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创建特色大学的背景与意义
创建特色地方工科大学是时代的呼唤。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是地方工科大学创建特色大学的现实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是地方工科大学创建特色大学的社会基础;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地方工科大学创建特色大学的时代背景;现代科技革命是地方工科大学创建特色大学的重要条件。
创建特色地方工科大学将有力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全面提高,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和创新,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1.1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客观要求
1.高等教育大众化
1973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马丁·特罗(Martin Trow)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他认为高等教育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依次经历“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和“普及化教育”三个阶段。
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理论,将毛入学率作为划分高等教育不同阶段的关键性指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指高等学校在校生数量与学龄人口之比(大多数国家采用18~22岁人口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反映了一个国家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整体水平。
依据马丁·特罗的理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的国家,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大于15%小于50%时,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教育”阶段;毛入学率超过50%,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教育”阶段。
2.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进入21世纪后,中国高等教育呈现迅猛发展势头。根据《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所提供的统计数据,自2003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至200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4.2%(见图1.1)。根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跨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图1.1 2003—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3.高等教育多样化特征
马丁·特罗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实证研究,发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呈现出不同特征(见表1.1)。
表1.1 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与特征
注:此表根据马丁·特罗著作的日文版《高学历社会的大学》(天野郁夫等译,东京大学出版社,1976年)翻译整理而成。
从表1.1我们注意到,马丁·特罗描述的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呈现出质的变化,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从“同质性”发展到“多样性”。也就是说,高等学校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需求,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性办学模式,呈现出办学模式多样化的格局。不仅传统的高等学校依据学生生源的变化,开始调整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更加注重办学特色。而且出现了一批新型高等学校。如英国的多科型技术学院、法国的大学技术学院、德国的职业技术学院,以及美国的州立学院和社区学院等。这些高等学校突破传统精英教育模式,以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它们呈现出更强的办学活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它们培养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受到了社会普遍欢迎。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客观上要求地方工科大学选择多样化发展道路。而多样化的发展道路又推动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
1.1.2 市场经济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1.市场经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跨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财力不断增强,社会对高等教育投入不断增加,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获得极大改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发了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对人力资源和科技服务的巨大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在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大规模扩张刺激下,获得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快速步入“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
2.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客观需要
人力资源是社会最重要的资源。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社会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实现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间存在的种种不相适应的方面逐渐显露出来。
首先,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规格与社会需求之间不相适应。改革开放前,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人才资源配置是通过国家计划实现的,高等学校规模小,毕业生数量少,国家计划分配毕业生,人才规格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并不突出。然而,改革开放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受到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制约。以往那种高等学校人才数量少、规格单一的“精英教育”模式,就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数量多、规格多样化的高级人才的需求。
其次,高等教育社会功能单一化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主体的多元化和需求的多样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高等教育具备多元化的社会功能。因此,高等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应当选择多元化的办学模式。然而,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单一办学模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功能多元化的要求。
最后,高等教育缺乏竞争机制,与市场经济多元化竞争不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高等学校展开多元化竞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必须考虑办学效益,考虑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考虑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然而,我国高等学校的传统办学模式,并没有真正引入竞争机制,更是缺乏多元化的竞争机制。
1.1.3 经济全球化的深刻影响
1.经济全球化促进产业集群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信息、技术和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动和配置,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日益增多,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在各个层面上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从本质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一种趋势,是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为追求最大收益而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市场,优化资源配置,进行开发、生产和营销的必然结果。当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能不受到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通过集结成为特色产业集群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所谓“产业集群”是在某一区域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关机构聚集组成的有机整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上富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采用集群模式。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所指出的“集群的因素支配着当今世界经济版图,它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甚至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
2.经济全球化促进区域经济特色化
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发展,出现了区域经济特色化的趋势。如美国的硅谷高科技信息产业集群、华尔街的金融业、好莱坞的娱乐业、加州的葡萄酒产业区等都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增长极。意大利70%以上的制造业实现了产业集群,成就了当今世界“中小企业王国”。日本东京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成为日本“机械工业的共同根基”,被誉为“亚洲硅谷”的印度班加罗尔是利用产业集群发展软件业,迅速获得全球性强大产业竞争优势的典型。中国台北的新竹科技工业园区、浙江特色工业产业区、广东东莞的制造业基地等都呈现出旺盛发展的生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产业集群发展和区域经济特色化趋势,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大批适应产业集群和区域特色产业需要的人才。
1.1.4 现代科技革命的强力推动
1.现代科学技术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人类知识爆炸性增长,尤其是高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形成了第四次科技革命,即现代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先导的科技革命,特别是在微电子技术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正在改变着世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政治生活、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等。
2.现代科技革命的新要求
现代科技革命的兴起,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大学的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传统的高等教育是金字塔式的精英教育,大学成了远离社会经济中心的“象牙之塔”。新科技革命不断深入,要求大学进入到社会的中心,尤其是要求地方性高等学校,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形成对接地区产业的办学模式,为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培养各类适需人才,提供满足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服务。
1.1.5 政府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区别不同地区、科类和学校,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制订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十几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批分类指导的文件和实施方案。如1993年国家提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1995年启动了“211工程”。1998年12月国家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正式提出建设“985工程”。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高等学校要根据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特点,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紧密结合本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科学规划本地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引导学校明确办学思想,找准学校的定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根据本地、本校的办学基础和社会需要,建设品牌专业,形成优势和特色。教育部将用政策导向等多种手段,形成一批在不同类型高等学校中起示范带头作用的学校”,从而导出在一般本科院校中创建一批特色示范带头学校,即“特色大学”的概念。国家“分类指导”原则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是一个发展契机,给地方本科院校创建特色大学打开了全新的制度建设空间。
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只招收了108.4万名本专科生,各类高等教育招生总数只有215.8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9.8%。1999年,按照科教兴国战略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经济发展形势需要以及人民群众的愿望,国家决定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高等教育招生人数2001年达到480.7万人,2004年为701.1万人。2005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已经达到475万人。2008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进一步达到550万人。全国各个省市涌现出了许多高校园区。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我国政府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作出的战略选择。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政府通过行政指令或鼓励措施,推动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的高等学校要合理分工,在各自层次上办出特色的导向性政策,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高校办学的特色化。近年来,我国各级教育管理行政部门正在积极推动各级各类高等学校重新定位学校发展,推动高等学校大内涵建设,这些都体现了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正在发挥推动高等学校多样化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