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管理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大易管理的时代已经来临

20世纪50年代,美国式管理最为强劲有力,形成了“美国人的挑战”(The American Challenge)。

20世纪70年代,日本式管理扶摇直上,被形容为“日本第一”(Japan as Number One)。

预计到了21世纪20年代,中国式管理突显威力,即将为21世纪带来不可思议的特色。

以上“1950”“1970”以及“2020”三个数字,如果不能附带地说出道理来,就成为不可迷信的“明牌”。若是说出所以如此的道理,那就是科学的“数据”。

可见“明牌”和“数据”,相去并不远,只是道理明不明白、原因清不清楚的问题,二者间略有差异而已。只有数字,说不出道理来,称为“明牌”;有数字,而且能够说出它所代表的意义,那就是“数据”,如图1-9。

图1-9 明牌VS数据

20世纪50年代,世界局势稳定,企业环境的变化不大。美国式管理重视“固定、明显的目标”,以及“精准、明确的计量”,在“目标管理”的引导下,拿“管理科学”做工具,命中目标的比率很高,因此绩效十分良好。

20世纪70年代,世界形势剧变,企业环境的变化愈来愈大。目标难以确定,计量不容易精准,所以1975年以后,美国经济走下坡路,美国式管理难辞其咎。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引进目标管理,掺入自己的经营理念,凭着高度的团队精神,培养弹性应变的合作能力。70年代,正是日本式管理扬眉吐气的大好环境,由此日本经济创造了佳绩,使得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废墟中突然崛起,有如一颗跃升的太阳,举世震惊,当然也十分令人羡慕。

如果将美国式管理譬喻为“打固定靶”的管理,目标确定、命中率很高,那么日本式管理,便成为“打活动靶”的管理,目标变动,仍然有把握命中。

20世纪50年代,固定靶盛行,美国式管理声名远播;20世纪70年代,活动靶多于固定靶,所以日本式管理占了上风。

21世纪将愈变愈快,活动靶几乎都成了“飞靶”。中国式管理“专打飞靶”,即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表面上看是“乱打乱中”,实际上绝非如此;不是乱打,而是一出手就命中的真功夫。

为什么中国式管理专打飞靶呢?因为我们的管理理念以“大易”为根基,对“变化”的掌握,最为拿手。视变易为简易,又能够在变易中掌握不易的道理,当然有专打飞靶的功力。

换句话说,世界情势愈稳定,企业环境愈没有变化,中国人愈没有什么作为。世界情势愈变动,企业环境愈变化,中国人就愈显得精神奋发,表现出真功夫。

乍看起来,中国人最擅长“混水摸鱼”;其实不然,我们最有本领“随机应变”。只要用心随机应变,绝不存心投机取巧,中国人必然能够成功!

实际上,以大易管理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从1984年就已经开始了。现在逐渐展现实力,2004年以后,应该愈来愈表现出明显的效果。

什么叫作“大易管理”呢?就是“应用大易的道理,来实施管理”。

那么易学的起源是什么?六十四卦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要采用“━”“”这两个符号来表示?至今仍争论不休。但是易学的应用,由占筮扩及天文、地理、数学、医学、兵略、音律,则属不争的事实;如今把它应用到管理上面,自然顺理成章。

我们既要知道管理到底应该怎样做,又要明白自己之所以这样做的道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才能够发挥大易管理的宏大效果。

一旦说得出所以然的道理,就有自信肯定自己在实施中国式管理,并且有信心进一步求发展;有些人嘴上说一套,实际上做的又是另外一套——这种心口不一的不得已现象,也才有可能大幅度减少。

否则,自己明明实行着中国式管理,自己却浑然不觉、认识不清或不敢承认,甚至否认自己的所作所为即是中国式管理——这样做,怎么能够名正言顺地迎向未来,走出宽坦的大道呢?

我们把《易经》和《易传》,合在一起,称为“大易”。将其应用于实际的管理措施,就成为“大易管理”。管理者以“趋吉避凶”为出发点,逐渐体会到下述三种道理:

(1)吉凶祸福是一种因果关系,但是人的意志,可以有所改变。愿意接受的,就会呈现原有的因果,成为“命定”。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听天由命,顺着原先所订的计划,当然“一切有定数”,丝毫没有自主性。不愿意接受的,应该以自己坚定的意志力来改变既定的因果,使其产生不同的变化,便是“改变命运”。我们看到少数自主性很强的人,不停地动脑筋,一直在改变原先的计划,便是勇于向命运挑战,具有高度创造性的改命者。

(2)管理者若是没有决策能力,只好一切顺应吉凶祸福的变化,既无奈又无力。管理就是发挥管理者的意志力,企图改变未来,使其逢凶化吉、转祸为福。能够面对困难、力求突破,把危机转化成为良机的管理者,才是懂得趋吉避凶的高人。

(3)决策可能是个人的行为,而执行决策,完成任务,却大多需要群体的协力。管理者希望趋吉避凶,摆脱不愿意承受的因果关系,除了“反求诸己”之外,还要进一步“与人感通”。由于管理者平日的表现受到大家的欢迎,所决定的事宜比较容易受到大家的认同,因而能使上下员工通力合作、协同一致,产生强大的执行力。

春秋时代《左传》《国语》已经建立“易不占险,筮必配德”的观念。对决策者的反求诸己,有很好的启示,兹说明如下:

(1)从事不正当活动时,不可以用占卜来预测结果。譬如贩卖毒品的人,即使预测一切顺利,也不能视为老天保佑,而放心去兜售。管理不正当的事业,就算一切依大易法则而行,也不会有好结果。占卜的对象,必须是正当事业或正当行为,才能够预测得准确。否则就算用心占卜,也不会灵验。“易不占险”,便是告诫我们:不可以把占卜应用在邪恶的事情上。因为这是凶险,而不是风险。

(2)预测大吉大利,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来配合,也不可能获得预期的结果。管理者必须重德,成为大易管理的特质,也是中国式管理的特色。管理者品德修养不好,即使经营得再出色、管理得再有效,也终究会受到厄运的惩罚。只有把伦理道德和管理结合在一起,才可能获得良好的结果。

大易管理,从“看风水”“算气数”的“小用”,上升为“依义理”“重品德”的“大用”。这是我们研究大易管理时,应该掌握的正确方向。

21世纪就算真的是中国人的世纪,如果中国人自己不争气、不用心,也不研究大易管理,不能发挥易的大用,则一切利基(niche)亦将难以发生效用。

反求诸己,树立了大易管理的起点,一切以“修己”为基础,修治自己的品德,使自己依义理而行,达到不忧、不惑、不惧的地步,即为“成己”,便是今日常说的“成就自己”或“自我实现”。

在占卜活动中,每一卦都有六画(阴或阳━),称为六个爻,我们很容易看出爻位的变换,必然导致卦的变化,因而影响到吉凶祸福的判断。爻位是爻在卦中的位置,由下而上依序排列。每一个爻位都有它自己的特性,和其他相关的爻位也有若干关联。

《易传》十篇,是解说《易经》的最早心得报告。其中有一篇“小象”,写出三百八十四爻(总共六十四个卦,每卦都有六爻,所以合计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小象解释爻辞,特别强调“志”“中”与“道”,说明如下:

(1)志即志行。志就是心志的指向,表现为坚定的意志力。管理者意志坚强,则“志行”;否则“志疑”“志乱”,甚至“志穷”。

(2)中构成“中正”或“中道”。“中”就是“合理”,“中正”指“合乎情境的合理表现”。管理者的决策合乎大易的道理,便是“得中道”。若能确实“行中道”,就能够必然地保障“得人”与有效。

(3)道是支配人事的理则。合乎理则叫“中道”,否则就是“失道”。

管理者成己,还要成物。把自己的心,推广到其他人物,助其正当发展——这种过程,称为与人感通,也就是以自己的心,来感应别人的心,以期产生将心比心、心意互通的效果。与人感通的时候,需要坚定的信心、坚强的意志力,以合乎情境的合理表现,依据支配人事的理则,以求“安人”。

修己安人的历程,便是“管理”。遵循大易的道理来修己安人,即为“大易管理”。大易管理的主要精神如下:

1.掌握宇宙间变易的法则

宇宙万物都在变易,但是变的当中,有个不变的法则。没有不变,哪里有变的可能?自然界存有一定的轨道、一定的限度,把这些不变的轨道和限度找出来,便能够“以不变的法则,来驾驭万变的现象”,简称“以不变应万变”。

管理者面对瞬息万变的环境,如果一直困惑不解,怎么能够合理地因应?在这种情况下,就算表现良好,也不过是误打误撞式的“乱打乱中”,内心并不能安。

明白大易的道理,管理者可以掌握变易必循的轨道和必守的限度,预测未来的变化,寻求合乎情境的合理措施——这才是心中有数的“随机应变”,心自然安。

2.遵守趋吉避凶的道理

人类的基本要求,在趋吉避凶以求生存。但是“善为易者,不占”,荀子坦诚地告诉我们:单凭占筮来预卜吉凶,不如进一步了解趋吉避凶的易理,然后遵循易理而行,不必占卜也能够走上趋吉避凶的途径。

管理者依据大易“象、数、理”的连锁作用,从现象、数据来推理,作出合理的决策。

同时,管理者必须配合自己的品德修养,心正意诚,推理才能准确。

组织目标光明正大,自己坚守“中以为志”,时刻拿“中正”作为“心志的指针”。一方面追求组织的生存发展,一方面善尽社会责任。换句话说:心安理得地趋吉避凶,才是“行中道”的有效表现。

3.达成不忧、不惑、不惧的理想

生存在忧虑、困惑、恐惧的状态,是一种遗憾。如何“乐以忘忧”“学以解惑”“敬以不惧”,便成为个人和群体的努力目标。

管理者有理想、有抱负、努力不懈,不但为业绩,而且为安人;不但实现个人理念,而且弘扬中华文化,自能乐以忘忧。

大易哲理,足供终生学习;不断观象、玩辞,有所体会、有所领悟,可以从中解除各种经营管理的困惑。

得到大家的扶助,彼此敬业,共同以不变应万变,当然有所为有所不为,免于恐惧了。

美国式管理,由“权变理论”到“情境领导”,逐渐趋向“大易管理”。日本式管理,由“终身雇用”到集体跳槽,也倾向“大易管理”而修正。随着21世纪的来临,大易管理的威力,正逐渐展现。研读易理,以宏大事业,完成理想,实在是管理者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