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2章 致远科技的传奇
在大师马季和李行远紧锣密鼓,筹备致远科技的《永恒传奇》时。
致远科技完成数千万美元融资的新闻,已经登上各大新闻头条。
新浪门户首页财经专栏红色标题刊登了《80后大学生刚毕业成亿万富翁》的专题报道;
文章上配有李行远在签字仪式上洋溢着自信笑容照片;
文章还详细梳理了致远科技的发展历程,从666导航的大获成功,到360电脑管家的快速增长;
再到本次完成千万美元融资的致远科技,即将搅动国内互联网行业格局。
搜狐新闻的标题偏重于个人色彩《李行远:我只是比别人快了两步》。
报道集中于李行远的创业心路历程,引用了采访中的原话:
“我就一个普通创业者,在对的时间做了对的事情,比别人快了一两步而已。”
最令人意外的是YS新闻频道的报道。
《青年创业者聚焦国家发展需要》的专题中,致远科技作为大学生创业的典范被重点介绍。
这时长两分钟的新闻报道,却给致远科技带来巨大的信誉价值。
财经周刊的深度报道《互联网创业正热,国内再出超级明星企业》则是从行业角度进行了专业分析。
文章指出:“致远科技首轮估值五千万美元,完成了融资千万美元的规模;
在2005年仅次于雅虎对于阿狸的投资。
这家创立仅三个月的公司,正在创造华夏互联网的新的神话传奇。”
媒体的报道引起了网民广泛热议,在这些新闻评论区,网友的留言不断刷新:
“又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我承认我酸了。”
“年纪轻轻就失去了没钱的烦恼,这感觉应该很棒吧?”
“致远科技是什么公司?怎么突然火了,没听说过啊。”
很快就有网友回复:“致远科技就是做那个666导航的公司,还有360电脑管家这种工具应用。”
“360电脑管家这种电脑清理工具好用吗?”
一位ID叫“电脑小白”的用户回复:“最赞的功能就是可以拦截广告。以前我的电脑每天弹框广告给烦死人,装上360的电脑管家清静多了。”
“666网址导航我正在使用。”另一位网友补充;
“是电脑店的技术师傅推荐我使用的,页面简洁没有广告,找网站特别方便。”
这些真实的用户反馈形成了最好的口碑传播,让直接hao123和265导航辛苦布置的围剿计划,接近破产。
数据显示,在媒体报道后的72小时内,致远科技的相关产品搜索和下载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666导航的日访问量接近翻倍增长;
360电脑管家单日下载也创纪录,达到日下载10万次;
致远科技的官网都出现了流量激增。
千度搜索指数显示,“致远科技”、“李行远”等关键词的热度,短时间内暴涨3000%,成为热门商业搜索词。
受这些新闻的影响,再加上临近开学,震旦大学校方领导邀请致远科技团队回校做创业分享;
毕竟学校出了一个创业名人。学校老师和同学也与有荣焉。
对于这种邀请,由于致远科技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又融资完成,后续还要继续扩充人手。
最适合的就是负责人事公关等工作的苏沐清;
李行远需要时刻纵览全局,给予团队提供支持;
大师马季带着技术团队,正在加班加点开发新功能;
姜凡则是在准备扩展电商业务。
随着媒体报道热度持续发酵,一封来自华夏互联网协会的邀请函送到了致远科技。
2005年华夏互联网大会将在9月燕京召开,致远科技作为“年度最具潜力的互联网企业”受邀参会。
对于这种能再见到更多同行的事情,李行远决定。
亲自去看看,看看能不能见到更多的同行。有机会拓展一下致远科技的业务。
本来华夏互联网大会这种机会,是很难照顾到致远科技这种初创企业。
即使李行远代表志远科技前去华夏互联网大会,也只是毫无存在感的小喽啰,小虾米。
但由于本次致远科技千万美元融资成功敲定,致远科技一跃成为当前热门互联网新兴企业。
而且很多财经人物专访节目向致远科技发出邀请,李行远让人先婉拒了这些邀请,因为此时李行远的热度已经很高了,过犹不及,
经过舆论的宣传致远科技已经在互联网行业打响了名声,李行远也成了大众媒体口中新兴的创业新贵。
并且由于大众媒体的发展,同样是80后的李行远,和辍学的韩寒形成鲜明对比,
一边是名校毕业,一手创立创立高新技术企业。
一边是辍学在家靠新概念写书成名;
最近又跨界玩赛车,靠一手不上学一样能赚钱,成为了很多厌学少年的偶像;
这也成为很多家长不喜欢韩寒的原因,现在好不容易出现一个好好学生的代表。
李行远也自然成为反对韩寒一派的招牌被高高举起;
这一过程不论李行远与同意与否从李行远融资成功那一刻就是注定会发生的事情。
如果李行远再在此刻接受这些财经人物专访;
只怕李行远和致远科技的以后战略部署和规划行动,会被人拿放大镜观察;
这并不有利于李行远的战略规划的部署和执行落地。
尤其是致远科技现在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很多战略级产品仍处于研发中,没有推向市场。
致远科技和李行远在这时候获得海量关注曝光,不利于这些产品突袭竞争对手。
360杀毒软件就是其中的一项战略体系产品。
致远科技和李行远对于360杀毒的期望,就是全面占领网络安全这片市场尤其是个人市场。
之后再反向推进企业级市场,只不过这一过程实施前,需要李行远等待一个时机,伺机而动,不然真有可能出现阴沟里翻船。
这并不是李行远小心翼翼危言耸听,而是切切实实在都是发生过的事情。
比如2005年7月瑞星杀毒和东方微点,这两家杀毒软件的爱恨纠葛。
瑞星杀毒不惜捏造事实编织证据,也要把东方微点扼杀在摇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