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骨伤疾病分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2 鉴别诊断

3.2.1 腰椎间盘突出症

除腰痛外,伴患肢坐骨神经痛,呈阵发性加剧,直腿抬高试验受限,棘旁压痛伴患肢放射痛等。

释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化与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使椎间盘中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迫腰脊神经而引起腰腿痛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①腰背部疼痛:多数因腰部扭闪后突然出现,下背部比较明显,有的经休息可逐渐减轻或消失;②下肢放射性疼痛: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从臀部开始逐渐扩展到大腿后侧、小腿后侧或外侧;③下肢麻木感:尤其病情较长者,主诉多有麻木感,局限于小腿外侧、足背、足跟。体征:①腰脊柱姿势侧弯;②脊柱活动受限;③腰旁有明显压痛点;④直腿抬高试验阳性;⑤患侧腱反射异常、肌肉萎缩。X线表现为:①腰椎正位片示腰椎侧弯,侧弯的方向与突出的髓核及神经根有关。突出的髓核位于神经根外侧时 (肩上型),腰椎侧凸向患侧;若突出的髓核位于神经根内侧 (腋下型),则腰椎侧凸向健侧。②腰椎侧位片示腰椎序列的弯曲度改变,表现为生理弯曲度变直或消失,甚至后凸。椎间隙前窄后宽,提示椎间盘后凸;也可以表现为均匀狭窄,提示椎间盘变性或膨出;还可见椎体后缘上翘和骨质增生。CT表现为:椎间盘后缘变形,呈局限性突出,略高于硬膜囊密度。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硬膜外脂肪,使其移位或消失,还可以压迫硬膜囊前缘使之变形。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时,侧隐窝前后径缩短,压迫神经根鞘向后移位。

3.2.2 腰椎肿瘤

中年以上好发,腰痛呈进行性加重,有夜痛症,经对症处理后不能缓解者,应高度警惕。若患脊髓、马尾部肿瘤者,可伴有大小便失禁、马鞍区(即会阴部)麻木刺痛、双下肢瘫痪等。

释义

·腰椎肿瘤:和其他肿瘤比较,脊柱肿瘤的发病年龄偏高。多为转移性肿瘤,多见于50岁以上的患者。椎体肿瘤临床表现为:疼痛,发热,脊柱功能障碍,脊髓及神经受损症等肿瘤破坏症状,晚期可出现恶病质;根据原发肿瘤不同,X线可有溶骨性或增生性改变,亦可因压缩发生骨折,形态多变,可是溶骨性破坏,囊性改变,膨胀性改变,骨增殖硬化,椎间隙多正常,脊柱周围软组织浸润等。椎管内肿瘤以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多见,发生在椎管内,早期即有神经根症状,即有腰背伴下肢的放射痛,并在咳嗽、打喷嚏、大便用力及夜晚时加重;随后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的感觉运动障碍,排尿、排便困难;严重者出现下肢的瘫痪。

3.2.3 腰椎结核

腰痛伴低热、贫血、消瘦等,同时血沉增快,拾物试验阳性;X线检查可见骨质破坏,腰大肌脓肿。

释义

·腰椎结核:是骨结核的一种,多由肺结核继发而来。是寒痰凝聚于腰椎部而引发,属阴证。因其有流注的特点,根据寒痰流注的部位不同而有龟背痰、肾俞虚痰、附骨痰等病名,发病率较高,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第一位。腰痛和倦怠是腰椎结核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或酸痛,伴有压痛及叩击痛,在劳累、咳嗽及夜间加重。上腰椎结核可有大腿痛,下腰椎结核可有坐骨神经痛,这是由于结核脓肿、肉芽组织及坏死的椎间盘或死骨向后突入椎管内,使脊髓或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出现放射痛。早期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或仅有全身不适、疲乏无力、午后潮热盗汗、纳呆、身体消瘦等慢性消耗性表现。腰椎活动受限表现为:腰部生理弯曲消失,椎旁肌肉保护性痉挛,使腰部尽量屈髋屈膝直腰下蹲。当病变进行到一定程度,X线表现为:椎体塌陷与变形,导致腰椎明显后突畸形,侧突畸形极少见。隆起处多伴有明显之压痛及叩击痛,椎间盘破坏,椎间隙狭窄或消失,椎旁软组织肿胀,脓肿形成后可见到点状钙化或死骨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