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践行“晋江经验”的新发展新启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创新创业驱动,开拓创新发展新格局

一 坚持自主创新导向

近些年来,泉州市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导向,以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步伐。首先,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为目标,为创新发展提供产业基础。制造业是创新的土壤。泉州在巩固壮大传统产业基础上,大力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逐步实现由产业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转型,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泉州和福州、厦门三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晋江为例,近年来,晋江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创新能力持续提高。晋江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占全市GDP比重由2011年的2.42%增加到2015年的2.6%。科技经费在技术创新中发挥扶持、示范和带动作用,2011—2015年累计下达本级科技项目1134项,市财政投入科技项目经费13229万元,带动企业自身科技投入394752.32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实施效果明显,共有51家企业304个项目获得税收减免,额度达到17000万元。科技创新奖励力度加大,2011—2015年共奖励488个单位694个科技创新项目,奖励资金累计达8699.25万元;专利申报资助奖励7433件,合计兑现资助奖励金额达到2734.71万元,科技对创新的支撑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第三,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创新效率持续提升。2011—2015年累计获得科学技术奖286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20项、泉州市级奖项96项、本市级奖项167项;开展组织科技成果评审176项,其中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15项,国内领先120项,国内先进41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推进,创新效率持续提升。2011年至2015年,全市专利申请量23089件(发明专利2258件、实用新型8645件、外观设计12186件),专利授权量18037件(发明专利747件、实用新型7310件、外观设计9980件),申请量和授权量位居福建省县级市前列,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0.3件提升至3.81件。

图2-4 泉州市专利授权量(件)

数据来源:《2016年泉州市统计年鉴》

其次,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抓手,形成本地化的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特别是在“互联网+”模式变革和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泉州、晋江虽然在后端营销、品牌发展等比较优势明显,但人才技术储备不足、老机制与新要素结合不起来的问题非常突出。为此,泉州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紧抓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制定“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实施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和提升质量品牌三个专项行动,主动学习深圳、中关村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打造自主创新的泉州模式:一是凸显泉州特色。立足制造业基础,实施产业创新领跑战略,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助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立足民营优势,发挥示范区与“金改区”“民综改革试点”等多区叠加效应,深化“放管服”改革,让创新型企业轻装上阵。立足侨台资源,打好“海丝”“海峡”品牌,加强与沿线国家、地区科技交流,为区域开放式合作探索经验。二是加快重点探索。精准配套政策,营造好引才、留才环境,集聚创新第一要素;发挥财政资金乘数效应,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三是壮大创新主体。截至2015年底,晋江市培育各类科技示范企业597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累计7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91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34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4家、省科技型企业246家、泉州市级以上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48家、泉州市“科技小巨人”企业126家。

最后,坚持自主创新导向的产业政策。“十二五”期间,晋江市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晋江的决定》、《晋江市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纲要》、《晋江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修订)、《关于加快实施晋江市智能制造2025的若干意见》等科技政策文件,以及《晋江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奖励扶持政策操作规程》、《晋江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操作规程》等实施细则,强化政策导向,营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创新创业发展环境。加快构建覆盖创新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国家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建立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增长机制,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发展,培育发展天使投资群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倡导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弘扬用于创业创富的社会价值取向。

二 开拓市场拉动路径

以市场需求为根本,通过商业化导向的自主创新切实提高创新效率,构建自主创新、产业优势和市场需求良性互动的自主创新路径。仅仅从工业研发强度数据看,泉州的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并不高,但一大批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泉州企业却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和持续的发展能力,这表明,泉州企业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为创新而创新”,而是真正瞄准消费者需求进行持续创新和能够创造机制的创新。泉州企业家有很强的市场把握能力,总能以独到的视角和敏锐的嗅觉,在市场风浪中创新发展、勇立潮头。泉州企业家善于将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深入融合。泉州企业主动对接境内外科研院校、创意机构资源,导入差异创意元素,让产品迅速嫁接科技创新资源,让产品更具多元化、个性化、高端化特色。比如晋江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与龙峰、信泰等联合开发功能面料,与劲霸、柒牌等合作开发石墨烯功能服装,与贵人鸟合作研发出重量仅120克的超轻跑鞋。由于泉州企业的自主创新战略具有强烈的市场导向,因此泉州的自主创新也具有鲜明的差异化和微创新的特征。泉州企业家坚信,“传统企业也可以是高新企业。”泉州市政府不断加大力度引导企业增强研发创新投入,在各个细分行业打造了一批差异化的“独角兽企业”,有效推动了传统企业高新化。与此同时,泉州企业注重从小处着眼进行创新,贴近用户需求心理,快速出击,不断试错,让技术能力快速转化为产品创新,成为“微创新”的典范。

以品牌价值实现创新价值。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创新不仅仅包括技术发明,更是技术发明的商业化过程和价值实现过程。晋江的技术创新最终体现为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能力最终体现为卓越的市场品牌价值。2016年,国家质检总局委托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组织开展的“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活动,根据有形资产、质量、服务、技术创新、无形资产五要素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采用多周期超额收益法或溢价法进行测算企业和产品的品牌价值。在最终遴选的上亿品牌榜单中,泉州共有17家企业品牌、3家产品品牌和24家自主创新品牌进入上亿榜单,上榜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在企业品牌榜单中,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以522.05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轻工类全国第二;九牧集团有限公司以32.17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轻工类第八;固美金属有限公司以6.3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建筑装饰类第八;八马茶业有限公司以6.34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农业类第八;金冠(中国)食品有限公司以15.81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食品加工类第九;雅客(中国)有限公司以12.43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食品加工类第十。在自主创新品牌榜单中,福建泉州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50.57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第三;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以49.3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第五。在地理标志产品榜单中,福建占据3项,其中,安溪铁观音以1424.38亿元的区域品牌价值蝉联茶叶类全国首位。

突出政府的“制度性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拉动作用。与一些地区单纯依赖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激励技术创新的政策思路不同,泉州及其各市县区灵活应用政府采购拉动自主创新。例如,为鼓励技术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晋江市政府规定,对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晋江市新兴产业新产品,一律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并予以优先采购。组织实施晋江新兴产业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鼓励晋江企业优先采购晋江新兴产业新产品。晋江企业采购列入晋江新兴产业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的新兴产业新产品,且采购列入晋江新兴产业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的新兴产业新产品金额达到《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规定额度的,除可按规定申请采购本地设备、原辅材料奖励政策外,再另行一次性增加10万元的资金奖励。晋江企业采购列入晋江新兴产业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的新兴产业新产品属于智能装备产业园入园企业生产的智能设备的,可自行选择申报本条政策资金或申报《关于促进智能装备产业园发展八条措施的通知》涉及的“鼓励企业购置智能产业园生产的智能设备”政策资金。

三 打造开放创新模式

近年来,泉州市进一步把握新常态下的创新趋势,基于开放创新的理念对国内外的科技资源进行整合。近年来,泉州市政府先后引进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来泉建设科研机构,大力引导产学研合作共建新型科研平台,建成企业研发中心64个、研究院所18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9个,有效提升了科技创新公共服务能力。近年来,围绕加快智能制造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泉州市重点以数控技术为突破,围绕数控技术的发展推进科技资源的整合,形成“产学研用”紧密互动的创新机制。在建设全国首个“数控一代”科技创新中心、福建省首个工业机器人创新园和一批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新型研究机构的基础上,截至2015年12月,泉州共引入17个高校科研平台,已吸引600多位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系统集成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其中院士15人,在泉州的各类企业中开展数控科研的精准服务。泉州市还建立了多个“数控一代”公共服务平台,包括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泉州晋江哈工大机器人研究院、福建哈工大机器人研究中心、睿能纺织产业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中心、中国航天二院智慧云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南京工业大学泉州智能机器人中心、微柏工业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中心、福州大学泉州数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泉州工业技术研究中心与高精度数控制造研发平台、华侨大学泉州数控一代技术创新与服务中心、厦门大学泉州先进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机构,有效促进了国内外创新资源与泉州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和转化利用。晋江自古以来,就有“造舟通异域”的创业传统。随着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近年来,泉州企业在强调自主创新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整合和利用国际资源在更高水平推进创新。例如,恒安携手 IBM、SAP深化管理变革,安踏实施国际化、多品牌并购战略,361°设立海外研发中心,乔丹携手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承办运动装备设计大赛,利郎组建国际化研发团队等,在开放创新中做大做强自己。

开放创新模式显著提升了泉州的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泉州市基于开放创新模式建设的科研机构共研发数控装备新品种100多个,推广应用国产数控系统2000多套,新增专利申请量近3000件。其中,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组成7个课题组为企业服务。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选取了鞋服、水暖和石材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设智能化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泉州装备研究所、哈工大工业机器人研究中心与嘉泰、海天、黑金刚、瑜鼎等企业在多主轴、多通道数控机床、折弯机控制系统、智能机器人开发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与南方路机、本益实业、浔兴拉链等合作开展高端数控装备项目研发与示范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专家团队为泉州企业“量身定制”了70多套自动化技术改造解决方案,如哈工大机器人研究中心为副派园公司、晋成公司、华宇公司等企业设计安装的食品自动除渣系统、自动包装生产线、自动断线检测系统等大幅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此外,中国航天二院智慧云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国防科大高精度数控制造研发平台、厦门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常驻专家组也经常深入企业对接指导。

四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培育新型创新主体。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全国学会共建各级各类研发中心,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市产业转型升级引导资金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的资金补助。鼓励综合运用购买服务、资金补助、无偿资助、业务奖励等方式,支持研发设计、科技中介、金融服务、中试孵化、成果交易、认证检测等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成立泉州市众创空间联盟、科技服务业产业联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机构,经市科技局认定每家给予10万元的资金支持。对经认定新成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市人社局给予30万元的资金补助。建立创业项目库、创业信息交流平台和创业者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整合创业创新信息资源并实施集中发布。

打造共性技术平台。移植复制中关村创业大街运作模式,大规模推进创新载体布局建设。加快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泉州分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纺院、中国皮革和制革研究院、中国食品研究院泉州分院等科研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加快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软件园、留学生创业园等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鼓励企业技术平台对外开放,强化资源共享。加强公共检测、认证等平台建设,力争每个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均形成一个以上共性技术服务平台。

构建紧密的创新网络。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支持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新建一批专业化、高水平的科技中介机构。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转化与应用,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和科技资源共享与交易云服务平台。促进创业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推动各级财政补助建设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基础设施,以及利用财政资金购置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按照成本价向创业创新企业开放。鼓励和引导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向社会开放共享各类实习基地、仪器设施、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加工车间等资源和设施。建立和健全科研设施、仪器设备和科技文献等资源向创客企业开放的运行机制。市科技局探索以创新券的形式对小微企业有偿使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专业仪器设备、检验检测设备的费用给予补助。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体系。建立创业创新专利申请绿色通道,每年评选奖励一批技术水平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优秀专利项目。鼓励专利转化实施及企业购买专利技术,对在泉州境内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购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职务专利技术交易额单项达20万元—200万元,属非关联交易并实施转化的,市知识产权局按技术交易额的5%给予补助。深入推进企业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以上,用于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每家企业贴息资金最高30万元。建设全市专利转移转化、专利价值分析以及信息发布等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企业或中介服务机构参与专利技术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及时受理企业专利侵权纠纷处理请求,缩短侵权处理周期;加强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执法,完善跨地区、跨部门案件通报协查和信息共享、案件移交等制度。

建设众创示范空间,完善创业金融体系。构建市场化的众创空间,支持引导城区老旧工业区改造,充分利用闲置工业厂房、商务科研楼宇、仓库等载体,打造投资促进、培训辅导、宣传营销、专业服务、创客孵化、咨询交流等创新创业孵化器,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星创天地等新兴孵化模式。加快完善现有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孵化器、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创新创业平台的服务功能,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不断完善创业融资渠道:设立市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各县(市、区)设立县级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以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作为发起人,吸引知名股权投资管理机构、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设立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支持项目孵化期、种子期、初创期中小微企业和众创空间平台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和高新技术创业创新企业到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推动上市公司与暂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互联网和高新技术创业创新企业对接合作,优先将创业创新企业纳入市级场外市场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支持创业创新企业在“新三板”和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挂牌交易;加大融资担保力度。推动建立“政府融资担保机构为主、民营融资担保机构为辅”的担保行业发展模式。

专栏2-1:泉州“装备智造众创空间”创新众创模式

2016年3月,福建首家装备制造行业众创空间在泉州成立。

泉州“装备智造众创空间”主要依托泉州装备协会及泉州装备智造产业联盟开展工作,具有专业性、公益性和众智性的特点。

专业性体现在,该项目在泉州市科技局指导下,以服务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创业为主体,以提升泉州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和协同发展水平为主要目的,集中泉州装备协会的优势服务资源,引进装备制造业需要的智能化改造、信息化提升、技术转移转化、管理咨询、媒体宣传、品牌推广、法律服务、安全生产技术等相关服务机构入驻,通过龙头企业、金融、媒体、科研、创客等多方协同,打造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众创空间,首期使用面积可达1000平方米以上,由办公区和公共服务区组成。

公益性体现在,该平台由泉州装备协会这一非营利组织机构创建运营,并具有双向促进作用,一方面可为创客提供低成本、全方位、专业化服务,推进相关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强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另一方面可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和有效集成,推进泉州装备制造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服务行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众智性体现在通过服务平台分担和解决产业的难点难题,包括众包和众扶。众包,指借助互联网等手段,将传统由特定企业和机构完成的任务向自愿参与的所有企业和个人进行分工,最大限度利用大众力量,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满足生产及生活服务需求,促进生产方式变革,开拓集智创新、便捷创业、灵活就业的新途径。众扶,表现在通过政府和公益机构支持、企业帮扶援助、个人互助互扶等多种方式,共助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成长,构建创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