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教父,我教刘备谋万里江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4章 贾诩

杨奉为人骄横如故,他当着天子刘协和众人的面,直呼徐晃是他麾下心腹,不宜调动。

王融当场以大义训斥杨奉。

“在场诸君,谁不是汉室忠臣?哪个不在为国家计?”

“公明在哪效力,都是为社稷尽职,君何至于以个人私心,强分彼此?”

直接一顶大帽子扣上去。

杨奉很愤怒,张了张嘴,却又不知从何反驳。

于是徐晃从杨奉手下,转而成为了王融的司隶校尉部的属官从事。

此后,徐晃便尊听圣令,以属官从事身份跟在了司隶校尉王融身边。

王融又问徐晃:“公明久在关中,可曾听闻西凉军中有贾诩这么一位人物?”

他打听起了贾诩的踪迹。

“校尉是问长安朝廷里的光禄大夫贾文和吗?”

徐晃问道。

“正是。”

王融点头,他这次率领徐州部众前往司隶,有多重目的。

除了谋划迎接天子和拉拢吸附徐晃加入之外,王融还打起了贾诩的主意。

贾诩能被举孝廉,说明他一定是武威郡里的世家子弟或者大族门生,绝不是底层寒门。

因为底层寒门这个群体,有什么资格跟士人争出仕的名额呢?

所有的举孝廉,都是带着出仕名单进行决策的。

在汉末三国,当官的后代一定接着当官,读书人的后代也一定是读书人,这是门阀政治背景下的铁律。

一句话,提前内定!其余的全是陪跑。

既然贾诩有世家子弟或者大族门生的身份背景,那便成为了王融拉拢的对象。

双方是同一类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贾文和在李、郭二人军中。”

徐晃跟随杨奉护送着天子从长安逃出来的时候,李郭二人正起内讧混战,张济、贾诩都分别劝过,没有用。

这是徐晃所了解到的信息和看到的一部分场景。

“好。”

王融点头,喊来了蒋钦。

“公奕现在带人远远跟在李、郭二人身后,刺探消息,若见其军中有身影单骑离去,可追上去截停,请回洛阳。”

王融没见过贾诩,蒋钦也没见过,于是王融让徐晃描绘了一番。

蒋钦记住了贾诩的清瘦特征和大致年龄,便带人出发了。

“校尉何以料定贾文和将单骑离开?”

徐晃追问。

王融解释:“起初,董卓身死,西凉各部兵马仓促混乱,各自为战。”

“王允又要追究所有西凉将士的责任,为求活命,李、郭二人听从贾文和的建议,重新杀回长安,掌控朝廷局势。”

那个时候,贾诩和李郭二人还算是处于蜜月期当中。

“而今,李郭互相质疑,兵马交战,陛下又已抵达洛阳,受我等护卫。”

“贾文和焉能随着李郭二将一起败亡?”

王融知道贾诩这个人把谋己技能开发到了极致,他的一切谋划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

至于别人?与他何干?

现在的西凉军局势大不如从前,李傕、郭汜又互相猜忌、各自攻伐,败亡是迟早的事情。

这种时候,贾诩会不跑路吗?

正如王融的推断。

兵败撤离后,重新安营扎寨的李傕、郭汜二人,一边互相防范对方背后捅刀,一边聚集人马,打算杀回洛阳,再劫天子。

“今徐州部众远来,粮草后勤转运不便,我们再杀回洛阳,杀他个措手不及。”

尝到了掌控天子所带来的甜头后,李傕、郭汜贪婪地舔了舔嘴唇。

满眼炽热。

“不可。”

贾诩开口劝说,因为他不想跟着李、郭二人再征洛阳,之前的战败,已经说明了一切。

徐州兵马有备而来,况且西凉兵都是骑兵,不善攻城,对方据城而守,完全立于先天不败之地。

“不如降之,求免本身之罪。”

贾诩劝说李郭二人向徐州部众投降的原因也简单直接,投降保平安,活下来才是一切。

其他的都是虚的。

就算朝廷要追究西凉军的罪责,那又如何呢?

只诛李、郭贼首,余者不论。

贾诩不是首恶,何惧之有?

李、郭二人死了也就死了,贾诩没有心理负担,更不会愧疚。

“贾诩,你敢说此不利之语,灭我军锐气?”

李傕大怒,拔剑就要刺死贾诩。

西凉众将急劝,说没有贾诩,当年他们已经分崩离析人头落地了。

看在这个份子上,李傕饶过了贾诩。

“只此一次,如若再犯,绝不轻饶。”

李傕说完,让人把贾诩轰出帐外,他们接着商议回袭洛阳的计划。

回到自己帐中的贾诩默默收拾了几份竹简,塞在包裹里,然后牵来战马,翻身而上单骑出营,没人阻挡,渐行渐远。

他绝不会给李郭二人陪葬。

次日。

西凉军在李、郭二人的带领下,再次杀回了洛阳。

但徐州军很明显早有防备,王融遣周泰率众在城外提前扎了营寨,互为犄角拱卫洛阳。

拒马栏摆好,陷马坑挖好,准备充分。

又遣徐晃领司隶校尉部千余兵马在城中来回巡哨,护卫天子。

城中已经不需要抚民了,残破的洛阳没有民众,全都外逃未曾归来。

王融又请来刘备。

“玄德,我观杨奉、韩暹二人,对我徐州部众多有怨言,需小心戒备。”

他让刘备自率从平原带来的嫡系兵马,防范杨奉、韩暹的骤然发难。

“先生,此二人护送陛下,从长安到洛阳,可见其心,向于大汉......”

刘备迟疑了一句。

王融回头看向刘备,反问道:“玄德,你怎么能奢求所有人的想法都跟你一样正直呢?”

是,你刘备可以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并且你也是这么做的。

但每个人所经历的成长环境、所接受的观念都不一样。

“外面那些西凉兵,他们从小就要为了活下去而苦苦挣扎,提刀砍人,吃人的乱世里,饿着肚子,性命难保,哪管什么礼义廉耻呢?”

“而城中那些跟随陛下来到洛阳的百官公卿,他们从小锦衣玉食,吃惯了山珍海味。”

“每天醒来不是想着去哪里游山玩水,就是琢磨着该搞些什么大动作来提升声望,做好出仕前被举孝廉的准备。”

如孔融让梨,如王融接下来要给自己好大儿王祥准备好的卧冰求鲤计划。

“环境不同、观念不同、阶级不同,人心便不同。”

“有备无患、未雨绸缪啊玄德!”

王融说道。

换句话来说,你刘备也不想当今天子再次落入他人手中、使汉室蒙羞吧?

“好。”

刘备沉默过后,当即点头,防范杨奉、韩暹去了。

而城外的西凉军中,李傕遣侄儿李暹出阵,搦战徐州军。

李暹纵马上前,说要和之前击败西凉军的徐州大将张飞斗将。

就是单挑,生死各安天命!

张飞得知后,顿时大喜。

还有这种好事?

“先生,飞愿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