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记 忆
1什么是记忆?记忆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答:(1)记忆的含义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讲,也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与学习的关系很密切,记忆中经验的获得、积累和应用,也是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或方面。记忆在人的生活和工作中有重要的意义。
(2)记忆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
记忆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可以概括为:
①记忆是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条件。人要适应千变万化的外界环境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造这种环境,就必须依靠已经积累的知识经验,而知识经验的积累与保存是通过记忆实现的。
②记忆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的心理发展和行为的复杂化,离不开个体经验的积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学会走路、跑步、各种运动技能和劳动技能,都离不开记忆的作用。
③记忆是形成人的主观世界的重要条件,记忆使人具有完整的心理活动和丰富、复杂的主观世界。
2记忆有哪些种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记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不同种类的记忆有不同的特点。
(1)按记忆的内容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①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其特点是:与个人亲身的经历分不开;受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储存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记忆不够稳定也不够确定。
②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其特点是:受一般规则、知识、概念和词的制约;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比较稳定。
③陈述性记忆是指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其特点是: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其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④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其特点是: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逐渐获得程序性记忆;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2)按记忆保留的时间长短和信息的多少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①瞬时记忆是在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的记忆。其特点是:这种记忆以物理特性的编码和形象编码为主;存储时间约是0.25~0.5秒,容量比较大。
②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是当前一刻能够意识到的记忆,包括工作记忆和直接记忆。其特点是:这种记忆以声音编码为主,同时有视觉或语义编码;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2分钟;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
③长时记忆是记忆的最后阶段,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存储的记忆。其特点是:保持时间长,容量没有限度,以语义编码为主。
(3)按意识参与的程度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①内隐记忆是通过无意识机制运作的记忆。其特点是:这种记忆的形成和提取不依赖于有意识的认知过程,一般不是用言语表达,而是通过对记忆的无意识的间接测试表现出来。
②外显记忆是在意识的参与和监控下进行的记忆。其特点是:这种记忆受意识控制,通过有意识的直接测验表现出来,能对记忆的信息进行较准确的语言描述。
3简述记忆的生物学基础。
答:(1)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①均势说
美国心理学家拉希里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功能,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不是皮层上某一特殊部位的机能。该学说得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出现的“细胞集合”理论的支持。
②定位说
加拿大神经生理学家潘菲尔德认为,记忆是由脑的特定部位产生的,对动物进行脑切除手术的结果表明,大脑前、后联合区与记忆有密切的关系;当动物的海马受损伤后,将难以形成新的短时记忆,不能学习新的技能。
③SPI理论
近年来在记忆的研究中形成了两个重要的概念: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1995年图尔文提出的SPI理论,试图将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的概念统一到一个更综合的框架中。SPI理论假定,存在5种主要的记忆或记忆系统:程序记忆系统、知觉表征系统、语义记忆系统、初级记忆系统和情景记忆系统。这5种记忆系统在种系发生和个体发展上都存在一定的顺序。它们在加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2)记忆存储的生理单元
①突触结构
澳大利亚神经心理学家艾克尔斯发现,刺激的连续作用可以使神经元的突触发生变化。突触内的这些结构和生化变化使信息更容易在神经元间得到传递,而神经元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增加了。
②突触的传递效率——长时程增强现象
突触的传递效率会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出现长时程增强现象。如果某种刺激能使神经元之间突触传递效率长时程增强,这种刺激的痕迹也能以神经活动增强的形式保留下来,这就是记忆。
③反响回路
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刺激停止后,这种神经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段时间。人们认为这一脑电活动的反响效应可能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
④核糖核酸
一些科学家假定个体记忆是由神经元内的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来承担的。由学习引起的神经活动,可以改变与之有关的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细微的化学结构,从而达到记忆效果。
⑤脑内代谢物和记忆
一些研究发现,当外界刺激作用时,产生兴奋的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梢会分泌出大量乙酰胆碱,它可以与游离于突触间隙的ca2+起作用,减少ca2+,保证神经冲动传递通畅。一些研究还表明,当对正常人注射某些阻断药物时,这些正常人会表现出老年痴呆症的记忆衰退症状,而对记忆减退的人注射某种化学药物,可以使其记忆力得到改进。
4什么叫遗忘?为什么会产生遗忘?
答:(1)遗忘的含义
遗忘是指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的现象。如,识记过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遗忘有各种情况:能再认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叫临时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
(2)引起遗忘的原因
①由抑制或干扰引起遗忘。这是指时间上邻近的两种材料在保存上彼此发生的干扰作用,是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抑制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指前面学过的材料对新材料的学习与保持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指后学的材料对前面学过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有些研究表明,干扰也是短时记忆遗忘的重要原因。
②由压抑造成的遗忘。这是由动机或情绪因素引起的遗忘。例如,人们对某些令他悲痛、伤感、羞愧、内疚的往事抱回避的态度,希望从忘却这些往事中得到宽慰。因此,这种遗忘也叫动机性或情绪性遗忘。
③由脑损伤引起的遗忘。如脑部受到打击或失血过多引起倒摄遗忘,即对受伤前不久的东西出现遗忘。随着损伤恢复,记忆可慢慢得到恢复。
5怎样通过复习提高记忆效果?
答:根据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要想通过复习提高记忆效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及时复习。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为了避免在大量遗忘后难于补救,做到及时复习是很重要的。
(2)正确地分配复习时间。根据复习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同,可以分两种复习方式: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大量的实验都证明了分散复习的效果比集中复习好得多。但是分散复习的间隔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
(3)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把阅读和试图回忆结合起来,其识记效果都远高于反复阅读。把60%的时间用于试图回忆,复习的效果最好。
(4)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相互影响。注意材料的序列位置效应,对材料的中间部分要加强复习。
(5)利用外部记忆手段。如上课时记笔记、读书时做卡片等。外部的记忆手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记忆。
6什么是内隐记忆?研究内隐记忆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内隐记忆是近二十几年来形成的一个较新的记忆研究领域,研究内隐记忆具有重要的意义。
(1)内隐记忆的含义
内隐记忆是指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产生无意识影响的记忆。由于这种记忆对行为的影响是自动发生的,个体无法意识到,因此又可称为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其形成和提取不依赖于有意识的认知过程,一般不能用言语表达。内隐记忆的概念由格拉夫和沙克特于1985年提出,其操作定义是:在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经验进行有意识或外显的回忆的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的信息的无意识提取。
(2)研究内隐记忆的意义
将内隐记忆从外显记忆中分离出来,是当代记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内隐记忆将无意识纳入到对记忆的考察之中,使得意识和无意识终于被共同纳入到实验研究中来。内隐记忆的研究深刻揭示了无意识过程在人类认知活动中的影响。对内隐记忆的理论思考和研究方法探索,也为如何研究认知过程中的无意识成分提供了借鉴。内隐记忆的研究不仅扩充、丰富了记忆研究的方法、技术和内容,而且使人们对人类记忆的本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7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有什么区别?
答: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区别有:
(1)加工深度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研究者发现,对刺激项目的加工深度并不影响被试的内隐记忆效果,却对外显记忆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外显记忆回忆量随着学习和测验之间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逐渐减少。而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得多,能够保持较长的时间。
(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中记忆的项目越多,越不容易记住。内隐记忆不容易受到记忆负荷量增加的影响。
(4)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以听觉形式呈现的刺激以视觉形式进行测验时,这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
(5)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但是,内隐记忆却很少受到干扰的影响。
(6)个体差异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个体差异对外显记忆的影响十分明显,而对内隐记忆的影响却相对不明显。
(7)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加工特点不同。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有着不同的加工过程。外显记忆是概念驱动过程,是有意识的并需要注意资源的过程;而内隐记忆是材料驱动过程,是无意识的和不需要注意资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