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治理:中国经验和路径选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对网络关系结构的实证分析

本书的实证篇,对网络关系结构的形态与演进进行了实证、仿真分析。其中,第三章考察了网络政治参与及其影响因素,涉及政治技能、政治兴趣、政治效能感、社团参与程度、政治观念等。第四章以网络技术的历时性发展为线索,对网络社群结构的演进过程与趋向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章运用复杂社会网络理论及观点动力学,构建了网络舆情演化中的观点聚合模型和信息扩散模型,并进行了数据仿真。第六章以意义建构理论为视角,探究了网络集体行动的产生过程,揭示了网络集体行动产生的内在机制。

(一)网络政治参与及其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除社团参与外,公民技能、政治兴趣、政治效能感和政治观念对网络政治参与均有或大或小的解释力。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网络政治参与总体水平不高,即使参与程度最高的“网络政治信息获取”行为,也只有1/4左右的城市居民经常或较多参与。具体比较三种网络政治参与形式,网络政治信息获取、网络政治意见交流表达的参与程度相对较高,而网络政治行动的参与程度则较低,经常或较多参与政治行动的城市居民只有不到一成,意味着我国城市居民的网络政治参与方式主要以政治信息获取和政治意见交流表达为主,实际政治行为的参与程度很低。这说明,互联网使用并不意味着政治参与程度的必然提升。

(二)网络社群的结构及其演化路径

实证研究发现,网络社群结构的演进是从技术认同到社会认同的社会心理过程。在Web1.0条件下,同一话题下的网络社群以对待具体问题的观点作为社会认同的主要维度,成员间的人际关系基本不起作用,社群结构极不稳定。此时,对于话题的共识是对社群成员最具约束力的隐性规范,占据优势的网络社群通常表现得更为激烈,更易形成内群偏好和外群偏见。在Web2.0条件下,关系网络的小世界特性更为突出,成员关系更为紧密。此时,网络社群具有内部关系紧密而稳定、外部关系封闭而独立的特性,社群内部成员之间主要以休闲娱乐的方式维持现有人际关系,群际之间成员互动较少,拥有双重社群身份的成员是群际互动的重要桥梁。从长远发展看,SNS最能代表Web2.0的网络应用,是迈向Web3.0的基础过渡平台。

(三)网络舆情演化模型与仿真分析

观点聚合模型仿真结果显示,个体观点接受度不仅影响个体观点数量,还会影响个体观点的聚合速度。信任阈值不仅对个体观点经过不断聚合而生成的观点簇数量具有决定性影响,还会影响到个体观点的聚合速度。当初始个体观点为负偏态分布时,观点偏向与其初始个体观点分布的偏向性保持一致。随着观点交互的不断进行,这种偏向性还会不断汇集并演化为一种群体共识。如果意见领袖的初始观点具有较为明显的偏向性,那么个体观点聚合的结果也会呈现出明显的偏向性。当存在两个意见领袖且他们的观点具有较大差异时,个体观点分别朝向意见领袖主导的观点簇不断收敛。意见领袖一般会采用多元化表达、挖掘独特视角、话语表达策略等引领意见聚合过程。后续的信息扩散模型仿真结果发现,网络规模对信息扩散程度影响较小,初始传播者在网络中占据的位置能够深刻影响网络舆情信息的扩散效果,信息扩散效果在一定范围内对网络的平均度具有敏感性。

(四)网络集体行动的产生机制

实证研究发现,社会焦点问题本身并不必然引起网络集体行动,只有当社会问题被人们感知并被赋予意义时才会引发关注,即网民对现实的解释而非现实本身引发了网络集体行动。基于此,特提出关于网络集体行动产生机制的一个解释模型——从意义建构到共识达成的模型。该理论模型揭示了网络集体行动的产生过程和内在机制:发生在网络空间中的社会事件,由发起者首先感知事件并进行初步的意义建构后,被读帖者感知并根据自己的信息库进行意义再构,循环往复地使社会事件成为一个“赋意事件”。此后,网民通过价值判断、社会认知、信息加工对“赋意事件”达成共识,进而催生出网络集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