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大地上的两位伟大神祇
大多数情况下,那些高高在上的不朽神明对于人类来说,并不是福气的开端,而是祸患的开始。宙斯是人间少女的危险情人,谁都不知道他会在什么时候降下可怕的霹雳;战神阿瑞斯是战争的制造者,人们对凶悍的他充满了恐惧;赫拉吃起醋来完全不讲道理,毫无公平可言;雅典娜也是战争的制造者,像宙斯一样随意挥舞着手中的闪电长矛;阿佛洛狄忒常用她的魅力去诱惑别人,然后做出背叛之事。他们都拥有美丽的容貌和光芒四射的不朽之躯,他们的经历也为我们创造了大量精彩的故事。他们虽然对人类没多大害处,但却反复无常,不值得信赖。没有他们,人类或许会生活得更好。
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神都是这样的。有两位神照料并呵护着人类,他们是人类的好朋友。一位是谷物女神得墨忒耳,她是克洛诺斯和瑞亚的女儿;另一位是酒神狄俄尼索斯。

谷物女神得墨忒耳是两位神中更为古老的那一位。因为人们在种植葡萄用以酿酒之前,就已经开始种植谷物了。第一片玉米田是人类在大地上定居的标志,葡萄园则是后来才出现的。人们把教会他们耕种的神圣力量想象为女神而不是男神,这是因为当时男人负责打猎和战斗,女人则负责照料田地。当女人们耕种、收获的时候,她们觉得只有女神才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帮助女人。人们祭拜得墨忒耳不像祭拜别的神那样用男人喜欢的血腥祭品,而是通过每一次在农田里收获时谦卑的行动来表达自己最大的敬意。因为得墨忒耳的缘故,谷物田成了神圣的地方,人们在田地上播种“神圣的得墨忒耳的种子”。打谷场也在她的保护之下。谷物田和打谷场都是她的圣地,她随时都可能出现在这两个地方。“在神圣的打谷场,当人们在簸扬谷物时,金黄色头发的得墨忒耳在风中把谷壳和谷粒分开,使谷壳堆越来越白。”收割者祷告着:“愿我能在得墨忒耳的圣坛旁,扬起她那伟大的簸扬的扇子,把谷物堆成山,而她却在一旁手捧着麦穗和罂粟花,微笑着。”
纪念得墨忒耳的节日当然是在收获的季节。在很早以前,这个节日大概只是收割者的感恩节。大家切开用谷物烘焙的第一块面包,虔诚地念着感恩的祷文,向这位给予人类最好的、也是最必要的礼物的女神表示尊敬。后来,本来简单的祭祀活动变成了一种神秘的祭拜仪式,我们对此所知甚少。这个节日每五年才在九月份举办一次,每次祭祀活动会持续九天。这九天是最神圣的日子,大部分的日常工作都会停止。人们列队游行,载歌载舞,到处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这一祭祀活动是众所周知的,很多作家都写过关于庆典的文章,但是庆典中最主要的仪式却没有任何一位作家写过。观看过仪式的人都发誓不会说出关于仪式的任何细节,人们把这一部分保护得很好。
得墨忒耳的神庙坐落在雅典附近一座叫厄琉西斯的小镇上。因此,祭拜得墨忒耳的仪式又被称为“厄琉西斯秘密祭奠”。在整个希腊和罗马,祭拜得墨忒耳的仪式受到特殊的重视。公元前1世纪的作家西塞罗写道:“没有什么比这种神圣的仪式更崇高了,它让我们的性格更加柔软,让我们的风俗更加温和,使我们从野蛮人变成真正文明的人类。它们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快乐生活的方式,而且教会了我们如何心怀希望地死去。”
尽管这些仪式带有圣洁的神秘色彩,但它们仍保留着最初的那种质朴的形式。在我们了解到的为数不多的信息中,有一点是:在一个庄严肃穆的时刻,有人向信徒们展示“一根被默默收割的谷穗”。
没有人清楚地知道,酒神狄俄尼索斯晚于得墨忒耳多年,后来到厄琉西斯,如何获得与她同样平等的地位的。曾有这样描写二人平起平坐的诗歌:
当钹的声音响起时,
长发飘逸的狄俄尼索斯坐在了得墨忒耳身旁的宝座上。
他们二人一起受到崇拜,其实也是很自然的事。因为他们都给大地上的人类带来了恩惠,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切面包、饮酒时祭拜的神。人们在收获的时候祭拜得墨忒耳,同时也会把一串串葡萄放入木桶中酿成香甜的美酒。
在果实的聚集中闪耀的纯洁之星——快乐之神狄俄尼索斯。
但狄俄尼索斯并不总是一个快乐的神,得墨忒耳也并非总像夏天时那么快乐。他们都是经历过苦难的神。正因为有着相似的经历,两位神之间才有了密切的联系。
他们都吃过苦,而其他神则没尝过持久的悲伤的滋味。那些神都居住在风吹不到、雨淋不到,甚至没有一片雪花的奥林匹斯。他们享用着山珍海味,听着阿波罗弹奏的竖琴。缪斯女神随着阿波罗的琴声歌唱,“美惠三女神”、青春女神赫柏和爱神阿佛洛狄忒迎着歌声翩翩起舞。金色的光芒在他们身上闪耀,而大地上的这两位神却饱受心碎的悲伤。
当谷物收获、葡萄被采摘之后,天上下起了黑霜,黑霜蔓延着,杀死了田野里再次发芽的谷物的植株和葡萄繁茂的枝蔓,一切绿色的生命全部被扼杀了。这是为什么?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开始用最早的故事来解释这种神秘的现象,解释昼夜更替、季节变化、星辰出没等问题。虽然得墨忒耳和狄俄尼索斯都是快乐的丰收之神,但在冬天,两位神却陷入了悲伤,大地也随之陷入了悲伤。很久以前,人们就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便讲了一些故事来解释原因。
得墨忒耳(刻瑞斯)
这个故事只在一首诗歌中讲过,这首诗歌是荷马史诗中最古老的一首,创作于公元前8世纪或公元前7世纪初。原作有早期希腊诗歌的特色,即用简单直接的语言来描绘美丽的世界。
谷物女神得墨忒耳曾经有一个年轻美丽的独生女——“春神”珀耳塞福涅(拉丁语称普洛塞耳皮娜),可是后来,得墨忒耳失去了她。得墨忒耳万分悲伤,把她馈赠给大地的恩惠全部收了回来。万物停止生长,地球因此变成了一片冰冷的荒漠。原本肥沃的、长满绿色植物和开满鲜花的大地被冰封了,没有一丝生机,因为春神珀耳塞福涅在大地上消失了。
宙斯将珀耳塞福涅许配给了自己的兄弟——冥王哈得斯。当哈得斯看见珀耳塞福涅在恩纳山谷里和姐妹们开心地嬉戏时,决定将她掳走。他请求地神盖亚在地里长出一株美丽的花,盖亚答应了,山谷里立刻长出了一株异常美丽的花。珀耳塞福涅看见这株花,被它美丽的外表和香气所吸引。为了追随这株美丽的花,她渐渐远离了姐妹们。当她伸手揪住这枝花想要将其摘下时,突然间大地迸裂,哈得斯乘着黑马拉的金色马车从地下来到山谷,一把抓住了珀耳塞福涅的手腕,顷刻间回到了地下。珀耳塞福涅只来得及大喊一声。她那凄惨的叫声传得很远,传到了海底深渊,传到了奥林匹斯,也传到了得墨忒耳的耳中。可是,除了太阳神,谁都没有看到这一幕。
得墨忒耳到处寻找,像鸟儿一样在海上飞掠而过,可是哪儿都没找到女儿的身影。她向女儿的姐妹大洋女神们打听,但没有人告诉她真相,甚至在鸟儿那里也得不到一点儿消息。
得墨忒耳悲伤欲绝,她在大地上奔波了九天,没喝一口水,甚至甜蜜的甘露流过她的唇边她也没喝一口。她到处寻找,没有一个人帮助她。第十天,她去找太阳神,含泪向他求助,太阳神告诉了她事情的全部经过:宙斯把珀耳塞福涅嫁给了冥王哈得斯,哈得斯掳走了她,把她带到了黑暗的地下王国,和亡魂们生活在一起。
听了这席话,得墨忒耳悲痛欲绝。她痛恨宙斯不经过她的同意就把女儿许配给了哈得斯。她撇下众神,离开了光明的奥林匹斯,变成凡人女子的面貌,穿上黑衣服,装成人们认不出来的样子(实际上,凡人察觉不到神的存在)。她在人间长久地奔波,最后来到了厄琉西斯。得墨忒耳坐在路边悲伤地流着眼泪,看起来就像一个看守仓库的老妇人。此时,厄琉西斯国王的四个美丽的女儿看到了得墨忒耳,她们同情地询问她是什么人,在这里做什么。得墨忒耳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她对她们说,自己被强盗掳走后逃脱了,经过长时间的流浪才到了这里,她无亲无故,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没有人愿意帮助她。四姐妹听了之后说:这镇子上的每一户人家都欢迎她,她们很想带她回自己家去做客。不过在这之前,她们得先回家去征得母亲的同意。得墨忒耳点头同意了。四姐妹把手中那些闪闪发亮的水罐装满水后便急忙跑回家去了。母亲墨塔涅拉吩咐她们立刻回去邀请陌生人到家里来做客。四姐妹回到刚才和得墨忒耳相遇的地方,发现女神还坐在那里,她的黑袍子一直垂到地面,盖住了她的脚。得墨忒耳跟随四姐妹回了家,当她进门的时候,墨塔涅拉正抱着年幼的儿子坐在大厅内。得墨忒耳刚跨过门槛,屋内立刻充满了奇异的光辉。墨塔涅拉马上起身迎接,心头顿生敬畏。墨塔涅拉请得墨忒耳坐下,亲自给她斟满甜酒,但女神一口都没喝。她需要的是用薄荷调味的大麦汤,那是收割者收割时的清凉饮品,也是厄琉西斯祭奠时所供奉的圣水。墨塔涅拉立刻准备了大麦汤,得墨忒耳喝了之后恢复了精神。她把墨塔涅拉的孩子抱在怀里,墨塔涅拉非常高兴,得墨忒耳便成了厄琉西斯国王刻勒俄斯和王后墨塔涅拉的儿子的保姆。得墨忒耳打定主意要让这个孩子得到永生。她每天都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膝盖上,让这个孩子吸入她永生的气息,还将琥珀色的神粮擦在孩子的身上。夜里,她把孩子裹在襁褓里,放进熊熊燃烧的火炉中。孩子越长越像一位小神祇。
不知道为什么,墨塔涅拉总是感到不安。一天晚上,当她看见自己的儿子躺在火里时,吓得尖叫起来。得墨忒耳很生气,把孩子从火炉中抱出来扔在了地上。得墨忒耳本想赋予这个孩子永生,不让他受任何伤害,却因为孩子母亲而让他失去了这个福分。不过,因为这个孩子曾躺在女神的膝盖上,睡在她的臂弯里,他还是享尽荣华富贵,并处处受人尊敬。
得墨忒耳向刻勒俄斯和墨塔涅拉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同时恢复了女神的面貌。瞬间,偌大的屋子里充满了奇异的光辉,芳香四溢。美丽端庄的女神得墨忒耳站在那里,她的金发披在双肩上,双眼炯炯有神。国王夫妇赶忙跪倒在她的面前。得墨忒耳告诉他们,必须在城镇附近建一座神庙,这样才能赢得女神的原谅。
得墨忒耳离开的时候,所有人都吓得瑟瑟发抖。第二天早晨,厄琉西斯国王便把人们召集在了一起,向他们宣布了女神的命令,大家都表示很愿意为女神建造一座庙宇。这座神庙最终在厄琉西斯的卡里科拉泉边建成了。建成那天,得墨忒耳来到这里,独自坐在神庙中,一心渴望女儿的归来。
对于人类来说,那是最可怕的一年。土地上不长半棵禾苗,公牛徒劳地拉着沉重的犁在耕地里转来转去,人类几乎要因饥饿而集体消亡了。宙斯不希望凡人都死掉,想尽快处理这件事情。他派众神去劝得墨忒耳,试图让她息怒,可是她不为所动。得墨忒耳说,只有把她的女儿还给她,她才会让大地上长出果实。宙斯意识到,这次他和哈得斯必须得让步了。宙斯下令,让神使赫尔墨斯去冥界传达自己的旨意,并带回珀耳塞福涅。
赫尔墨斯来到端坐于金宝座上的冥王哈得斯面前,他看到夫妇二人正并肩而坐。珀耳塞福涅听到赫尔墨斯的话后开心地跳了起来,她迫不及待地想回到母亲的身边。她知道丈夫必须得服从宙斯的命令。哈得斯虽然不情愿,但他确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同意让珀耳塞福涅回到母亲身边。不过,他给珀耳塞福涅吃了一粒象征婚姻的石榴籽,这样她迟早还会回到自己的身边来。珀耳塞福涅坐上丈夫的金色马车,和赫尔墨斯一起出发了。神马疾速奔跑,转眼就到了厄琉西斯。得墨忒耳从神殿中跑出来迎接女儿,就像酒神的女祭司迈那得从山坡上奔下来的速度一样快。珀耳塞福涅开心地投入母亲的怀抱,两人紧紧相拥。接下来的一整天,母女二人都在谈论各自的遭遇。当得墨忒耳听说珀耳塞福涅吃了哈得斯给她的石榴籽后,感到非常难过,担心自己不能把女儿留在身边。此时,宙斯又派了另一位神来找得墨忒耳,这位伟大的神就是宙斯的母亲瑞亚。她从奥林匹斯来到光秃秃的大地上,站在神庙前对得墨忒耳说:
来吧,我的女儿!万神之主宙斯在呼唤你。
我的女儿,回到诸神的神殿中去吧!在那里你将享尽荣耀。
每年寒冬将逝之时,你的爱女会站在新一年的大地上。
她每年三分之二的时光会和你一起度过,
剩下三分之一的时间才会回到黑暗的地下去,
以此来抚平你的伤痛。
请你还回你曾给予人类的礼物吧!

《珀耳塞福涅的归来》[英国]弗雷德里克·莱顿
布面油画,纵203.2厘米,横152.4厘米,创作于1891年,英国利兹美术馆藏。画面描绘了被冥王哈得斯(罗马神话中的普路托)掳走的珀耳塞福涅在归来的瞬间,焦急等待者大喜过望的场景。
得墨忒耳没有拒绝瑞亚的请求,但可怜的她每年仍要与女儿分别四个月,亲眼看着女儿走向没有光明的地下王国。得墨忒耳是个心地善良的神(人们总叫她“好女神”),她为自己给大地和人类带来的伤痛感到愧疚。伟大的得墨忒耳使大地恢复了肥力。很快,肥沃的农田里麦子开始抽穗,果园里瓜果飘香,阳光下的葡萄园泛着绿油油的光,整个世界重新恢复了生机。得墨忒耳接见了建造殿宇的厄琉西斯王子和使臣们,并选出一位叫特里普托勒摩斯的王子作为自己的使臣。她教特里普托勒摩斯耕种,让他传播给人们,她还把祭奠仪式的步骤传授给他和刻琉斯等人。没人讲过关于神秘祭奠仪式的任何内容,深深的敬畏之情使人们深缄其口。但观看过神秘祭奠仪式的人都会得到福气,一生将会有好运相伴。
人们在祭奠的时候会这样祷告:
满身芳香的厄琉西斯女神,
将最好的礼物赐予大地的女神得墨忒耳,
年轻美丽、充满欢乐的春神珀耳塞福涅,
请您赐予我们恩惠吧!
我们将为您奉上动听的颂歌以及我们真诚的心。
得墨忒耳与女儿珀耳塞福涅的故事中充满了悲伤。得墨忒耳是收获之神,更是一位可怜的母亲,她每年都要心碎地看着女儿离去。珀耳塞福涅是春天和夏天的璀璨女神,当她站在干燥、褐色的山坡上时,她的力量唤醒了种子,令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女诗人萨福曾这样描写道:
我听到了花开的春天的脚步声……
这脚步声就是珀耳塞福涅的脚步声。但珀耳塞福涅知道,这美丽有多么短暂,大地上所有的果实、花朵、叶子以及一切美丽生物,都会随着她步入黑暗的地下冥国之后,在寒冬中慢慢死去。自从冥王把珀耳塞福涅掳走后,她就再也不是那个每天无忧无虑、飞奔在花丛间的快乐少女了。虽然每年春天,她都会从黑暗的地下冥国中走出来,重新回到大地上,但随她一同回来的还有在冥国那些悲惨的记忆。尽管珀耳塞福涅美丽动人,但她的身上却散发着一种可怕的气息,人们常说她是“不可透露名字的少女”。
奥林匹斯众神都是“快乐的神”“拥有不朽之身的神”,与生来就要受苦和死亡的凡人不同。但在人类充满悲伤或者濒临死亡的时刻,他们可以从伤心的女神得墨忒耳和冥界的女神珀耳塞福涅的遭遇中寻求到一点平衡,得到一丝安慰。
狄俄尼索斯(巴克斯)
狄俄尼索斯的故事和得墨忒耳的故事截然不同。狄俄尼索斯是最后一位进入奥林匹斯的神,在荷马的史诗中,甚至都没有把他列入诸神的行列中去。除了公元前8世纪或公元前9世纪,在赫西俄德的作品中有关于狄俄尼索斯的一些简短的叙述外,早期的文献中没有任何关于他的故事。一首创作时间较晚(甚至可能早于公元前4世纪)的荷马赞歌,是唯一记叙了“海盗船事件”的诗歌,而“彭透斯的命运”则出自公元前5世纪的诗人欧里庇得斯最后一部戏剧。欧里庇得斯是最具现代思想的古希腊诗人。
狄俄尼索斯是宙斯和忒拜公主塞墨勒的儿子,他是唯一具有一半凡人血统的神。
只有在忒拜,凡间的女子才能生下
不朽的神。
塞墨勒是众神之王宙斯爱上的凡人女子之中最不幸的那一个。这么说当然是因为赫拉。宙斯疯狂地爱上了塞墨勒,并在守誓之河河边发誓会满足她的所有愿望。守誓之河边上发的誓言,即便是神王也不能违背。结果,塞墨勒受到赫拉的蛊惑,提出了要一睹宙斯真神的要求。宙斯知道,凡人在看见他的真神之后不可能再活着,但他也没办法。塞墨勒在见到宙斯真神的那一刻,因为无法承受伴随神出现的雷火而被烧死。宙斯赶忙抢救出还在塞墨勒体内不足月的婴儿狄俄尼索斯,将他缝在自己的大腿中,直到足月后才将他取出。随后,赫尔墨斯把狄俄尼索斯送到了倪萨山谷,请那里的仙女们抚养。倪萨山谷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山谷,但从没人去过,也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有人说倪萨山谷中的仙女就是许阿得斯姐妹,后来宙斯把她们变成星星放在天空中。当她们靠近地平线的时候,就会带来雨水。
就这样,酒神从烈火中诞生,由雨水来哺育,这也象征着把葡萄催熟的炙热和哺育葡萄生长的雨水。

《宙斯与塞墨勒》[法国]古斯塔夫·莫罗
布面油画,纵213厘米,横118厘米,创作于1895年,法国巴黎古斯塔夫·莫罗博物馆藏。画面描绘了宙斯出现时雷火将塞墨勒烧死的场景。画中,宙斯威严地坐在宝座上,眼睛瞪得滚圆,右手边是血迹斑斑、濒于死亡的塞墨勒。
狄俄尼索斯长大成人之后,便和自己的老师——半人半羊的山林神西勒诺斯,乘坐着他那辆由黑豹拉的车到处游荡。有诗歌这样描写他所到之处:
他踏上过遍地黄金的吕底亚和佛律癸亚的土地,
他走过艳阳高照的波斯平原,
他摸过巴克特里亚王国高大的城墙,
他到过饱受风雨摧残的米堤王国,
以及阿拉伯半岛上那幸福的国度。
凡是狄俄尼索斯所到之处,他都要教授人们如何种植葡萄和酿出甜美的葡萄酒,他向人们传授祭拜酒神的神秘圣礼,人们都把他奉为神祇。最后,狄俄尼索斯漫游到了自己的家乡附近。
有一天,一艘海盗船行驶在希腊附近的海面上。在靠近海岸的一个海岬上,海盗们看到岸上站着一位长得十分英俊的男孩。他那浓密的黑发垂在紫色的披风上,盖住了结实的肩膀。他看上去就像一位王子。海盗们想:如果抓了他,他的父母肯定会拿出大笔赎金来为他赎命。海盗们兴高采烈地跳上岸,七手八脚地把男孩拖上了大船。上船之后,海盗们想用绳子将他捆住,令他们惊讶的是,这根绳子一碰到男孩的手脚便断了。而他睁着大眼睛,含笑望着海盗们。
正在这时,舵手发现船改变了行驶的方向,他顿时恍然大悟,大叫道:“他一定是神!你们快放了他,否则我们都会遭殃的。”船长嘲笑舵手是一个愚蠢的傻瓜,还命令海盗们赶紧起航。船帆鼓满了风,船员们拉紧了船板,手上不停地划桨,可船却一动不动。正在这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甲板上出现了一株深绿色的葡萄藤,它缠绕在桅杆上,就像一个花环,上面开满了鲜花,结满了果实。不一会儿,芳香四溢的葡萄酒就从甲板上流淌下来。海盗们惊恐万分,船长命令舵手立刻靠岸,这时,男孩变成了一头大狮子。它咆哮着,对海盗们怒目而视。海盗们吓得跳了起来。他们的身上长出了蓝色的鱼鳞,脊背弯曲起来,双脚变成了尾巴,双臂变成了鱼鳍,纷纷跳入了大海。只有那位善良的舵手例外。善良的狄俄尼索斯宽恕了他,并告诉他不要害怕,自己是酒神狄俄尼索斯,是宙斯和忒拜公主塞墨勒的儿子。
狄俄尼索斯继续在人间游荡。在去往希腊的途中,他经过色雷斯地区,心情不错的他在那里大吃大喝,并快乐地跳起了舞。正在这时,埃多涅人那残暴的国王吕枯耳戈斯突然袭击了狄俄尼索斯,狄俄尼索斯纵身跃入大海,这才摆脱了吕枯耳戈斯的追击。后来,狄俄尼索斯再次返回这里,制服了这位曾欺辱他的国王,不过对他的惩罚并不严厉:
吕枯耳戈斯被囚禁在一个岩石洞穴里,
他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十分后悔,
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
他在黑暗的沼泽中越陷越深,
在一次又一次忏悔中认识到,
他曾嘲讽过的那位神究竟是谁。
狄俄尼索斯并没有过分严厉地惩罚这位国王,但宙斯对曾经欺辱自己儿子的人可没那么手软。他弄瞎了吕枯耳戈斯的双眼,并缩短了他的寿命。没过多久,吕枯耳戈斯就死了。要知道,招惹神灵的人总是活不长的。
狄俄尼索斯在游荡的时候,还曾遇到过克里特岛上的公主——阿里阿德涅。那时,她被雅典王子忒修斯遗弃在那克索斯岛上,尽管她曾救过忒修斯的命。狄俄尼索斯很同情她,把她救了下来,最后还爱上了她。阿里阿德涅死后,狄俄尼索斯把他送给她的王冠放在了群星中间。
狄俄尼索斯虽然没见过自己的母亲,但在心里却日益思念她。后来,他实在难以纾解思念之情,便冲到冥界去寻找她。狄俄尼索斯找到母亲后,竭尽全力与死神抗衡,不让他带走母亲。最后,死神屈服了,让狄俄尼索斯带走了她。狄俄尼索斯并没有把母亲安置在人间,而是带她去了奥林匹斯。众神同意把塞墨勒当成他们中的一员。她虽然是个凡人,但毕竟生下了神,理应和他们住在一起。
酒神狄俄尼索斯有时和蔼善良,有时残忍可怕,他会驱使人们做出可怕的事情。他有很多女随从,在这些女随从中,最没有规矩的要数他的女祭司迈那得斯了。他的这些女随从经常喝得醉醺醺的,跟随狄俄尼索斯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她们在狂欢的气氛中如醉如痴,舞之蹈之,在树林里狂奔尖叫,挥舞着长有松果的树枝。当她们疯狂或极度兴奋时,就会使用暴力,残忍地把路上遇到的动物撕碎,吃血淋淋的生肉,她们唱道:
啊!多么美的山野!
我们尽情跳舞,纵声歌唱,
奔跑在山野丛林中,自由自在。
当我们感到疲惫时,就躺在令人惬意的大地上。

《酒神巴克斯与阿里阿德涅》[意大利]提香·韦切利奥
布面油画,纵206厘米,横289厘米,创作于1520年至1523年,英国国家美术馆藏。画面描绘了酒神巴克斯(希腊神话中的狄俄尼索斯)与克里特国王之女阿里阿德涅相遇时的场景。
我们捕杀野山羊,饮鲜血,吃生肉,逍遥自在。
奥林匹斯的众神都希望他们的祭品和神殿是美丽整洁的,但经常发酒疯的女祭司迈那得斯却没有神殿。她们到旷野里去敬拜,到最荒凉的山岭、最深的森林里去敬拜,仿佛在依从古代的风俗——那时的人们还没想到为他们敬拜的神建造神殿。她们走出尘土飞扬、拥挤不堪的城市,回到无人涉足的丘陵和林间。在那里,狄俄尼索斯赐给她们食物和饮料——香草、浆果和野山羊的奶。她们的床就是柔软的草地——在枝繁叶茂的大树下,松针年复一年地落下来的地方。当她们醒来时,会感到一种宁静和天堂般的清新。她们在清澈的小溪里洗澡。这种露天举行的敬拜仪式以及野性之美非常美妙可爱,充满自由。然而,这种野地崇拜也常常会发生可怕的血腥盛宴。
酒神崇拜主要聚焦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上:一种是自由狂欢,一种是野蛮残忍。酒神给他的崇拜者的,可能是二者中的任何一个。他有时是给人类福分的神,有时是给人类毁灭的神。关于他的故事,最糟糕的就是发生在他母亲的家乡忒拜的“彭透斯的命运”。
狄俄尼索斯游荡到忒拜,在那里开创他的祭拜仪式。总有一堆妇人围绕在他的身边,就像他那些女随从一样。她们头戴常春藤冠,身披小鹿皮,手拿缠着常春藤、杖顶缀着松果球的酒神杖,敲着手鼓和铙钹,扮成酒神狂女,嘴里唱道:
啊!狄俄尼索斯的信徒们,来吧,快来吧!
让我们伴随着低沉的手鼓和铙钹声,赞美他吧!

《酒神节》[意大利]提香·韦切利奥
布面油画,纵175厘米,横193厘米,创作于1519年,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藏。画面描绘了酒神狄俄尼索斯(罗马神话中的巴克斯)与众神纵酒狂欢的情景。
他是给我们带来欢乐的神灵,
最神圣的圣歌在召唤我们。
快到山上来吧,在群山之间狂欢吧!

那时候,忒拜的国王已经是彭透斯。他是塞墨勒妹妹的儿子。他并不知道这群近乎疯癫、行为诡异的妇人们的首领竟是自己的表兄。他更不知道,在自己姨母死去的时候,宙斯保住了自己的表兄。他觉得这些陌生人疯狂跳舞、大声唱歌和一系列古怪的行为是非常令人反感的,应该加以制止。彭透斯命令卫兵抓住并囚禁这些陌生的来访者,特别是那个喝得满脸通红、来自吕底亚的领头的“巫师”。正当彭透斯下命令时,他听到背后传来一个声音:“你要抓捕的是一位神,他是塞墨勒的儿子。是宙斯保住了他的命。他是和得墨忒耳一样受人尊敬的伟大的酒神狄俄尼索斯。”说话的人是年老失明的老先知——忒瑞西阿斯。他是忒拜的圣人,能了解神的旨意。当彭透斯转过身来准备回答时,他发现这个老头和那些疯癫的来访者一样,头上戴着用常青藤编织的花环,肩膀上披着一张鹿皮,颤抖的手中拿着一根奇怪的松枝。彭透斯轻蔑地看着这个老头,然后命令他滚出自己的视线。这下彭透斯可是自取灭亡了,因为当圣人劝告他时,他却不肯听。
狄俄尼索斯被一队士兵带了进来。在士兵们抓捕狄俄尼索斯的时候,他并没有试图逃跑或抵抗,反而极力配合他们,让他们毫不费力地抓到了自己,以至于这些士兵都有些羞愧,解释说自己只是奉命行事,并不是有意抓他。他们还告诉狄俄尼索斯,那些被囚禁起来的妇人全都逃到了山上,因为脚镣和牢门自动打开了。这些士兵说:“这个人在忒拜创造了很多奇迹……”
彭透斯目露仇恨地瞪着被抓来的这个人,气急败坏地跟他讲话。但狄俄尼索斯的态度却极其平静温柔,似乎是想用这种方式打动彭透斯的心,让他看清楚此刻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神祇。
狄俄尼索斯警告彭透斯说:“你不能把我关在牢里,因为神会给我自由的。”
彭透斯嘲讽地说:“神?”
狄俄尼索斯说:“是的,他就在这里,看着我受苦。”
彭透斯说:“但我的眼睛看不到他。”
狄俄尼索斯说:“他就在这里,你当然看不见他,因为你心性不纯。”
狄俄尼索斯的劝说激怒了彭透斯,他命令士兵把狄俄尼索斯捆起来,扔到囚牢中去。狄俄尼索斯临走时说:“你欺辱我就是在欺辱神。”
囚牢自然是关不住狄俄尼索斯的。他从牢中走出来,走到彭透斯面前,想再一次说服他屈服于已经显示出神迹的神灵,并举行盛大的祭拜仪式。然而,彭透斯还是一味地侮辱狄俄尼索斯,并恐吓他。狄俄尼索斯决定让他自取灭亡。接下来,一场可怕的悲剧发生了。
彭透斯怒不可遏,他命令全副武装的步兵和骑兵去驱散大批信徒。此时,许多忒拜的妇女已经加入到信徒的行列中,就连彭透斯的母亲和姐妹都在其中。这时,狄俄尼索斯露出了可怕的一面,他向所有的信徒们大喊:“他就是嘲笑我们神圣教仪的人,惩罚他吧!”他的蛊惑让妇人们发了疯。所有人都认为彭透斯是野兽,是一头美洲狮。酒神让彭透斯的母亲变得癫狂,认不出自己的儿子。她冲在最前面,她的姐妹们蜂拥而上,想杀死这头“狮子”。彭透斯终于知道自己是在和一位神祇作对,不过,他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直到她们把彭透斯撕成碎片后,酒神才恢复了她们的理智。彭透斯的母亲看到了自己所做的一切。此时,那些挥动着松枝又跳又唱的妇人们才清醒过来,看着悲痛万分的彭透斯的母亲说:
诸神以不为人知的方式降临到人的身上,
他们本可以实现许多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但却总是事与愿违,
我们从未想过要踏上神给我们指引的道路,
但这一切却发生了。
在这些不同的故事中,狄俄尼索斯的思想似乎是相互矛盾的。有的故事中,他是给人们带来欢乐的神:
用金子束发、面颊红润的酒神巴克斯,
酒神狂女们围绕着他,
他们无忧无虑的火炬在熊熊燃烧。
有的故事中,他是无情、残酷、野蛮的神:
他面带嘲讽微笑着,追逐着他的猎物,
与他的崇拜者们一起生吞活剥,
共庆酒神节。
事实上,狄俄尼索斯之所以有这两种形象,正因为他是酒神。酒既有好处也有坏处。酒能使人们从心底感到愉快和温暖,但同时,酒也能让人烂醉,以至于做出很多失态的行为。希腊人是一个目光透彻的民族,他们在喝酒的时候,不仅能看到酒给人带来的愉悦,还能看到酒使人变得丑陋可耻。狄俄尼索斯是葡萄酒神,所以他有时会使人犯下可怕的罪行,没人能保护他们,甚至没人试图去帮助彭透斯躲避悲惨的命运。希腊人常说,当人们疯狂地喝酒时,这种事情确实会发生。但这个事实并没有使他们忽略另一个真理,那就是:酒是“快乐的制造者”,它能使人们的心情变得轻松愉悦。
当烦恼萦绕在你的心头时,
狄俄尼索斯的酒会让你远离烦恼,
带你去你从未到过的地方。
它让穷人变富,富者更富。
带给我们这些美妙旅程的,
只是葡萄树上结出的果实而已。
狄俄尼索斯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形象,因为酒有双重属性,所以作为酒神的狄俄尼索斯自然也有着双重属性。他既是人类的恩人,也是人类的毁灭者。
从他赐给人类恩惠这方面来说,酒不仅带给人快乐,也给人带来生机,疗愈疾病。在他的影响下,人类勇气倍增,恐惧消除——至少暂时是这样。酒提升了他的信徒的胆量,让他们觉得自己可以做到他们本以为做不到的事情。当然,这种幸福和自信会随着他们慢慢清醒或喝得更醉而消失。但在这种幸福和自信的感觉持续的时候,人们就像被一种强大的力量支配着,所以人们觉得狄俄尼索斯是独一无二的神。他不仅存在于人身体的外部,也存在于身体的内部。狄俄尼索斯可以把人变得和他一样。饮酒的快感是一种错觉,让人觉得他们比神知道得更多,甚至自己也可以成为神。
这种想法与过去的旧观念有别。过去的人们认为,礼敬酒神就是多喝几杯,让自己变得快乐、自由或干脆醉倒。不过,也有些信徒是滴酒不沾的。过去的酒神信徒通过醉酒来获得片刻的欢愉和解脱,如今人们则是通过灵感。酒神也变成了赐予人灵感的神。这种转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我们不得而知。但它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狄俄尼索斯在后世成为希腊最重要的神祇。
祭祀谷物女神得墨忒耳的“厄琉西斯秘密祭奠”对人类的影响确实很重要。几百年来,这些仪式帮助人们快乐地生活,满怀希望地死去。但它的影响力并没有那么持久,这可能和这个神秘的祭奠仪式不允许公开和流传有关。渐渐地,这些仪式在人们心目中只留下一个大概的记忆。而酒神狄俄尼索斯则不然。在他的盛大节日里所做的一切对全世界都是开放的,其影响力巨大。在希腊,没有哪个节日能与酒神节相匹敌。酒神节在春天葡萄树开始长出枝叶的时候举行,一直持续五天。酒神祭祀游行带有狂欢性质,酒神的狂热女信徒们会放下家庭和手中的活计。节日期间,没有人会被关进监狱,甚至还有可能会释放囚犯,并允许他们加入游行的队伍。人们祭奠酒神的场所不是会发生可怕的野蛮行径和血腥屠杀的荒野,也不是一个有秩序的用来举办祭祀活动的神殿,而是在一个剧院里。祭拜仪式是一场戏剧表演。这场戏剧是希腊最伟大的诗歌,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诗歌之一,它是为狄俄尼索斯而创作的。那些写剧本的诗人,参与其中的演员和歌手,都被认为是狄俄尼索斯的信徒。演出的时候,无论是作者、演员还是观众,都在进行祭拜活动。人们认为,狄俄尼索斯应该也在场,所以牧师们会坐在离他更近的荣誉席位上。很清楚的一点是,神的圣灵能使人充满灵感,使人能写得更好、演得更好,这一点比他先前的思想重要得多。最古老的悲剧是在狄俄尼索斯的剧院里创作的,它是世界上最好的戏剧之一。除了莎士比亚的作品以外,没有能与之相比的戏剧。那里也上演过喜剧,但悲剧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喜剧,这也是有原因的。

狄俄尼索斯——这个奇怪的神,他既是快乐的狂欢者,也是残酷的猎人;他既是崇高的灵感赐予者,又是一个受苦的人。他和得墨忒耳一样,都曾遭受过苦难。可他不像得墨忒耳那样是为别人而痛苦,他是为自己而痛苦。他是葡萄树,但总是被修剪,就好像没能结出果实的没用的东西一样。他的枝杈总是被砍掉,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每到冬天,就像一株枯死的树,只剩一个古老而粗糙的树桩。狄俄尼索斯和春神珀耳塞福涅一样,寒冬一来就死去了。可是,狄俄尼索斯比珀耳塞福涅更可怜,他死得非常凄惨:他被撕成了碎片,有的故事说他是被提坦神族杀死的,有的故事说他是被天后赫拉下令杀死的。但他总是能在死后重生。人们在他的剧场里快乐地庆祝他的复活,在人们的心目中,他所承受的暴行和人类受他的影响而施行的暴行,都与他关系密切,令人无法忘记。狄俄尼索斯不只是受苦的神,而且是悲剧的神,没有一位神灵像他一样。
但是,狄俄尼索斯也有他的另一面。他相信死亡并不是一切的终点。他的信徒们相信,狄俄尼索斯在死后能复活表明灵魂在肉体死后永远存在,这种信仰是“厄琉西斯秘密祭奠”的一部分。起初,这种信念的中心是春神珀耳塞福涅。每年春天她都会从死亡中醒过来,从黑暗的冥国重回大地。但作为冥后,她即使在光明的世界里,也会让人联想到某种奇怪而可怕的东西,她总是带着死亡的气息,怎么可能代表复活,代表对死亡的蔑视呢?与她相反,狄俄尼索斯从未被认为是冥国中的神,也不曾带有死亡的气息。关于珀耳塞福涅的大多数故事都是她如何在黑暗的地下国度中度过时日的,而狄俄尼索斯的故事中有关冥国的只有他从冥国救母这一个。由于狄俄尼索斯的复活,他被认为是比死亡更强大的生命的化身,因此取代珀耳塞福涅,成为不朽灵魂信仰的核心。
在公元80年左右,伟大的希腊作家普鲁塔克,在离家很远的地方收到了女儿去世的噩耗。那是他最温柔的孩子。他在写给妻子的信中写道:“亲爱的,你听人说,灵魂一旦离开肉体,就会消失,没有任何感觉,但我们都知道酒神巴克斯的秘密。我们都是他的信徒,我们都坚信一个毋庸置疑的真理:我们的灵魂是不朽的。我们应当认为,灵魂在死后会进入一个更好的地方,一个更幸福的环境。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继续,就让我们好好安排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内心更纯洁、更睿智、更坚强地生活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