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速请太子监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5章 诛心之言

李世民见李承乾神智颇为清醒,不由稍宽心,回御座。

“太子,崔御史状告致知院之人将其子腿打折,可有此事?”

李承乾并不迟疑,微颔首,随之摇头道:“禀陛下,将几人腿打折非致知院之人,乃臣亲卫。”

朝堂议论声响起。

崔仁术眼前一亮,见机哭诉道:“陛下,臣并非虚言,臣之子确是被打,只是臣不知其人乃亲卫,太子亲卫为何出现东市,同致知院之人一起,臣真不知。”

李世民神情微冷,崔仁术此言意指太子有蓄谋纵凶杀人,正欲询问李承乾,倒是李承乾自觉起身。

“陛下,臣于东市视察,亲卫不跟在臣身边,莫非应随崔御史?崔御史,你道亲卫打折你子之腿,此可有虚言?”

“自无,臣之子在忠仆护卫之下,方侥幸逃脱。”

李承乾冷笑一声,等的便是这句话,转身面对李世民行礼道:“陛下,正是此人之子挥棒击中臣头颅,其态势欲取臣性命,若不是臣稍有闪躲,恐不毙命亦是重伤,其歹人得手便遭亲卫制服,但其趁亲卫关心臣之际,畏罪潜逃。”

“臣面圣之前,从房二郎口中得知此人乃崔氏子弟,便让卫率将其府围住,等有司介入处理,望陛下明鉴。”

“这……”崔仁术双眼一翻,心中暗道完了,家仆来讯,并无道明此节,瞬息之间,晕厥过去。

若是崔礼得知,定会大呼冤枉,撤得快,并不知击打之人正是李承乾。

众臣一片哗然,闹半天,告状之人方为首恶,袭击太子,乃弑君之罪。

李世民大怒,道:“来人,将此人押入大理寺狱,等候审查。金吾卫前去崔府拿人,将歹人押入刑部大牢。”

“喏!”

“陛下,这其中缘由尚未得知,兴许别有内情。除崔御史之子,尚有其他三子,不知其下落,或可召来询问一番,以安群臣之心。”刑部卢侍郎起身奏道。

房玄龄同韦挺瞬间脸黑如锅底,朝卢侍郎狠瞪一眼,若是李世民直接安排三司协同审理,两人兴许能操作一番,此言一出,无疑拉两人进入泥潭,堵住从容脱身之路。

“太子,其他三人现于何处?”

“陛下,臣已令人将房二郎同韦三郎送回府中,房二郎身体壮硕,并无大碍,韦三郎反抗亲卫,亦被亲卫打折腿,不过臣已令太医及时医治,至于王二郎,其晕厥之后,至今未醒,关押于卫率府。”

房玄龄闻言一松,随之心思急转,韦挺脸色颇为难看,但亦有些许庆幸,至少还活着,若是太子下死手,等于白死了。

“妇人之仁,几人身上罪责尚未厘清,怎么放其归去?”李世民恨铁不成钢道。

李承乾自有计较,留几人于东宫,浪费米饭,放其归家,还能赚些许人情,其二人还敢跑不成。此话自然不敢对李世民说道。

“陛下,此事涉关朝中重臣,且两人并非首恶,臣不敢擅专,便责令其于家待宣,臣本欲等太医处理好伤口,便向陛下禀告此事,不料陛下急召,匆忙之间,未能安排万全,望陛下恕罪。”

李世民微颔首,房玄龄眼神满是感激之色,并非首恶这几字起码可以留住脖子了,连韦挺望向李承乾眼神亦温和些许。

“陛下,既房二郎无碍,何不召其前来御前奏对?”崔仁术兄长弘文馆学士崔仁师突起身道,其意再明白不过,只有拉两位重臣进来,才有一线生机。

房玄龄眼中满是愠色,暗骂彼其娘之,几欲卷袖抡拳。韦挺亦是眼中充满愤懑,欲锤击崔仁师。

李世民望向房玄龄,一时间颇为迟疑,倒是房玄龄心一狠,起身道:“陛下,臣请召房俊前来。”

李世民颇为无奈点点头,一边是爱子,一边是肱骨,端是左右为难。

“陛下,臣有疑,太子不在东宫,外出巡查又恰巧出现于东市,此间避免太巧了些?”另一名臣子出列道。

众臣瞬息之间燃起八卦之火,此事确实处处透露着诡异。

“太子,细说!”

李承乾早有准备,道:“陛下,致知院有一校书郎名曰李义府,此刻于殿外,不妨召其进来,便可知晓。”

“可!”

李义府踏入殿中,似乎不再惶恐,生死便在此刻,强行让自己冷静。

“罪臣参见陛下。”

“将事情来龙去脉道来!”

李义府哭诉着将昨日事情陈述,随之道:“臣疏忽,臣以为有了官身,其奴仆便有所顾忌,臣不料其如此胆大妄为,殴打臣,今日尚敢前来,再次殴打臣,请陛下恕臣殿前失宜。”

说罢望向李世民,见其点头,速拉开官袖,手臂红肿壮如猪蹄,再观脸上挂彩,模样甚是可怜。

众臣再次哗然,仆殴官,于天子脚下,无法无天。

李百药找准时机,迅速补刀道:“陛下,大唐官吏于天子脚下被殴打,此事若传出去,恐损陛下圣明。”

李世民脸若寒霜,少顷才恢复如常望向李义府,示意其续说。

李义府见效果已成,不由慎之又慎。

“太子殿下欲为臣主持公道,今日便去了东市,但其四人一见臣,便讥讽于臣,臣不忿,便辩解几句,其四人便夺过奴仆棍棒,殴打于臣,臣仓皇逃窜。太子殿下出言呵斥,让其住手,那贼子非但不住手,朝着太子头颅便是一棒。”

“此乃臣之过,累及太子,望陛下赐死!”李义府心一狠,左右都是一刀,置之死地而后生。

李承乾可不能让李义府白白送死,起身道:“陛下,此事并不怪李校书郎,臣不料贼子如此凶狠,往日买报商贩走卒尚能知礼有序,其几人出身书香门第,又是显贵子弟,想必更知礼才是,臣一时不查,欲以理服人,令亲卫不可轻举妄动,方招此祸。”

李世民闻言,从御座起身,踱步叹道:“太子此言,诸卿可听进,百姓尚能知礼,更何况显贵子弟乎?大唐律令能令百姓,令不得高门显贵,诸卿,以为如何?”

众臣闻此诛心之言,脸色大变,齐拜倒道:“陛下,臣等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