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贾健传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赈灾银两贪污之谜

话说这日,京城的天空像是被一块巨大的铅灰色幕布所笼罩,沉甸甸地压在人们心头。秋风裹挟着丝丝凉意,如针般穿透行人的衣衫,街边的树木在风中瑟瑟发抖,枯黄的树叶打着旋儿飘落,给本就萧条的街道增添了几分寂寥。

在贾府一处幽静的庭院内,贾健正坐在书房中,手中捧着一本古籍,时而蹙眉沉思,时而轻轻摇头。他身着一袭藏青色的锦袍,袍面上用金线绣着精致的云纹图案,领口与袖口处镶着一圈雪白的狐毛,显得既华贵又不失儒雅。他剑眉斜飞入鬓,双眸犹如深邃的幽潭,鼻梁挺直,嘴唇微微泛着红润,嘴角时常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给人一种温和却又不失威严的感觉。

就在这时,小厮匆匆走进书房,躬身说道:“公子,门外有一自称李三的人求见,说有极为重要之事相告,还带着一位柳如烟姑娘。”贾健微微一愣,心中暗自思忖:这柳如烟前几日前来哭诉其夫君赵康的恶行,这李三又是何人?所为何事?略作沉吟后,他说道:“快请他们进来。”

不多时,李三搀扶着柳如烟走进书房。这李三身材矮小精瘦,形如一只灵活的猴子,脸上颧骨高耸,一双眼睛滴溜溜乱转,透着一股精明劲儿。他身着一件破旧的黑色布衫,上面补丁摞补丁,一条青色的腰带紧紧束在腰间,脚下蹬着一双早已磨破了边的布鞋。柳如烟则面色苍白如雪,身形消瘦如纸,双眼红肿,显然是刚刚哭过。她穿着一件素色的旧衣,头发略显凌乱,几缕发丝散落在脸颊旁,更添几分楚楚可怜。

贾健赶忙起身相迎,说道:“柳姑娘,李三兄弟,快快请坐。不知今日前来,所为何事?”李三看了看柳如烟,又看了看贾健,咽了口唾沫,说道:“贾公子,小的今日来,是要揭露那赵康更为滔天的罪行!”贾健微微皱眉,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李三清了清嗓子,说道:“那赵康为了讨好太师和大皇子,简直丧心病狂。他不惜出卖柳姑娘的大哥和二哥,以此换得太师的赏识。太师瞧他如此‘忠心’,便把自己的三小姐嫁给了他。您可知道,太师的二小姐可是当今皇上极为宠爱的妃子啊!这赵康攀上了太师这棵大树后,那是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在京城横着走都没人敢管。”

贾健听闻,心中暗自恼怒,说道:“这等小人,实在可恶!那后来又如何?”

李三接着说道:“三年前,正值南方闹灾荒,朝廷拨下大批赈灾银两。可那赵康竟与太师狼狈为奸,私吞了这救命的赈灾银!小的本是在太师府中做杂役,无意间听到他们商议此事,还亲眼瞧见了他们记录贪污款项的账本。从此,小的便被他们一路追杀。”

柳如烟在一旁忍不住抽泣起来,说道:“贾公子,那日我被赵康派人追杀,慌不择路之时,幸得李三兄弟出手相救。”

贾健看向李三,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说道:“李三兄弟,你此举实在是大义之举。那不知这账本现在何处?”

李三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叠厚厚的账本,双手递给贾健,说道:“贾公子,这就是太师和赵康贪污赈灾银两的账本。上面详细记录了每一笔款项的来路和去向,铁证如山!”

贾健接过账本,只见账本用粗糙的牛皮纸装订而成,纸张已经微微泛黄,边角处有些磨损,显然是经过了不少波折。他翻开账本,仔细查看上面的内容,神色愈发凝重。

看完账本,贾健沉思片刻,说道:“此事关系重大,牵扯到太师和大皇子,绝非小事。我明日便进宫,将这账本呈给陛下,定要让这些奸人受到应有的惩处。”

李三听了,脸上露出一丝担忧,说道:“贾公子,您可要小心啊!太师和赵康耳目众多,他们若是知晓账本落入您手中,必定不会善罢甘休。”

贾健微微一笑,自信地说道:“李三兄弟放心,我贾府在京城也不是毫无根基。他们若敢轻举妄动,我定叫他们有来无回。只是你们二人,如今处危险之中,需得找个安全之处暂避风头。”

柳如烟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感激:“贾公子,您为如烟和李三兄弟着想至此,如烟粉身碎骨也难报此恩。只是,这京城之中,怕是难有绝对安全之地。”

贾健略作思索,说道:“无妨,我在京郊有一处别庄,平日里鲜有人知。我安排可靠之人送你们过去,一应吃穿用度皆会妥善安排。待我进宫面圣,将此事处理妥当,再派人接你们回来。”

李三连忙拱手作揖:“贾公子如此仗义,小的愿为公子赴汤蹈火!只是,那赵康和太师狡猾得很,万一他们提前知晓公子进宫之事,在路上设下埋伏……”

贾健神色坚定,拍了拍李三的肩膀:“我已有所准备。明日进宫,我会安排多条路线混淆视听,且让府中武艺高强的护卫暗中保护。倒是你们,去了别庄之后,务必小心谨慎,切莫轻易暴露行踪。”

说罢,贾健唤来心腹小厮,低声吩咐了几句。小厮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回来复命,告知已安排好马车和护卫,随时可以出发。

贾健对柳如烟和李三说道:“时候不早了,你们这便出发吧。记住,一路之上不可大意。”柳如烟和李三再次谢过贾健,在护卫的护送下,悄悄从贾府后门离开。

此时,夜幕已经完全降临,京城的大街小巷被黑暗所笼罩。寒风呼啸着穿过狭窄的胡同,发出如鬼哭狼嚎般的声音。柳如烟坐在马车里,心中忐忑不安。她透过车窗的缝隙,看着外面漆黑的街道,总觉得暗处隐藏着无数双眼睛在窥视着他们。

李三似乎察觉到了柳如烟的紧张,轻声安慰道:“柳姑娘,莫要害怕。贾公子如此安排,定能保我们周全。只要熬过这段时间,等贾公子扳倒了赵康和太师,我们便安全了。”

柳如烟微微点头,说道:“李三兄弟,此次若不是你,我早已命丧黄泉。如烟心中感激不尽。只是,那赵康心狠手辣,我们在别庄也要多加小心。”

马车在夜色中疾驰,沿着京城的官道向京郊驶去。不知行了多久,突然,马车猛地停了下来。柳如烟和李三心中一惊,李三掀开车帘,问道:“怎么回事?”

前面的护卫低声说道:“好像路上有障碍物,看不清是什么东西。”就在这时,四周突然响起一阵阴森的笑声。无数黑衣人从道路两旁的树林中窜出,将马车和护卫团团围住。

黑衣人首领手持长刀,冷冷地说道:“你们逃不掉了!识相的,就把账本交出来,饶你们不死。”

李三心中暗叫不好,低声对柳如烟说道:“柳姑娘,看来他们早有埋伏。一会儿找机会,你跟着护卫突围出去,别管我。”

柳如烟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不,李三兄弟,要死一起死。我们不能让贾公子的心血白费。”

护卫们迅速抽出武器,与黑衣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鲜血溅在冰冷的地面上,很快便凝结成冰。

贾健这边,安排好柳如烟和李三离开后,回到书房继续研究账本,试图从其中找出更多线索。他深知,此次面圣,不仅关系到柳如烟一家的冤屈,更关系到朝廷的安危。太师和大皇子势力庞大,若不能一击即中,后果不堪设想。

突然,一名护卫神色慌张地冲进书房:“公子,不好了!我们在京城附近发现了打斗的痕迹,似乎是护送柳姑娘和李三的队伍遭遇了袭击!”

贾健心中一紧,猛地站起身来:“可有柳姑娘和李三的消息?”

护卫无奈地摇了摇头:“现场一片混乱,打斗的痕迹延伸至树林深处,我们还在搜寻。”

贾健咬了咬牙,说道:“备马!我亲自去看看。”说罢,他披上一件黑色的披风,手持长剑,在一众护卫的簇拥下,策马向事发地点奔去。

京城的夜晚,本应是一片宁静祥和,可今夜却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贾健心急如焚,他此次袭击绝非偶然,定是太师和赵康察觉到了账本的泄露,故而提前设伏。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如鼓点般急促,冷风如刀割面,却割不断贾健心中的焦虑。

不多时,他们便赶到了事发现场。只见地上血迹斑斑,几具护卫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一旁,马车也歪在路边,车辕断裂。贾健翻身下马,仔细查看周围的情况,眉头紧紧皱起。

“公子,您看这边,有打斗往树林里去的痕迹。”一名护卫指着地上凌乱的脚印说道。

贾健顺着脚印望去,只见树林中漆黑一片,阴森恐怖,隐隐传来几声微弱的呼喊。他毫不犹豫,提剑便向树林中冲去,护卫们紧紧跟随在后。

进入树林,贾健等人小心翼翼地前行,四周静谧得有些可怕,偶尔传来几声夜枭的啼叫,更添几分诡异。突然,前方传来一阵激烈的打斗声。贾健加快脚步,绕过几棵大树,只见一群黑衣人正与剩下的护卫殊死搏斗,柳如烟和李三躲在一棵大树后瑟瑟发抖。

贾健大喝一声:“住手!你们这些狗贼,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说罢,他挥剑冲入黑衣人之中,剑花闪烁,所到之处,黑衣人纷纷倒地。护卫们见公子赶到,士气大振,手中兵器挥舞得更加迅猛。

黑衣人首领见势不妙,一声唿哨,黑衣人迅速撤退,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贾健顾不上追击,连忙跑到柳如烟和李三身边。

“柳姑娘,李三兄弟,你们没事吧?”贾健焦急地问道。

柳如烟泪流满面,哽咽着说道:“贾公子,要不是您及时赶到,我们……”

李三擦了擦嘴角的血迹,说道:“贾公子,这些人太狠了,我们的护卫拼死抵抗,才勉强撑到现在。”

贾健看着受伤的护卫,心中一阵悲痛和愤怒:“是我疏忽了,让你们陷入险境。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先回府。”

众人搀扶着受伤的护卫,匆匆返回贾府。回到府中,贾健赶忙安排府医为受伤的护卫诊治。看着躺在病床上痛苦呻吟的护卫,贾健心中暗暗发誓:“太师、赵康,这笔账,我定要与你们清算!”

经过一番忙碌,贾健回到书房,再次仔细研究起账本。他深知,明日进宫面圣,时间紧迫,必须找到一个万全之策,让皇上相信账本的真实性,且下定决心惩处太师和大皇子。

这一夜,贾健书房的灯一直亮着。他时而在书房中踱步沉思,时而伏案疾书,记录着自己的想法。窗外,秋风依旧呼啸,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而哀号。

第二日清晨,京城上空乌云密布,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贾健早早起身,精心整理好衣冠,将账本小心翼翼地放入怀中。他身着一袭庄重的紫色朝服,头戴乌纱帽,腰佩玉带,整个人显得气宇轩昂,却又透着一丝凝重。

在出发进宫前,贾健将贾府中几位得力的管家和护卫头目召集到一起,严肃地说道:“我今日进宫面圣,吉凶难料。若我不能按时归来,你们务必保护好贾府上下的安全。尤其是柳姑娘和李三,他们是此次事件的关键证人,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管家们纷纷点头,齐声说道:“公子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

贾健又看向护卫头目,说道:“加强府中的戒备,留意京城中的一举一动,若有异常,立即采取行动。”

安排妥当后,贾健带着几名护卫,乘坐马车向皇宫驶去。马车缓缓行驶在京城的街道上,贾健透过车窗看着外面行色匆匆的百姓,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自己此次进宫,不仅是为了贾府的声誉,更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公道。

皇宫门前,守卫森严。贾健递上名帖,表明来意后,在太监的引领下,踏入了这座象征着权力与威严的宫殿。宫殿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可贾健却无心欣赏这奢华的景象。他的心中,只有那本沉甸甸的账本和即将到来的面圣挑战。

在养心殿外,贾健静静等候着皇上的召见。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不多时,太监高声宣道:“宣贾府贾健觐见!”

贾健定了定神,整了整衣冠,迈着沉稳的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养心殿。殿内烛火摇曳,龙椅之上,皇帝神色威严地端坐着,两旁站立着数位大臣,神色各异,或好奇,或担忧,或暗藏警惕。

贾健上前几步,恭敬地行了大礼:“臣,贾府贾健,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微微点头,目光落在贾健身上,说道:“贾爱卿平身,听闻你今日求见,有要事启奏?”

贾健起身,双手抱拳,朗声道:“陛下,臣的确有万分紧急且关乎社稷民生之事上奏。近日,臣偶然间得到一本账本,其上详细记录了太师与大皇子赵康贪污赈灾银两的罪行,每一笔款项的来龙去脉都清晰在列,铁证如山,恳请陛下明察!”说罢,贾健从怀中掏出账本,双手高举过头。

太监走上前,接过账本,呈递给皇帝。皇帝眉头紧皱,翻开账本查看,越看脸色越阴沉。殿内瞬间安静下来,众大臣们大气都不敢出,偷偷打量着皇帝的神色。

这时,站在一旁的太师脸色骤变,连忙出列,扑通一声跪下,说道:“陛下,这分明是贾府为了污蔑老臣,伪造的账本!贾健,你小小年纪,竟敢构陷朝廷重臣,其心可诛!”

大皇子赵康也跟着跪下,一脸悲愤地说:“父皇,儿臣一向忠心耿耿,为朝廷尽心尽力,怎会做出这等贪污赈灾银两的大逆不道之事,定是贾健受了奸人蛊惑,妄图扰乱朝纲!”

贾健心中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太师与大皇子所言纯属狡辩。此账本是由受灾地区的一位义士冒死送出,为的就是揭露他们的恶行,还百姓一个公道。况且,若陛下派人前往灾区调查,询问当地官员与百姓,自会真相大白。”

皇帝沉思片刻,目光从账本上抬起,看向贾健说道:“贾爱卿,此事非同小可,关乎朝廷重臣与皇子,若无确凿证据,可不能随意指控。”

贾健连忙说道:“陛下,臣深知此事重大,绝不敢有半句虚言。除了账本之外,还有两位关键证人,如今正在臣府中妥善安置,可随时进宫与太师、大皇子当面对质。”

太师和赵康听闻,心中暗惊,互相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太师急忙说道:“陛下,这证人想必也是贾健找来的同谋,故意捏造事实,污蔑老臣与大皇子。陛下切不可轻信啊!”

皇帝并未理会太师,而是对贾健说道:“贾爱卿,朕命你即刻将证人带进宫来,朕要当堂审问,若是查证属实,朕定不会轻饶这些奸佞之徒;但若你是蓄意诬告,朕也绝不姑息。”

贾健领命,立刻安排随行护卫回府接柳如烟和李三进宫。半个时辰后,柳如烟和李三在护卫的护送下匆匆赶来。二人进入养心殿,见到皇帝,吓得连忙跪地磕头。

柳如烟声音颤抖地说道:“民女柳如烟,叩见陛下。我爹爹本是负责赈灾事务的官员,因不愿与太师、大皇子同流合污,被他们设计陷害致死。民女为了给爹爹报仇,历经千辛万苦才找到这本账本,还望陛下为我爹爹做主啊!”说着,柳如烟泪如雨下。

李三也接着说道:“陛下,如烟所言句句属实,我可以作证。那太师和赵康为了中饱私囊,在赈灾款项上动手脚,导致灾区百姓苦不堪言,饿殍遍野。这本账本就是他们罪行的铁证啊!”

皇帝听了二人的陈述,又对照账本上的记录,心中已然信了几分。他怒目看向太师和赵康,喝道:“你们还有何话说?”

太师和赵康此时仍心存侥幸,继续狡辩。太师说道:“陛下,这两个刁民分明是被贾健收买,编造谎言来陷害老臣。请陛下明鉴啊!”

赵康也磕头如捣蒜:“父皇,儿臣冤枉,这定是一场阴谋,有人想借此来破坏儿臣与父皇之间的信任。”

贾健见状,向皇帝说道:“陛下,既然太师与大皇子不承认,不如派人即刻前往灾区彻查,同时核查朝廷拨发的赈灾款项账目,真相便会水落石出。若臣所言有假,甘愿领受任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