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译本序(2)
斯巴达克思是卓越的军事统帅,具有杰出的指挥艺术和组织才能。他给部队制定了严明的军纪,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在斗争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如兵贵神速、出奇制胜,避实就虚、迂回包围,声东击西等,屡次挫败优势的敌人,或是转败为胜,扭转战局。在战场上,他总是身先士卒,纵横驰骋,冲杀于敌阵。在同克拉苏的决战中,他被敌人重重包围,身负重伤,但他依然“两眼闪烁着怒火,他的声音犹如雷霆;他闪电一般迅疾地挥舞着短剑,使所有的敌人都大起恐慌”。敌人的一支投枪使他的左腿又受到重伤,他用左腿跪在地上,“好像一头怒吼的雄狮”,继续挥剑奋战,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作者塑造了斯巴达克思叱咤风云、统率千军万马勇猛冲击奴隶制的英雄形象。斯巴达克思这一典型人物,概括了奴隶革命时代的革命阶级最本质的特征,集中反映了他所领导的运动的鲜明的革命性。斯巴达克思是奴隶阶级的“旗帜”和“理想的化身”。透过作者笔下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我们看见了历史上这位“伟大的统帅……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11]的风貌。
乔万尼奥里是立足于现实的意大利社会写作这部作品的。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意大利处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以反对外族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争取国家独立、统一和民主、自由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复兴运动高涨,产生了反映这一运动的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作家广泛采用历史剧、历史小说的形式,借古喻今,表达人民渴望自由解放的愿望。描写斯巴达克思起义的历史剧、历史小说,就是这种倾向的一个代表。
一七二六年,意大利音乐家朱塞佩·贝尔西内创作了歌剧《斯巴达克思》,把这位古代英雄的形象搬上舞台。嗣后,赞颂斯巴达克思的戏剧、雕塑作品,相继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国产生。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臻于高潮,以斯巴达克思起义为题材的作品,犹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其中有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作家亚历山德罗·曼佐尼[12]的悲剧《斯巴达克思》、朱利奥·卡尔卡诺[13]的悲剧《斯巴达克思》(1857)、伊波利托·涅沃[14]的诗剧《斯巴达克思》。此外,还有一大批同名歌剧。
乔万尼奥里的小说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诞生的。作者适应革命形势的要求,在作品中再现这位历史伟人,正是“为了赞美新的斗争”,为了“穿着罗马的服装,讲着罗马的语言来实现当代的任务,即解除桎梏和建立现代资产阶级社会”[15]。小说中展示的古罗马奴隶遭受残酷的阶级压迫、民族奴役的境遇,正是十九世纪意大利人民在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桎梏下蒙受深重灾难的生动写照;为斯巴达克思领导的罗马奴隶起义谱写的一曲高亢赞歌,显然是对当代意大利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解放斗争的热忱讴歌。这些都使小说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具有现实的意义。
但《斯巴达克思》的现实意义不止于此。小说写于乔万尼奥里退役回到罗马从事文学活动的初期。这是民族复兴运动结束以后的年代。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以大资产阶级和封建王朝的妥协宣告结束。这一运动的不彻底性,它保留下来的封建君主政体和严重的封建势力,使得“解除桎梏和建立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斗争未能进行到底。资产阶级民主派对此深感失望,他们反对跟封建贵族妥协,要求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乔万尼奥里在作品中表达了这一要求。
小说中的斯巴达克思不止一次地表明,他献身的事业不只是要争取奴隶的自由,而且是以实现普遍的“自由、人权和平等”,实现“人与人之间一律平等,民族与民族之间互相亲善友爱”为目标,是为着建立一个“正义与智慧的世界”。这显然超越了奴隶革命的任务,而是表达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社会、政治思想,反映了他们希望从斯巴达克思身上“再度找到革命的精神”,继续进行社会变革,把资产阶级革命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的意愿。
乔万尼奥里在书中明确谈到,他写斯巴达克思这样一位古代杰出人物,是要“让后世这些丧失了英武气概而且日趋退化的子孙回忆一下他们祖先的事迹”,从失败中振作起来,为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理想而斗争。毫不奇怪,正是民族复兴运动的著名英雄加里波第最深切地理解了作品的现实意义。他含着热泪,以“狂喜”的心情阅读了这部小说,并立即挥笔写信给作者;他在信中表示,希望他的同胞们重视作品的“伟大价值”,为了捍卫“神圣的自由事业”,“保持毫不动摇的坚毅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