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 优秀奖(1)
《萤火》
·获奖理由
诗人借萤火虫思考人类生存的问题,在静谧的夜中思索,倾听内心的声音。以小见大,引人深思。
《农民工(组诗)》
·获奖理由
表现了对弱势群体的爱与关注,立意正向,关注社会现实。
《路过人间的词语(组诗)》
·获奖理由
作者善于观察细节,捕捉世事万物的诗意,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我看见搭向天际的云梯(组诗)》
·获奖理由
诗韵规整,情感豪迈大气,色调明亮温暖。
萤火
黄燕
作者简介
人生的许多疑惑,往往能在书中得到不错的解答。我喜欢文字里的故事,喜欢体会书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喜欢跟主人公一起经历一段奇遇,在卷末合上书本,结束旅程——我就是这样一个喜欢文字的平凡的人,更想用自己的笔写出心中的故事,分享自己的想法。
是夜幽暗
无星无月
天地无光
一只萤火虫
带着一点幽光
闯入这浓稠的夜
这一星萤火
忽明忽暗
宛如心跳
宛如呼吸
微弱,却坚定
它既不如火热烈
也不像月耀眼
更不似日强势
只带着一点幽光
微弱地、不起眼地
也许下一刻
就会被夜吞噬
带着一抹微光
颤动着孱弱的翅羽
它无力照亮他人
也无心驱散黑暗
只固执地、自如地
释放一点卑微的光
于无边黑夜中回旋、独舞
读者评论
整个世界都在黑暗中死寂,所有生灵都沉默于此,只有这一只不起眼的萤火虫不小心闯入其中,卑微地发光,不为别人,只是坚守自我,不甘心在黑夜中沉默。作者对于《萤火》的描写,意象深远,意蕴绵长,令人回味无穷。
农民工(组诗)
姜方
作者简介
姜方,1966年出生,贵州纳雍人,中学高级教师,贵州省作协会员,有诗作200余首散见于《山花》《飞天》《绿风》《中国校园文学》《广西文学》《北京文学》等文学期刊。
行道树下
以背垫为席,竹篓为枕
他的睡姿不是很美
他刚好睡在那片绿荫里
这是个炎热的下午
孩子们已经上学了
人行道显得很宽敞,很友好
行道树下,一个农民工呼呼地睡着了
他的鼾声,足以让每个失眠的人
羡慕三分;他的鼾声里
有一条深深的小巷,足以穿越黄昏
行道树下,他什么时候睡的
什么时候醒的,谁也不知晓
他是中午多喝了两杯,还是
被下午的阳光灌醉的,谁也不知晓
路过那里的时候,我放慢了脚步
我想为他的鼾声叫好,为他的睡眠击掌
他的睡梦里,有一片青青的小草……
他们
戴着橘黄色安全帽
像几枚晚熟的橘
挂在脚手架的枝头上
下午,我回来的时候
他们还挂在上面
夕阳的余晖,将他们身影
胡乱涂抹在大地上
今天是国庆节
其实人人都有节,只是
他们没给自己放假
原来就在我们不经意时
一栋大楼就竣工了
一座城市就站起来了
大楼很大
他们是那么小
读者评论
《农民工》(组诗)优秀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独特的取材视觉(角度)。市场经济大潮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其中一部分是靠力气挣钱养家糊口的农民工。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截取片段入诗,《行道树下》写一位农民工在行道树下睡觉:“以背垫为席,竹篓为枕/他的睡姿不是很美/他刚好睡在那片绿荫里”,《他们》截取泥水工在国庆仍在劳动:“戴着橘黄色安全帽/像几枚晚熟的橘/挂在脚手架的枝头上”,取材角度小,立意却很好。二是诗句干练,结构顺畅,像说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其间也不乏音乐节奏美,如“我想为他的鼾声叫好,为他的睡眠击掌”(《行道树下》)。三是结语句(诗眼)意蕴丰富。《行道树下》结尾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睡梦里有青青小草,希望和生命力如小草繁茂,诗之张力就凸显出来了。
路过人间的词语(组诗)
木易沉香
作者简介
木易沉香,本名杨润峰,河南作协会员。诗作散见于《诗刊》《诗选刊》《星星》《中国诗歌》《绿风》《诗潮》《散文诗》《山东文学》《世界汉语文学经典微诗一百家》等国内外报刊和诗歌选本。曾获“人口杯”文学作品大赛特等奖,“龙舟杯”文学作品大奖赛一等奖、全国端午诗歌大赛一等奖、第二届“中国·曹植诗歌奖”二等奖、第七届银鹰杯全国文学大赛二等奖、《星星》诗刊“宝箴塞杯”诗歌大赛二等奖、《山东文学》第三届网络文学大奖赛诗歌奖等多种奖项。中国诗歌流派网2014年度“中国好诗榜”上榜诗人,著有诗集《暗香不尽春未央》。
我听见了天空的回响
我听见了晴朗天空的回响
在运河两岸,稻草人张开双臂
葵花,拨动太阳的光芒
阳光一遍又一遍地,洒在东平原上
五谷皆大熟成,草木趋向安静
歌声起处已是故乡。能够
轻易抵达秋天的路,覆盖下来
晚风吹低尘世烟火,和一弯流水的轮廓
恰如苍茫的远山,手持上古经卷
吐出熟稔的月色,掠过浪花里的白
万物闪耀
与瓦蓝瓦蓝的天空,和白白的
云朵无关,与向日葵这些
热切过的目光无关,田野静谧
山坡也静谧。东风不来
春雨一直不下,阳光千万里
那个喜极而泣的人,不比
春天里久别重逢的桃花,借助
他乡手中的归途,回望天涯
哀歌
就是这样吧,天色将晚
雾霾弥散,落日后的大地
有着大无畏的忧伤,夜风吹落
人间烟火,不足以填补春天体内
多余出来的,一片恻隐之心
他站在料峭的豫东平原,无力
提起满树枝柯,与背井离乡
而麻雀飞起的时候,时光的另一面
黑或者白,各自瑟瑟地开着
在你的世界里,永不停歇
像一种来不及到场的离别方式
序曲
那里,归咎于我的黄昏已然落尽
薄暮的峰峦扯出最漂亮的夜色
炽焰在斑驳的沉滞中,隐去喧哗的影子
属于我们的悲伤,越来越少?
那里,晚风轻吹,萤火闪耀
经过粉饰的露重霜寒,摆脱天空的桎梏
抱紧战栗的烟火,世界如此寂寞!
只有泣饮的苍茫,拖得动春秋的辽阔
大地的油菜花
她说每次日落之后,身体内的
汁液,都要回到雷霆里面
去体验锋利,抑或是更尖锐一些的场景
恍若温良下来的闪电,不遗余力地
赶路人间,点燃孤单的灯火
大地的油菜花,躲在饥渴春光的
背部翳蔽风雨,不肯沿途释放
叮当的金黄,唤出乡村背篓上的献辞
但是,当她再次准备好一场浩荡的东风
寂寥天空下那些河流,便活了过来
蔷薇
最初流水浮动,叶脉的边缘
拒绝腐朽,声名显赫的刀锋之上
旧年的山石长出淤黑,歌舞升平苟且偷生
叛逆的魂灵围困,冗余半生的蔷薇
篱墙外的誓词又一次转身,一些
口语喧嚷,无法成全城垣内优雅的箴言
在闪亮的繁盛里,草莽的星辰褪去贫瘠的翅膀
继续攀爬故国,温婉的风景
“那么好吧,只需低头沉默,是金。”
请允诺永恒的卑微,如悲悯一世的蝼蚁
冲破荣耀的缺口,越过高山和平原
却不厌倦大地的平静,怅恨草木绿的天空
沉疴
他认为急促下去,火焰仍不会爆裂
擅长腹黑的摩羯携带声泪俱下的泥沙,正在
避开回笼的刀影,穿过一册典籍的高度
此时沉疴,尚未波及他的切肤之痛
他逐渐惋惜那些风暴里无辜的雷电
然而锋刃的裂纹,早已伸进慷慨的暮色
为潜伏的每一枝绿,僭越黎明馥郁的嗓音
馈赠喑哑的蜂鸣,和暗流涌动后的宿命
陈词
灰蒙蒙的天空下,金色的马匹
仍旧在他的暮霭里奔腾,而更多的寺庙丢掉
粗粝的陈词滥调,小心填充的光阴
冬日,已经空出河流的位置
春光背叛了白昼,浮世清欢仿若虚荣的
篝火,爱上优柔寡断的夜晚
他愿意忽略南羲炽暑,夕阳傍照
应许的鸡鸣更鼓,只需一颗粮食的答允
便可踽踽独行,弯下峭拔的腰身
总要有一部分草木枯黄下来,去遮住
雨水的故居,类似慈悲的乡音植根于潮汐的
底部,难以保持尘世的静默
十行
他告诉自己,那便是停滞的阳光
碎裂下来的泡影,曾经变幻其中
妒忌故乡一缕清风的灰烬,却又羞与
琉璃的翅翼为伍。唯独蛰伏的虫豸动辄得咎
急切之间,无法获取獠牙的默许
鸟雀吞食未萌的种子,除了
春天的面容,万物从来都默不作声
他不知道究竟是谁,得到泥土的恩准
施法贴近他的天际。使用被乌鸦丢失的琐屑
抬起食指,去刺痛落日的云翳
孤独
黑落下来,黄也要落下来
像麦子的芒刺,五月里的江山
小心呵护金色的外延。又像幽微的星光
不言不语,匍匐在寥廓之上
该远的都远了,我终于成为
人世间独一无二的王。有时候
单是一个人的安静,反而比放射的灵魂
埋没的暗色深渊,更能激起波浪
秋风辞
闪电走了,波浪又退回去
你说必须赔上整个清宵,良夜
和怅惘春天的雨水
才能在蓬松的沙质里种下哀歌
毒酒、沸腾的阳光
与三尺青锋
涂抹胭脂的河流暗了下来
它之前一直嫉恨那些过往的秋风
对草木无休无止的杀戮
可是时空之芒,是蹉跎岁月最好的方式
平坦原野雕刻出的崎岖,总会被
我们额头的白霜覆盖
从来都默不作声
这一切,是时候了
犹如秋天回到草木的萧索
春季,回到明媚的桃色
苍茫的西山,有那么多的
雀鸟,在落日下
托起矜持已久的风暴
星空一点一点,轻轻绽开
朴素的灯火,东沙河里残留的
风声,压低了黄土高坡
每个夜晚的乡村,都是安静的
鸡一叫,黎明就醒了
只是我
尚未从,黑暗的边缘走过
读者评论
这是一组容量非常丰富的诗歌,巧妙的是庞大的容量不但没有影响观感,反而有排山倒海的效果。乡愁弥漫,壮怀激烈,虚实结合,意象丰富,语言充满张力,情感自然而然流泻于外。诗人通过对故乡景物的形象描写,为我们展开了一卷欲说还休的广阔画卷,并将意蕴提升到精神的云蒸霞蔚之处,令阅读者在自己营造的诗情空间和淳朴美感中流连忘返。
我看见搭向天际的云梯(组诗)
梨花
作者简介
何琼珍,女,笔名梨花、荷花、倩影。广西作家协会会员。闲暇喜欢摆弄暖心的文字,寻找回归心灵平静的港湾。曾有多篇新闻通讯被国家级刊物采用,文学作品散见于《散文诗月刊》、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反腐倡廉网、《中国农村金融杂志》、《广西工人日报》、《贵港日报》等,散文诗入选《世界华文散文诗年选》。
我看见搭向天际的云梯
鹅卵石闪烁在清澈的河水中
我那双孩童时的眼眸
一直盯着起伏的阵阵涟漪
然后,看见对面的河岸岩丛
看见河岸渐次迷蒙的竹林,以及升起的炊烟
我看见,一群人从对面走来,走在轻轻浮动的木排上
他们甩开膀子,亮着嗓子,唱着乡谣
他们晚归的身影,这样清澈地徜徉
在我的记忆的深处,在这一条回家的路
那一群人,有叫着我乳名的家人
如今,有一把搭向天际的梯子
仿似水中已不再看见的浮桥,这笔直的梯子,向前
次第亮起的路灯,以及柔和的灯光,洒落梦一样的夜晚
另外一群人,从这里经过,往返
繁星流梭的光,照亮蜿蜒向上的梯子
这一群人,他们的父辈正享受刀耕火种后的阳光
这一缕洒向村庄的阳光,如此惬意
经过父辈抚摸头顶的这一群人,他们在路上
在一把向云端的梯子,向前,向上
他们的人以及心都在向前,向上
我看见搭向天际的云梯
这一把搭向天际的梯子
如同一条玉带,盘绕群山万壑,穿越风雨沧海
沿着梯子,捡拾阳光,捡起一地丰稔的稻浪
这一把天梯,看见澄净,看见美丽
看见了奔跑在阳光里、在原野里
在幸福里的笑靥………
行走在八桂的道路上
春天,广袤的原野山屏水画
我的梦想,如同春雨一般,从昨夜的帘卷中
消去黄花,消去乍暖还寒
沿着这一路向后退去的枫树,向前,向旷远的方向
梦想流淌,在轻风细语中,在画卷的山涧
秋天,姹紫嫣红的路途上
我的梦想,如同一叶紫荆花,挥手告别炽热的河流
今天,在金风传送的芳香以及收获的惊喜里
我看见,这一路,这原野上的骏马,奔跑
满载果实,满载欢欣,装着每一个人满满的期冀
行走在八桂的道路上
在路上,远望去,龙脊梯田,点染层层的希望
似看到花山的壁画,更迭、变幻
又似看到,象山与渔舟,娴静如同鸥鹭以及樵夫
这一匹在原野奔跑的骏马,迎来灵秀葱茏的前方
阡陌纵横,这一片原野见过一匹骏马,又一匹骏马驰骋
行走在八桂的道路上
在路上,远望去,峰峦叠翠,连绵起伏的峥嵘
江水与吊脚楼的相互映照,如同淋漓水墨
似在梦中,又不在梦中,我们知道
我们已在飞疾的路上
这一匹在原野奔跑的骏马,迎来一幅大美的壮锦
能抵达,风疾路遥,梦想在疾风中越跑越快
一匹在原野奔跑的骏马,她在追赶高铁的步伐
我能够听见,她的呼吸,她的跳跃的音律
我能够看见,此刻,齐头并进,栉风沐雨
她是大地的脉搏以及灵魂,仿似融洽甘泉潺潺
桂花溢香,她是这片美丽苍穹下,最耀眼的阳光
读者评论
读《我看见搭向天际的云梯》,感觉很好,慨叹这组诗的作者出手非凡,字字珠玑,句句金玉,其语言实在太美了!像优美的乐章,声声悦耳,令人陶醉。生活中的一个个细节,就像一个个音符,不断地在我耳边响起,令人入迷;那一个个景观与事物,像臻美的画图,使人惊叹,催人奋进。这首诗中的“升起”“走在轻轻浮动的木棑上”“搭向天际的梯子”“他们在路上”等语句,具体形象地彰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这首组诗还有一个优点,即立意高远,高瞻远瞩,视野开阔。比如《行走在八桂的道路上》中写“春天,广袤的原野”“阡陌纵横,这一片原野见过一匹骏马,又一匹骏马驰骋”“桂花溢香,她是这片美丽苍穹下,最耀眼的阳光”。这些句子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了阳光,充满了激情与奋进……
这首组诗别具一格,优点太多,无法一一尽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