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章
国家初定,百废待兴,三少深知人才是治国理政的关键。他下旨广纳贤才,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科举,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可应试。一时间,各地学子纷纷奔赴京城,怀揣着梦想与抱负,渴望在新朝一展身手。
开科那日,考场外人山人海,学子们满怀期待,秩序井然地进入考场。三少亲自巡查考场,他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心中满是对国家未来的期许。“这些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定要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让国家在他们的建设下愈发昌盛。”三少低声自语。
考试结束后,三少又亲自参与阅卷,选拔出了一批饱读诗书、心怀天下的人才。他根据每个人的专长,委以重任,有的被派往地方治理民生,有的留在京城参与朝政。这些新科进士感恩戴德,纷纷表示要竭尽全力,不负皇恩。
为了促进文化的繁荣,三少下令修缮各地的学府和藏书楼,召集文人墨客整理古籍、编纂史书。在他的倡导下,文化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蓬勃发展,不同学派相互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在经济方面,三少鼓励商业发展,降低商税,开辟新的商路,促进各地物资流通。他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管理市场,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行为,保障市场的公平有序。在三少的推动下,城市中店铺林立,集市热闹非凡,百姓生活富足,商业税的增加也为国家财政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国家的繁荣,周边的一些小部落开始蠢蠢欲动。他们时常侵扰边境,掠夺百姓财物。三少得知后,并未立刻发动战争,而是先派出使者前往劝诫,希望他们能遵守和平约定。然而,这些部落首领却置若罔闻,变本加厉地进犯。
三少无奈之下,只得任命得力将领,率领大军前往边境平乱。临行前,三少亲自为将士们送行,鼓舞士气:“你们是国家的卫士,守护百姓的安宁是你们的职责。此去务必奋勇杀敌,扬我国威,朕等你们凯旋!”将士们齐声高呼,士气高涨,向着边境进发。
在边境战场上,蜀军凭借着精良的装备、严明的纪律和出色的战术,打得敌军节节败退。经过几次激烈的交锋,敌军终于认识到新朝的强大,纷纷遣使求和。三少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但要求他们必须每年进贡,并且保证不再侵犯边境。
边境恢复了和平,三少得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国家建设中。他时常微服出巡,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在一次出巡中,三少来到一个偏远的村庄,看到百姓们安居乐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心中充满了成就感。然而,当他与一位老者交谈时,却得知了一些地方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三少的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他意识到,虽然国家整体形势向好,但内部的腐败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会成为国家发展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