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2章 再临废品站
赵盼儿姐妹三人全程在一旁看着三人的交易,没有人插手,也没有人插嘴。
等建国婶子真给了钱,三人才神色各异的看向赵文东。
赵盼儿这个大姐是有些复杂的,她既希望弟弟能够顶门立户,又不想弟弟长大太快。
二姐赵念儿则是若有所思的看着弟弟,感觉自己这个弟弟比自己还会做生意。
三姐赵想儿看着弟弟的眼光中满满的都是崇拜,她就没有办法跟村里的大人这么说话。
“大姐,钱给你,你收好了。”
赵文东送走建国叔两口子后,转头就把钱递给赵盼儿。
赵盼儿看着到手的五十块钱,神色有些恍惚。
“东子,你这口条怎么练的,感觉你说话一套一套的,建国叔和建国婶子都让你忽悠瘸了。”
赵念儿在一旁打趣起来。
赵文东无语道:“我哪里忽悠他们了,我确实看过穿西装打领带,还有穿大头皮鞋的城里人,回头我就把领带和皮鞋弄来,到时候又是三十块钱进账。”
“行行行,咱家东子长本事了,回头赚了钱,记得请二姐我吃面线糊。”
“好,到时候咱家一起去城里吃顿好的。”
四人相视一笑,老五赵文丽在一旁和水玩泥巴,小脸蛋上满是泥点子,听到姐姐哥哥的笑声,她也仰头看着四人傻笑起来。
赵文东只觉得心满意足,这样的家才是家呀。
他真不求什么大富大贵,像现在这样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康喜乐就够了。
可人生这条路还很长,他们还得勇敢去闯,争取把日子过得更好一点,再好一点。
“三姐,田螺是够了,紫苏叶还差点。”
“成,我这就去摘。”
“我去帮忙。”
赵盼儿拉着赵想儿一起往后院走去。
赵念儿留在院子里看着小文丽玩耍。
赵文东看了一眼天色,他得赶紧去补个觉。
两个世界黑白颠倒,赵文东最近几天的睡眠时间严重被压缩,精神每天都是昏昏沉沉的。
要不是赚了钱心情激动,他感觉自己都撑不下来。
姐妹三人也知道赵文东都是晚上去县城送田螺进货。
按照赵文东的说法,是怕村里人跟踪他,抢了他们家发财的好机会。
三人对此十分认同,就是辛苦了赵文东,每天晚上一个人往县城跑。
赵念儿突然想起什么。
“东子,我们现在有钱了,要不给你买一辆自行车吧,不然你每天走路去城里也太累了。”
赵文东打着哈欠,困得不行,听到二姐的提议,他顿时眼前一亮。
“对啊,现在家里有了钱,是该买个代步的工具了,自行车吗,回头我自己去看看。”
赵文东记得2025年的废品回收站好像就有一些废旧的自行车。
家里明面上的钱都给了大姐,他就没有往回拿的打算。
回头问问二手自行车什么价格,如果便宜的话,自己就整一辆。
不,多整几辆,给三个姐姐都安排上。
是夜。
赵文东是半夜出的门。
大姐听到他开院门的声音,担忧的推开窗户看了一眼。
“姐,东子出发了?”
“嗯。”
赵念儿抿着唇提了提身上的被子,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弟弟每天天不亮就要去县城,白天赶路都要一个多小时,晚上看不见路况更难走。
然而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弟弟每天都要不间断的往返一趟。
“姐,咱明天再去毛毯厂那边摆摊吧,不能什么事情都让东子做。”
“我也是这个意思,咱得给东子分担一点儿压力。”
赵盼儿关好窗户,眼眸已经泛着泪光,她觉得自己这个大姐当得太不称职了。
·
2025年。
那边的半夜一点钟,对应的这边是中午一点。
赵文东背着一背篓的蔬菜,都是自己家种的。
他们家菜园子里的菜平时都是三姐赵想儿在看顾,蔬菜长势喜人,拿来送人也是好礼物。
前儿个废品回收站的大哥那么康概,他说了要给人送点菜过去。
今儿个才大半夜就‘出发’,免得耽误了晚上给谢军送货。
刚走到废品回收站门口,就看到那位慈祥的老婆婆推着车出来。
“咦,后生,你又来啦?”
“婆婆你好,我来给你们家送点菜,都是我姐自己种的,回头您尝尝。”
“送菜?”
老婆婆不知道儿子跟赵文东的事情,顿时心中疑惑。
这时,那个大哥也看到了赵文东。
“阿弟,你又来啦,这次要买点什么,还是卖?”
赵文东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的上前,将背篓放下,拿出里头的蔬菜。
“大哥,我还不知道你怎么称呼呢?”
“哦,我姓关,关海峰,我都两个孩子的爸了,你得叫我一声叔。”关海峰好笑道。
赵文东也不扭捏,人家年龄在那儿摆着呢。
“关叔,我给你们送点菜,都是我们家自己种的,希望你跟婶子不要嫌弃。”
“呵呵,你还真送啊,我看看。”
关海峰也不客气,现在菜市场的蔬菜都跟肉一个价钱了都。
“呦,这萝卜够沉,水份肯定足,白菜,青椒,西红柿,长豆角,你家种这么多菜呢?”
“是啊,我三姐喜欢种菜,后院种了不少,所以关叔千万不要客气,以后想吃了随时跟我说。”
赵文东现在客气的话那是张口就来,关海峰听着心里舒服,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
“成,我也不跟你客气,下次想要鞋子什么的就过来,我不收你钱。”
“那不成,一两双我就不跟关叔客气了,可我要的多的话,关叔咱还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赵文东说着眼珠子滴溜溜在废品站里头转了一圈,最后落在堆放在一起的几台自行车上。
关海峰做了十多年的废品回收,什么人没有见过,何况这个小家伙就没有隐瞒的意思。
此时他循着赵文东的视线看去,顿时就乐了。
“想要?”
“嗯,我想弄一台自行车代步,不然来一次城里得花不少时间。”
“你平时都是走路的?”
关海峰看向赵文东那双沾满了泥巴的板鞋,蹙眉道:“你这孩子省钱也不是这么个省法啊。”
他将菜放到一旁的水池里头,径直走到那一堆自行车跟前。
“我记得有辆自行车还能骑,我给你找找。”
关海峰扒拉了一会儿,而后弄出一台山地车,车把有些歪,他直接双腿夹紧车轮摆正。
“这辆车还能骑,就是刹车片得换了,你花点钱去换一个刹车片,土地庙旁边就有修车铺。”
“行。”
赵文东看着喜欢得不得了,这个自行车可比村里那些二八大杠好看太多了。
车架子虽然有些磨损,部分位置还有磕碰的痕迹,可瑕不掩瑜,那轮胎跟摩托车的轮胎似的。
“关叔,多少钱,我买。”
“买个屁,这车送你了,下次过来再送点菜给我就行。”
赵文东兜里的新钱还打算留着进货,闻言也不客气,点头道:“下次我给你弄一些鲫鱼,婶子马上就要生了,鲫鱼汤奶娃子的时候喝最好。”
“鲫鱼确实是好东西,如果是你们村里池塘钓的,我高价收,要是养殖的就算了。”
关海峰一听就猜想是农村的野生鲫鱼,那确实是好东西。
赵文东没有养殖的概念,村里的池塘那么多,鲫鱼不老少,也没听谁说去养那些鱼呀?
养鱼?
是不是跟养鸡鸭一样能赚钱呢!
赵文东感觉自己脑海里有一根弦被人拨动,养鱼的念头深深扎在他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