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研究前沿:问题、理论与方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创业研究的发展脉络与机遇挑战

创业研究从何而来?你有必要了解,因为这一问题可能关乎创业研究的学科历史和特征。创业研究源于经济学,早在200多年前,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少数学者在其经济理论中关注到了创业者诱发并促进经济动态性的重要功能,形成了创业者是套利者和风险承担者等基础理论,尽管相关理论在后续有所发展,但基本上处于经济学的理论边缘,进展缓慢。直到20世纪初,以伊斯雷尔·柯兹纳(Israel M. Kirzner)和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ter)等为代表的奥地利经济学派进一步系统论证并发展了创业活动为何能存在及其存在何种经济社会价值的理论体系。他们反对将创业者视为套利者的学术观点,认为创业者是善于利用非均衡或打破均衡的创新者,是努力创新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少数,倡导将心理学理论与基于经济学的创业理论结合起来分析创业者。

20世纪60年代,创业研究开始被心理学纳入研究视野,不少学者融合经济学的判断与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创业者因何以及如何不同于一般人,这一研究持续盛行了二十多年,后来被概括为探索“谁是创业者”的创业特质论。20世纪70~80年代,信息技术率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应用与普及,推动欧美等发达国家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创业实践更加活跃,来自经济系统的客观数据生动地展现了创业活动诱发积极经济功能的现实证据,作为研究商业组织和活动科学规律的应用学科,管理学在这一期间开始对创业活动产生了研究兴趣,如今创业研究的顶级学术期刊大都是在这一期间创办的。

管理学关注创业,自然会关注如何管理创业。这与创业特质论生而不同:创业因创业者而存在,创业者是不同于一般人的关键少数,创业不需要管理甚至不能被管理。管理学领域的创业研究在批判创业特质论的过程中悄然兴起,基于创业需要创办新组织这一事实,创业研究在一开始就与管理学中的组织理论和战略理论紧密关联,前者强调新组织从何而来,后者强调新组织与在位企业的情境、行为和结果差异,两者融合互促引领了管理学领域创业研究的第一股潮流:致力于回答“创业者如何行动”的创业过程学派。这一学派自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之后已经主导了三十多年,除了经济学和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理论也被引入创业研究,基于社会学同时融合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全球创业观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GEM)和“创业动态跟踪调查”(Panel Study of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PSED)两个全球性调查研究项目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被相继发起并实施,有说服力的客观证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从这个角度上说,这两个调查研究项目是比理论发现和创新更有价值的学术创造。

不懈追问是科学研究进步的重要方法。21世纪初,基于创业行为和过程研究的丰富性,心理与行为科学学者又有了新的追问:为什么在相似情境下创业者的行为会不同?特别是在创业成败之间,既然行为重要,行为基础自然更值得挖掘。基于这一朴素的追问,创业认知学派在过去二十多年掀起一股新的研究热潮,致力于回答“创业者如何思考”。读到这里,请你不妨想想,虽然创业研究发端于经济学,随后过渡到心理学和社会学,但创业研究在过去没有、在今天也未能成为这些学科的主流领域,而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管理学后,它以极快的速度融入管理学并被接纳为管理学的主流领域,这是为什么?

当下乃至未来面向信息社会数字经济的经济社会转型,创业研究正在回应新情境和新问题中谋求新的突破转型(见图1-1)。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不断强化创业实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也在赋予创业实践更强的影响力,创业研究在未来大有可为。创业研究曾像失散的孩子找寻家庭的归属,兜兜转转,直到20世纪80年代与管理学邂逅而繁荣壮大,大胆地判断,坚守“如何管理创业”的基本任务。创业研究正在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的融合中突破转型,未来必然会在管理学中占据更重要的学科位置和优势。

图1-1 创业研究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转折与未来新挑战

国内的创业研究发展脉络基本与国际同步,融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产生了鲜明特色。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在解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关注到了创业和中小企业问题;到20世纪90年代,少数管理学家开始关注创业活动中的管理问题;21世纪初,以学术会议形式积极推动创业研究,比如2003年9月南开大学主办的“首届创业学暨企业家精神教育研讨会”,随后国内创业研究迅速掀起热潮,创业研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在工商管理学科增设“创业与中小企业”(后更名为创业管理)二级学科代码,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和推动下,国内创业研究在研究方向、研究问题和研究水平方面不断缩小与国际研究之间的差距,期待国内创业研究面向国际研究做出更好的学术贡献,我们更相信实现这一目标不会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