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济发展历程与成就
一 经济发展阶段
以“晋江经验”产生和发展为主要线索,可以将泉州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探索发展时期,主要是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四大”之前,解放思想,大胆实践,走出一条经济快速成长的发展道路;第二阶段为“晋江经验”形成时期,主要是从晋江1992年“撤县设市”到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提出“晋江经验”,在中央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后,晋江人“敢为人先”,主动探索,形成了“始终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等“六个始终坚持”和“处理好五大关系”的宝贵经验;第三阶段为“晋江经验”传承创新时期,主要是从“晋江经验”推广至今,泉州市广大干部群众对“晋江经验”进行广泛实践,并在此基础上不断适应新形势创新发展。也可以将泉州经济发展阶段概括为,“晋江经验”形成前期、“晋江经验”形成时期和“晋江经验”形成后期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乡村工业化起步时期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泉州地处海防前线,国家投资少,经济长期处于以农业为主的自给、半自给状态,经济总量居福建全省地市倒数第二。改革开放以后,泉州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立足侨乡“闲房、闲资、闲散劳动力”多的特点,联户集资兴办乡镇企业,引进利用外资,善于抓住机遇,爱拼敢赢,大胆实践,经历“三来一补”起步、乡镇企业铺路、“三资”企业上路、成片开发迈大步、区城经济展宏图的经济发展阶段,晋江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1.45亿元快速上升到1992年33.6亿元,同期,泉州市GDP从7.79亿元也快速上升到127.12亿元,为全市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第二阶段:“晋江经验”形成时期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泉州、晋江开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胆探索,构建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打牢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基础,走出一条“市场调节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建设路子,由此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晋江于1991年首次跻身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列,排名第55位,1992年升至第24位,1994年升至第15位,2000年跃入前十(第10位),2002年位居第6位。泉州市GDP从1992年127.12亿元上升到2002年1080.7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十年间翻了6.13倍,经济实力平均每两年上一个台阶,1999年经济总量即跃升为福建省第一位。泉州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进入发展新阶段。这一巨大成绩的背后是晋江和泉州所创造出的“晋江经验”和“泉州现象”。
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到晋江调研,并将此调研思考整理提炼,撰写成《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一文,文中提出“‘晋江经验’是地方主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积极实践”,并在全省总结推广“晋江经验”,总结了“六个始终坚持”[1]和“处理好五大关系”[2],为晋江、泉州实现新一轮跨越指明了方向,从此成为引领晋江、泉州乃至福建省及全国各地加快改革发展的一个标杆。
3.第三阶段:“晋江经验”传承创新时期
2002年“晋江经验”形成后,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晋江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开拓进取,泉州政企各界、海内外乡贤、基层群众全面学习“晋江经验”,进入“晋江经验”传承创新时期。
2008年以来,晋江市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主线每年举办千人企业家大会,从不同角度扶持促进企业发展,全力助推“晋江经验”新发展。
2011年4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在晋江召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号召全省学习借鉴“晋江经验”,并对晋江提出建设“转型升级先行区、城乡统筹示范区”的新要求、新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市更加积极践行“晋江经验”,扎实推进“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泉州建设(即“五个泉州”建设),转型创新步伐加快,各县(市、区)充分结合自身实际,传承与创新“晋江经验”,努力成为全省、全国的先进典型。
2014年,福建省委在晋江召开全省新型城镇化现场会,提出学习推广晋江新型城镇化经验。“十二五”期间,全面加快转型,晋江实施21项国家级改革试点,新型城镇化工作得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居住证制度、农村宅基地、文化保护、社会综合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改革,为全省全国不断提供“晋江方案”,晋江成为全国改革“试验田”。
2016年8月,晋江市委按照“晋江经验”的内涵,为晋江未来描绘“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的新蓝图,立足晋江新的发展阶段特征,全力推进“人才强市”、“新型城镇化”、“国际化”三大战略。紧紧围绕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牢固树立、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创新转型、跨越发展为主线,全力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丰富“晋江经验”,在“新福建”和“五个泉州”建设中持续当标兵、走前列。
“晋江经验”不仅仅是晋江的发展动力,也为泉州、福建乃至全国的发展提供启示。泉州作为“晋江经验”的坚定实践者和受益者,与时俱进大力弘扬新时期“晋江经验”,有力推动泉州从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迈进。在此过程中,泉州也以实实在在的成绩成效,不断赋予“晋江经验”新的内涵。
二 经济发展成就
在党中央各项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指导支持下,泉州不断解放思想、扩大开放,进一步深入领会“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所蕴含的真谛和要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市按照中央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更好地适应、把握、引领发展新常态,以新进展、新成就彰显“晋江经验”在泉州的新成效。
1.经济持续向好,人均水平快速提升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据统计(图1-1),2016年,泉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46.6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78年经济总量翻了十番多,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6.28%[3],远高于同期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自2002年“晋江经验”践行以来,经济总量翻了两番多,GDP年均增长达到12.8%,其中“十二五”期间在全国经济普遍进入下行的大背景下,GDP年均增长仍达到两位数(1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424.08亿元,较上年增长9.2%;截至2016年,泉州市经济总量已连续18年保持全省第一。在福建省最富十个县市排行中,泉州市占有四个席位,分别为晋江市、南安县、惠安县、石狮市,而晋江市高居榜首。其中,2016年晋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4.24亿元,总量占泉州市的1/4、福建省的1/16;按不变价格计算,2002年至2016年,晋江GDP年均增长12.9%,其中,“十二五”期间达到15.4%。
图1-1 1978—2016年泉州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亿元、%)
数据来源:相关年份《泉州统计年鉴》
经济增长水平迈入中高级阶段。2016年,泉州市人均 GDP 达77784元(按常住人口计算),较2002年增长3.67倍,年均增长11.64%,“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27%;根据年平均汇率折合为11710美元。其中,晋江市人均GDP达83938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11%;泉港区人均GDP位居泉州市各县(市、区)排名第一,达125508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最快,达到18.64%,“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8.62%;石狮市人均GDP为103035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61%(见表1-1)。参照世界银行划分贫富程度标准,泉州市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世界中等偏上水平,按照现有的发展速度,泉州市很快就将达到世界高收入水平,在泉州各县(市、区)中,晋江市、惠安县也已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而泉港区、石狮市、鲤城区、丰泽区已达到高收入水平[4]。
表1-1 2010—2016年泉州市排名前六的人均GDP及其增长速度(元)
数据来源:相关年份《泉州统计年鉴》
地均产出程度较高,集约高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6年,泉州市地均生产总值为6117万元/平方公里,分别是全国7.89倍、福建省2.60倍,较2002年增长4.38倍,年均增长12.77%;地均公共预算收入为390.29亿元/平方公里,分别是全国的2.35倍、福建省的1.10倍,按现价计算,较2002年增长9.16倍,年均增长18.01%。泉州市产值密度及经济发达水平(或密度)明显高于全省及全国的水平,各县(市、区)也在不断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和新机制,晋江市、石狮市、鲤城区及丰泽区的单位用地产出发展较好。统计显示,2016年,晋江市地均生产总值为27154万元/平方公里,分别是全国的35.03倍、福建的11.56倍、泉州的4.44倍,较2002年增长4.43倍,年均增长12.85%;鲤城区在各区排名中位居首位,地均生产总值为76596万元/平方公里,分别是全国的98.82倍、福建的32.61倍、泉州的12.52倍;石狮市在县(市)排名中位居首位,地均生产总值为44011万元/平方公里,分别是全国的56.78倍、福建的18.73倍、泉州的7.19倍(见图1-2)。
图1-2 2016年泉州市各地区的地均GDP(万元/平方公里)
数据来源:泉州市统计局网站公布数据
2.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第三产业稳中有进,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十二五”期间,泉州市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2.1%、12.8%和9.3%,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3.7: 60.2: 36.1调整为2016年的3.0: 58.7: 38.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8%、55.2%和44.0%,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较2002年分别下降0.9个百分点和8.4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较2002年提升9.3个百分点。2016年,晋江市第一、二、三产业完成增加值分别为20.96亿元、1087.47亿元和635.81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3.3%、6.5%和10.2%(见图1-3)。其中,第三产业增速比GDP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分别高出2.4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36.5%,较上年提升1.4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达46.3%,较上年提升12.7个百分点,拉动 GDP 增长3.6个百分点。
创新动力持续加强,转型升级成效显著。2016年,泉州市共有72项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列入省级工业新增长点项目,累计新增产值171.92亿元。“十二五”期间,泉州市研究与开发(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升0.42个百分点,2016年专利申请量为5.4万件,年末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4.58件,实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九连冠”。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投资较上年增长60.5%,其中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203.42亿元,增长2.4%,新增农业龙头企业81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5000家。第二产业投资较上年增长18.0%,其中在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为48.23亿元,增长26.7%,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为13.21亿元,增长14.1%[5]。第三产业投资较上年增长5.0%,其中现代服务业集中的其他服务业增加值为797.28亿元,增长19.3%,增速明显快于金融业、住宿和餐饮、批零等传统服务业。产业结构发展态势良好,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行业加快发展,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增长动能平稳接续,形成新旧混合动能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图1-3 2002—2016年泉州三次产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亿元、%)
数据来源:相关年份《泉州统计年鉴》
3.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全域城市化水平跃升
现代海湾型城市正逐步成型,统筹融合中绽放新颜。泉州市域城市环湾、向湾、同城化发展步伐较快,推进“全域城市化”、“产城融合”、“大城关”、“美丽乡村”、“农村新型社区”、“特色小镇”等发展模式,推动晋江、德化、石狮、永春等新型城镇化进程,22个小城市培育试点实施项目675个,完成投资383.3亿元,新增国家和省级特色小镇6个。晋江市在全国率先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并成为全国综合试点,经济发达镇、镇级“小城市”、小城镇等系列改革稳步实施,建成现代小区65个,成功培育各级“美丽乡村”65个,金井镇围头村获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新型城镇化得到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肯定;泉港区入选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德化县开展全省首个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建设;石狮市加快开展全域一体化空间统筹规划;永春县在全省率先启动推广美丽乡村建设,建设规范列入国家标准样板。加快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统计显示,2016年,泉州市城镇常住人口553.4万人,城镇化率达64.5%,分别高于全国7.15个百分点、福建0.9个百分点,较2002年提升23.2个百分点;晋江市、德化县、石狮市和永春县的城镇化建设步伐较快,城镇化率分别为65.2%、73.6%、78%和60.5%。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收,且逐步均衡化发展。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泉州正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城乡要素配置趋向合理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2016年,泉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55元,同比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56元,同比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9元,同比增长8.3%;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3.8%和37.5%,比2002年分别下降了9.4个百分点、6.4个百分点。2016年,晋江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42597元和19882元,较上年分别增长6.4%、9.4%,“十二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10.8%、11.9%。晋江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14:1,泉州为2.31: 1,福建为2.40: 1。这表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明显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逐步缩小,全市城乡一体化程度明显提升,居民的生活进一步改善,已达到富裕水平。
城乡交通条件全面改善,城市功能在更新改造中显著提升。泉州市不断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推进基础设施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环城高速闭合成环,实现县县通高速,迈入亿吨大港、国际机场行列。晋江市加快建设“152030”快速交通圈,初步形成“市际互联、市域通畅、市区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公路密度提高到每百平方公里368公里,建成区人均道路面积提高到25.3平方米,基本建成城乡一体的通讯、信息、交通、能源、供水和垃圾转运处理网络,实现市镇村三级网格化管理,初步形成“大城管”工作格局。石狮市完成“四纵二横”道路改造工程,实施交通质量提升行动,新建及改扩建道路97条、总长135.2公里,市区主次干道“白改黑”率达95%。德化县投入34.26亿元,用于高速公路、国省道、县乡村道建设,新增通车里程331公里。
4.全力做大民生福祉,提高共建共享实效
惠民利民工程加快推进,教育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升。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泉州市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和“校安”工程建设,全面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新增中小学学位9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7.5万个,在全国率先实现外省籍学生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晋江市新增校舍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学位3.55万个,公办幼儿园达到每镇2所,公办高中全部实现省达标;石狮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16年,泉州市高中阶段在校生22.99万人,较2002年增长11.51%;普通初中213所,初中在校生25.26万人,较2002年增长14.48%;全市小学1342所,在校学生71.79万人,幼儿园1459所,在园幼儿36.51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97.44%,较2002年提升18.94个百分点;在泉州就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阶段达36.57万人,较上年增长3.25%。
公共服务实现新突破,民生福祉迈上新台阶。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泉州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健全覆盖城乡、延伸基层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新办理居住证59万张,同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在全省率先实行新农保、城居保和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三保合一”和新农合全覆盖,城乡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加快从制度全覆盖走向人群全覆盖。2016年,泉州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48.99亿元,同比增长4.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为61.55亿元,同比增长7.0%,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新增医疗机构床位1.1万张,建设农村老年体育活动中心20个;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6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28%,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4.4万人,有2564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万人。晋江市财政统筹投入69.25亿元用于民生建设,占本级支出66.2%;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增加到4.56张、5.13人[6];在全省实现“七个率先”[7]。德化县财政民生支出为21.9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2.2%,较上年提升2.36个百分点。石狮市投入123.8亿元用于民生事业,占财政支出的61.0%;建成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县域内就诊率达90.0%;低保、新农合、城居保标准和覆盖率保持全省县市前列。
5.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区域资本市场更加活跃。泉州市被列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获批国家“金改区”、“民综改革试点”、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和综合保税区、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承接超百项国家、省级改革试点,形成具有泉州特色的改革品牌。在全国率先建成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小微企业信贷覆盖率比金改前提高20.8个百分点,帮助授信300多亿元,“无间贷”模式在全国推广。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效应,设立运营产业投资基金及新兴产业、集成电路、高新技术等子基金。
“海丝先行区”建设稳步推进,先行先试拓展对外开放合作新空间。泉州市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被列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十八大”以来,泉州市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培育面向“海丝”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开放新优势,密切双向经贸文化合作。2016年,泉州市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额超120亿美元(折合797.08亿元人民币),赴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2.73亿美元(折合18.13亿元),与丹麦、土耳其、挪威等国家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晋江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379.3万人次;肖厝、斗尾、泉州湾、围头湾和深沪湾五大港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港口,开通了80多条航线,完成港口吞吐量1.26亿吨、集装箱204.5万标箱。
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对外经贸规模扩大。泉州市加快推动泉州购跨境电商平台建设、投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国际产能合作,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到海外设立工业园区,开展收购、兼并等各项活动。2016年,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影响,泉州市进出口总额(海关数)1541.0亿元,较上年下降8.0%,其中,出口总额1072.7亿元,较上年下降5.0%,进口总额468.3亿元,较上年下降14.3%,进出口顺差604.4亿元,出口总额降幅明显低于进口。但从“十二五”期间看,进出口年均增长17.24%,比“十一五”提升了1.86个百分点;泉州市进出口总额占福建省的比重为14.9%,较2002年占比提升了7.31个百分点(见图1-4)。2016年,泉州市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124项,共签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合同金额50534.62万元,按美元计价为7608万美元,较上年增长74.3%;批准境外投资企业55家,境外投资总额151.25亿元,按美元计价为22.7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84.0%。
图1-4 2002—2016年泉州进出口总额(亿元)[8]
数据来源:相关年份《泉州统计年鉴》
6.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构筑承载力强的生态环境,加快推进国家生态市建设。自2003年泉州市提出生态立市、环保立市发展理念以来,先后出台了30多份政策文件,全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推进节能减排、“江河湖海”整治、水土流失治理等重点工作。截至2016年,泉州市及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晋江市、石狮市、永春县、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德化县等10个县(市、区)获得国家生态市、生态县(市、区)命名,全市共有11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659个市级以上生态村。晋江市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生态建设工作格局和生态规划体系,初步形成生态文明制度框架体系,被评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石狮市实现宜居指数达80分以上,资源承载度得到较大提升,基本建成宜居城市。永春县在全省首创“生态优先、统筹资源,多元治水、综合治理”模式,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0个、市级以上生态村188个,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50座;实施旧村复垦5224亩,交易指标14.9亿元;森林覆盖率达69.5%。
节能降耗和资源保护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泉州市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耗和水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泉州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排污权交易,率先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成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投入运行,探索发展“绿色金融”,试点排污权质押贷款。2016年,泉州市节能环保支出为9.59亿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为0.520吨标准煤/万元,较上年下降6.9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8.6%;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1.21%;森林覆盖率为58.7%;“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重点流域和近海水域治理资金近80亿元,完成552个整治项目。晋江市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强化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等措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经济发展向绿色低碳化转变。2015年,晋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8%,下降率连续四年超过百分之五(2012—2014年分别下降5.6%、8.0%、6.4%); 2016年,工业废气排放量为897.54亿立方米,393个村(社区)已全部完成通水,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75%;生活污水处理规模达到30.5万吨/日,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