

“师兄,这'九畹之法'说的可是...“

“且看这里。“明觉翻开泛黄的书页,“养兰如养心,水满则根腐。“

雨声渐密时,老禅师提着灯走过窗下。两个身影投在经卷上,像两株渐渐并生的青竹。

霜降那日,明觉将《楞伽经注疏》锁进经匣。钥匙落入潭水时,他看见波纹里映着整座青山的倒影。

“现在潭中有什么?“老禅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天光云影。“

“可还装着你的心?“

明觉望着随波晃动的银杏倒影:“云影无心出岫,潭水何曾留痕。“

山风骤起,搅碎一池鎏金。几片银杏飘落水面,载着秋阳顺流而下,渐渐化作远去的金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