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民风习俗(中华水文化专题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水神崇拜

水的形态千差万别,生活在不同水域的人们往往由于自身生存的水环境不同而形成不同类型的水神崇拜,可以说,正是多种多样的水形态和水领域赋予了人们不同类型的水神崇拜。

一、江河水神

刘翔先生在《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中说:“河川崇拜也是很早就产生了。”自然的河流对于人类生活有重大影响力,人类既依赖它的滋润而生存,又对它泛滥成灾、毁灭生命表示畏惧。这种利与害的关系,很自然地使人类对河川产生敬畏,并演变成自然崇拜。

1.黄河水神冯夷

与古代黄河流域山神崇拜相连的是该地区的河川神崇拜,特别是对黄河自身的崇拜。殷商民族居住在黄河之滨,河水泛滥时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甲骨卜辞里便有贞问是否会发生洪水灾害的记录:

癸丑卜贞:今岁亡大水?其又大水?

贞:其有大水。

黄河水泛滥成灾,使殷人感受到它的无比威力,遂被尊为神祇。河神后来由自然神祇转变为人格神,成为殷人的先公名,受到更多的祭享。如卜辞曰:“辛未贞:求禾高祖河于辛巳、[酉彡]燎。”把河川称为“高祖河”,表明自然的河神变成了人格神。[4]

在对黄河的自然崇拜中,把河神演变为人神,其中便蕴涵着人与自然的统一性问题,即从对自然的敬畏到在情感上祈求借助于自然的力量来求得生命的保障,补充人在现实中的活力,来改变自己悲惨的处境和艰难的遭遇。所以,在甲骨卜辞中,这样的记载还有很多,它是后来中原地区流行的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及其艺术表达的基本因子。

《庄子·秋水篇》载: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这里所说的“河伯”就是“河神”,即常说的黄河水神,它也是黄河流域被广泛祭拜的人物之一。可以说,作为黄河神的河伯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河流神,在古代不同的文化区间如屈原代表的楚文化中都经常被提到,许多地方还建有河神庙,至今黄河流域还有一些河神庙遗存。之所以如此,是与黄河在华夏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密不可分的。《韩非子·内储说上》载:“齐人有谓齐王曰:‘河伯,大神也。王何不试与之遇乎?臣请使王遇之。’乃为坛场大水之上,而与王立之焉。有间,大鱼动,因曰:‘此河伯。’”在这里,河伯被描绘成一条大鱼。屈原《九歌·河伯》:“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灵何惟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郭沫若《屈原赋今译》认为本篇的内容主要是“男性的河神和女性的洛神讲恋爱”,但也可以看作是对河伯遨游黄河的一种祭拜。

河伯原型是冯夷或冰夷。《庄子·大宗师》云:“冯夷之,以游大川。”成玄英疏云:“姓冯名夷,弘农华阴潼乡堤首里人也。服八石,得山仙。大川,黄河也。天帝锡冯夷为河伯,故游处盟津大川之中也。”曹植在《洛神赋》中也说:“於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也有人把冯夷解释为河伯之妻。唐张守节《史记正义》:“龙鱼河图云‘河伯姓吕,名公子,夫人姓冯名夷。河伯,字也。华阴潼乡隄首人水死,化为河伯’。应劭云‘夷,冯夷,乃水仙也’。”徐道、程毓奇《历代神仙通鉴》卷二:“冰夷一名冯夷,人面蛇身,控乡提首人,尝入华阴服入石,得凌波泛水之道。北居阳汗陵门之山,与蜚廉互相讲术。初探从极之渊,深入三面仍,师玄冥大人学混沌之法。起而见有神鸟吸水洒空,施化为雨水。冰夷及置食水滨,时时招引,习熟为伴,可置怀袖,名曰商羊,是鸟生于有巢氏,特采雨露之精,能大能小,吸则勃海可枯,施则高原可没。”

据说,在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泛滥成灾,黄河中下游地区土质疏松,没有固定的河道,川流纵横,漫溢无度,弄得周边民不聊生。冯夷要经常跨越黄河,一次不慎没入河中,活活被淹死了。冯夷死后,阴魂不散,就带着怨气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了冯夷的控诉,感觉黄河没人管是不行的,为了避免黄河危害更多的百姓,就问冯夷是否愿意去当黄河水神,专司治理黄河之事。冯夷听后惊喜异常,就答应下来。于是,冯夷成了仙,当了黄河水神,人们尊称其为河伯。后来的人们,为了表达自己安居乐业的愿望,也为了寄希望于河伯能更彻底地治理黄河,造福于子孙万代,就在各地设立庙祠,以祭祀河神,祈望民安。《续文献通考·群把考》三:“金世宗大定二十七年正月,加郑州河阴县黄河神号田昭应顺济圣后,赐庙额灵德善利。尚书省奏言:郑州河阴县圣后庙,前代河水为患,屡祷有应,尝加封号,庙额。今因祷祈,河遂安流,乞加褒赠。帝从其清,特加号赐额,岁委本县长官春秋致祭。”这里的“河阴圣后”应该也是河神,与河伯有着密切的联系。

2.长江水神奇相和天昊

长江绵延数千公里,流经不同地区往往还有不同的称谓,不管是干流还是支流,在长江流域不同地区居住着不同的民族,这些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承各不相同,其民族信仰也不尽一致,他们所崇拜的水神也有所不同,所以要界定长江水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譬如有的是属于整体性水神崇拜,有的则是区域性水神崇拜。所谓整体性水神崇拜是指能代表整个长江或者能代表长江较长一个主干区段,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水神崇拜,如长江上游水神特别是蜀江(都江堰)神为李冰,中游水神为奇相,下游水神则可能是天吴。所谓区域性水神崇拜则是指仅能代表长江某一区域或者仅能代表长江某一段支流的水神崇拜,这种区域性水神崇拜数量众多,难以尽述。

在许多中国古代典籍中,奇相被尊为长江水神。如《广雅·释天》:“江神谓之奇相。”王念孙疏证:“《史记·封禅书》索隐引庾仲雍《江记》云:‘奇相,帝女也,卒为江神。’”晋郭璞《江赋》:“奇相得道而宅神,乃协灵爽於湘娥。”在古代神话传说中,奇相为震蒙氏之女,因窃黄帝玄珠沉江而死,后化为水神。供奉奇相的祠堂叫江渎庙或江渎祠,位于益州成都县南八里处。清代大学者俞樾《茶香室四钞》引宋张唐英《蜀杌》曾记载:“时大霖雨,祷于奇相之祠。唐英按右史,震蒙氏之女窃黄帝玄珠,沉江而死,化为此神,今江渎庙是也。”清代学者姚福均辑《铸鼎余闻》卷二引《轩辕黄帝传》亦云:“蒹氏女奇相,女窃其元珠,沈海去为神。上应镇宿,旁及牛宿。”唐初魏王李泰主编大型地理著作《括地志》里说:“江渎祠在益州成都县南八里,秦并天下,江水祠蜀。”在《茶香室四钞》卷二○里还记载,唐代曾封江渎神为广源公,宋时封江渎神为广源王,元时封江渎神为广源顺济王。说明至少在唐宋元时期,江渎水神信仰曾相当流行。

在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中,“奇相”这个名字和她的身世还有一段生动的传奇故事。传说黄帝与擅长音乐的侍女素女一起到昆仑山游玩,因为有素女的优美乐曲相伴,黄帝兴致极高,有一种乐不思蜀的感觉,结果连自己的国事朝政以及自己的新婚妻子嫘祖都快要忘了。谋臣天老看在眼里,愁在心里,无奈之下冒胆多次催促黄帝离开昆仑山,以便及早回到自己的夏国。黄帝虽不情愿,但感觉谋臣天老说得在理,就起驾回朝。当黄帝带着素女与随从经过赤水时,素女一不小心把黄帝非常喜欢并准备赏赐给嫘祖的一颗宝珠遗失在赤水近旁。丢失宝珠,黄帝心里自然非常着急,于是派了名叫“知”的天神去寻找,知去寻找了半天,宝珠却踪影全无,于是空着手回来向黄帝致歉。黄帝又派常躺在昆仑山服常树上看守琅环树的天神“离朱”去寻找,这离朱长着三头六眼,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但他同样空手而归。黄帝又派一个口齿伶俐的天神“契诟”去寻找,依然无果。最后,黄帝只得又派一位天神“象罔”去寻找,这象罔本是个粗心大意出了名的家伙,行为放浪洒脱,干什么事情都漫不经心的,没想到象罔却从草丛里捡到了宝珠,并把宝珠交还给黄帝。黄帝感到很意外,就索性让他保管着这颗来之不易的宝珠。而象罔是一个随便惯了的家伙,竟然很随意地把宝珠藏在自己的大袖子里。后来这件事让震蒙氏的一个女儿——奇相知道了,奇相是一个爱美的女子,自她知道后就很想得到这颗宝珠。有一天,奇相看到象罔把衣服放在房前晾晒,便把一种能致身痒的野棘果弄碎撒在他的衣领上,象罔穿上衣服后奇痒难忍,只得脱掉上衣双手在身上乱抓。奇相走过来帮他挠痒,并从他手中拿过了衣服,似乎要为他寻找致痒原因,却趁机拿走了藏在衣服中的宝珠。象罔弄丢宝珠后十分懊恼,不得不把实情告诉了黄帝。黄帝感到这件事一定是奇相所为,就派遣天神去追捕奇相。奇相慌乱之中把宝珠吞进肚里,纵身跳进汶川江(即岷江),结果变成了一个马头龙身的怪物,这就是“奇相”这个名字的来历。从此以后,她就成了汶川的水神。作为一方江神,奇相偷走黄帝的宝珠自然为当时的中原先民所不齿。但在黄帝追杀震蒙氏的过程中,她却立下奇功,曾使用魔法制造漫天大雾,阻止黄帝的军队追杀震蒙氏,并最终使震蒙氏部落从容渡过黄河。最后来到黄河上游的三危山,即赤水以东,在那里安营扎寨,找到了栖身之地。《山海经·海外南经》云:“三苗国在赤水东,其为人相随,一曰三毛国。”震蒙氏立足之后,便向东扩展,后来成了匈奴的先民,其后代最终依然归于黄帝旗下。奇相后来并没有独自霸占宝珠,而是把它放在赤水岸上,结果生出一棵灿烂耀眼的宝珠树,树身两旁对称地生出两枝树干,人们习惯于称其为“三珠树”。

天吴是长江主干流域的另一位大水神。在《山海经》一书中,曾多次讲到天吴这位水神。总体来说,天吴是吴地吴人的祖神,而历史上所谓的吴地包括了今苏州、常州、南京、上海一带广大的地区,恰好就是长江下游到入海处的这一区域。《山海经·海外东经》里记载说:“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如果说河伯为河神即黄河神,那么这位“水伯”就是江神,即长江神。天吴的形象很怪异,《山海经·海外东经》里说:“其为兽也,人面八首八足八尾,皆青黄。”《山海经·大荒东经》里还说:“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吴。”这位水神长着人的面孔、虎的身子,有八个头、八条腿、八条(一说十条)尾巴。显然,这是一种远古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把它描绘成这样,主要是为了显示其无穷的能量与威力。原始时代的吴人也是狩猎氏族,显然来自于他们的图腾崇拜。“吴”这个字由“口”和“天”组成,《说文解字》里称它“从口,从矢”。“口”是表示呼喊或者喊叫的意思,“矢”从形状上看就像一个人在奔跑时不时地回头反顾。不少人认为,“吴”的基本意思就是看到狩猎对象时一边跑一边不停地大声喊叫,其用意一是招呼族人,二是排除恐惧、提升胆量,三是震慑狩猎对象。由此可见,天吴作为多头多腿多尾的大神,看上去虽十分怪异,但却是其身体无穷能量的表征。“天”的意思是“大”,“天”和“吴”组合在一起作为吴地水神的名号,就是伟大的吴或伟大的吴的无穷能量。这种半人半兽的怪物最初也并非“水神”,更多的则是一种“山神”。据历史记载,大约在炎黄时代,炎帝和黄帝部族不断向东扩张,吴人被迫离开原始森林而开始大规模东迁,到尧舜之世,吴人已有许多支系陆陆续续迁徙到长江三角洲一带,那么原来那位保佑吴人狩猎成功的大神“天吴”,很自然就变成了保佑或保护吴人与汀湖大海打交道时的一位水神和江神了。

除了奇相和天吴,长江流域还有很多区域性的水神崇拜,如湘水神为湘君即湘夫人,岷江地区羌族人信仰白石神,乌江土家人崇拜白虎神,汉江地区有延娟、延娱女神传说,扬州等地信仰金龙四大王等。

3.洛河水神宓妃

洛河古称雒水或洛水,是黄河中下游南岸最重要的大支流,位于河南省西部,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河图洛书、二程理学、龙门石窟等是该地区光辉灿烂古文明的象征。在众多的历史传说中,洛河水神为宓妃。

img

洛神赋图

在河南洛阳洛浦公园东段中部二阶滩地有一个洛神苑,在洛神苑内有一尊婀娜多姿的洛神塑像。提起洛神,人们首先会想到曹植的《洛神赋》,其实在曹植之前的先秦时代,洛神早已是一个广为流传的美丽传说的女主角。洛神的真实名字叫宓妃,她原本是伏羲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便悄悄地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尽赏美丽风景。宓妃被美丽的洛河风光迷住了,便不想再回天宫,于是加入到洛河流域的“有洛氏”氏族。有洛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宓妃和他们相处得十分融洽,亲手教会他们结网捕鱼,还把从父亲伏羲那里学来的耕种、狩猎、放牧等生存方法也教给了当地人。有一天,宓妃在劳动之余,弹起了动听的七弦琴,琴声悠扬舒缓,吸引了黄河河神河伯,他便循着琴声来到洛水,看到美丽的宓妃,河伯便化成一条白龙,兴风作浪吞没了宓妃。宓妃被河伯藏入水府深宫后,终日郁郁寡欢,只能以弹奏七弦琴来排泄内心的苦闷。后来,一位善射的天神后羿知道了宓妃的遭遇,便将宓妃解救出水府深宫。重新回到有洛氏中间的宓妃,心情舒畅,遂与后羿产生了爱情。但妒火中烧的河伯哪肯罢休,便又化作一条白龙潜入洛河深处,吞噬了洛河岸边的许多田地、村庄和牲畜,直接威胁到有洛氏整个民族的生存。后羿见此,义愤填膺,便伺机用箭射中了河伯的左眼,河伯不得不仓皇逃走。河伯感到委屈还曾向天帝告状,但天帝主持公道,并不替他说话,于是灰溜溜的河伯离开洛河后再也没有回来。从此,后羿与宓妃这对互敬互爱的情侣便在洛河岸边居住下来,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后来,天帝为表彰他们,还曾封后羿为宗布神,封宓妃为洛神。不过,在古代传说中,这段故事还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与说法,如《楚辞·天问》:“胡羿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王逸注:“雒嫔,水神,谓宓妃也。”而《七十二朝四书人物演义》中则认为宓妃即为嫦娥。

4.淮河水神庚辰和巫支祁

淮河水神也叫淮渎爷。关于淮渎爷的传说众说纷纭,在淮河流域的民间信仰中,淮渎神信仰往往与禹王神、龙王神信仰混杂在一起,说明淮河流域的水神信仰是多元的,这和其他地区的水神信仰基本一致。不过,剥离开禹王神、龙王神这两个带有普遍性的水神信仰,就淮河自身而言,《山海经》里所说的“威武出色”的庚辰和另一个“轻利倏忽”的人物巫支祁则是最主要的代表。

img

商丘禹王锁蛟井

在《太平广记》等书中,庚辰是西王母的女儿云华夫人身边的侍卫。在大禹受命“敷下土方”的时候,庚辰是跟随大禹治理天下洪患的天将之一。庚辰和他的同伴们忠于职守,且神通广大。在他跟随大禹十余年的过程中,曾使用“避水剑”劈山开河,降服众多妖怪,建立了丰功伟业。如他参与搏杀防风氏的战斗,参与驱逐共工并剿杀了共工孽臣相柳,最主要的是在淮河源头的桐柏山一代与巫支祁率领的山精水怪大打出手,并最终降服了“千古第一奇妖”巫支祁,后被尊为淮渎爷即淮河水神。

在历史上,巫支祁有许多不同的名号,如“无之祈”“无支祁”“无支祈”“无支奇”“巫枝只”等,并被认为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巫支祁在许多典籍中被称为“淮涡水神”,因其作恶人间,亦被称为“水妖”“水怪”。《山海经》里说:“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曰无支奇(巫支祁)。”唐代韦绚撰《戎幕闲谈·李汤》称巫支祁:“高五丈许,蹲踞之状若猿猿。”“名无支祁,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宋代李防编《太平广记》卷467“李汤”条曾记载,大禹治水至桐柏山时,恰遇巫支祁兴风作浪,禹众将而不治,后授之庚辰,方才制服。在类似这样的记载中,巫支祁并不是一个造福一方的“好神”,而是一个形若猿猴、轻利倏忽的“坏神”或“妖神”。后在大禹的指示下,庚辰将其制服并锁于淮井之中,这就是著名的“禹王锁蛟”的故事。明代曾任凤阳知府(后升吏部尚书)的唐龙,在嘉靖九年《重修淮渎庙碑记》中也认为,巫支祁就是一个水妖,称不上水神。

不过,袁珂先生在《西游记散论》中认为:《柳毅》中的柳毅和龙女、《古岳渎经》中的无支祁等神话人物,由于塑造得成功,在民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成为人们立祠造像的信仰对象。钟毓龙《上古神话演义》中也说:“巫支祁独霸淮水流域数十年,已自称为淮水之君了,所以他的儿子都称太子。”在一些历史文献中,也多有称巫支祁为“淮神”或“淮涡水神”的。如明代解释双音词的训诂书《骈雅·释天》里说:“淮神曰巫支祁。”宋苏轼《濠州七绝·涂山》“川锁支祁水尚浑,地埋汪罔骨应存”原注“《异闻集》载《古岳瀆经》:禹治水,至桐柏山,获淮涡水神,名曰巫支祁。”

庚辰也好,巫支祁也好,其实都是一些神话传说人物,是否真有其人尚无法确定,也许他们只是人们根据某种心理需要编造出来的,也许他们是人们根据现实中某些人物原型加以神化或拔高而形成的,在这种神化或拔高过程中同时渗入了美化或丑化的价值倾向。据称,20世纪上半叶在河南省黄河流域某地曾出土过一尊铁铸的巫支祁坐像,颈曲背偻,头上有两只角,高约一米左右,背上刻有“大宋建中元年三月某日造”字样。

二、湖泊水神

中国境内湖泊众多,几乎每一个大一点的湖泊都有很多神话传说,居住在湖泊周围的人们也多有自己崇拜的神灵。在道教名著《上清灵宝大法》(卷三九)、《道门定制》(卷三)、《道法会元》(卷三)等著作中都曾提到“五湖大神”,他们分别是青草湖(洞庭湖)大神、彭蠡湖(鄱阳湖)大神、丹阳湖(西莲湖)大神、谢阳湖(都阳湖)大神、太湖大神。事实上,我国一些著名的大湖,如洞庭湖、西湖、玄武湖、泸沽湖、青海湖等,都有很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在江苏省宿迁市西北20公里处的皂河镇敕建安澜龙王庙(后为乾隆行宫)龙王殿东配殿供奉有“五湖神”像。

1.泸沽湖女神格姆

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之间,有一个美丽的湖泊——泸沽湖,她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许多人文传说。自古以来,人们曾赋予泸沽湖多个动听的名字,如亮海、左所海、鲁窟海子等。泸沽湖周围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除了摩梭族、纳西族、普米族、彝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居民外,周边也居住着不少汉族人,不过临近湖边的居民主要是摩梭族人。虽然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有所不同,但却共同信仰着泸沽湖的一位女神——格姆女神。“格姆”是摩梭族语,意为白色女神,藏族人则称其为“森格格姆”,“森格”的意思是狮子。如今到泸沽湖旅游,会发现那里的许多优美景点都与格姆女神有关。如格姆女神山、女神庙、女神湾(鸟觉湖湾)、后龙山等。格姆女神山峻峭挺拔、巍峨壮丽,在摩梭族神话传说中是格姆女神的化身,海拔3754.7米,是泸沽湖四周最高的山峰。山顶上有女神洞和女神庙,每逢摩梭人的主要节日转山节期间,摩梭人都要上女神山祭祀格姆女神。女神湾也叫鸟觉湖湾,当地人也称其为赵家湾,是泸沽湖最优美的湖湾之一。湾中有一大片石滩,石滩上的石头极有特色,色泽青黄间杂、纹理如画,在蓝色的湖光衬托下,看上去非常漂亮。建于鸟觉山顶的祭神台,精巧典雅,每年转山节期间,大批摩梭人要通过鸟觉山转山古道到此祭拜女神格姆。后龙山也与格姆女神有关,从地理位置上看,它是楔入泸沽湖心的一个长岛,绵延长达4公里左右。在摩梭族神话传说中,“后龙”为男山神,是格姆女神的“如意郎君”。格姆女神山与后龙山隔湖相望,就像夫妻对视,白天各据一方,晚上则通过“走婚”共度良宵。

img

泸沽湖

泸沽湖摩梭人把格姆山神化,看做是女神的化身,背后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在遥远的古代,格姆女神山下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里有一个孤儿,每天都赶着村民们托付给他的牲口到狮子山去放牧,他勤劳善良、放牧有方,把村民们的牛羊喂得膘肥体壮,但自己却十分辛苦。有一天,他在山上放牧期间感觉有些困倦,就在一棵树下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梦中见到有一条大鱼对他说:“善良的孩子,你太可怜了,以后不必带午饭了,就割我身上的肉吃吧。”醒来后,他在山上的一个山洞里果然发现了梦中的那条大鱼,于是就割下一块烧烤后吃了起来,小伙子似乎第一次感觉到了温饱和美味。于是第二天,他又去了,令他惊讶的是,那条大鱼身上被他割过的地方又长满了肉。后来这件事被村里一帮贪心的人知道了,他们贪财好占,用绳索把那条大鱼拉出山洞,结果引起了一场普天灾难。大鱼被从那个洞里拉出来后,一股洪水喷涌而出,顷刻间淹没了狮子山下的整个村庄。当大水冲到村里时,有一个摩梭族妇女正在家里喂猪,她的两个年幼的孩子在旁边玩耍,看见洪水滚滚而来,摩梭族妇女情急之下把两个孩子抱进猪槽,而自己却被无情的洪水冲走了。两个孩子坐在猪槽里得以活命,后来他们就成了泸沽湖摩梭人的祖先。后世的摩梭人为了纪念那位伟大的母亲,就把泸沽湖称为“谢纳米”,也就是母亲湖。

泸沽湖格姆女神的传说与当地摩梭人对女性的崇拜有密切关系,泸沽湖摩梭族人至今依然保留着母系大家庭的社会风俗,泸沽湖养育的摩梭族女儿个个勤劳健壮、美丽善良,她们是家庭的“当家人”和传宗接代的核心。至今仍保留着独特的“走婚”制度,崇尚“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走婚”所生的子女归女方所有,采用母亲的姓氏,所以泸沽湖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都被赋予女性形象的神话。

2.青海湖女神西王母

青海湖地处海拔3196米的青藏高原之上,是一个美丽的高原大湖,面积4635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在北魏以前,还没有“青海”这个名称,从汉代开始,内地人多称青海湖为“西海”“仙海”或“鲜海”“鲜水海”。由于在古时候,青海湖一带早先曾属于卑禾羌人的牧地,所以青海湖又叫“卑禾羌海”。藏文一般称为“措温布”,即“青色的海”之意。世界天湖青海湖不仅有梦幻般的色彩,更有许多美妙的传说,有关海龙、海怪、海牛的传说不在话下,海神西王母的传说伴随着“燎祭西王母”的祭海活动,成为青海湖最主要的文化事件。

img

青海湖

西王母是中国古代女神传说中被议论最多的一位大神,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神话著作中几乎都有关于她的记载。有人甚至形象地说,西王母就是中国乃至东方的美神,青海湖则是西王母营造的绚丽瑶池。《山海经·西次三经》云:“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山海经·大荒西经》亦云:“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从这两段记载来看,西王母的形象是半人半兽,穴居,是“司天之厉及五残”的凶神,原本无美可言,显然带有野蛮时代图腾崇拜的氏族神的特点。但在道教兴起之后,很快把她纳入道教的神话谱系之中,之后慢慢演变为一位高贵美丽的万能女神——王母娘娘,并成为道教统领三界所有女神仙的祖师。

在众多古籍中,都讲述到作为西王母国首领的西王母与内地帝王政府之间的密切交往,这种交往甚至从有了三皇五帝的政权之初就开始了,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内地历代帝王都十分重视青海湖祭海活动的原因所在。如《瑞应图》云:“黄帝时,西王母乘白鹿献白环之休符,舜时复来献。”《竹书纪年》云:“帝舜有虞氏九年,西王母来朝……献白环,玉殃。”《荀子·大略》云:“尧学君畴,舜学于务成,昭禹学于西王母国。”在《神异志》中则记载有东王公与西王母岁首相聚情节,《汉武故事》则对汉武帝与西王母七夕相会的故事有所记载。《穆天子传》对周穆王与西王母瑶池(青海湖)相会的情景作了较多的描述。有人根据众多历史记载认为,西王母与虞幕的后人舜帝为同一时代人,西王母是虞幕后世的一支西迁者,最终在青海湖及湟水谷地区发展壮大,并建立西王母国。不管怎么说,西王母之所以成为受人敬仰的青海湖女神,与当地人的生活需要密不可分。传说青海湖原本风高浪急,周边居民深受其害,曾吞没过无数帐房和人畜,而在万分危急的时刻,正是西王母这位通天女神,出手制服了水患,拯救了青海湖周边的众多牧民和他们的牲畜。之后,西王母便被尊奉为青海湖女神。

青海湖西王母信仰的典型形式就是著名的祭海活动。早在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就有“燎祭西王母”的记载。可以说,从东汉开始,内地政府都十分重视青海湖祭海活动,并积极参与、给予扶持。如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正月,唐朝当政者曾封青海湖神(西王母)为广阔王,并亲遣使者参与礼祭。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曾亲遣使者到当地告谕,加封青海神(西王母)为通圣广阔王。到清代至民国时,经常派钦差大臣到青海湖参与湖神祭拜。特别是清雍正元年(1723年),清廷封西王母为“青海灵显大渎之尊神”,并以汉、蒙、藏三种文字立碑致祭。后来清代朝廷几乎每年都要到青海湖参与西王母的主祭或陪祭,大规模的政府性祭海活动从此开始。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礼部按祭四渎典礼,明确规定,每年七月十五日为祭海日。清道光三年(1823年)陕甘总督那彦成命令环海的八族藏民结成祭海会盟,标志着藏族祭海会盟的开启。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西宁办事大臣为了方便当地民众向海神西王母致祭,决定修建海神庙,次年竣工,成为相对固定的祭海场所。庙内立碑一座,上刻有“灵显青海之神位”七个大字。该海神庙后来毁于战乱。民国期间,青海湖公祭活动时断时续,其中民国29年(1940年)秋举行的祭海典礼,被认为是民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祭海活动。当时蒋介石为了控制马步芳和青海湖地区蒙古族和藏族群众,指派时任兰州第八战区司令长官的朱绍良亲自到西宁参与祭海活动。

3.玄武湖水神毛老人

“金陵明珠”玄武湖又名桑泊、后湖,位于南京紫金山脚下,被称为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也是当代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在玄武湖北部的梁洲西北角,有一座“古湖神庙”。玄武湖神庙规模不大,但建筑格局却与众不同,主建筑坐西朝东,大门开在东边,这完全不符合中国古代纪念性建筑的风水习惯。一般而言,出于采光和通风的需求,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房屋都是坐北朝南的,那么玄武湖湖神庙坐西朝东的格局究竟有何秘密?这便牵涉到这座湖神庙的来龙去脉。《后湖志·神祀记》和明人李默《孤树哀谈》基本上为我们交代了玄武湖湖神庙的来历,以及其建筑格局的缘由。

img

玄武湖

据说洪武年间,朱元璋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黄册制度”。所谓黄册,是明代的一种户籍制度,就是户籍与赋役合二为一的册籍,上面主要登记各家各户的人口、财产等。因户部的册籍必须以优质黄纸或黄绢作为封面,所以称之为“黄册”。大批的黄册制成后如何存放和保管成了一个难题,经过反复论证,朱元璋决定选用后湖(玄武湖)中的几个岛屿作为存放黄册的库址。原因是这里四面环水,既安全,又可避免火灾,所谓“周遭四十里,中突数洲,断岸千尺,形势天造地设”。朱元璋决定在玄武湖建黄册库后,要求常年居住在玄武湖的居民举家搬迁。在这些湖民中有个姓毛的老人,孤苦伶仃,家境贫寒,被广大湖民推举为代言人,去找朱元璋说理。朱元璋很热情地接待了毛老人,并询问他为何反对在那里建造黄册库。毛老人说:“皇上有所不知,这玄武湖里老鼠极多,在这里建黄册库,难道不怕黄册被老鼠咬坏吗?”朱元璋自然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主张,但又觉得眼前这位毛老人说的不无道理。犹豫片刻之后,朱元璋突然有了主意,这毛老人的“毛”与专吃老鼠的“猫”是同音,让毛老人做黄册库总监,岂不可以镇住老鼠了吗?怎知这位毛老人拒绝从命,后被朱元璋的手下锁进一个地窖,活活饿死了。朱元璋得知毛老人死去的消息后,不免动了恻隐之心,遂命令在黄册库修建毛老人庙用以祭祀老人,同时也可以镇一镇鼠患。后来毛老人庙改为湖神庙,于太平天国战火中毁掉,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重建。不过,从《后湖志》中的《神祀记》记载来看,这个毛老人庙其实是“茅老人庙”。茅老人庙主建筑坐西朝东的格局当时是为了通风,以避免湖水蒸发带来的潮湿环境损害册页。清朝年间,玄武湖周遭开始发展养鱼业。湖民们认为,“猫”可以镇鼠,但“猫”同样也爱吃鱼,对发展养鱼业是极为不利的。于是经湖民公议,“毛老人庙”改名为“湖神庙”,以祈求湖神能够保佑渔民、赐福消灾、渔业丰收。从此以后,人们在捕鱼之前,一般都要来到湖神庙烧香祭拜,祈求平安。

三、海洋水神

在中国古代的秦朝以前,居于中华文明中心的中原人,对海洋的认识极其有限,这恰恰助长了他们对大海的想象。海神崇拜是水神崇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内地的江河水神一样,有关海洋水神的传说也驳杂难识,同样有所谓的“善神”和“恶神”之分。如《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琊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

在大量的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关海神信仰的记载虽不及江河神多,但也有一定的规模。纵览各种文献,有关海神的信仰对象主要有四海神、四海龙王、南海观音、镇海神哪吒、填海神精卫、冥海神鲲鹏。

1.四海神

传为姜太公(吕望)撰写的《太公金匮》中明确提到了“四海神”,即“南海之神叫祝融,东海之神叫勾芒,北海之神叫颛顼,西海之神叫蓐收”。他们和河神、风神、雨神一起来到都城洛邑(洛阳)拜见周武王,并愿意为周朝效忠,这当然是国师吕望编出来的神话,意在美化武王伐纣、建立周代的功绩。

祝融是中国古代传说最广的神话人物之一,本名重黎,也有人认为是中国三皇五帝时代的一位上古帝王,号赤帝,后尊为水火神和南海神。关于祝融的身世,古书上有种种不同的记载,如《山海经·海内经》云:“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根据这一说法,祝融应该是炎帝的后代,系炎帝的第五代传人。但《山海经·大荒西经》又说道:“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按照《山海经·海内经》的说法,颛顼的父亲是韩流,韩流的父亲是昌意,吕意的父亲是黄帝。照这么推算,祝融又成了黄帝的后代。关于祝融的形象,以《山海经·海外南经》中的说法为代表:“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人面兽身是古代众多神灵的共同特点,大概与当时流行的远方想象有关。最早有关祝融的传说是把他当做“火神”,后来则衍化成掌管火的官员。如《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曰:“火正曰祝融。”《汉书·五行志上》云:“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作为火神的祝融功德圆满,为世人敬仰,如《国语·郑语》所谓:“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本为火神的祝融又被称为南海水神则是耐人寻味的。唐韩愈《南海神庙碑》:“考於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祝融。”这里甚至把“南海神”祝融凌驾于北海神、东海神、西海神及河神河伯之上,可见其地位之高。早在《管子·五行》里就说:“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於天道,得大常而察於地利,得奢龙而辩於东方,得祝融而辩於南方。”《汉书·扬雄传上》曾将祝融与“勾芒”“蓐收”等传说中的海神并列:“丽勾芒与骖蓐收兮,服玄冥及祝融。”唐代学者颜师古注释云:“祝融,南方神。”

勾芒也写成句芒、朐芒、钩芒等,传说中是伏羲氏四个儿子重、该、修、羲中的老大——重。伏羲氏曾到东方主持木星的观测,《尚书大传》卷三:“东方之极,自碣石东至日出榑木之野,帝太皞神勾芒司之。”东方属木,后来也被衍化成古代传说中主管东方万物特别是树木的神,同时也是民俗中的春官或春神。如唐代诗人韩慎《早起探春》诗云:“勾芒一夜长精神,腊后风头已见春。”明代学者杨慎《春雨》诗云:“春雨掩柴扉,勾芒力尚微。”古代文献中对勾芒的形象也有描述,如《山海经·海外东经》云:“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汉班固《白虎通·五行》:“其神勾芒者,物之始生,其精青龙。芒之为言萌也。”由于勾芒身居东方,后来也被衍化为四海神中的东海之神。

颛顼,也叫姬颛顼、颛项帝、玄帝颛顼等,也许是四海神传说中名气最大的。颛顼乃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二十岁便确立帝位,为华夏杰出先祖之一,也是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黄帝崩,葬桥山。其孙即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颛顼帝也”。颛顼称帝后初国于高阳,故又称高阳氏。颛顼的身世绩业自不必言,那么“北海之神曰颛顼”的说法从何而来呢?《淮南子·时则训》载:“北方之极,颛顼、元冥(即玄冥,北方的水正官)之所司者万二千里。”首先,颛顼很长时间在北方活动,如《汉书·魏相丙吉传》:“北方之神颛顼,乘坎执权司冬。”并且与水正官玄冥一起司掌着“万二千里”的区域,这么大的区域有山有水,尽其所有,按《史记·五帝本纪》所说:“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在有的历史传说中,颛顼帝还曾在河南内黄等地制服水怪,造福一方。如此而言,被传为“北海之神”就不难理解了。其次,古代所谓的“四海”有时并不是指的东西南北四个海,而是中原人对远方水域甚至是远方土地的一种泛称。如《尚书·大禹谟》:“文命敷於四海,祗承于帝。”《孟子·告子下》:“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有时甚至把中原周边的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地(或为土地或为水域)称为“四海”。如《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由此可见,“北海之神”也许不仅仅是指北海里的水神,可能还有“北方之神”的意思。

蓐收也是中国古代的一位神话人物,有说为白帝少昊的儿子,也有说为白帝少昊的辅佐神。《淮南子·天文篇》里曾说“蓐收民曲尺掌管秋天”,因而也被称为秋神。《淮南子·时则训》云:“西方之神曰蓐收,当兑而司秋,庚辛属金,金则旺于秋,其色白,故秋帝曰白帝。”还有许多古书称其为“天之刑神”。《山海经·海外西经》里说:“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这是对蓐收所处方位、形象和神驾的简要说明。郭璞则注释说:“人面、虎爪、白毛,执钺。”《尚书大传》云:“西方之极,自流沙西至三危之野,帝少皞神蓐收司之。”《楚辞·大招》云:“魂乎无西,西方流沙,漭洋洋只;豕首纵目,被发鬟只;长爪踞牙,俟笑狂只。”王逸注:“此盖蓐收神之状也。”总之,蓐收是一位西方大神则无异议。李白《古风》之三二云:“蓐收肃金气,西陆弦海月。”古代关于“西海”的说法很多,这里的“西海之神”应该是指的西方之神,而不是居于某一水域(如青海湖也叫西海)的海神。

2.四海龙王

与前面所说的四海神相关联的是有关“四海龙王”的传说。龙和龙王的传说由来已久,中华各民族的龙神信仰源远流长,其可以考据的各类遗迹遍布大江南北。龙王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是江河湖海等大水域里统领水族的大王,有着兴云施雨、驱邪赈灾的神力。但真正有具体名号的四海龙王之说则出现较晚,明代以后还根据前人的龙王传说演绎而成各类文学作品。四海龙王的名号在不同典籍里的具体说法并不一致,与佛教有关的著作如《西游记》中,东海龙王为敖广、西海龙王为敖闰、南海龙王为敖钦、北海龙王为敖顺;与道教有关的著作如《封神榜》中,东海龙王为敖广,南海龙王为敖明,西海龙王为敖顺,北海龙王为敖吉。龙的传说很古老,但朝廷官方封龙为王是在唐宋以后开始流行的,历代帝王常常下诏祠龙,给不同方位的龙赋予“王”的称号,这才使“龙王”的说法流行开来。北宋李防等编的《太平广记》卷418条引《梁四公记》说:“震泽中,洞庭山南有洞穴,深百余尺,……旁行,升降五十余里,至一龙宫。……盖东海龙王第七女掌龙珠藏,小龙千数卫护此珠。”袁珂先生编著的《中国神话传说词典》认为,这是“中国龙王之称之初见载籍者”(此说法待考量)。清乾隆十七年《台湾县志》明确记载有雍正封“四海龙王之神”的说法:“雍正二年敕封四海龙王之神,东曰显仁,南曰昭明,西曰正恒,北曰崇礼。”

龙王作为有具体名号的四海神虽出现较晚,但在中国早期如先秦的著作中,便蕴含了龙与“海”的关系,如《左传·昭公十九年》云:“郑大水,龙鬭(斗)于时门之外洧渊。”洧渊虽不是海,但也是一个又大又深的水潭,否则不能称之为“渊”。《庄子·列御寇》里说:“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骊龙颔下。”这里所说的“九重之渊”与大海已无太大差别。后来关于东海龙王藏龙珠于洞庭、于大海龙宫之说,均与此有关。大海深处特别是东海深处也成了龙王的宅宫,如五代小说《异录记》卷五里说:“海龙王宅……四面海水粘浊,此水清。无风而浪高数丈,舟船不敢辄进……夜中远望此水上,红光如日,方百余里,上与天连,船人相传龙王宫在此下矣。”后来,道、佛著作各取所需,并与其他传说合拢附会,使得龙王信仰遍布各类文献及各种民俗活动之中。不过在早期的佛教译著中,也有龙王的传说,如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海龙王经·请佛品》:“海龙王诣灵鹫山,闻佛说法,信心欢喜,欲请佛至大海龙宫供养,佛许之。”早期道教著作《太上洞渊神咒经》则列有以方位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其中的《龙王品》还以天地万物而区分出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由此构成了道教著作中一个庞大的龙王体系。

img

山西平遥《神龙治水》壁画

在四海龙王之中,东海龙王名气最大,传说也最广。因为在中国的四方理论中,东方为尊位,《周易》则以东为阳,因此在四海龙王中东海龙王排第一是不言而喻的。在民间传说和一些文艺著作中,东海龙王因地位显赫,归玉皇大帝直管,玉皇大帝在天庭发号施令,往往由他去具体执行。

3.南海观音

在我国沿海一带,信仰观世音是一种普遍现象。所谓“家家有弥陀,户户有观音”,便是真实写照。为此,我们将其作为南方海神略加说明。观音是观世音菩萨的简称,是鸠摩罗什在翻译佛经时对佛教中一位大慈悲和大智慧人物的称谓,不过,唐代的玄奘则将其译为“观自在”,但一般都称为观世音。观世音和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一起,被称为“西方三圣”,表明宇宙间大慈大悲之真理。不过,“观世音”这三个字还有特别的寓意,《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指出:“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也就是说,一旦众生遇到不幸、灾难、烦恼,只要及时发出呼救之声,观世音菩萨就会寻声前来解救。在佛陀世界,是六根互用的,听众生声音不用“听”而是去“观”,所以不叫“听世音”,而叫“观世音”。正因为观世音能闻声而为众生解救困难,所以成为芸芸众生信仰的一位大神。

《华严经》中说:“勇猛丈夫观自在”。可见观世音在印度佛教中原本为男相,在中国佛教传播中则逐渐化为女相。究其原因,一是在中国古代,女众地位较低,其痛苦往往多于男性,观世音变为女相,有助于体会女子内心痛苦,并适时加以解脱;二是女众多内心温柔善良、慈悲为怀,且有世间伟大的母爱,所以观世音处处示现女身,去慈爱一切众生。所谓“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img

海南南山海上观音

南海地区,渔民出海作业,不仅十分辛苦,而且常常会遇到狂风海浪,危险几乎无时不在,为此,他们常常借助于观世音菩萨的保佑,便可获得极大的心理慰藉,希望每次出海都能平安顺利,一帆风顺。即便遇到困难,也会在观世音的保护下逢凶化吉。正如《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所云:“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又云:“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加上南方海边的一些地区,如浙江的舟山群岛,自古以来也一直被视为观世音菩萨应化的道场,所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台湾以及南洋华侨间,信仰观世音便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如今在沿海一带,有许多观音寺供众生朝拜观音,其中广东佛山南海观音寺最为有名。公元990年(即宋太宗淳化五年),在佛山南国桃园牛牯岗上曾经建有南海观音庙,后屡建屡毁,清朝时,已只余残垣断壁,近代经历几次浩劫后圣迹已荡然无存。20世纪末南海观音寺重建,寺内外占地百余亩。此外,近年还新建有海南三亚观音堂、福建厦门观音寺等。

4.镇海神哪吒

有关哪吒(哪咤)的传说记载最早可能起源于佛教,是来自于古印度或中亚波斯一带的神话。宋代《太平广记》中记载有哪吒护卫僧人与献佛牙的故事,禅宗也有哪吒将骨肉还与父母,以莲花化身的传说。在宋代的志怪小说《夷坚志》中,记载茅山道士以哪吒火球咒来击退石精的故事,哪吒则因此又成为道教护法神之一。道教著作《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称哪吒为道教神明,后来的古典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均以此为据加以发挥,使哪吒成为广受中国民间尊崇的神话人物。根据《封神演义》的描述,托塔李天王李靖在陈塘关作总兵时,夫人怀孕三年六个月后生下一个肉蛋。李靖以为是妖怪,不祥之物,就用利剑将其劈开,结果从肉蛋里蹦出一个手套金镯、腰围红绫的婴孩,这个婴孩就是神童哪吒。哪吒自幼喜欢习武,一次他在东海玩水,和东海龙王的三太子敖丙不期而遇。这东海龙王的三太子敖丙不是什么善物,肆虏百姓、残害儿童。于是,哪吒挺身而出,打死了三太子又抽了它的筋,并将其作为腰带送给李靖。东海龙王得知三太子敖丙被哪吒打死并抽筋,不免勃然大怒,遂降罪于哪吒的父亲李靖,准奏玉帝后,捉拿其父母,并兴风作浪。小哪吒为了不让父母受牵连,于是自己剖腹、剜肠、剔骨,拆肉还其母,拆骨还其父。死后,其师太乙真人借着荷叶莲花之气而使其脱胎换骨,让哪吒的魂魄复活,又赐给他火尖枪,脚踏风火轮。后来功力大增的哪吒还大闹东海,砸了龙宫,活捉了龙王。传说中,哪吒三太子还助姜子牙兴周灭纣,为周室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西游记》八十三回的记载与此虽略有出入,但大意相同,只不过将哪吒复活的不是太乙真人,而是如来佛。哪吒在《西游记》中出现,首先是奉旨前去花果山讨伐桀骜不驯的孙悟空,其后还曾在孙悟空取经路上遇到独角兕大王时助其降魔。

哪吒的故事在我国民间几乎家喻户晓,而沿海一带的广大民众则将哪吒奉为神祗英雄,是镇海之神、海民的保护神。例如在宝岛台湾,民间信仰哪吒三太子极为普遍。在台湾道教与民间信仰中,保护庙境或村庄的重要护法神被称为五营神将,又称五营将军、五营元帅、五营神军、五营神兵等,而哪吒则处于统领宫庙堂寺之五营神将的中央。除哪吒三太子这一称谓外,还有哪吒元帅、哪吒太子、中坛元帅、太子元帅、太子爷、中坛太子、金康元帅、金环元帅等称谓。台湾著名的主奉哪吒太子的庙宇有新营太子宫、高雄市三凤宫、左营区天府宫以及覆鼎金保安宫等,其中新营太子宫是台岛地区所有哪吒太子庙的开基祖庙,兴建于1728年,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太子圣诞日,都有大批香客前来谒祖朝圣。

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漳州,也有浓郁的哪吒信仰习俗,其中最为著名、最有特色的便是漳州文衡殿的哪吒鼓乐。文衡殿坐落在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打锡巷,是一座道、佛共供的庙宇,原名德安关帝庙,明万历年间所建,清乾隆、咸丰年间曾重修。1925年德安庙善信组织兴办“文衡小学”。此庙名随后便改为“文衡殿”。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传说中的哪吒诞日,这天人们燃放爆竹,敲锣打鼓,奏响哪吒鼓乐,伴随着雄浑粗放的吟唱声,每一位善男信女都寄托着心中对太子爷那一份最虔诚的信仰。

四川宜宾是传说中哪吒的诞生地,这里拥有着丰富的哪吒文化。例如在翠屏山上有一个传说中的哪吒洞,有哪吒之父——托塔天王李靖驻守陈瑭关遗迹,有传说中哪吒闹海留下的南广古镇九弯河口龙脊石,还有天池的哪吒还生池等。哪吒行宫则是20世纪90年代初所建,集民间信仰与商业开发于一体,每年都有大批港澳台同胞、东南亚侨胞以及沿海一带的敬香者来此寻根祭祖。

总之,哪吒信仰作为一种普泛的民俗现象,所蕴涵的内在精神其实并不是作为一个人格神的哪吒,信仰者多把哪吒当做一种自我捍卫的象征符号,并以此来衡量自己的力量与勇气、生命与自由等。

5.填海神精卫

精卫填海是《山海经》里的一则故事,说的是中国上古时期一种叫精卫的鸟为了杜绝水患而努力填平大海的故事,是一则关于良好愿望和坚毅精神的传说。《山海经》原文里讲:“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意思是说,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发鸠山,山上有很多枯树。那里有一种鸟,外形很像乌鸦,布满花纹的头,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字叫做“精卫”,鸣叫起来似乎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种鸟本是炎帝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游于东海,结果被暴涨的海水淹溺而死,从此再也不能回家了。后来女娃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头,用以填塞东海。漳河出自发鸠山,向东流去,最后注入了黄河。以上是精卫填海的最早传说,其后又出现了数量众多的演绎。

南朝梁任防所著《述异记》卷里曾记载:“昔炎帝女溺死东海中,化为精卫。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状如精卫,生雄如海燕。今东海精卫誓水处,曾溺于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誓鸟,一名冤禽,又名志鸟,俗呼帝女雀。”这是对《山海经》精卫填海故事的进一步演绎,主要讲了三点:其一是精卫和海燕成婚生子,雌如精卫,雄如海燕;其二是今在东海某处,曾有“精卫誓水处”;其三是精卫还被人们称为“誓鸟”“冤禽”或“志鸟”,俗呼“帝女雀”。“誓鸟”来自于“誓不饮其水”,这一点很好理解。那么为什么又叫它“冤禽”呢?因为“精卫”是水患的受害者,人们同情她的不幸遭遇,所以叫它“冤禽”;同时又敬佩她向强大敌对者挑战的精神,故又称它为“志鸟”。

历代文人都对“精卫填海”的气魄赞叹不已,有很多诗人更是借精卫的故事来抒情明志,如陶渊明的《精卫衔微木》、韩愈的《学诸进土作精卫衔石填海》、岑参《精卫》、刘克庄的《精卫衔石填海》、林景熙的《精卫》、杨维桢的《精卫操》、王安石的《精卫》、文天祥的《自述》、黎廷瑞的《精卫行》、王建的《精卫词》、顾炎武的《精卫操》等。其中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他的《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一诗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刑天舞干戚”的故事也是出自《山海经》。陶渊明的这首诗简明通俗,赏读之后,悲壮与豪情、求真与浪漫跃然纸上,借精卫、刑天的壮举表达了诗人酷爱自由、猛志未酬的情怀。韩愈的《精卫衔石填海》诗云:“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渺渺功难竟,区区命已轻。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岂讶休无日,惟应尽此生。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同样表达了心绪不平、壮志未酬的情怀。近代思想家顾炎武的《精卫》亦是同样的风格:“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诗中表露了诗人决意复明的决心,也流露出孤立无援的悲寂心理。而“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两句,也表露出与陶渊明、韩愈一样的愤世嫉俗、心志难平之气。元代诗人杨维桢的《精卫操》:“水在海,石在山,海水不缩石不刊。衔石向海女,口血离离海同干。”寥寥数语,一个英勇、执着的精卫跃然纸上。

6.冥海神鲲鹏

中国古代的海神传说很多,除以上所说外,《庄子》一书中所说的鲲鹏也可以看作是一位海神。北冥的“冥”亦作溟,就是水深而黑的大海之意。“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庄子·逍遥游》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又云:“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从北冥到南冥,从南冥到北冥,对鲲鹏而言,不过是瞬间的事情,因为它“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什么事情做不到呢?

庄子所描绘的鲲鹏是他追求人格自由的一种表征,而他所说的“大宗师”也就是鲲鹏。庄子要求人们摆脱有限物欲的役使,使心灵获得真正的自由,役物而不被物所役,以返回人性的坦途。徐复观先生指出,形成庄子思想的人生与社会背景的,是在危惧和压迫的束缚中,想求得精神上的彻底解放,而鲲鹏是他的这种彻底解放和自由境界的一个形象说明。《庄子·齐物论》云:“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只有像鲲鹏这种神物才能“游乎四海之外”,而庄子向往的正是鲲鹏的这种自由境界。由此看来,庄子的“游”是一种绝对的精神自由,其实质乃是无限地释放人的精神力量。《庄子·逍遥游》中还描绘了一位神人:“貌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病而年谷熟。”游乎四海之外的神人不必作为,只靠精神的专注遨游便可使“物不疵病而年谷熟”。

四、人物水神

在我国的水神传说中,有不少是精灵古怪的虚拟人物,但也有很多水神却是地地道道的民间英雄或历史人物,他们因在治水、取水、用水、护水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而被人们奉为水神或水仙,也有一些历史人物,因其扬善惩恶的事迹发生在著名的水域附近而被尊为水神。如屈原就曾被奉为“水仙”,晋《拾遗记》卷十云:“屈原以忠见斥,隐于沅湘。……被王逼逐,乃赴清冷之水。楚之思慕,谓之水仙,立祠。”人物水神在古代历史文献中记录的极为众多,我们只能举其要而述之。

img

三门峡水库大禹塑像

1.治水神夏禹

夏禹即大禹,是中国古代最为有名的一位人物水神,他因治水有方而名垂千古,成为所有华夏子孙祭拜的对象。大禹治水以治理黄河水患为核心,但古书上记载他的治水足迹几乎遍布大江南北。如陆游在蜀《登灌口庙东大楼观岷山雪山》中说:“千年雪岭阑边出,万里云涛坐上浮。禹迹茫茫始江汉,疏凿功当九州半。”在《离堆伏龙祠观孙太古画英惠王像》诗中又说:“岷山导江书禹贡,江流蹴山山为动;呜呼秦守信豪杰,千年遗迹人犹诵;决江一支溉数州,至今禾黍连云种。”关于禹的身世,历史上说法不一,难有确切定论。一般认为,禹为姒姓,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一说为颛顼六世孙),鲧的儿子,史称大禹、帝禹等。因为还是夏朝的开国君王,故又称夏禹。相传,大禹因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国号夏。禹死后安葬于浙江绍兴会稽山上,现在仍然存有禹庙、禹陵、禹祠等。从秦始皇开始,我国历史上的历代帝王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祭祀他。至于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禹庙、禹祠,更是不计其数。

大禹一生为公,竭尽全力为老百姓治理水害,使广大民众避免受水患之苦。他在治水过程中非常敬业,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即《孟子·滕文公上》云:“禹疏九河……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禹的成功主要是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取得的,也就是借势而作,真正达到天人和合。《孟子·离娄下》谓:“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他没有一意孤行地用人力去与大自然进行对抗,而是顺其自然、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以“疏导”和“导引”为主,使洪水有路可走。《国语·周语》称他“高高下下,疏川导滞”。《孟子·滕文公》称他是“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把洪水合情合理地导入江海。《吕氏春秋·爱类篇》载:“昔上古龙门末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滥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禹于是疏河决江。”《汉书·地理志》载:“禹治漯水,东北至千乘入海。”在禹之前,共工、鲧等皆以堵、湮、障为治水之法,如《尚书·洪范》云:“箕子曰:我闻在昔,鲧湮洪水,汨陈其五行。”《祭法》:“鲧障鸿水而殛死。”《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窍帝之息壤,以湮洪水。”这种与自然相对抗的方法屡试不成,所以禹便总结了他们的经验教训,改堵、湮、障为疏、导、引,为而不争,因势利导,才取得了治水的巨大成功。

夏禹不仅是治理河川的水神,还被看做是湖神,如太湖神。太湖水域辽阔,包孕吴越,周边有常住渔民近5万人,由于人口众多,信仰庞杂,很难用一个湖神的名字来概括周边人们的信仰对象。不过在黄河流域治水有功的夏禹,与太湖的民间信仰有着特殊的关系。《史记·夏本纪》里曾有“禹治水于吴,通渠三江五湖”,说明夏禹也是吴地的治水英雄,这是他成为太湖神的关键。其实早在《尚书·禹贡》里就说:“三江既入,震泽底定。”这里的“震泽”原本是太湖的古称,正是夏禹“通渠三江五湖”的做法,使得太湖水患变成了太湖水利,为太湖流域的广大人民带来了福祉和安居乐业的生活,因而以夏禹为太湖流域广大渔民的保护神就不难理解了。太湖被喻为吴文化的摇篮,夏禹在吴文化中的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对夏禹的身世和治水之功有非常详尽的记载,其中说:“越之前君无余者,夏禹之末封也。”说明越人的先君就是夏禹留下的后代。后世为纪念夏禹的治水之功,在太湖流域建有一些纪念碑亭,如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西山岛衙甪里古村北端甪里洲有一座占地面积50多亩的禹王庙,相传这里就是当年夏禹治理太湖的地方之一。有资料显示,西山一带曾建有四座禹王庙,但大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位于太湖中间偏西的平台山禹王庙如今就已经不复存在,苏州西山岛禹王庙是目前仅存的一座。

2.蜀郡水神李冰

在大禹之后,我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治水英雄,李冰便是一个突出的代表。李冰的生卒年月和出生地在历史上都没有明确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治水英雄和古代一流的水利工程专家。李冰大约于公元前256年一公元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四川成都一带)太守。正是在任蜀郡太守期间,发现岷江两岸本来就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该水出山进入平原地带后,水势突然更加浩大,往往冲堤决岸、泛滥成灾。为了使蜀地百姓免受洪水之灾,李冰即任蜀郡太守不久,便开始着手进行大规模的治水工作。

img

都江堰飞沙堰

李冰治理岷江的最大工程就是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在李冰对岷江沿岸进行实地考察的过程中,他的儿子二郎随行参与,后来父子二人共谋治水策略,制定了详尽而科学的治水方案。他们发现,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开明(即鳖灵,生卒年不详)所凿的引水工程渠虽然为蜀国人民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有不尽合理之处,于是他们决定废除鳖灵开凿的引水口,把引水口上移至成都冲积平原扇形顶部灌县的玉垒山处,这样既保证了充足的引水量,同时也形成了通畅的渠首水网。李冰建造的都江堰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组成,结构合理、设计科学,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和灌溉的双重作用。可以说,自从有了都江堰工程,成都平原才旱涝不惧,成为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的“天府之国”。唐代大诗人杜甫云:“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五犀牛;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滥不近张仪楼。”《华阳国志·蜀志》云:“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时,汲取了大禹顺应自然的治水理念。譬如他们就地取材,让工人用竹子编成大竹笼,然后在竹笼内装满圆滑的石头,将其沉入江底,筑成了坚固结实的分水大堤。诚如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犍尾堰(江即堰)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李冰作之以防江决。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之。累而壅水。”根据《史记》《华阳国志》《蜀中广记》《唐书·地理志》《蜀中名胜记》等古籍记载,李冰除了修建都江堰外,还主持修建了岷江流域其他的一些水利工程。如“导洛通山,洛水或出瀑布,经什邡、郫,别江”“穿石犀溪于江南”“冰又通笮汶井江,经临邛与蒙溪分水白木江”等。李冰一生汲汲于民生,不计个人得失,终因积劳成疾,累死在治理石亭江的工地上,并葬在什邡洛水的章山上。《蜀中名胜记·什邡》载:“章山后崖有大冢,碑云:秦李冰葬所。古蜀记谓:李冰功配夏后,升仙在后城化(治),藏衣冠于章山冢中矣。”

李冰去世后,人们感于其恩德而立祠纪念,历代均有隆重的祭祀活动。1974年在都江堰市岷江(外江)发掘出一尊东汉建宁元年(168年)雕刻的李冰石像,说明至少在汉代就有了关于李冰的纪念活动。齐建武年间,益州刺史刘季连曾将位于都江堰渠首的“望帝祠”迁到郸县,名祟德庙。唐太宗曾褒封李冰“神勇大将军”,唐玄宗赐封李冰为“司空相国”。唐代导江县(今都江堰市)已建李冰祠。朱熹《朱子语类》说:“蜀中灌口二郎神,当时是李冰因开离堆有功立庙,今来现许多灵怪,乃是他第二儿子出来。”宋太祖赵匡胤重修崇德庙,扩大庙基,增加二郎塑像。宋开宝七年封李冰为“广济王”,每年都有大型祭祀活动,且规模宏大。《独醒记》中说:“水康军祟德庙招李冰……每岁用羊四万余头。”《灌县乡土志》亦说:“唐宗时蜀民以羊把李王,庙前江际皆屠宰之家。”元至顺元年(1330年),封李冰为“圣德广裕英惠王”,祭祀规格只升不降。清雍正五年(1727年),封李冰为“敷泽兴济通佑王”,清光绪三年(1887年)封李冰为“通佑显英王”,次年加封为“通佑显惠襄护王”。除了官方的祭祀活动,民间也有隆重的纪念活动,如《灌县乡土志》中说:“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把李王,络绎不绝。”可以说,李冰现在已成为都江堰灌区老百姓所崇拜的水神。

3.天后妈祖

妈祖并不是一位纯粹的神话人物,作为民间和道教神祈,妈祖却是由一位地地道道的鲜活人物演变而来的。妈祖在历史上也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天后、天妃、圣母、娘妈等,是历代航海渔民、海员、旅客、商人共同信奉的护航海神。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各个地区,但凡人们出海航行,都要在船舶起航之前祭拜妈祖,祈求妈祖保佑出海人士一帆风顺、航行安全。一般而言,在各种船舶上都要供奉妈祖神位。有关妈祖的信仰还漂洋过海传播到世界许多地区。据称,全世界现有各类妈祖庙5000余座,其影响可见一斑。

妈祖原名林默,本是出生于南方福建某地的一位普通妇女,是福建晋代晋安郡王林禄的二十二世孙女。在民间传说中,妈祖祖上本为仕宦之家,但其父亲林愿(一说惟悫)后来辞官回乡,过上了普通人的日子。妈祖父亲林愿、母亲王氏(一说陈氏)积德行善,在当地口碑极佳。但长期无后,突然有一天王氏梦见观世音菩萨赐她一丸药丹,王氏服下后,不久怀孕。时值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傍晚,王氏分娩时,一道红光从西北照射入室,绚丽光亮,香气宜人,久久不散,且伴有雷声轰鸣,于是王氏生下一个女儿。因女儿出生时,一声不哭,故取名“林默”。清代《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八按《莆田县志》云:“林默出生时,而地变紫,有祥光异香。林默则满周岁时,在襁褓中看见诸神像,叉手作欲拜状。五岁能诵《高王观世音经》,十一岁能婆娑按节乐神。少年时,一日在家静思熟读诗书,偶见一怪异道人从门前过,心中顿悟,拜之为师,得‘玄微真法’。故长大后,能通悟秘法,预知休咎,乡民若以病告,辄意。”可见,妈祖深得观世音菩萨的精神,或可看做是观世音的化身。明代《三裁搜神大全》卷四:“林默母陈氏,尝梦南海慈航,与之优钵花,吞之,已而孕,十四月始娩身得妃,诞之日异香闻里许,经旬不散。”南宋廖鹏飞撰《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谓其为“通天神女”,“能预知人祸福”。林默长大后,真如观世音一般能预知祸福,并决定终身不嫁,专门为航海人士排忧解难,普济众生,于是她便活生生成了观世音再现,羽化升天后,也逐渐成为航海人士敬拜的天后神灵。林默慈悲为怀,救世济人,后被朝廷赐封,立庙祭祀,尊为海神妈祖,又称天妃、天母。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路允迪出使高丽,次年,感妈祖神功,奏于皇上,“立庙江口祀之,(徽宗)赐顺济庙额。”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封妈祖为“灵惠夫人”。从此以后,一直到清朝,历代皇帝先后36次为妈祖册封,将妈祖信仰纳入国家祀典,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妈祖的海神地位。清康熙二十三年(1648年)正式封为天后。

img

福建永定天后庙

4.渡海神徐福

徐福是秦朝著名方士,嬴姓徐氏,一般认为是江苏赣榆人。但司马迁《史记》中曾说:“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司马迁的“齐人徐”说法,也被有的人加以发挥,认为徐福的故乡应该在山东龙口。而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北50公里处的赣榆县金山乡还有一个叫“徐阜”的自然村,原名“徐福村”,明清时仍叫徐福村。学者认为,赣榆县在战国时应该属于齐地,秦朝时属于琅琊郡,徐阜村就是徐福故里。徐福事迹在历史上被加以神化,使徐福逐渐完成了由人到神的转变。如宋代李舫的《太平广记》中记载有徐福能治一切疾病的传说,内容非常详尽,且有众多例子,徐福在此书中俨然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人。如今,赣榆县境内建有徐福祠,祠内有高约3米的徐福座像,供人们朝拜。徐福为人厚道,博学多才,通晓天文、航海、医学、方术等多种知识,传说为鬼谷子的关门弟子。徐福出海,东渡至日木,其事迹留下了大量传说。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最早有所记载,不过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称“徐市”,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则名“徐福”。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迷恋道仙,希望能找寻到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徐市向秦始皇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中有神仙居住,于是秦始皇派其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出海采集仙药。但徐市的船队出海数年,一直未能找到传说中的仙山。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为秦始皇在位的末年),秦始皇东巡,问及出海之事,徐市因出海寻药无果,只得推托说在海上遇到一条巨大的鲛鱼,挡住去路,无法远航,于是秦始皇派遣射手射杀了一条大鱼。之后徐福再度被派遣率众出海,继续寻找能使人长生不老的仙药。《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对此事记载更为详细,但与《史记·秦始皇本纪》略有出入,其中还详细记载了出海所知所遇的细节,包括与海神的交往及海神向其索要童男童女作为礼物等子虚乌有的事情,一般认为这是徐福因寻药无果而对秦始皇编造的托辞,以免遭受秦始皇的处罚。《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还记载了徐福第二次出海时,来到一个叫“平原广泽”的地方(可能是日本九州岛),他感到那里气候温和湿润、民风淳朴,便“止王不来”,也就是住在那里,自立为王,教当地人一边耕种、一边捕鱼,从此再也没有回来。此外,在《三国志·吴主权传》《后汉书·东夷列传》等书中也曾提及徐福东渡之事。《三国志》记载徐福滞留不归的地方叫亶洲(一作澶洲),与夷洲(台湾)相距不远,有人据此认为亶洲就是日本。五代后周时,济州开元寺僧人义楚在《义楚六帖》(《释氏六帖》)卷二十一《城廓·日本》中明确指出,徐福最终到达的地方就是日本(倭国)。徐福到达日本后,以为富士山就是传说中的蓬莱。因为义楚并未到过日本,他的记载可能与日本醍醐天皇时代的一个僧人宽辅(法号弘顺大师,公元927年到达中国)有关。宋朝大诗人欧阳修《日本刀歌》云:“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丱童老。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辞藻。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这里不仅明确指出徐福到的地方就是日本,还称徐福出行时秦始皇还未焚书,故能逸书百篇于日本,但却不让再传回中国。在日本的民间传说中,徐福当年是在日本纪州熊野的新宫(今和歌山县新宫市)登陆的,所以当地至今还保存有徐福墓和徐福神社,并且将每年的11月28日设定为祭祀徐福的日子。日本民间还认为,徐福东渡,为他们带去了童男童女、百工、农具、谷种、中药及农耕技术和医术,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是起过重要作用的,因此日本民间还有尊徐福为“司农耕神”和“司药神”的传统。不管怎么说,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徐福都被认为是向日本传播中国文化的第一人。

img

山东荣成成山头秦皇东巡雕塑(秦皇左边为丞相李斯,右边为徐福)

在历史上,有不少人认为,徐福作为一介知识分子,对秦始皇的暴政无可奈何,其出海不归实际上是为了躲避战乱。如《汉书》中说:“徐福、韩终之属多赍童男女入海,求神采药。因逃不还,天下怨恨。”唐代诗人汪遵《东海》诗也写道:“《漾舟雪浪映花颜,徐福携将竟不还。同舟危时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滩。”也有人认为,徐福东渡是为了给秦始皇开辟海外的疆土,以期扩大版图。事实上,这些说法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到日本传播中华文明、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才是徐福东渡为今人留下的最大文化遗产。唐代僧人鸿渐曾写过一首《送空海上人朝谒后归日本国》诗云:“禅居一海隔,乡路祖洲东。到国宣周礼,朝天得僧风。山冥鱼梵远,日正辱楼空。人至非徐福,何由寄信通。”这是从佛教传播方面表达了这种意义。


[1]石兴邦.有关马家窑文化的一些问题.考古,1962(6).

[2]詹姆斯·霍尔.东西方图形艺术象征词典.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178.

[3]科林伍德.艺术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