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利水饮(沈英森方)
【药物组成】 生地11g,熟地11g,怀山药90g,黄芪60g,山萸肉16g,泽泻13g,云苓16g,丹皮13g,玉米须28g,仙鹤草28g。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2剂,饭前1小时服用。嘱患者坚持糖尿病饮食。
【功效主治】 养肾滋阴,降血糖。适用于糖尿病,证属气阴两虚。
【方解方义】 健脾利水饮方中熟地、生地滋肾养阴,益精补髓;山萸肉性味酸温,滋肾益肝;山药、黄芪健脾益气,用量要大,有气复津还之意:共成三阴并补以补肾治本之功,亦即王冰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义。茯苓、泽泻健脾利水,丹皮消虚热,虽然补泻并用,但以补为主。中医药理研究证实,生地配熟地,山药配黄芪有降血糖作用。且山药能减慢胃排空运动及肠管推进运动,能增加小肠吸收,抑制血清淀粉酶的分泌。仙鹤草、玉米须降血糖作用亦早被人们所公认。
中医认为肾宜闭藏而不宜耗散。肾精不可外泄,肾火不可伐,犹如木之根、水之源之间的关系。木根不可断,水源不可竭。灌其根则枝叶旺茂,澄其源则流自清。同时,对于消渴病的治疗,除服用药物外。还应配合饮食疗法,以提高疗效。可嘱患者用猪胰2条,怀山药28g,清水适量煎后饮汤食渣,或者用洋葱头、南瓜、慈姑、黄豆、苡仁等适量做菜,多食代饭,对消除糖尿病症状,降低血糖有一定帮助。在治疗期间或治愈之后,都必须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饮食,节制房事,这对提高与巩固疗效也是很重要的。
【病例详解】 宋某,女,47岁,于2001年11月来医院就诊。
患者自诉多饮多尿、多食易饥半年,空腹血糖高达16.8mmol/L,常服达美康、美迪康等药物,血糖得到控制,多饮多尿症状稍好转,但多食易饥未能改善,空腹血糖降至10.89mmol/L。后未能进一步改善,遂要求服用中药治疗。入院时症见:形体消瘦,精神倦怠,腰膝酸软,大便渡薄,多尿喜饮,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缓。西医诊断为2型糖尿病。中医诊断为消渴,中医辨证属脾胃气阴两伤。
服上药2周后,患者自觉脘腹饱腹,纳食减少,无易饥感,且体力渐增,大便成形。服上药3周后,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降至6.9mmol/L。再服药3周(改为每日1剂)后,血糖稳定在5.7mmol/L左右。出院后在门诊以原方出入继服巩固之。追踪6个月,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专家按语】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阴阳。肾阴亏损则虚火内生,上燔心肺则多饮;中灼脾胃则消谷;阴虚阳亢固摄失司,故口渴小便量多。中医《石室秘录·消渴篇》曾明确指出:“消渴之证,虽分上、中、下,而肾虚以致渴则无不同也。故治消之法以治肾为主,不必问其上、中、下之消也。”可见,消渴病以肾阴两虚为本。中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阴气即指肾气,含肾阴、肾阳。中老年消渴患者,肾虚真水不足是三消之本,水亏命门火衰乃下消之因。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脾阴不足,胃热亢盛,则多食饮;脾气虚,不能摄水谷精微,则小便多甘;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肌肉,故形体消瘦。说明脾气阴亏虚与消渴病发病密切相关。因此。沈氏认为益肾滋阴、益气健脾乃治疗本病的关键所在,而六味地黄丸其立法以肾、肝、脾三阴并补,在此基础上加强益气之功,则能符合临床治疗之要求。
【药方引自】 《中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