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城市国际化的策略与路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厦门城市国际化比较研究指标体系

(一)城市国际化比较研究指标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国际化的特征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实力雄厚,是国际经济中心

这类国际城市大多具有发达的制造业和较强的加工能力,是跨国生产和经营的中心,而且集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交通枢纽和通信中心于一体,能产生综合的经济效应,形成强大的经济实力,这些国际化城市对世界经济具有较高的参与度和渗透辐射能力,对国际经济活动有极大的影响作用。以上海为例,经过改革开放,上海的经济总量位居大中华区第一,2009年上海市的GDP达到2183亿美元,超越香港。人均GDP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居全国各省区及直辖市首位。上海是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中心,在全球证券交易所排名第二,仅次于同处纽约的股票市场中心纽交所和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上海是全球第二大期货市场中心,仅次于芝加哥,并同时跨入全球十大衍生品市场中心行列。上海还是全球最大的黄金现货交易中心和第二大钻石现货交易中心。缺少这些硬件会影响上海市的国际影响力。通常城市的国际影响力越大,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也越高[3]

2.城市基础设施完备

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拥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国际化的必要条件和基本特征,也是城市国际化的具体体现。城市国际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层次多样、类型多样的综合性概念,城市基础设施完备则是城市国际化必不可少的硬件条件[4]

3.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管理过程中,自觉运用国际上已经比较通行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形成一个公认的秩序良好、安全卫生、健康环保的城市环境,并与国际惯例接轨。

4.具有显著的国际地位

城市国际化的标志之一是可以经常性地举办重要的国际会议和国际活动。同时,该城市也是重要的外交和国际机构所在地、著名的学术研究机构、重要的金融中心和产业基地,这些机构的决策可以影响到邻近城市、周边地区和国家甚至全世界的经济、文化、政治发展,从而使该城市具备较大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5.财富与多元文化共存

世界文化是多元的,国际化城市不仅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对多元文化也有很强的包容性。世界上许多国际化城市都有许多长期或短期的国内外移民。移民和人员的交流,对城市社会结构和文化习俗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城市国际化的重要促进因素。

(二)城市国际化指标体系发展状况

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城市国际化评价体系主要有伊斯坦布尔城市年会城市国际化指标体系、全球城市指数以及世界级城市名册等。

1.伊斯坦布尔城市年会城市国际化指标体系

1996年,联合国伊斯坦布尔世界城市年会提出了城市国际化指标体系,包括总体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要素、基础设施要素、人文环境要素和政府作用要素等这样方面的17项评估指标(见表1)。

表1 伊斯坦布尔城市年会城市国际化指标体系

2.全球城市指数(GCI)

全球城市指数由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与全球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公司、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联合发布。从商业活动、人力资源、信息交流、文化体验及政治参与5个领域选择评价指标用于反映城市国际化水平。商业活动方面考察大型跨国公司总部数、顶级商务服务公司数、城市资本市场发展、国际会议数以及货物进出口总额等;人力资源方面考察外籍人口数、大学数量、国际学校数量、外国留学生数量以及城市居民接受高等教育比重等;信息交流方面考察电视新闻频道的可获得性、互联网接入水平、国际新闻机构数量、言论自由水平以及宽带速度等;文化体验方面考察城市举办大型运动会数量、博物馆数量、艺术表演场所、饮食多样性、国际旅游者数量以及友好城市数量等;政治参与方面考察外国使馆与领事馆数量、主要智库、国际组织数量以及组织政治会议数量等。该指数采用主观赋权重的方法,通过对上述指标的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城市的全球化指数取值及其排名。

3.世界级城市名册(GaWC)

1999年,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以英国拉夫堡大学为基地,尝试对世界级城市进行定义和分类。该体系基于跨国公司“攻击生产者服务业”供应水平为城市排名,涉及的服务业主要是会计、广告、金融和法律4个方面。世界级城市名册确认了城市的Alpha级、Beta级和Gamma级3个级别及数个副排名,每个级别下再分不同类别。

4.城市国际化指标体系国内外研究状况

国内外很多学者就如何衡量一个城市的国际化水平进行了研究。对于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指标体系的研究经历了从单指标判别到综合指标判别的发展。

Reed首先使用多变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发展进行研究,运用了金融、文化、经济、地理等相关的50个变量,在1900~1980年研究了40多个国家的76个城市。

Knox根据城市的跨国商务活动功能、国际事务功能和文化集聚功能来设置城市的国际化水平评测标准,进而对城市国际化水平进行分类。

吴艳霞、张道宏在对城市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实证分析中指出,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科学性、通用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原则。

邵波、任运鹏、李星洲认为,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包括城市国际化质量与国际化职能两个方面,城市国际化质量包括城市经济国际化、城市文明国际化、城市基础设施国际化和城市科技发展4个子系统,城市国际化职能包括经济贸易国际化、资本构成国际化、交通和信息国际化、文化交流国际化4个子系统。

陆军认为,科学的世界城市判别指标体系应分为城市个体判别指标体系和城际联系判别指标体系两个部分,用以判别指标体系评价城市自身实力及城市辖射能力。

陈怡安、齐子翔在对天津滨海新区国际化水平的实证研究中提出了构建城市国际化水平指标评价体系的系统性、代表性、可比性、可靠性、科学性、操作性原则,并把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基础指标与核心指标两部分,共列出8个二级指标、41个三级指标。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定量衡量已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普遍都采用了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来衡量城市的国际化水平,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公认的指标体系。

国外学者的研究,选取的指标数目相对较少,尤其偏好采用易于收集、量化的经济领域指标,对城市的国际化水平考核不够全面。国内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相对完善,但指标繁杂重复,有的指标与研究内容关联性不大,部分数据很难收集,可操作性不强。总体来说,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城市国际化水平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指标体系构建都不够成熟,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三)厦门城市国际化比较研究指标体系

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指的是一个城市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程度和所处的阶段,与城市在产业、科技、城市建设、经济外向程度、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发展程度息息相关。构建正确的城市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我们确定城市在国际化进程中所处的阶段,从而制定对城市国际化具有促进作用的对策。

关于城市的国际化发展和国际城市(世界城市),在国内外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统一概念和衡量标准。为了对厦门城市国际化现状进行科学评价,本章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参考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相关指标,依据《厦门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结合其他统计资料、网络信息,根据厦门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面向厦门国际化发展的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1个总目标——厦门城市国际化指数,3个一级指标——经济发展指标、基础设施指标、对外交流指标,17个二级指标——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非农业劳动力比例、人均电力消费量、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每百户家庭能拥有轿车数、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话数、地铁运营里程、外籍常住人口比重、入境旅游人数占本地人口比重、市民英语普及率、国际主要货币通兑率、出口总额占GDP比重、进口总额占GDP比重,外汇市场交易量、外商直接投资占本地投资比重,共3个层次,构成整个指标体系[5](见表2)。

表2 厦门城市国际化的主要评价指标

1.总目标

厦门城市国际化水平测定,是整个指标体系的目的所在,同时也衡量城市在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处于怎样的程度和位置。

2.一级指标

将总目标进一步细分,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对外交流等方面,反映城市国际化水平。

经济发展: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国际城市的基础条件,城市经济实力强劲在吸引国际投资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同时,经济实力也反映出城市的聚集能力和辐射能力,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基础设施: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硬件基础,是城市发挥国际功能的基础条件之一。国际城市一般都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

对外交流:出境人数和国际游客数目反映了城市对外交往能力,世界500强企业分支机构反映了城市金融资本影响力与参与国际化程度。

3.主要二级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也称作“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目前使用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为了更加客观地衡量,经常与购买力评价结合。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

一般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生活水平呈正比关系,即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生活水平越高。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非农业劳动力比例:产业结构是城市功能的体现。国际城市的服务业相当发达,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具有重要地位。这两个指标可以反映出城市综合服务水平。

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占GDP比重,即出口额或进口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是开放度的评估与衡量指标,是反映一个地区的对外贸易活动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依赖程度的经济分析指标。从最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该类指标还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外向程度。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衡量一个城市绿化水平的主要指标,花园城市是许多国际化大都市所追求的目标。

入境旅游人数:来我国参观、访问、旅行、探亲、访友、休养、考察、参加会议和从事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宗教等领域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的人数。不包括外国在我国的常驻机构,如使领馆、通讯社、企业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和来我国常驻的外国专家、留学生以及在岸逗留不过夜人员。该指标反映城市正式、非正式对外交往及旅游业发展情况,是体现国际交流功能和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外商直接投资占本地投资比重,即国际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是反映经济国际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四)厦门城市国际化比较研究指标体系的特点

该指标体系设计时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指标设计尽量保持指标设计的完整性,同时又思路清晰。指标设计在城市国际化内涵和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对外交流三个方面提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操作时始终围绕一个主线,即城市国际化,同时将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对外交流作为重要支撑内容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二是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指标体系中发现,所选取的指标多是定量指标,缺少定性的描述性指标。虽然有的已认识到城市国际化评价指标有不能直接表现和测量的方面,但在具体指标设计时定性指标非常少,有的只有1~2个。本文在城市国际化指标设计时,尽量使部分定性指标数量化。

三是指标体系的可比性高。在设计底层指标体系时,参考各城市的统计数据,选取各城市通用的数据信息,使指标体系既能够全面地描述城市国际化,在进行城市国际化的比较时,又能够准确和清晰地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