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章 仙人
大叔公说完,久久无语。半晌之后,才对李巧说道:“你有什么疑问问吧,你对这儿不熟悉我尽量帮你了解。”
听了大叔公之前一番话,李巧不知道该对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说些什么。
李巧沉默片刻微微叹了一口气,最终还是问道:“大叔公知道县里的情况吗?”
“你想去县里?县里的危险比外面大得多。我们也曾有人去县里买卖过货物。若是没有背景,普通小民得罪了帮派混混,可能当晚就没命了。没本事没背景,想在县里安稳的看到第2天的太阳都不容易。”
“你没有证明文书,走到城门就会被县兵当作细作抓到大牢里,而且在县里你做什么都会有人收税,县兵收过路税,税老爷收交易税,帮派收保护税,巡兵会收巡逻税。总之,没钱没背景在县里会被吃的连骨头都不剩。偌大的县城是没有穷人的立足之地的。”
李巧心又是一揪,真他喵的黑呀。
“以你的本事倒是可以在县里找个靠山,在帮派大家族手底做事总归安全一点。”
“那武者呢?大叔公你了解武者吗?”
“武者老爷那可是大人物,我们可惹不得具体的我们也不懂。但帮派,世家,县里招兵,招捕头都会抢着招武者大人。”
“若你有练武的天分,还能被招进武馆呢。据说若能被武馆招揽,那就能在县里横着走。李巧,你若能当个武者,那你的前方也算一片坦途,谁也不能轻易招惹你。”
李巧心中苦笑,武者估计也就只是个高级的打手。
“那大叔公,县里之前可有什么大事?”
“大事,哦,两年了我都快忘了。每年县里兵营都会招兵,若能当兵,那一家也会变得好过一点,至少能免掉不少税收。”
“而最大地事,便是每年都会有仙人来县里收徒。连官老爷都得恭敬的帮忙把人聚在一起。年满9岁的孩童,每一个都得去让仙人看看。如果不去县里便会来拿人往后的税收翻倍。那可是仙缘,能跟仙人学仙法,而家里也会免10年的税呀!”
“只是仙凡两隔,若是被仙人带走那几乎是无法相见了。所以还是有不少人心里不太愿意自己的孩子被仙人带走的。但我们小民又有什么办法呢?唉。”
李巧听了这一段话,心头猛地一跳。
仙人,这是一个修仙的世界?
你妹地,那得低调一点不然以后人怎么没地都不知道。
李巧赶忙问道:“那仙人会法术吗?仙人和善吗?”
大叔公看李巧的样子,便知道李巧对仙人很感兴趣。
“仙人能够御空而行,这个我是亲眼看到的,至于别的我也没看到。关于仙人是否和善,我没有和仙人说过话,具体是个怎么样的性格我也不知道。但以仙人平时对我们凡人的态度来看,仙人还是比较善良的。收徒之后,偶尔还会撒下铜板,接济一下百姓。我听说有的地方仙人还会帮我凡人剿贼呢!一个法术下去一整个山寨都没了。那可是真仙人哪,可比衙门里的人好多了。”
说起这些,大叔公的脸色也不由的带上了一丝敬仰。
我去!这个世界的仙人这么善良的吗?还施舍百姓,还帮忙剿贼?那为啥还对官衙对老百姓的欺诈视而不见呢?以仙人的本事,每年都会来收徒,不会不知道衙门的所作所为吧。
说到这儿,大叔公轻叹一声:“如果仙人能早点来收徒就好了,那大河桥很多人就能活下来了。”
又谈到这个话题,李巧心头又是一紧。转移话题问道:“既然仙人这么善良,大叔公可有听说过仙人斩贪官救百姓的?可有想过让仙人为大和桥讨个公平?”
大叔公端起了酒杯:“不可能地,仙人不理凡俗是不可能对衙门动手的,更何况衙门还帮着仙人收徒呢。”
说完默然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那仙人一般何时来收徒?”
大叔公看了李巧一眼淡淡一笑:“每年腊月农闲之时,李巧你年龄太大了,仙人是不会收的,走武者这条路可能对你更好一点。”
“嗨,大叔公我就是随口问问。我都40多的人了,还会想那不实际的事?”
大叔公点点头。
李巧心里算了算,现在11月了,等过完年再走。到邓县正好完美避过了仙人收徒,应该能安全不少。有系统还是老老实实的发育,别去修仙,把自己给莽没了。
接下来李巧又和大叔公打听了很多事。这酒整整喝了一下午,看着天快黑了李巧方告别老者回到自己的小屋。
这一天知道了很多信息李巧得好好消化一下。
“二帅,我能修仙吗?”
系统也没多考虑,立刻回答:“应该不能。”
“为啥?”
“因为按照前世小说所述,再根据这个世界所了解的信息,修仙似乎需要一种名为灵气的能量。我也确实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空气中有一种普遍活跃的能量。而这种能量地球是没有的。”
“而且这种能量靠近你周围一米范围全都被排斥了。也就是说你一米范围内就没有这种能量,你就没办法和这种能量接触。”
“如果这种能量就是灵气的话,你觉得你还能修仙吗?”
你想听完倒是没有多少失望,这有点像前世小说里说的绝灵之体。反正自己也没打算靠修仙升级。
不管怎么样,明年先去邓县看看情况再说。
“呦,王大爷,我帮你搬都是一个寨子地,还跟我客套啥呀?”
“李大哥去犁地呀,等等我,我和你一块去。”
“小牛把木桶拿来,我帮你把你家的水打满。”
“那个李二娃,我抓了几头绵羊,这羊毛就给你家织冬衣了。”
就这样,李巧在和寨民们互帮互助中悠然地度过了一个月。
新年在哪个世界都是值得庆祝的一天。
这一天即便小荒寨已经穷得响叮当都没得响。每户人家还是喜气绵绵地打理完屋子,穿上最干净的衣裳,敲打着木竹代替爆竹,大家一起庆祝新的一年地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