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寿帝君名符其实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2章 军屯立威

无言以对的内阁再度陷入沉闷,王阳明不再咄咄相逼,他从袖中掏出一封奏本,然后留下一句话转身离去。

“时势造就英雄,但英雄也造时势,千古未有之变局就在眼前,还望诸位阁老三思而行。”

陷入自我怀疑,信仰崩塌的杨廷和,双目无神地坐在椅子上。蒋冕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封奏本查看,只第一眼他就瞪大了眼睛,激动非常。

封面之上赫然写着“议改制科举之题本”!

“介夫,你快看看,你快看看。”

蒋冕只大概翻了几页就明白了里面石破天惊的内容,此时他可顾不得安慰杨廷和,直接把奏本怼到了杨廷和脸上。

空洞的眼眸在略微看清几个字后开始回神,杨廷和越看越心惊,他直接抢过奏本细细察看,眼中的神光越来越亮,似乎找到了新的精神支柱。

“介夫兄,这里面内容是什么?给我们也看看啊。”

毛纪和费宏被这状况吸引的心痒痒,一个劲的往前凑,然而杨廷和直接怼脸看奏本,根本不给别人插眼的缝隙。

“介夫兄,就算你是首辅也不能这样搞独裁啊!”

内阁似乎恢复到了往日阁老议事之喧闹。

夕阳落下,也终会还有朝阳升起,在文渊阁研究了一夜奏本的内阁阁老,被阳光照得一阵恍惚。毛纪忽然开朗一笑道:

“昨日之日落我庭,笑掷金觥唤云停。今朝醉卧青崖侧,东海捧出赤玉盘。”

蒋冕调侃道:

“想不到毛阁老这心里还有李太白的潇洒意境。”

“我虽年老可心志不减,此身虽不能像李太白那样潇洒,但是心却可以。”

毛纪大袖飘扬,神采焕发,颇有一股嵇康名士的风范,引得旁边三人侧目,杨廷和也露出一抹笑意,不复之前颓然,他猛然站起身,振奋一声道:

“该上朝了!”

……

熟悉的奉天门,熟悉的人,第二次议礼即将开始,毛澄蓄势待发,郑重的神情中憋着一口不容断绝的气,而守旧派官员胸有成竹,自信昂扬。

伴随着一声“早朝开始”,毛澄已经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关于此次议礼的……”

“毛尚书先退下吧。”

没有给毛澄丝毫面子,朱厚熜直接打断了进言,义正严辞地说道:

“议礼虽然重要,但是也不可荒废国家大事,耽误朝政。诸卿有何需要处理的政事,可先行陈奏。”

守旧派官员虽然愣了一下,但是他们很快反应过来,急忙使眼色,让其他人不要妄动,先议朝政,那没有朝政议不就完事了吗。

然而令他们意外的是,皇帝所准备的朝政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徐光祚自武将队列中踏出,英武之态完全没有之前老神在在的混事模样。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自太祖起,我大明军队推行卫所制,卫所士兵战时出征,闲时屯田耕种,实现自给自足。

太祖曾言:“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然而时至今日,我守卫边关的大好儿郎却无地可种!实乃欺天之举!

臣恳请陛下彻查我卫所士兵之田地,还田于兵!”

堂内本来稳坐钓鱼台,胸有成竹的守旧派官员瞠目结舌,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个节骨眼,会跳出一个徐光祚,而且还提出了这个尖锐的问题!

随着徐光祚表态,武将派系纷纷出言请旨,这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利益,之前不争是因为没人帮衬,而现在他们有了最大的靠山!

在武将派系站队之后,兵部尚书王宪也起声附和,身为王琼的得意门生,他之前帮助守旧派,是为了让王琼能更进一步。

但是在王琼了解了一切之后,王宪的立场也随之改变,他现在是王琼的传声筒。

武将与兵部联合争取利益,这样的大事,连杨廷和他们都被震撼得不敢开口,而此时另一个人也站了出来。

“臣户部尚书石珤谨奏:

我大明之军屯田地本该能让各卫所自给自足,然而臣继任尚书之位后清查账目,发现其中多有虚报,侵吞,隐漏,克剥。

今日之卫所已难以自足,昔太宗皇帝曰:“军屯败,则边防溃”。今我大明北有鞑靼大患,南有佛郎机人不时犯海,若军备不继,何以备战守?

臣乞陛下彻查军屯田亩,重新勘定军屯界址!”

图穷匕见!朝堂之上,朱厚熜所调动的势力剑指军屯,之前朱厚熜所提拔的户部尚书一直默默无闻,即便大礼议也没有让其有一丝触动。

其余朝臣都忽视了这个石珤,没想到现在一开口就是这种惊天大事。

而朱厚熜也没有给这些朝臣反应的时间,厉声下旨道:

“我大明军队儿郎,舍家弃子,爬冰卧雪,坚守苦寒之地,尔等居然连这种田地都敢侵吞!

来人,将户部左侍郎边宪立刻拿下!”

边宪懵懵然,凄厉大喊道:

“陛下,臣冤枉啊,臣冤枉啊。”

然而任由边宪喊的如何声嘶力竭,都不会有任何改变,此次武将派,兵部,户部同时发难,即便想抵抗也得事后再说。

而现在身为掌管田地的户部被爆出如此大事,身为户部官员岂能逃得了干系!

议礼还未开始,守旧派官员再损一员大将!

朱厚熜转头看向内阁,询问道:

“内阁对此事是何看法?”

这是要逼内阁战队吗?本来准备好参奏礼议的内阁四老面露迟疑。

军屯田地虽然重要,可是那也得看看这背后是什么人啊?这可是一件不下于大礼议的事件!

杨廷和斟酌迟疑道:

“陛下,这军屯田地之事干系重大,不可不察,只是……要做好规划才行。”

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是杨廷和现在能想到的,官场上最通用的拖字诀。

而听到了不出所料答案的朱厚熜意味深长地笑道:

“杨阁老的话确实是老成谋国之言,朕也不想刚登基就兴起大狱。

现在朕下旨:

对大同镇,宣府镇,延绥镇,三镇之地派遣钦史彻查,其余边防重地若能及时归还田地,则既往不咎,否则,一概杀无赦!”

冷寒杀意之音,震慑群臣,唯有武将和兵部,还有石珤高呼:

“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