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传媒学院当大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谁让你惹我?活该!

顺着赵华南手指的方向,赵华北看到——同村的赵聪明在摆摊漆染扇子,就在赵华北昨天摆摊的地方。

只是准备不足,没有易拉宝和宣传画,不过多了一辆三轮摩托车。

明明是个步行街,赵聪明硬是把三轮车开了进来,恐怕是抬着后轮子过的路口的石墩子。

摊位前围了七八个人,其中一个女孩子突然跟赵聪明争执起来:

“这个我不要,是你调色不对……你染坏了为什么赖我?给我换一个!”

赵聪明“理亏”,怕生意跑掉,只得息事宁人,重新漆染。

“赵聪明抢咱的生意,我去问问他要不要脸。”赵华南咒骂着要去兴师问罪。

赵华北拉住她:“要脸他就不会来摆摊了。”

“那就这么算了?”赵华南不想忍气吞声。

赵华北哼了一声:“算了不是我的性格,不过华南你记住,很多事情不需要急赤白脸吵一架,今天我再教你一招。”

赵华北掏出手机,望了一眼旁边竖着的公示牌,再次拨打了市容局的监督电话,气势汹汹“投诉”:

“喂,市容局吗?步行街昨天就有人占道经营,今天又来了,你们到底管不管?是一个漆染扇子的,还乱倒污水……”

赵华北就听到电话那边有人招呼“同事”:“快快快,步行街那俩染扇子的又去了……”

赵华北挂断电话,面前是赵华南“错愕”的脸,与昨天见证赵华北打给市容局时同一个表情。

同一个部门,同一个电话号码,同一件事儿,竟然是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

昨天“瞒天过海”,今天“借刀杀人”。

“哥,你好损啊。”

“不要搞个人崇拜,办正事去。”

“我想看看市容局的会不会来。”

“要看就躲起来看,咱手里拎这么多东西,市容来了先把咱的东西收了去。走走走!”

赵华北领着赵华南,绕过赵聪明的摊位,远远地看着。

也就十多分钟的时间,市容局的执法车在路口停下来。

就是昨天被赵华北一个电话支走的那俩管理人员。

他们跑步前进,直奔赵聪明。气势汹汹来到赵聪明的摊位前,不由分说都是一顿训:

“又是你!昨天来了没管你,今天还来?还打电话吓唬人说记者暗访,你主意挺多啊?”

“三轮车怎么开进来的?这是步行街!”

“东西给他收掉!想要东西去执法中队交罚款……”

俩人不由分说,把赵聪明的水桶、扇子扔进三轮车里,开起三轮车走了。

赵聪明全程都是懵逼的,拦也拦不住,想也想不通:

“我昨天什么时候来了?天地良心我才第一次来啊!你们也没说中队在哪里啊?”

远处的赵华南捂着嘴快要笑得不行了。

赵华北看到市容出手也就放心了:“走吧,办正事。”

……

“木兰文化旅游总店”张灯结彩。

金满仓对于今天的签约十分重视,特意在店门外拉了一条横幅:中华非遗——木兰漆扇文化体验中心。

特意把漆扇工艺冠上“木兰”的名字。

门口摆了两排花篮,地上铺了一张红毯,不知道的还以为新店开业。

赵华北和赵华南到来,金满仓热情地将他们迎进去。

不愧是“总店”,很大,很宽敞,既有商品展示区,也有旅游体验区。

金满仓特意把体验区重新布置,开辟出一大块空间,用来展示“漆扇文化”。

店内有许多顾客,以老年人居多,都在专门等待体验漆扇。

赵华北怀疑这些人不是顾客,而是金满仓请来撑场子的。

悄悄低声问金满仓:“这些人是你请来的吗?”

金满仓笑着说:“都是附近小区的,给社区主任打了个电话,社区主任拉来的30个老太太,都是这条街上的“老演员”,主打一个热闹。”

“挺好!”

赵华北让妹妹负责今天的漆扇展示,服务老太太,他自己与金满仓过细合同,研究注册公司和商标的事情。

金满仓开出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赵华北没有异议。

签约之前,赵华北主动问道:“老哥,你都没去我的厂子实地考察考察,就不怕我忽悠你?”

金满仓非常豁达大度地说道:“我认定的是你这个人,其他都不重要。

“再说了,生产扇子又不是发射火箭,小作坊也能做,用不着考察。”

“就冲你这份信任”,赵华北说,“将来咱俩还有大把的机会合作,以后有什么投资千万跟我说一声,我这人别的不行,眼光还是可以的,一眼就能看出来能不能赚钱。”

“好啊,哈哈。”金满仓顺口应和,却也没往心里去。

两人当场签约,合同一式两份,口头约定了10万把扇子的交付时间,又研究了注册“漆扇”和“木兰漆扇”“木兰文化漆扇”等五六个商标的细节。

一下子注册五六个商标,是赵华北的主意,多占几个词儿,将来更方便维权获利。

金满仓要了赵华北的账户,让会计先转2万元预付款。

一切搞定,赵华北和赵华南就在金满仓的店里展示漆扇文化。

30个老太太“群众演员”排队体验,赵华北顺便把金满仓手下的6个女店员全部教会。

一上午的时间,连送带卖,两百把扇子消耗了一百四五十把。

金满仓很够意思,今天的扇子全部都算是他购入的,给了赵华北1000块钱。

赵华北死活不要,最后收了500块。

金满仓觉得亏待了赵华北,就请兄妹二人又吃了一顿饭。

下午要拍摄,赵华北吃过饭就带着赵华南打车赶回赵庄,准备拍摄的事情。

……

回到家的时候,家具厂里正在吃午饭。

饭菜都很简单,一大筐馒头,一大盆牛肉熬白菜。

赵铁柱新雇了六个工人,有男有女,都是同村的。

加上原来的两个工人,正一人端着一碗牛肉熬白菜坐在树荫下吃着,边吃边聊,说说笑笑。

大家的心情似乎都格外好。

赵铁柱端着馒头筐一个个地问:“再来个馒头吧,得吃饱。”

徐玉玲也说:“锅里的菜多的是,放开了吃。”

赵华北和赵华南进门,有工人赶紧招呼:“回来了回来了,快告诉他们。”

似乎大家都在等待把一件天大的喜事告诉赵华北。

“啥好事,这么高兴?”赵华北把水桶、易拉宝、宣传画放下来,在水池边洗手。

“说出来你也高兴。”徐玉玲大仇得报的样子,指着赵聪明家具厂的方向:

“你知道今天早上赵聪明干啥去了?看咱家做扇子,他也做扇子。

“连夜做了很多,也到木兰古城摆摊漆扇。

“扇子没卖出去几把,被市容局的人连扇子带三轮都没收了。

“你说活该不活该?这就是老天爷给他的报应!”

没等说完,赵华南“噗嗤”笑了——

这哪是老天爷给他的报应,这是我哥给他的报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