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艺术史系列(第一辑·全十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明代宗教艺术:1368—1644年

在帝国统治末期,不管艺术理论家的观点如何,为宗教信仰服务仍然是生产各类艺术品的重要催生物。重要的职业画家都创作宗教作品。仇英的女儿仇珠(活跃于1550—1580)和陈洪绶都各有所长。中国古代美术文献谈到了后来几个世纪中宗教艺术的“衰落”或者根本未能提及宗教艺术,这些文献真实地反映了一种艺术理论家的优势,他们的观点主导了绘画评论,本书将在第四章讨论他们。在流行的实践层面,即使在皇室宫廷和文人士大夫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对宗教实践的各种图像和器具需要的狂热仍然是丝毫未变。印刷书籍、陶瓷雕塑、纺织品和所有材质的雕刻品,而不是绘画或者纪念性雕塑,它们证明了世俗男女深厚的宗教信仰。

在明代,新的宗教艺术题材出现了。新的技艺加入到为宗教信仰服务的行列,它们共同扩大了16世纪的图像印刷,批量生产图像,对制作更昂贵的图画带来了诱惑。考虑到中国艺术的标准,这些图像少有遗存,一件非常珍贵的版画是1578年的作品《普贤菩萨出山图》,画中的菩萨骑着大象[图63]。图像最初于1544年设计,在这次印刷之后,和遗存的最早的印刷经文一样[图52],至少凭借“信徒董周”的虔诚行为重新印刷过一次,并免费散发。R.T.Paine Jr.,“Wen-shu and P’u-hsien:Chinese Wood-Block Prints of the Wan-Li Era”,Artibus Asiae,24(1961),87 - 91.此事件可能发生在苏州,此地即使不是惟一杰出的印刷中心也是当时最重要的印刷地。一张宽约1.2米的纸张上可以排列印刷五张木版,然后在木版画上手工上色,至少运用了七种颜色,尽可能地创造出接近绘画的效果。我们只能推测,至少在繁荣的城市中心,这些珍贵的版画是曾经一度大量流行的宗教艺术,并且影响到社会下层百姓。

图63 彩绘木版画,《普贤菩萨出山图》,1578年作品。

可以假定这些木版画都是在家修行佛教用的图像,而不是用于寺院环境中的图像。从16世纪开始,各种材质数量众多的图像都是为家庭环境而存在,没有比观音画像数量更多的其他图像了,尤其是“送子观音”。这种样式的神仙有着母亲般的外表,被描绘成手抱男婴的高贵女性。最近有人让人信服地指出,这尊神像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期间非常流行,原因部分归功于中国画家、纺织工匠、刺绣工匠和手工工匠运用各种各样的材料从基督教圣像圣母玛利亚那里挪用而来。By Derek Gillman,in W. Watson(ed.),Chinese Ivories from the Shang to the Qing(London,1984),35 - 50.基督教圣像在明朝时由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天主教传教士带入中国,在宗教艺术流行的西南沿海地区产生了独特的影响。福建漳州港发展了制作福寿像的工业,在进口的象牙上雕刻许多流行的佛道神仙像。女性化的观音成为最流行的设计图样之一[图64]。手工工匠将雕像做出飘动的帛巾和层叠的发型,这些是明代理想的女性美的部分,雕像明显带有许多世俗化的表现,创造了一位在现实世界中可以被认识的、亲切的、平易近人的神仙。对她的膜拜集中在浙江沿海岛屿的朝圣中心普陀山上,她尤其成为妇女信仰的核心,妇女可能构成了前去朝拜她的尊像的主要崇拜者。一位像仇女士一样的女性艺术家因为彩绘这类奢华的雕像而闻名。这些塑像采用不同价格的各种材料制作而成(图56就曾上漆、鎏金,类似往昔对待雕塑一样),体现出商业与宗教变化的相互影响,这些变化确保了在帝国晚期佛教艺术在大众人群中持久的生命力,即使文人雅士明确的美学体系促使他们不再赞助宗教。

图64 彩漆鎏金象牙“送子”观音像,可能1580—1640年在福建漳州制作。

虽然在19世纪以前天主教教徒的数量少得不值一提,但是约在1600年之后新进入中国土地的基督教传统带来了新的艺术机遇和问题。图65是《天主降生出像经解》的插图,1637年由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艾儒略(Giulio Aleni)在福建省晋江市出版。艾儒略带来了1595年在安特卫普出版的《圣经》插图版画,附有杰罗尼莫·纳达尔(Geronimo Nadal)的注释,无名的中国插图画家完整地复制了经卷中的这些版画。单一视点透视被完全复制下来,但是为大众展示的安特卫普版画和中国木版画的表现技艺完全不同,尤其是岩石部分的清晰表现(例如左下角骑手的马蹄)。铜版版画中用交叉线条画出的阴影在这里被平行的线条代替,平行线条的表现归根结底来自绘画技法,采用晚明书籍插图的标准样式雕刻在木版上[比较图65图98图99]。欧洲绘画传统的技法特征到中国几乎没有表现出文化转移的问题。更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于题材。对潜在的信徒解释耶稣受难这个人与神的历史上的重要而又令人悲伤的时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的艺术标准完全拒绝承认这样的艺术主题。(所以从强调耶稣转而到圣母和圣子的形象,以至于17世纪知识渊博的中国文学家都“知道”西方的神是抱着婴儿的妇女。)问题是更社会化的,耶稣会会士试图影响中国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没有意识到传播说教的宗教图像像带插图的书籍中的图像一样,目的在于解释教义,在文化精英的心目中注定了他们的计划失败。对耶稣会会士理想的受众来说,在欧洲反宗教改革中极为重要的“教化艺术”的概念无疑是矛盾的。作为移植性宗教的教义它对这一社会环境来说带有重要的隐含意义。它从来不曾突破几个世纪以前佛教在中国精英那里获取的赞助,当时对绘画为何而作的理解全然不同。

图65 《耶稣受难图》,《天主降生出像经解》插图,1637年木版印刷的基督教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