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时代需要研究型学习
人们常说“无知者无畏”,但现在很难“无知”,因为各种媒体不断向人们推送着花样繁多的信息和知识,发达的搜索工具可以便捷地帮人答疑解惑。现在人们很容易获得相关信息和知识,几乎可以“知道”一切,也很容易沦为“知道”分子。然而,大量难以验证甚或冲突的信息或知识使人们常陷入高阶困惑:难辨真伪、难分伯仲,若事不关己或无足轻重可一笑了之,但如果事情重大,深陷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信息或知识的包围中又该如何处置?我们已从“惧怕无知”的传统教育时代步入了“知道”时代,理性的人常会面临“有知有畏”的境地。
过去,人类对自然、自己和社会认知不足,知识积累不够,所以常因无知而手足无措。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已拥有了认知自然和生存环境以及驾驭自己生活的基本知识,但知识面广、复杂、分散,人类依然会因难以获得、记忆和拥有足够的知识而彷徨。现在,随着计算机、通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变革,云端存储、云计算、移动智能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层出不穷,使知识的存储、传播、学习、分享可以做到随人、随需求、随时、随地完成,而且成本很低,除非你自己愿意孤立于这个世界,否则你很难陷入“无知”,因为你可以很方便地为所面临的问题找到相关知识,很容易地“知道”全球范围内与所面临问题相关的信息和动态,反而可能因为获取知识和信息太易、太快、太多、太模糊而陷入恐惧。例如雾霾锁城、水质污染、食品不安全、未来可能患某种疾病、世界某地的凶杀或恐怖事件、灾难,等等,可能瞬间扑面而来,使习惯了安宁的人类心灵难以承载如此重负,可能陷入“有知”的恐惧中。
19世纪,狄更斯曾描述,“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些话似乎完全可以套用到伟大的21世纪。在大量颠覆性技术(disruptive technology)的推动下,世界日益紧密连接成为地球村,信息和知识爆炸的冲击波迎面扑来。随着大数据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逆转,过去作为主体的我们总是为难以获得客体足够多的信息而焦虑,现在有可能出现客体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的情形。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得到我们许多下意识或未意识的行为习惯、决策模式。这个所有东西相互连接,甚或相互监控和研究的世界变得日益复杂、模糊、快变和不确定,人们在收获这种网络化环境下巨大收益的同时,不得不面对许多严重甚至从未经历过的冲突、问题和危机,我们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人类已经从恐惧无知慢慢转变到开始恐惧的状态。
爱因斯坦曾坦言:“知识很多和太少同样危险”。其实,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对待知识:当知识太少时我们需要认清自己的无知,当知识很多时我们则要注意找到真知,且不被知识限制思维和束缚手脚。
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熟悉且擅长的“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以考试为主要评估方式”的传统教育,无法将学生从新的“恐惧”中解救出来。这种“一门课,一本教材,老师将内容归纳成很多知识点,老师讲知识点,学生记知识点,考试时老师划重点,学生背重点,考完高分忘知识点”的以知识为导向的被动填鸭式教育,只重视对已有知识的机械掌握,缺乏探索兴趣、批判精神、创新意识、操作能力的训练,难以帮助学生适应这个时代,更不用说面对时代的挑战,闯荡世界了。
以知识为导向的教育源于人类社会演进的必然。人们在尚未摆脱非理性、未达自觉的时候,可能处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状态,如儿童会有不未谙世事的鲁莽之举;挫折的体验和经验的积累,包括知识的提炼,使人们逐步理性化,人们会越来越意识到“恐惧源于无知”,从而惧怕“无知”。于是,在知识稀缺、难以分享的环境中,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传输知识,教人获得和理解知识。大学千年的发展史充分体现了这一演化过程:中世纪(11—14世纪),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促成知识的传播;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14—17世纪中叶),知识传播的内容反映了对古典文化的推崇,同时也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7世纪中叶—18世纪中叶),知识的传播由注重书本转向注重实验,由注重思辨转向注重科学实践;工业革命与两次世界大战时期(18世纪中叶—20世纪70年代),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使大学功能多元化,除知识的传播外,日益重视知识的创造以及转化;当今全球化时代(20世纪70年代以来),知识的传播、创造和转化愈演愈烈。由此可见,大学的主要功能一直集中于知识的传播,于是,如何传播知识就成为大学实现其使命的重要问题。
教学过程是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也因认识、文化、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经过漫长的实践和演化,形成了现在仍在普遍运用的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把学生当做动物来训练,要求教师通过反复讲授和重复练习来塑造和矫正学生的行为,按照教育者的标准,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这种以知识获取和记忆为目标的教育很难训练出可以应对现代社会严峻挑战的,具有鉴别性、探索性、创新性素养和能力的学生,同时其自身价值在现代一系列颠覆性技术面前黯然失色,有被快速取代或颠覆的趋势。网络、移动技术以及基于这些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教育资源(如慕课)和随时随地廉价甚或免费的教育方式使知识的传输、搜索、获取、分享变得异常容易,知识存储技术使知识记忆不再成为难题,信息和知识爆炸使人们日益难得无知,人们正在从传统的“恐惧无知”演变为很容易“知道”,却难以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有用和恰当的知识,更难有效地整合这些知识以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这种技术革命和时代变迁彻底改变了人们学习的行为,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
尽管传统教学的弊端已受到广泛的批评,甚至成为笑谈,但现实中依然普遍存在。当然,教育界也不乏改革和创新者,他们试图改变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许多教学探索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包括变被动的知识灌输方式为强调师生和课堂互动的主动式教学,变以老师为主导的学习为强调学生主动性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变重知识学习为强调学习技能的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以及近年来兴起的重视研究技能和探索精神的研究型学习。简言之,人们开始将重点从知识传播转移到恰当地选择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从强调知识获取转移到重视能力训练,从知识导向型教育转向全人教育。那么,研究型学习的真谛是什么?
我在2014年访问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TCD)时,得知他们也在提倡研究型教学,于是向其负责该教改项目的教授请教研究型教学的定义。他答道:(1)老师在教学中分享研究成果;(2)教学生一定的研究技能;(3)给学生创造一些研究机会。当时我对他说,“这只是在传统教学中加入了研究要素或佐料。”
不少人认为,“研究型教学是从注重‘如何教’向‘如何学’的转变,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实际上,“学”和“教”是“教学”这枚硬币的两面,即使解决了“如何学”的问题,还需明确在这种学习模式下老师该“如何教”,才能更好地引导或帮助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换句话说,研究教学习需要“研究型学”和“研究型教”的到位和二者互动机制的形成。
知识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知识有利于人类更智慧地生存以及与人、社会和世界相处,并不断创造和积累新知。学习实际上是知识继承、运用和积累的过程,其目标不在知识本身,而在生存以及面对生存的问题和挑战。所以,如果围绕生存的需要习得、运用和创造知识,学习者会更具好奇心、针对性,更具有激情和批判精神,更容易根据问题和挑战融合各方知识,并创造新知,也更利于能力的训练和素养的提升。于是,就有了一个路径选择问题:是学会知识面对生存和挑战,还是面对生存和挑战学习知识和研究对策、提升能力并于其中创造新知?前者可能会导致学了一堆知识而不知如何运用,且因缺乏针对性和目标而缺乏学习的激情,也容易导致知识的碎片化;后者显然针对性强,有利于刺激学习激情和创造精神,且容易根据问题整合多方知识并训练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不难发现,前者更像传统的教学,虽然可以掌握很多知识,但很容易僵化和分散,运用知识和研究能力得不到充分训练,后者则是我们追求的研究型学习要达到的效果。
研究型学习的关键是从“知识”到“人”的转变。在知识很容易获取的现代,学习的目的不再是简单的获取知识,而是如何针对需要选择知识、如何根据问题整合知识、如何针对新现象或任务快速获得知识或利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不仅可以激发人的学习兴趣,培养人的生存能力,包括观察能力、知识搜索能力、整合和运用能力、研究与合作能力等,而且能够造就有素养、有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有社会价值的人。
为此,教学过程也需从“学习知识”转向“学会学习”,教学互动的核心是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和资源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课堂不再是简单地讲授知识,而是用社会上令人困扰的现象、有趣的科学问题、现实中活生生的挑战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则可通过网络等现代技术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学习和研究,借助搜集资料、开展调研、进行实验、集体讨论、深入研究、撰写报告等手段,最后解释现象、回答问题、提出方案、完成任务。在这一研究型学习过程中,课堂上只有引导或指导,主要的学习发生在课前阅读和准备、课后的学习和研究、小组讨论和交流、实验室或深入实际的验证和总结等过程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升能力,训练批判思维、创新精神,而且有利于学生将各种渠道获得的碎片式知识整合成有机的体系。
挑战即是机遇,生在这个时代是幸运的,我们有了在全球视野下看待自己、组织、社会、人类、世界的舞台。祸兮福兮,取决于我们如何面对之。在这个“传播大于价值,舆论重于事实”的注意力时代,如果我们放弃了批判精神、理性思维、独立判断,就很容易沦为“键人,鼠辈,触生”,很容易借助网络成为“知道”分子。但如果我们学会了研究型学习,利用现代知识获取的便利和快捷,不只形成知识的广(度)博,更注意构建自己的知识(深度)体系,特别是提升自己的知识高度,就有可能成为有智慧、有造诣的人,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如鱼得水,驰骋天下。
“懂得越多,才越明白自己有多么无知。”仅靠谷歌或百度,我们可能沦为浅薄的“知道”分子,只有以研究的心态学习,才能在知识积累和整合的同时意识到无知,从而学会敬畏。良好的素养、强大的能力、正确的行为、系统的知识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基础。如何构筑这些立足于世的基础设施?学会学习可能是通向彼岸的必由之路。擅长研究型学习,也许是这个时代给予人类的一个挑战,掌握之,并不断强大我们的心理,提升我们在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快变环境下的驾驭力,才可能让我们登上驶向未来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