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感觉我能懂:用共情的力量理解他人,疗愈自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部分 深入剖析共情

第1章 我们共通的心智能力

伴随着一声重重的叹息,桑德拉跌坐进我办公室的椅子,脸上的表情令人不寒而栗。

“我不知道该如何忘掉发生的一切。”她说。

我感到自己喉咙发紧,心跳加速。尽管不知道细节,但我还是被她的情绪所感染。一种恐惧与忧虑之感在我全身蔓延。她是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事件中最先到达现场的急救人员,当她试图把鞋从一名运动员的伤腿上脱下来时,伤者的整条腿脱落到了她的手中。

这个故事可能会让你倒吸一口凉气,或让你感到浑身不舒服,甚至你可能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腿。倘若确实如此,这说明你正在经历一种共通的心理体验。

尽管实际上并没有东西与你的身体发生碰触,你的大脑还是通过特殊的神经回路注意到了在桑德拉和受害者的故事中,双方在情绪和身体上的疼痛。这条神经回路传递的是与桑德拉的体验相类似的感受,这让你的感受和读这个故事之前大不相同。这便是共情(empathy)在发挥作用。我们暂时想象某个人的想法和感受,并体验其不适,此时往往会引发共情关注(empathic concern),这是一种关心他人、激发同情的反应。

在许多案例中,共情关注会激发出我们帮助他人的动机。也许你想不到,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已经发展到专门研究共情的领域,并得到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结果。研究共情的学者们认为共情起源于亲代抚育,通过激发照料行为来保障后代的存活。因为关怀他人的行为有助于保障人类的生存,所以人类大脑中的共情回路得以保存了数千年。

关于共情的定义非常多,甚至在研究它的许多不同领域的学者中引发了混乱,这其中包括一些试图使用单一特质来定义它的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家以及教育家。对共情的最佳理解是,它是由几种不同的因素所构成的能力,这些因素共同起作用,从而使我们能够被境况和他人的情绪所触动。与“共情”相比,我更喜欢使用“共情能力”(empathic capacity)这个术语,因为这个术语表明,共情是由许多不同的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构成的。

共情能力需要专门的大脑回路,从而让我们能够对其他人进行感知、加工和回应,就像我对桑德拉在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事件中的经历做出的反应。这三种非常具有人类特点的活动结合在一起,预示了一个人将会多么富有同情心。当人们对他人表现出共情时,通常会很擅长感知他人的感受,并能加工相应的信息,以做出有效的回应。因此,将共情的定义扩展为一种能力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涉及从感知到回应他人的体验,并在有疑问时向其求证,这样就成为一个完整的共情循环过程。这个回路最后的部分称作“共情准确性”(empathic accuracy)。基于神经科学方面关于共情的资料,纵贯全书,我将会使用科学术语“empathic”而非“empathetic”[1]

让我们回到桑德拉的问题。我之所以对她感同身受,是因为我感知到了她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以及语调,并想象出当她试图积极主动地去帮助一个受伤的人时,伤者的腿从身体上脱落并且握在了自己的手中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她的故事令人震惊。所以,我不得不检视自己的感受,以使自己能够全神贯注地聆听她的话,从而不至于被惊恐所淹没。我通过舒缓、安静、深深的呼吸使自己保持稳定。确切地讲,我并不知道桑德拉体验到的是哪些情绪,但我知道它们是极度令人不适的,而且我需要了解更多。在我能真的帮助她之前,我需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反应。我使用了自创的“ABC”技术,这是我用于训练共情的一种基础方法。根据我的压力水平和心率,我(A)认识到(acknowledg)我们正进入一场情绪化的艰难对话中。我通过(B)做深呼吸(breath)来调整自己的反应,然后(C)投入好奇(curiosity)以便了解更多的情况。我想桑德拉的情绪里混杂着恐惧和悲伤。当我问到她感觉如何时,她说她感到惶恐不安又悲伤不已,随后她又补充说自己还感到很内疚。

“我本来能为他做更多事情。”她告诉我说。

于是我开始设想试图帮助别人却把情况弄得更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事实显然并非如此,伤者的腿在爆炸中被弹片严重损伤,已经无法抢救。)这是一种换位思考和想象演习法,因为我自己从来没有经历过此种情形。在我的治疗中,我是不能够流连在分担痛苦的时刻的,虽然这种分担在初期可以让我对来访者的恐怖经历产生共鸣,但我必须进入更深思熟虑的模式,发挥自己作为心理治疗师的专注和专业技能去理解她所经历的事情。桑德拉需要治疗,她需要有人能为她证明那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并帮助她从心理创伤中恢复过来。

神经影像学的研究已经揭示了共情在大脑中是如何被激发的。这类研究一般是让受试者躺在磁共振扫描仪里观看一些图片或视频,这些图片或视频可以激活与共情有关的脑区,然后仪器会记录下他们观看这些影片时大脑的活动。研究者已经探明了当人们对他人产生共情时会激活的不同脑区。研究共情的神经科学家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证明了共情能力包含了情绪(情感)和认知(思考)两个部分。综上所述,我们现在知道,当人们理解他人的困境并做出适当的反应时,即使他们自己感觉不到完全相同的情感,也能够通过想象获得相应的认知经验,从而引发共情。

共情能力是我们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的人类特质,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养育子女到教育体系,从医疗保健到工作和商业活动,还有法律事务、艺术、环境、网络世界以及领导能力和政治事务等。我们将探讨共情为何能够以及如何帮助我们考虑一些可能的前景,这些前景仅靠我们自身无法实现,却能够在我们彼此理解和合作时,凭借“共享大脑”的力量而实现。由于共情与保障亲代抚育和后代的存活密切相关,因此亲代抚育模型为理解其他背景下的共情奠定了基础。

在过去,人们认为共情是天生的,并没有什么改变的余地。然而,对于我们这些做共情应用研究的人来说,共情可以被教授是很重要的。我自己实验室的研究已经验证了这一假设。我们发现医生在经过共情训练后,会得到病人在共情量表上更高的评价。具体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感知、换位思考以及自我调节的技巧,这些技巧可以保护我们不被他人遭受的痛苦所淹没,从而避免自己陷入困境。共情在理解他人的体验和掌控自己的感受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供帮助。我们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共情反应,这样即便不能很快地找到适宜的话,我们仍可以传达关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