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即将分崩离析的部队,糟糕无比的现状。
【日军昔阳支队(即娘子关战役之中的日军左纵队)】
【当前总兵力:3340】
【当前作战兵力:3100】
昔阳支队?
宋光华记忆里面,这支部队主要负责的是昔阳地区的进攻。
主要的对手是曾万钟所部的第三军、八路军129师,以及川军部队。
川军第一百二十二师首次和日军的遭遇战是十月二十五号。
为的是堵129师的防御空挡,而现如今作为先锋团的他们也被击溃。
日军现如今还出现在了他们的正西方向。
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娘子关防线已经岌岌可危,昔阳已经沦陷。
要是让日军的后方联络队遭遇到。
能不能活下来都不清楚。
想要完成新手任务,恐怕只剩下一条路能走。
树立个人威望。
组织起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抗日队伍出来。
正当宋光华思索之际,一名老兵快步上前,语气之中带着一些焦急:“宋排长,总要拿个主意噻!到现在都没得吃,啷个办嘛?”
“就是嗦!现在就你一个当官的,兄弟们都听你嘚。”
“鬼子些离这儿拢共没得好远了,搞快点儿,先搞点吃食?”
老兵们你一言我一语的问询着。
这帮溃兵们的成分颇为复杂,很多人之前并不是一个排,甚至不是一个连的。
彼此之间虽然穿着同样的衣服说着家乡口音,但他们之间连名字都叫不上来。
至于宋光华排麾下的战士则是死的就剩下了小武一个医务兵,这就有些难办了。
宋光华缓缓起身:“周围看到老乡没的?”
“说话都听不懂,问不出名堂。”
周围人一直说着四川话,宋光华嘴巴之中也是脱口而出:“来两个搭把手!老子耳朵尖,听得懂他们开腔!”
小武和一名老兵对视了一眼。
老兵略显狐疑的上前帮忙着将宋光华搀扶起:“排长,你也会说北方话?”
宋光华点了点头:“会,也听得懂。”
“老乡你好,我们是从四川远道而来打日本人的。”
砰~!
话还没说完。
大娘当即关闭院门。
得,吃了个闭门羹。
看到这一幕的新兵们颇为不满,第一时间骂出声来:“我日娘...”
宋光华出声呵止:“别说脏话,不准骂人!”
不远处。
紧握铁叉的汉子,一脸警惕的看向他们。
可能是因为语言方面存在着障碍,亦或者是因为川军的名声本身就不好。
之前已经有操着四川口音,报号川军的新兵尝试与他们交流。
但却没有丝毫的效果。
这个年代,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
即便他们听得懂川军士兵们说些什么。
也不愿意和宋光华等人过多的交流。
小武一脸的烦闷:“连长,要不我们回四川算逑?”
老兵颇为不满的抱怨了一句:“龟儿子的,出来保家卫国,倒遭人看不起!”
宋光华摇了摇头:“这么多弟兄都死在了山西,咱们就这么灰溜溜的回去?”
他心里面清楚,这个时间点的山西老百姓们对于外界信息接受程度还停留在阎老西的宣传上面。
换言之。
这个时候的绝大多数山西人,除了晋绥军之外,他们谁也不信。
在他记忆里面山西的战前宣传工作确实有,但并未深入到农村。
山西的很多老百姓一开始也没有意识到这场战争不是此前的军阀大战,而是有可能亡国灭种的民族存亡之战。
这个年代的老百姓们过的都很清贫,都很苦。
山西此前更是连年干旱,粮食欠收,老百姓们自己都吃不饱饭的情况下,自然不愿意向他们提供帮助。
“身上干粮快没得咯,排长,你还有得办法没得?”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他们这两天就吃了一顿,早就体力不支,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要是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这支部队很快就要分崩离析,甚至成为乱军!
想到这里,宋光华当即出声询问道:“谁还有钱?”
小武从口袋里面掏出了两块大洋。
“我这还有三块。”一个头发略显斑白的老兵迈步上前。
“兄弟,你叫什么名字。”
“宋排长,我叫李伟松,川北猎户出身,眼神不错,他们都喜欢叫我鹰眼。”
“好。”
几块大洋在手,宋光华掏出了腰间的盒子炮,迈步上前,目光看向了那几名村民:“有能话事的人吗?”
没人搭理手持武器的自己,宋光华也是第一时间察觉到了这个庄子似乎不太对劲。
山西这地方的百姓不可能没有见过火器。
他看向了自己眼前的光幕。
确认日军的兵牌已经从地图上消失之后。
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即举起手中的盒子炮冲着天空就是一枪。
“砰!”
一声枪响,新兵们傻眼了。
一众老兵们则是颇为惊讶的看向了这个初出茅庐的准尉排长。
“排长疯喽,这样莫不要把鬼子招来?”
“就是,收拾收拾准备跑路了撒!”
宋光华深吸一口气,朗声道:“有能话事的人吗?”
枪响之后,一名身穿补丁长衫、面容黝黑,看起来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在几名手持土枪的年轻人伴随下缓缓走上前。
显然。
在这个年头,礼貌这种东西似乎是一种奢侈品,好好说话很多时候并不管用,不如手中的家伙事好用。
中年汉子拱了拱手见礼道:“这位军爷,在下姚志鹏,是为姚家窑村长主事,敢问军爷来我们姚家窑有何贵干?”
“我们是国民革命军第一二二师的,刚从前线撤下来,我是他们的长官,姓宋,你们叫我宋排长就好。”
宋光华一边示意自己手上的大洋,一边远处站在村口的众人:“干粮吃光了,想和老乡们买点吃食。”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上大洋递给了身旁的小武。
小武快步上前将银元递给了姚志鹏。
姚志鹏并未直接伸手去取,略显浑浊的眼神之中一闪而过一抹精光:“军爷说的是买?”
宋光华此时已经将盒子炮重新塞回了腰间,一脸认真的点头:“姚村长没听错,我们有军规军纪,不会强买强卖,给我们一个公道价就行。”
“宋长官,请恕某直言、我们也没有多少的富余,所以可能卖不了多少。”
宋光华感受到了姚志鹏等村民们的不信任:“没关系,我们就在村口等,不进村。”
姚志鹏略微迟疑之后拱了拱手:“既然如此,还请宋长官稍等片刻。”
宋光华微笑点头,接着吩咐道:“小武,你去叫所有人集合。”
“是!”
“李班长,我们去村口等..”
五分钟后。
姚家窑村口。
这不到五十号人的溃兵队伍才歪七扭八的站在自己的面前。
军事素养可见一般,
这帮弟兄们甚至连基本队列都没办法保证齐整。
三分之二的新兵努力想要维持和站好队列。
三分之一的老兵油子似乎是很不情愿列队,看向宋光华的目光之中亦是不信任和警惕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