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野渡:写给法学院新生(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 无法学便无大学

无论作为学院,还是作为专业,法学均发端于波伦亚大学。1988年9月18日,在波伦亚大学建校900周年庆典之际(至今仍无确切的史料证明建校日期,大学自定的建校日为1088年6月12日),来自全球各地366所大学校长们聚集一堂,他们认祖归宗,将这座欧洲最古老的大学——法学家格拉蒂安、哲学家彭波那齐、数学家卡瓦列里、医学家马尔皮杰、诗人但丁和塔索、天文学家哥白尼、解剖学家莫盖尼、无线电发明者马可尼等,曾先后求学或执教于此的大学——视为所有大学的母校。在这有着非凡历史意义的时刻,在波伦亚圣马乔雷广场,校长们共同签署了《欧洲大学宪章》(The Magna Charta of European Universities)。当时,北京大学王义遒副校长代表中国历史最长且最有声望的大学,广东五邑大学魏佐海副校长代表中国后起的大学在《欧洲大学宪章》上签字。参见罗红波编著:《博洛尼亚大学》,80~81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之后,又有400所大学的校长相继表示赞同这个对大学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文件。

《欧洲大学宪章》的精义在于,人类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这种发展是在文化、知识和科研中心中促成的,“大学便名副其实地成为了这样的中心”;要培养尽可能具有全面知识的人才,大学应打破学科的界限,实行跨学科和多学科的教育,促进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在继承其科研、职业教育、德育和智育这三项传统任务的同时,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情势,迎接21世纪的挑战。

在这所世界所有大学的母校中,法学院又是其前身,可以说,无法学院便无波伦亚大学,无法学便无大学。11世纪70~90年代,在意大利波河平原东南部的波伦亚,一些研习法律的教师和学生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所主要讲授和研究古代罗马法和教会法的学校,当时人们亦称其为“法律学校”,这就是最初的波伦亚大学。1158年波伦亚大学法学院成立。

需求是创新之父。法律学校首创的原因是,在中世纪初,西欧古代的法律传统因外族的入侵而破坏殆尽,而入侵的各族各有法律传统,这使西欧的法律十分混乱,虽然之后形成了“普通法”体系,但发展中的工商业、变化中的商品、信贷和财产转移关系,正在广泛兴起的行会、商会和自治城市,迫切要求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大量的法律工作者。当时以东罗马帝国皇帝尤士丁尼编纂的《民法大全》为主的罗马法、以波伦亚的僧侣革拉在1142年编纂的《教会法会集》为主的教会法并立,司法分由世俗法庭和教会法庭分别掌管。于是,法学也就分为罗马法和教会法两个系统。

波伦亚大学起源于研习罗马法和教会法的学生组织。欧洲“大学”(University)原意是组织起来的团体,后逐渐发展为专指由从事学习、教学和研究的人组织起来的团体。波伦亚所在的伦巴德地区是西欧和东方贸易的通道,有着发达的工商业和大批的自治城市,有利于学术研究,一时间,欧洲各地的学生纷纷前来求学。但是,维护本地人利益的行会规章和法律对外来学生极为不利,学生在房租和学费上受到敲诈。于是,学生们形成了自己的团体,并制定规章,由学生考核教师的水平,规定奖金和授课时间,一节课不能吸引五个学生的教师将被解雇。13世纪初,波伦亚大学已有五千余名学生,1316年增设了医学,1360年又增设了神学,成为意大利、法国南部、西班牙、葡萄牙等地大学的榜样。

当时,大学的教学活动是闭门自修,学生一般在13~16岁之间入大学,住在固定的宿舍中,早上五六点钟起床,在食堂就餐,参加礼拜,按时上课,闭门自修,只有在一定时间内才可离开学院外出。有教士身份的学生和教师被要求独身不婚,一些贫困学生也被允许通过乞讨来维持学习。

后来,大学的教学活动从散乱逐步走向系统化,最初的二三年,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每次课长达三小时,每月有一到两次课。学生在毕业前,通常要进行两次考试,学生必须在修业年限届满后才有资格参加考试,习民法的为八年,习教会法的为六年,医学和其他选修科目(如艺术等)均为四年。两次考试一为“学位考试”(licentia),另一种考试称教授甄试(conventatio),这个考试相当于教师资格评定。只有通过第一种考试的人才能继续参加教授甄试。考试大都在教会里举行,成绩公开发布,由教授团的代表,即主考官(Promoteur)宣布合格名单,并赠与合格者一些书籍和一顶无檐帽,作为荣誉的象征。原先大学要求穿戴教士袍服,由于有不同的学位,因而产生了各种样式,授予学位也发展成隆重的穿袍、奏乐、游行和宴会形式。

中世纪的学位本来的意思是任教执照,大学毕业,考试合格,可获“硕士”、“博士”、“教授”学位。硕士、博士和教授“意味着同一件事——教师资格”。获得学位意味着加入教师同业行会,并且可以教授你所学过的科目。这几个学位起初并没有高低之别,后来,硕士逐渐只用于低级学院的成员,博士、教授则用于医学、法学、神学三个高级学院的成员。而“学士”之初并不是正式学位,只是表示学生已经取得学位候选人的资格,后来才成为一种低于硕士水平的独立的学位。

学生们在大学里学什么呢?

人文学科是他们基本的学习科目,它包括“古代七艺”,后来又增加了亚里士多德、托勒密、西塞罗等人的著作。“古代七艺”指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七门学问。“骑士六艺”指欧洲中世纪后期骑士学习的六种技艺:剑术、骑术、游泳、狩猎(矛术)、棋艺、吟诗。对比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逻辑学和哲学后成为人文学科的高级课程。对于研习神法、民法和教会法的学生,除了要学习人文学科的基础科目外,还需要长时间地学习法学专业,有的长达16年之久。对这些学科结业的学生一般授予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衔的人,同时便有资格担任教师、法官、律师、公证人。

在波伦亚大学及稍后的巴黎大学(1261年)和牛津大学(1168年)有人对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做了分析,牛津大学学生会问:“What do you think? ”剑桥大学学生则问:“What do you know? ”看来,牛津大学注重思想,而剑桥大学注重求知。这大概就是牛津出了29名首相,剑桥出了61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原因。的带领下,大学犹如雨后春笋,争相破土。到15世纪末,整个西欧建立了近80所大学,其中意大利20所,法国18所,英国2所,苏格兰3所,西班牙13所,葡萄牙1所,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包括尼德兰、捷克和瑞士)16所,匈牙利3所,波兰、丹麦和瑞典各1所。这些大学成为近代高等教育的先驱,在世界文化史上发出熠熠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