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实扫描:中国当下社会心态状况
(一)论域锁定:社会心态如何反映和测定
社会心态是一个多样而又复杂的大问题,心态现象更是数不胜数,如何把握,需要厘清若干“问题域”或测定维度,在这里我们把测定社会心态的指标论域设定在如下几个维度:
压力感——在网络语境中也被叫做“亚历山大”或“鸭梨山大”,压力来自物质层面也来自精神层面,还来自攀比后的“计较性”对比。
安全感——多数人对食品缺乏安全感,不仅在生活质量安全方面有隐忧,许多人对人际关系也有不安感,穷人有温饱和“老有所依”的安全需求,富豪被“仇富”情绪挟裹有更复杂一些的安全感问题,不同阶层都有不同的安全感节点。
心理失衡——集中体现在网络语言中的“羡慕嫉妒恨”,更普遍的还有“仇官”和“仇富”心态。
质疑心态——逢官必疑,老百姓成“老不信”,与之相伴的是普遍的防备心理,折射出社会中存在着相当的信任危机。
无意义感——生活目标不明确,人生意义迷茫,许多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甚至那些让人触目惊心的“自杀率”问题,都和生活中的“无意义感”相关。
孤独感——社会归属感缺弱,“身份”失落和焦虑,阶层自我认同偏低,无助、抑郁或偏执,自发“找组织”现象,都表明市场经济下社会中“原子化”个体的社会组织归属需要。
焦虑感——与“鸭梨山大”、社会信任感低、无意义感、孤独感同源,上述原因都会引发人们的焦虑感。
社会怨气——表现为激愤、怒气与泄愤,网上抱怨、牢骚、“吐槽”盛行,言论无论“左”或右,常会因思维差异和情绪激愤而被归为“愤青”类别,有文章问:“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爱生气”,也有网友发表意见说:“网上戾气太重”,就连一些文人,也开始斯文扫地地“约架”、“砸场子”,网络暴力“从线上打至线下”,除此之外,现实中种种“医患冲突”、“劳资冲突”、“群体冲突事件”,以及“仇官”、“仇富”,怨气比比皆是。记者采访路人对油价调整的看法时,一句“我能说脏话吗?”被网友封为“愤怒哥”而走红,重点不是想说“脏话”,重要的是“愤怒哥”的走红表明,他的心态和民众对很多事“无话可说”的怨怒心态产生了共鸣。
幸福感——“幸福指数”近两年成了各地各级发展目标和政绩中的关键词,说明社会生活目标已超越温饱开始向“幸福”进发,大家也认可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了,但许多人的幸福感不升反降,也反映出复杂交织的社会心态。
总之,我们认为上面锁定的若干心态维度,纵横之下可反映社会心态当下的基本状况。我们课题组调研的重点,一是“望闻问切”,摸清社会心态状况;二是“把脉诊断”,分析“社会心态”因素与诸多社会问题的因由关系,分析造成这些社会心态的背后成因到底是什么;三是在上述基础上提出问题的解决思路或开出初步“药方”,更多思考“问题意识”下中国上下究竟应该怎样做。
(二)社会背景:道德“天平”有所失重
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注水肉”等食品安全事件,对社会道德做了严重失范的诠释,劣质的水泥、沙料、钢材和工程,造就了“桥垮垮”、“楼脆脆”、“路塌塌”等新概念,与此同时,“低信任度”、“腐败”、“道德冷漠”、“潜规则”、“学术不轨”……各种热词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眼球。而“小悦悦”遭遇冷漠路人,老人倒地不敢扶,“亲们”为财产反目成仇,电信科技成欺诈“帮手”,利益链条背景下群体造假与规模作案,更让人感到社会道德在发生“失重”。一些人缺乏他人意识和责任意识,“以人为本”在他们心目中落实为“以我为本”,呼吁“权利”的同时,忘记强调自我的“责任”;也有人做缺德事脸不红心不跳,不再有心理障碍和良心自责,只要能赚钱,只要能成名得利,一切皆无不可!当社会道德失重,缺德现象不再是“个别”,这个社会一定会出“问题”!
道德失重的后果非常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社会秩序、风气和人们的心态,如同“中国式过马路”一样,“法不治众”现象大有领域在,在增加社会秩序治理成本的同时,也引发人与人之间,企业之间,党群、政民之间的不信、怨气和矛盾。现实社会的某种“低信任度”,也表现在政府公信力面临的种种挑战中,表现为每每“事”起,公众会质疑政府的应对和诚意,而对腐败和滥用权力的痛恨,又加重了民众对某些权力部门的“不信”权重。逢官必疑,腐败推定的质疑心态,会使社会陷入越质疑越不信的怪圈之中。
当然也应看到,一方面是无德之人缺德事件在刺激人们的良知神经;另一方面也有大量有识之士、有德之人,痛心之余在为社会缺德现象进行“道德救赎”,他们在灾难来临时表现的社会良知,在积极构筑另一道社会道德的美丽风景,“最美妈妈”、“最美女孩”、“最美交警”在编织中国社会中的“最美”现象,志愿者行动、慈善组织、助人为乐与道德力量也在到处生长。我们看到了社会道德、公民素质和社会健康心态的发展和成长,但道德失范问题的严重性也应充分估计和认识,尤其是社会心态问题,由于其潜藏于深层,长期以来又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和研究,在今天这个主体性越来越彰显的社会时代,民心、社会心态的正向建设力和负向破坏力都非常强烈,所以,社会心态问题已成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尤其是决策者高度关注并着力纠偏、弥补和建设的问题。
(三)网络热词折射社会热点和民众心态
“网言网语”既是互联网时代的语境表征,也是民众所思和心态状况的一个晴雨表。这两年网络上开始多了“年度热词”,一些词语在千言万语中“脱颖而出”被推选为年度流行热词,绝不是简单和偶然的事,“其中必有蹊跷和缘由”。
在“中国网络电视台”2011年一个“热词推荐”栏目中,推荐了如下“热词”(注:参见http://news.cntv.cn/20110506/101223.shtml。):
而在2011—2012年不同版本中的年度热词中,出现率较高的大致有如下热词:“伤不起”、“鸭梨山大”、“坑爹”、“羡慕嫉妒恨”、“神马都是浮云”、“围观”、“高铁体”、“咆哮体”、“你懂的”、“亲”、“肿么了”、“有木有”、“杜甫很忙”、“包大人很忙”、“躺着也中枪”、“屌丝”、“逆袭”、“高富帅、白富美”、“约架”、“吐槽”、“给力”、“hold住”、“正能量”、“元芳你怎么看”、“你幸福吗”等等。同时一些网站还推出了以事件为主的热词,如“表叔”、“房姐”、“郭美美”、“晒三公”、“官微”、“故宫十重门”、“PM2.5”、“地沟油”、“楼脆脆”、“桥垮垮”、“小悦悦”、“乔布斯”、“占领华尔街”等。
不要小视这些热词,每一个热点概念的出现,都有它必然的社会原因。每一个流行语的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典故”,都反映一种社会现象,都折射一种民众心态。在网络语境中,我们社会当下的几乎所有问题和心态特征,都以“热词”方式被凸显出来。
(四)幸福感现状扫描
《幸福了吗?》央视观察员白岩松新书题目表达的主题发问很有代表性,央视记者在2012“走转改”新风中也普遍提出了“你幸福吗”的问题。在我们课题组2012年12月的最新调研中,特意设置了一些有对比度的问题,比如,在幸福感问题上,设置了“与三十年前相比,您身边的人生活幸福感增加了吗”的调查问卷,13.88%的人选择了“明显增加”,46.63%的人选择了“有所增加”,11.02%的人选择了“没有变化”,20.31%的人选择了“有点降低”,8.16%的人选择了“明显降低”。结果显示,认为他人幸福感增加的占多数。(图1)
图1
还有一些对照问题是,“您对自己的当前生活是否满意”,12.35%的人选择了“满意”,28.98%的人选择了“比较满意”,43.27%的人选择了“一般”,8.16%的人选择了“比较不满意”,7.24%的人选择了“不满意”。(图2)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人对生活的满意度相对高于不满意度。许多人也认为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娱乐休闲生活得到了极大提高。
图2
而在另一个对照问题“请选择您当前的幸福感程度”中,8%的人选择了“幸福”,19%的人选择了“比较幸福”,28%的人选择了“比较不幸福”,10%的人感觉“不幸福”,还有28%的人选择了“一般”,7%的人选择了“说不清”(图3),其中的意味值得分析。幸福还是不幸福,相当部分的人选择了不明确的表达,一是说明这些人不属于不幸福的群体,但又没有感觉自己属于较幸福一类,其中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权衡因素。
图3
对比以上三个问题,一是说明所有的人或分化为不同阶层的人,对幸福的感受和标准是不一样的。二是表明在人们心态认知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比以前还是在提高,但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幸福程度。三是表明人们对自我幸福的“主评”和对他人幸福的“他评”标准也不同,从中还可延伸出对幸福感的更多理解:与他者对视评估也可成为对自我幸福的一种测度,在比较评估中,人人都有不幸福的理由,“但在彼此对望中又都是幸福的‘他者’”。用两种指标看自己和看他人,这也是造成人们心理不平衡的一个重要缘由。但延伸出的意义是,它反映出人们对自我的“幸福期望值”往往会更高一些,且人们的不幸福感许多时候和切身体验有关。实际上每个人在他人眼中都属于“比自己幸福”的人,幸福在他处和“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是一个道理,属于一种自我和他者比较心理学原理。如果了解了这种自我评估和他人评估的差异规律,知道每个人在他人的幸福评估中分值都比自我高,依此类推,自己在“他人眼中”也是更幸福的,这可能也有助于更好地寻求一些心理平衡。四是说明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得到同位提升。在另一个调研资料中,荷兰伊拉斯谟大学曾对中国国民的幸福感进行了3次调查,其中,1990年国民幸福指数为6.64(1~10标度),1995年上升到7.08,但2001年却下降到6.60。到了2009年12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公布的幸福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感仍在下降,结论说,现在的中国人没有10年前快乐了。(注:参见《谁偷走了中国人的幸福》,见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0-10/19/c_12674134.htm。)至于幸福感不升反降的更多主观和客观的缘由,在第二部分成因分析环节中会再做分析。
总起来看,幸福指数已成各级政府的施政诉求,但如果社会心态失衡,心怀怨气或“羡慕嫉妒恨”,何谈幸福感?专家表示,近些年人际冲突频发,暴力事件增多,与其背后的人们消极社会心态关系密切。从心理学角度说,社会转型期矛盾多、问题多,如不及时解决,人们幸福感当然就会大打折扣。
(五)焦虑感状况扫描
社会焦虑,主要是指社会成员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近些年成为一个越来越频繁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词语。在我们2012年最新调研中,当问到“您认为社会中人们存在焦虑感吗”,66.02%的人选择了“普遍存在焦虑感”,22.35%的人选择了“部分人有焦虑感”,只有6.53%的人选择了“多数人生活安定、幸福,没有焦虑感”,5.10%的人选择了“说不清”。(图4)
图4
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人认为社会中存在社会焦虑感。问卷中我们跟踪问及“您认为当今社会人们焦虑的最主要原因”时,86.94%的人选择了“生存问题尤其是物质生活压力大”(图5),在另一个题目中,这方面的担忧再次得到了印证:当问及“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满足后,您最关心和期待的问题”时,列第一位的是:“养老、医疗、教育、就业等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83.88%)。从中折射出“养老、医疗、教育、就业等问题”仍是大多数人们首位的忧虑(图6),市场经济机制使这些人生大问题和钱的实力挂钩,如果让个人承担这些负担将会增加人们的不安和焦虑感。这说明国家、政府和社会必须考虑如何解除民众的生存后顾之忧,加快发展“社会保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养老困境”(中国已进入老人社会)、“教育不公平”等问题。
关于“您认为当今社会人们焦虑的最主要原因”问题,列第二位的选项是,“人际关系和社会竞争太紧张”(81.22%),列第三位的选项是“精神空虚,缺乏人生意义感”(63.78%)。可见,人际压力、孤独感、无意义感,也都是引发当下中国人焦虑的原因。(图5)
图5
图6
(六)安全感状态扫描
处于剧烈变革期的中国,秩序的过程性紊乱,许多问题变得不确定,从生育到养老,从物价到政策,人们处在变化和担心之中。而诸多假劣欺诈现象,衣食住行以及产品质量的问题,工作就业的不确定性,人际的不信任,道德冷漠现象,加上信息社会媒体功能的能量,知识化时代对各种生活知识的宣传解释,上述问题和情景就会以更加频繁和集中的方式,在人们生活中不断涌现。从食品添加剂到空气质量,从药品安全到电信隐私安全,从教育问题到养老问题,从衣食住行到人际信任,从“彭宇案”到“小悦悦”事件,从幼儿园虐童和砍杀事件到环保群体冲突……这些问题尤其是一些或许恶性或许极端的事件和消息,在信息化社会和现代媒体中被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大后,也使不断受到消息事件刺激的民众,产生危机四伏的不安感。
如果身边生活环境的体会,耳濡目染的社会信息,都让我们感到整个社会氛围变得不可信,感到人际的功利和乖戾,我们的内心必然会受到莫名的冲击,防备、不安也会转变为一种日警夜防的压力。而生活中原有的各种压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某种忧虑和不安感。再加上传统价值底线的冲破,原有价值观变化,旧的被打破,新的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价值观念多元多样,也会让人们产生无所适从的不确定性和不安感。
(七)孤独感状况扫描
人本来是惧怕孤独的,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唯有人与他人或一定群体建立了关系,人的身心才会具有归属感。归属感对人很重要,有了归属感,才不会孤独无助、无所依靠,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安身立命”,有了某种归属,心才会有所定,精神才不再漂泊,立命问题也就解决了。人的归属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落定实现,事实上社会归属是通过多个层面体现的,包括你的国家,你的民族,你的乡土地域群落,你的文化社群,你的家族、家庭,你的朋友,你的职业单位,你所在的种种社会或民间组织。在灾难中,中国人感受到人间大爱和国家的力量,感觉到“在我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这就是归属感给我们带来的安定。
但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进程中,中国传统血缘关系社会被市场社会解构了,“后单位时代”又终结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单位如家”、“爱厂如家”的归属情结,人变成了原子式的个体,个体化的社会环境以及利己主义取向,在许多时候和领域,使一些人陷入无归属、无助的孤独境遇中。人是社会性动物,“人在其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综合”,如果社会不能提供足够的群体组织平台容纳他的归属需求,他就会产生孤独、无助、苦闷、焦虑甚至无意义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当人不能平衡地适应生活环境变迁时,心理学称之为心理失衡。在这样的心态感觉基础上,很难让他有安全感、幸福感和人生意义感。当下诸多社会心态问题,如人生方向感不明、抑郁低迷、焦虑不安、怨气充斥、暴力冲动、高自杀率等等,固然和很多因素有关,但一定也和上述社会归属平台缺失、孤独感陡升有关。
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也改变了,社区化尤其是新型商业化物业管理模式的出现,使许多社区成了仅供人们居住而缺少社会交往结构的楼群居所。有的社区住户相邻但“老死不相往来”。近日一则“北京母子俩在家身亡两年后才被发现”的报道,让人们感慨人情冷暖,世情冷漠,整整两年,没有一个邻居敲开那扇门,没有一个亲朋上门拜访。都说“远亲不如近邻”,然而现在很多人感觉当今社会邻里关系越来越冷漠了。
2011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4509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0.6%的人不熟悉自己的邻居,其中12.7%的人“根本不认识”自己的邻居。调查中,80.9%的人感觉与10年前相比,当下的邻里关系越来越冷漠了。当下邻里关系变冷漠的原因是什么?排在前三位的原因依次是:“人们对陌生人的戒备心理增强”(52.0%);“居住环境改变,邻居难得见面”(43.0%);“人们越来越重视隐私了”(41.6%)。其他原因还包括:“人们更看重物质,无暇顾及邻里情感”(38.7%);“工作压力大,无暇顾及邻居”(36.9%);“现代人流动性加快,房子经常换人”(35.1%);“社区活动少”(26.5%);“物业等服务机构兴起,邻里互助需求减弱”(18.9%)等。(注:参见http://zqb.cyol.com/html/2011-11/22/nw.D110000zgqnb_20111122_3-07.htm。)
徐惟诚先生在一次调研座谈会上说,社会在巨变,现在社会主体“人也变了”,温饱后的精神需求、心理需求也在变化。如何应对改变后的人及其生活方式,如何给市场竞争中的原子个体应有的社会组织归属,解除人们的孤独感,是转型期社会特别要关注的问题。
(八)无意义感状况扫描
近些年心理学家在我们社会中渐显重要并稀缺,媒体上的心理访谈节目也成了收视率极高的节目之一。心理学家问:“中国病人为什么越来越多?”他们所说的“病人”并非生理疾病,而是心理或精神疾病。“鸭梨山大”、“郁闷”、“焦虑”、“伤不起”、“没意思”等被人们越来越多地挂在嘴上或被称为流行热词。在酗酒寻乐的场合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富士康连连跳的可悲员工更是勾画出了不堪世事决绝离去的自杀群像。一些极端恶性事件,如“马加爵案”、“邱兴华案”、“药家鑫案”、“幼儿园惨剧”、上海机场儿子刺杀母亲事件等等,都有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因素在其中作乱。自杀率问题中还包含着“向低龄化发展”的问题。
在第九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之际,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自杀已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死因,是15岁到34岁的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注:参见徐晶晶(《北京晨报》记者):《中国成为高自杀率国家》,见http://news.sohu.com/20110909/n318826191.shtml。)而心理学认为导致自杀的精神或心理原因有多种,但排在第一位的是“抑郁症”。大多数走上自杀绝路的人都伴有如抑郁、焦虑、孤独、恐惧等心理障碍,这已成为众所周知的常识。但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精神空虚和人生意义感的混乱、失缺。忧郁也罢,焦虑也罢,也都和无意义感连在一起。一个人如果精神空虚,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就一定会抑郁苦闷,最终会失去生活信心,引发悲观厌世情绪。有旅德学者发文讲:“回国后发现我们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甚至白领,工资提高了,生活变好了,可是精神领域很空虚,‘郁闷’这个词是我年轻时很少听说的,现在变成了口头禅。”他说:“我感觉中国人目前需要一个填补空虚的理念。”(注:关愚谦:《中国崛起的“十二法宝”与“五大问题”》,见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07-03/20/content_8701665.htm。)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数十年,成就瞩目,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如果物质富足后陷入拜金主义、物欲追逐中,就会遭遇“意义世界的失落”而充满空虚和无意义感。如何在全社会建构精神的价值意义世界,对国家、对个人都十分重要。
(九)社会怨气状态扫描
近些年我们都能感觉到,社会中尤其是网络中表露出的怨气、怒气越来越大,社会冲突似乎也显示多了起来,从商业纷争、医患关系不和谐到各类群体冲突,从个人恩怨到家庭不和,亲情友情不在,纠纷反目常见。一些“法治在线”节目和“调解室”节目几乎成了调解纠纷和普法的专用平台。媒体问:“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爱生气?”有些网民忧心忡忡地说,网络上“戾气太重”。人们渐渐发现,社会中人们脾气越来越躁,有矛盾动辄用暴力解决,从医闹、打死小偷、打伤日系车主,从底层人际暴力到文人“约架”,甚至有人会为“抢座”等小摩擦冲突升级为伤人、杀人事件。网络推举的“伤不起”、“吐槽”、“羡慕嫉妒恨”到“咆哮体”、“灭门”、“躺着也中枪”、“我能说脏话吗”等年度热词,也透露出民众身心的受伤,怨恨和愤怒情绪的发泄。
社会怨气大,原因很多,社会不公引发的不满,低信任度社会以及假冒伪劣产品产生引发的不安、失望和愤怒,还有孤独心态引发的“冷漠”与防备“敌意”心理,这些人往往对他人和社会缺乏友善和耐心,对生活失去信心,在最后的孤独中,有些人走向抑郁甚至自杀,有些人走向自暴自弃或铤而走险,有些人会遇到甚至是寻找“岔口”来发泄心中的愤懑。所以,社会心态怨气大很危险,会连带出其他公众心态问题。如幸福感在冲天怨气下会被消解,社会矛盾会在仇官、仇富情结下激发,心态方式凸显社会矛盾的同时,也会进一步激发更多的矛盾冲突。
生活中有抱怨,有“羡慕嫉妒恨”,不足为怪,人也是有理由生气和有权生气的,但人如果一味生活在怨气和仇恨中,久而久之会积累出不同程度的精神或心理疾病,时有发生的“幼儿园惨案”或其他事件中,罪责者常以一种无端而又极端的病态方式发泄,而那些最终选择弃世而去的人,有些也和长期积怨或焦虑有关。
而怨气和暴戾如果成为社会普遍的心态现象,对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发展、公民生活幸福而言就是极大的隐患。如一些普通的经济纠纷或刑事案件,甚至一些如飞机延误等状况,都能转化为群体冲突事件,这使得近十年来中国社会的群体性冲突事件呈现增长趋势。群体性冲突和社会管理、执法队伍水平有关,也和社会怨气有关。有些时候某些人就是为了给激愤和压抑找一个发泄的出口。相关调研资料表明,群体性冲突起因相当多为维权性事件。但这些事件中存在着“非直接利益”的冲突现象,即其中掺杂着诸多由怨气、焦虑和不公感累积起来的负面情绪,有些人加入某个目标事件后,会不自觉地激发愤怒情绪并发泄,再加上群体情境的感染和激发,常会产生更过分的激愤行为。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说,“个体一旦参加到群体之中,由于匿名、模仿、感染、暗示、顺从等心理因素的作用,个体就会丧失理性和责任感,表现出冲动而具有攻击性等过激行动”(注:[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11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如果人们怨气满腹,“羡慕嫉妒恨”,外加失望,谈何“同心同德”、“万众一心”?怎么指望让人们讲奉献,讲道德,和谐相处?现在社会信任度低,人际竞争激烈并深感“鸭梨山大”,党群关系、政民关系时有紧张,这些问题都和社会心态环境恶化有内在关系。
气由心生,中国人的心态越来越浮躁了。凤凰网这样评论中国人越来越大的“火气”:从广州地铁血拼到争论不和的耳光响亮,中国人的脾气似乎越来越坏。随便一点鸡毛蒜皮小事,不合心意开口就骂、动手就打,当戾气成了习惯、成了自然,戾气者便容易误入“从武力中获得畸形宣泄”的歧途。(注:参见《中国人,你为什么那么爱生气》,见http://news.ifeng.com/opinion/special/shengqi/。)这不是个别人的现象,而是集体无意识的急躁。用香港文人梁文道的话说:“这是一个急躁而喧嚣的时代,我们就像住在一个闹腾腾的房子里,每一个人都放大了喉咙喊叫……这是每个人都要说话但却没有人想听的年代”(注:梁文道:《人人都是作家,但却没有一个读者》,见http://www.u148.net/article/78166.html。)。
网络是现实的映照,有人称网上“戾气太重”,外加“一地鸡毛”般的“吐槽”怨言,也有人说网络上表现出的是一种“群体性怨恨”。对此,社会上下已多有关注,“社会心态”开始被写入“十二五”规划,媒体也纷纷开出专题栏目讨论国人的负面情绪和过激行为,为执政者应对复杂群体心态出谋划策。十八大报告把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作为大政方针中的任务之一置于国家社会发展布局中。期望全社会上下尤其是整个执政系统对社会心态失衡问题,给予更多重视和理解。
(十)信任危机与质疑心态扫描
“信任危机”在一些社会领域和生活中普遍存在,假烟酒、毒牛奶、地沟油、美容米,假证、假票、假药、假新闻,劣质的水泥、钢材和工程,屡屡发生的大桥、新楼垮塌事件,还有电信科技成欺诈“帮手”,“亲们”为争利反目成仇,不一而足。人们在问:我们究竟还敢信任什么?
信任危机引发的心理不安全感甚至恐慌,会激发压力、焦虑甚至暴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某些事情发生时,会产生共振效应,你头脑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你的潜意识会跟着一起共振。这几年,这个倾向越发明显”,“我们的内心变得越来越焦躁,越来越不安,所有的食品都不敢吃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降到了最低。大家怀着强烈的不安全感,且人的底线被不断地一次次刷新,不安全感加上愤怒,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强大的攻击性。‘马加爵案’就是一个典型”(注:http://www.mzyfz.com/html/754/2011-05-10/content-65099.html.)。这是心理学者武志红在媒体采访中说的话。
此外,政府公信力也在面临种种挑战,表现为每每“事”起,公众就会质疑政府的应对方式和诚意,官方发布信息的权威性常受质疑,民众舆论“一边倒”,个别地区的事件还出现管治危机,而对腐败和渎职现象的痛恨,又加重了民众对某些公共部门或资源部门的“不信任”权重。
相关民意调查中,民众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信任程度有所区别。2007年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对全国28个省市居民的随机抽样调查显示,民众对中央政府信任度最高,地方政府次之。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相信中央政府,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着“隐瞒真实情况,报喜不报忧”、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
中国社会现在已处于“低信任度”社会阶段,逢官必疑、腐败推定的质疑心态,更使我们社会原本就不多的信任,陷入越质疑就越无可信的恶性循环中。正像有人指出的,中国社会正在经历“过度怀疑”之痛。(注:参见http://5icomment.com/zhuanti?id=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