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佛的九位知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番外篇四:此心安处

二十五周年特别篇,聚焦王小鹿和王维维各自成家立业后,与父母之间温馨感人的新篇章。

###本章亮点

-**传统与现代的婚礼碰撞**:王小鹿的汉服婚礼上,王维维即兴创作“云计算里拜天地,区块链前结同心“的搞怪诗句,惹得宾客哄笑,而严肃的王维却意外欣赏这种古今融合的创意,展现了他性格的柔软变化。

-**家族秘密的温情传承**:王维在儿子婚礼前夕,将记载自己穿越经历的手稿交给王维维,父子俩在书房彻夜长谈,王维第一次完整讲述唐朝往事,王维维泪流满面地将这些故事融入自己的创作中。

-**艺术与科技的完美融合**:王小鹿的科技公司研发出“AI古琴“,能自动补全残缺古谱,首演曲目正是王维千年前未完成的《终南别业》,当机械手指拨动琴弦奏出父亲心中的旋律时,林小鹿在台下悄然拭泪。

-**58秒的新生命延续**:王维维的妻子诞下双胞胎,巧合的是姐弟俩出生时间同样相差58秒,当护士宣布这一巧合时,产房外的王小鹿与王维维相视一笑,这个承载着家族记忆的数字将继续书写新的故事。

-**家庭相册的感动瞬间**:故事结尾,林小鹿翻看电子相册,从王维刚穿越时的懵懂模样,到如今儿孙绕膝的幸福场景,最后定格在全家福上王维题写的“此心安处是吾乡“,完美诠释了这段跨越千年的爱情奇迹。

下面是第四个番外篇的完整内容:

---

##番外篇四:此心安处

“爸!这行代码是什么意思?“王小鹿的声音从地下室工作室传来,“AI古琴又死机了!“

王维放下毛笔,看了一眼正在厨房忙碌的林小鹿:“你女儿又在折磨那些机器人了。“

林小鹿头也不回地翻炒着锅里的青菜:“随她去吧,反正明天婚礼上新郎不会是个机器人就行。“

王维摇头轻笑,缓步走下楼梯。地下室已被改造成一个充满未来感的实验室,中央摆放着一架奇特的古琴——琴身是上好的桐木,琴弦却是光纤材质,琴头还嵌着一块触摸屏。二十九岁的王小鹿蹲在琴旁,穿着印有“BUG是功能“字样的T恤,头发随意地扎成丸子头,正对着笔记本电脑抓狂。

“这里。“王维指着屏幕上的一段代码,“平仄错了。“

王小鹿瞪大眼睛:“爸!这是Python不是五言绝句!等等...“她突然反应过来,“您什么时候学会编程了?“

“不会。“王维坦然道,“但节奏感是相通的。你这段循环像仄仄仄仄仄,机器当然会困惑。“

王小鹿将信将疑地调整了参数,AI古琴立刻恢复了正常运转,弹奏出一段清越的旋律。

“天啊!真的有用!“她跳起来抱住父亲,“您真是个天才!“

王维轻抚女儿的发顶:“明天就要结婚了,还在这捣鼓机器?“

“最后一处调试。“王小鹿兴奋地调出一个界面,“这是给您的惊喜——AI根据您那些残稿补全的《终南别业》,明天婚礼上首演!“

琴音流淌,王维怔住了。这旋律...竟与他千年前在终南山下心中哼唱的调子有七分相似。

“怎么做到的?“

“您每次吟诗时的微表情、呼吸节奏,还有妈妈说的您常做的那些小动作...“王小鹿得意地解释,“AI分析了两千多个数据点,建立了您的'诗意韵律模型'。“

王维摇头感叹:“为父当年穿越时空,如今你穿越人心。“

楼上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接着是王维维标志性的吟诗声:

“西装领带不会系,

急得新郎团团转。

幸有岳母来相助,

不然婚礼要裸奔!“

“王!维!维!“王小鹿的怒吼震得实验器材嗡嗡响,“不许在我婚礼前写这种烂诗!“

王维维出现在楼梯口,一身笔挺西装,领带却歪歪扭扭。二十七岁的他已是知名诗人兼大学副教授,但在家人面前永远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姐,放松点。“他笑嘻嘻地说,“我准备了正经的婚礼祝词——“

“云计算里拜天地,

区块链前结同心。

源代码中三生定,

从此bug是两人。“

王小鹿抄起一个电容笔就要扔过去,王维却突然大笑起来:“妙!平仄工整,意象新颖,当真是...呃...绝绝子?“

王小鹿的手僵在半空:“爸?!您刚才说了'绝绝子'?“

王维维得意地转了个圈:“看吧!连诗佛都认可我的'新古典主义网络体'!“

林小鹿的声音从楼上飘下来:“你们三个!再不上来吃饭,我就把菜倒给AI古琴当机油!“

......

晚餐后,王维维被妻子林小雨的电话叫走了——她怀孕已近临产,随时可能分娩。王小鹿继续在地下室调试设备,客厅里只剩下王维和林小鹿。

“时间过得真快。“林小鹿翻看着平板电脑里的电子相册,“记得你刚穿越来时,连电梯都不敢坐。“

屏幕上闪过一张张照片:王维第一次喝奶茶的滑稽表情,在格莱美领奖台上的紧张模样,教两个孩子写毛笔字时被画成花脸的无奈笑容...

“这张...“林小鹿停在一张全家福上,那是王维维大学毕业典礼时拍的,“维维真像你年轻时候。“

王维凝视着照片中儿子意气风发的笑脸:“比我强。他二十七岁就找到了人生方向,我那时还在...“

“还在纠结要不要回唐朝?“林小鹿靠在他肩上,“说真的,后悔吗?“

王维没有立即回答。他起身从书房取来一个檀木匣子,里面是一叠泛黄的手稿。

“我的穿越日记。“他轻声说,“从第一天起就断断续续在写,本来打算带回唐朝的。“

林小鹿小心地翻动着这些纸张,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王维对这个陌生世界的观察与感悟,还有无数未完成的诗稿。最后一页写着:

“此心安处是吾乡,何必崎岖问去留。

愿化终南一片月,清光长照玉人楼。“

“这是...“

“决定留下的那晚写的。“王维微笑,“现在想来,或许我穿越千年的目的,就是为了遇见你,遇见这两个孩子。“

林小鹿眼眶微红,正想说什么,王维的手机突然响起——是王维维的紧急通话:

“爸!妈!小雨要生了!比预产期提前了两周!我们现在去医院!“

......

产房外的等待总是漫长。王维维像困兽般来回踱步,嘴里不自觉地念叨着:“女子生儿苦,男子在外慌。若问心何似,热锅蚂蚁般。“

王小鹿按住他的肩膀:“省省你的诗才吧,留着给孩子起名用。“

“名字早想好了。“王维维突然正经起来,“如果是女孩叫王慕唐,男孩叫王思辋。“

王维猛地抬头——“慕唐“、“思辋“,这分明是...

“纪念您的来处。“王维维看向父亲,眼中闪着泪光,“上周整理您的手稿时就想好了。爸,您...不介意吧?“

王维喉头滚动,却说不出话来。林小鹿替他回答:“怎么会介意?这是最好的名字。“

就在这时,产房门开了。护士笑着走出来:“恭喜!是一对健康的双胞胎,姐姐和弟弟!“

“等等...“王维维突然抓住护士的手臂,“他们...出生时间差了多少?“

护士查看记录:“很有意思,正好58秒。“

全家人都愣住了,随即爆发出一阵大笑。王小鹿抹着笑出的眼泪:“天啊!这数字是诅咒吗?“

“不,是祝福。“王维轻声说,从怀中取出那两块玉佩——当年他送给孩子们的《辋川图》残片玉佩,“该传给下一代了。“

......

王小鹿的婚礼在三天后如期举行。她身着一袭改良汉服,头戴VR眼镜,与丈夫在AI古琴演奏的《终南别业》中完成了“数字红毯“仪式。当琴音达到高潮时,全息投影在宴会厅中重现了终南山景,令宾客叹为观止。

王维维抱着刚出生的儿子,身旁的妻子抱着女儿。当司仪宣布“请新人向父母敬茶“时,他突然起身:

“稍等!还有两位重要家人没介绍——“

他举起儿子的小手,“王思辋,出生时间14:05...“

又指向女儿,“王慕唐,出生时间14:06...“

然后露出标志性的狡黠笑容,“相差58秒,经典复刻版!“

全场哄堂大笑。王小鹿在台上跺脚:“王维维!你又抢我风头!“

婚礼后的家宴上,王维维将一份装帧精美的册子交给父亲:“送给您的二十五周年礼物。“

王维翻开,发现是一本诗集,题目叫《时空之诗——致父亲》。里面收录了王维维这些年创作的所有与父亲相关的诗作,从童年时幼稚的打油诗,到大学时期深沉的思考,最后一首是昨晚刚写的:

“千年一梦终南远,

廿五载尘世情长。

莫道佛前莲更好,

此心安处是吾乡。“

王维的手指轻轻抚过这行诗句,抬头看向儿子:“谢谢。“

简单的两个字,却让王维维红了眼眶。

夜深人静时,林小鹿发现丈夫独自站在阳台上,望着终南山方向出神。她悄悄走过去,递上一杯热茶。

“想家了?“

王维摇头,揽住妻子的肩:“家就在这里。“他指向卧室,里面传来两个婴儿的啼哭声;又指向地下室,王小鹿和丈夫还在调试设备,隐约能听到AI古琴的旋律;最后指向客厅,茶几上放着那本《时空之诗》。

“此心安处是吾乡。“林小鹿轻声念道,依偎在丈夫怀中。

月光如水,洒在这一家人身上。千年之前的终南月色,与今夜的月光并无不同;而跨越时空的思念与爱,也永远如此刻般鲜活。

[番外四完]

---

**隐藏彩蛋**:

-**AI古琴的突破**:王小鹿的科技公司后来开发出“情感算法“,能根据使用者脑电波自动生成符合心境的音乐。首款产品“心弦“内置了王维的“诗意韵律模型“,成为艺术家们追捧的创作工具。

-**诗歌基因的研究**:王维维在文学研究中偶然发现,某些诗歌创作能力可能与特定基因序列相关,这项跨学科研究引发轰动,但他始终拒绝提供家族DNA样本,成为学术界的一个谜。

-**58秒的永恒传承**:王慕唐和王思辋长大后,姐姐成为古乐演奏家,弟弟则写现代诗,两人经常合作演出。有趣的是,每次表演开场时间都刻意安排相差58秒,成为他们的标志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