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章 净真
明里的暗里的人都一瞬间寂静,所有人的脑子都混乱了。
“这小子不对劲!”
“这小子在耍我们!”
“他早知道会有埋伏!”
“他是故意的!”
“大……大哥,这小子……”
“不对劲,撤!”
“撤!”
“撤!”
一瞬间如鸟兽散!
玉方舟抬头看了一下时辰,快午时了,出发去宝翠楼时辰刚刚好。
-----------------
“站住!”
“站住的是傻子!”
玉方舟刚走出密林,一个光亮的脑袋从眼前一闪而过,紧接着几个衙役气喘吁吁的跟了上来。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玉方舟闪身绕过两方,继续赶路。
谁知天不遂人愿,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衙役还有功夫盘问。
“站住!你……,你是……干什么的?”
“我?”
玉方舟疑惑的指了指自己。
“对,就……就是你。”
问话的衙役看着同僚们继续追上去,趁机停下来,大口大口的喘着气,感情他只是找个理由休息一下。
玉方舟无语,“我打猎啊。”
衙役瘫坐在地,喘着粗气冲他摆摆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玉方舟立刻转身离开,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如果再不走,可能会有大麻烦。
果不其然,刚刚的光亮迅速迎面而来,只觉得身上一重,耳边响起了哭嚎声,如魔音灌耳。
“少侠救命啊!他们陷害忠良,要抓我抵命啊!救救我啊!……”
玉方舟捂着嗡嗡的脑袋,一时之间有些眩晕。心道:这也是那些杀手的手段吗?
追赶的衙役见他终于停了下来,喜极而泣,抓紧时间喘口气。
“小……小和尚,我……我们不是……要抓你抵命,有……有人见你跟老于说……说过话,县……县太爷让带你回去问话。”
“你……你这也太能跑了!”
“你们胡说!什么老于,我根本不认识。你们就是想把我哄骗去,然后屈打成招!”
小和尚扒在玉方舟身上,跳着脚的反驳。
玉方舟醒过神来,一个巧劲将小和尚掀翻在地。小和尚正骂的起劲,没有防备,一个屁股蹲摔在地上,痛苦的揉着屁股,在地上打着滚。
“哎呦!我的屁股!”
先前休息的衙役王功趁机立刻就近按住小和尚的脚,循循善诱。
“我跟你保证我们大人是很讲道理的,绝对不会动刑,也不会屈打成招,就是去问个话。”
“我呸,我才不信!狗官!”
小和尚双手死死抱住玉方舟的腿,一把鼻涕一把眼泪。
“少侠,你一定要救我啊,我是被冤枉的!救命啊……”
玉方舟按住突突狂跳的太阳穴,看了下时晨,经过这番闹腾,他已经无法赶在未时到达宝翠楼了。
错过这次的线索,下一次还不知何时。钱财事小,他不能容忍的是耽误了师傅的事情,玉方舟咬牙切齿的说。
“松手!你们之间的事情与我无关!”
“我不!就不松!”
小和尚眼泪汪汪的抬起头,可怜巴巴的看着他。
“少侠,你忍心看着一条无辜的生命消失在你面前吗?”
衙役们一头黑线,“小和尚,都说了,不是要杀你,只是问几句话而已。”
“你们胡说,我才不相信你们!你们都是坏蛋!”
小和尚的眼珠咕噜噜转了几圈道:“想让我跟你们走也可以,但是,得让这位少侠跟我一起。让他做个见证,如果你们想对我用刑,或者想对我不利,相信这位少侠绝不会袖手旁观的。”
玉方舟的脑壳一蹦一蹦的,果真刚才的预感是正确的,就因为没来得及脱身,惹了个大麻烦。
衙役们实在是跑不动了,一听小和尚松口,立刻眼巴巴的看着玉方舟,仿佛在说:“求求你了,快答应吧!真跑不动了!”
-----------------
县衙二堂,王功让座,安排杂役上茶后,便向后堂而去,禀报司马大人去了。
小和尚一进县衙就变得安静、规矩,仿佛有那么一丝得道高僧的味道了。
“嗤,现在装什么得道高僧!”玉方舟不屑地撇了眼。
“阿弥陀佛,施主您着相了。”
小和尚一本正经的唱了声佛号,一脸的平静淡然。
“小师傅,十分抱歉,底下人不懂规矩,打扰小师傅清修了。”
一个男人伴随着话语快步走了进来,他身穿司马的蓝色官袍,头戴双翅官帽,双目炯炯有神,精瘦而有力的身材步伐行动间,展现出雷厉风行之气,此人便是狄枫城司法李晋林。
李晋林一进门先与两人各自见礼,利落又不失礼数,然后又单独向玉方舟请罪,想来衙役已经禀报了刚刚发生的事情。
“这位少侠,很抱歉将您牵涉其中。”
玉方舟默默回礼,他确实是被无故牵涉,惊动司马必是发生了案件,无论何种案件都与他无关,他只想尽快完成师傅交办的事情,其他的任何事情都与他无关。
今天被这小和尚莫名其妙的拉来县衙,现在回想起来,还纳闷,怎么竟一时心软答应他了呢。
李晋林似是理解许多人不想与县衙扯上关系。
“下官是本县司马李晋林,因刚刚发生一起案件,需要向小师傅了解一些情况,还望小师傅相告。”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大人尽管相问,但凡小僧知晓的必将知无不言。”
玉方舟看着一本正经的小和尚,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敢问小师傅法号?”
“小僧法号净真,来自广安寺。”
“哦?主持可是慧行大师?”
“正是家师。”
“哎呀!太好了。”李晋林忍不住击掌,“早就听说慧行大师佛法造诣了得,如今看到小师傅,果然有家师风范。”
玉方舟又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余光似乎看到小和尚暗戳戳的瞪了他一眼。
“施主过奖了,不知贵县发生何事?”
“净真大师容禀,前日有猎户上山打猎,在山中发现一具男尸,经查正是本县城东三十里茶铺的摊主于老三。排查走访过程中,有人反映看到大师与老三聊了很久,因此想问一下大师和于老三都聊了什么?”
因着有慧行大师的面子在,虽然是问话,但李晋林却十分的委婉。
“聊天?”净真皱眉,“可否告知大约何时?”
“大师是何时来到狄枫城的?”李晋林不答反问。
“大约七日前,五月初五。”
“大师可是经儋州城自东城门入城?”
“不错,”
“在东城门外三十里有一个茶棚,是个老人家经营的,大师路过时是否在此处歇脚?”
“哦,是那个大爷!小僧记得,因为赶了很长的路,小僧确实口渴难耐,恰巧看到路边的茶棚,便稍作休息。老人家非常慈善,且精通佛法,见我身着僧袍,主动与我探讨佛家谒语很是虔诚。后来又有客商来歇脚,老人家要招待客人,小僧便与老人家辞别后继续赶路了。”
“大师离开的时候于老二还活着?”
“正是!”
“大师可还记得后来的客商的样貌?穿着?”
净真静默了一会,摇摇头:“小僧着实记不清了。”
李晋林紧皱眉头,若净真之后还有人光顾茶摊,那么说明净真并不是最后一个见到于老二的人,但是目前有多人见到净真和于老二聊天,而净真所说却无其他人证。
从目前调查的情况看,净真依然是嫌疑最大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