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脆弱性和适应性
一、脆弱性的概念
脆弱性是指气候变化可能威胁或危害生态系统的程度,这不仅依赖于生态系统的敏感性,而且依赖于它适应新的气候条件的能力。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在不同的地区、在同一地区的不同人群来说是不同的。这些都会导致各地区有不同的敏感程度和适应能力,多数欠发达地区气候变化特别脆弱,这是因为气候变化敏感部门是它的经济主体,同时也因为它们人力、资金和自然资源少,以及机构和技术能力都比较有限。
气候脆弱性:是指一个系统承受气候变化影响与危害的能力,是一个自然的或社会系统容易遭到来自气候变化的持续危害范围或程度。与系统的暴露程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有关表征系统对气候变化性质、规模、速度的敏感性及其适应能力。
二、生态脆弱性
生态脆弱性很早就引起全球普遍关注,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生物学计划(IBP)、70年代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以及80年代开始的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都把生态脆弱性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生态脆弱性是景观或生态系统的特定时空尺度上相对于干扰而具有的敏感反应和恢复状态,它是生态系统的固有属性在干扰作用下的表现。生态脆弱地区是指那些自然生态破坏比较严重,且呈继续恶化的地区。生态脆弱性的一般属性有:范围的区域性、导因的自然性、类型的单一性、变迁的长期性、经济的滞后性等。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对脆弱性的评价框架:气候变化的脆弱性是一个系统对气候变化敏感性的度量,它与系统的暴露程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有关。
(一)暴露程度:反映了系统对气候条件及其变化产生效应的范围,主要指气候风险的暴露,比如观察到的气候变化趋势。
(二)敏感性:反映系统对气候影响的响应程度,在高敏感性的系统中,气候的微小变化也可能造成明显影响,一般来说敏感性是有阈值的。
(三)适应能力:反映了系统以某种方式适应外部响应的能力,可以是系统固有的,也可以是人为调整的,后者是对预期的主动应对。
三、生态环境脆弱的影响
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对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加剧了脆弱生态环境的演变,影响了干旱地区的生态安全。从国内外脆弱生态环境研究表明,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针对人与环境问题、水资源问题(包括水文地质、水资源变化特征、水环境变化特征)、气候以及自然地理学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随着国家西部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干旱地区将成为西部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区。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许多自然系统已经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特别是温度升高的影响,如冰川湖泊范围扩大、冻土地区不稳定性增加、动植物的分布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推移、生物的物候期提前等。气候变化的影响还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使得一些地区作物的播种期提前,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发生规律也相应发生变化,部分高纬度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受到影响,甚至还威胁到人类健康,如热浪造成的死亡率和一些传染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据1994年第一次全国荒漠化、沙化普查,中国土地荒漠化总面积为168.9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7.6%。根据调查资料,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土地沙化面积每年以1560km2的速度扩展,80年代每年扩展2100km2,到90年代每年扩展2460km2,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土地沙化导致沙尘暴频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沙尘暴发生频率呈增加趋势。据专家研究,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特大沙尘暴20世纪60年代就发生了8次,70年代发生了13次,80年代发生了14次,90年代发生了23次;21世纪之初,中国又频频遭受沙尘暴的袭击,仅2000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就发生了15次大范围沙尘暴,其发生时间之早、频率之高、强度之大、影响范围之广,为新中国成立50年来所罕见。日益严重的土地沙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并不在于预测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干旱、洪涝、暴雨等自然灾害或生态后果,而是要分析各国应对由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的风险的能力。
四、水资源脆弱性
气候变化将使世界许多地区的河流流量和地下水补给量减少,但在其他一些地区也可能增加。不同情景下变化量差别较大,一部分是由于降水量预测的差异(特别是降水强度),另一部分是由于蒸发量预测的差异。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年增加1%,到2050年将会有几亿到几十亿人口的水供应减少10%或更多。气候变化对水短缺、水质量以及洪灾和旱灾的频率和强度影响,将给水管理和洪水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未受管理的以及管理较差的水系统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现得最为脆弱。
气候变化导致黄河来水量减少,干旱缺水成为黄河的主要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暴雨洪水频次和量级在变小。气象统计资料显示,黄河流域从1965年起连续干旱,自19世纪90年代以来,干旱程度不断加剧,范围逐渐扩大。有关资料表明,黄河流域径流发生的变化,天然径流量与降水量均呈减少的趋势,径流减幅大于降水减幅。黄河源区20世纪90年代天然径流量为176亿m3,比多年平均值(205亿m3)减少了15%。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导致黄河下游河道萎缩严重,二级悬河迅速发展,不仅使堤防“冲决”和“溃决”的可能性增大,还导致下游河道内湿地萎缩,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这种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涉及到流域水循环的各个环节,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是交织在一起的。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对所有情景的预测结果,全球平均海平面高度在1990~2100年将上升0.09~0.88m,但区域间的波动十分明显。这主要是由于热膨胀以及冰川和冰盖的消融所致。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升高预计会使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减少,特别是一些脆弱物种灭绝的风险增加。因干扰而造成的对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将增加,如火灾、旱灾、虫灾、外来种侵入、风暴以及珊瑚礁白化事件等。因气候变化而引起的气候胁迫与其他胁迫(如土地转化、土地退化、收获、污染等)共同作用,会使一些特有的生态系统受到根本上的破坏或完全消失,而且会使一些有高度灭绝危险或濒危的物种灭绝。珊瑚礁和环状珊瑚岛、红树林、寒带和热带森林、极地和高山生态系统、大草原湿地以及残存的天然草地是受气候变化威胁的生态系统。减少生物多样性损失的可能方法包括建立允许物种迁移的保护区、国家公园和栖息地,对物种进行人工养护和转移等。适应性措施具有减少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增强有利影响的潜力,但这会增加成本,而且不能避免所有的损失。人类和自然系统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动地适应气候变化,适应是在所有层次上补充减缓气候变化努力的一个必要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