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8章 除了阴阳学说,还有哪些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影响了盘古开天辟地传说?
除了阴阳学说,还有多种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盘古开天辟地传说产生了影响。
一、气一元论思想
1. 气一元论的基本内涵
○ 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气被视为一种无形却充满活力的物质,它弥漫于宇宙之间,是万物生成、变化的根源。这种思想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例如,道家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一”可以理解为一种混沌未分的气,气经过分化产生了万物。
2. 在盘古开天辟地传说中的体现
○ 在盘古开天辟地传说中,最初的宇宙是一片混沌,这个混沌状态可以看作是气一元论中所说的混沌未分的气的一种具象化表现。盘古在这片混沌中孕育而生,就如同气孕育万物一样。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气的分化过程的一种神话式的描述。他将混沌分开,轻清者上升为天,重浊者下沉为地,这类似于气的清升浊降的特性。而且盘古开天辟地后,他的气息变成了风云,这进一步表明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这一思想在传说中的渗透。
二、五行学说思想
1.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相生关系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克关系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学说不仅仅是对物质的简单分类,还被广泛应用于解释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体生理病理等诸多方面。例如,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通过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来解释人体的健康和疾病。
2. 与盘古开天辟地传说的联系
○ 在盘古开天辟地传说中,盘古身体化为万物的情节与五行学说有一定的关联。盘古的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海,这可以看作是与五行中的水相对应;他的肌肉变成了田土,与土相对应;他的牙齿、骨头变成了金属和石头,与金相对应;他的精髓变成了珍珠美玉,而玉在五行观念中也与土有一定联系;他的毛发变成星辰等,从更广义的角度看,星辰与火有着某种象征意义上的联系。盘古身化万物的过程体现了五行所涵盖的物质元素在世界构成中的重要性,也暗示了万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转化的五行思想。
三、天人合一思想
1. 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观点
○ 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天、地、人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这种思想在儒家、道家等诸多哲学流派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儒家倡导“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认为人性与天命是相通的,人要通过修养自身来顺应天命;道家则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人要顺应自然规律。
2. 在盘古开天辟地传说中的反映
○ 盘古开天辟地传说从宏观上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盘古创造了天地,他的身体又化为天地间的万物,这表明天地万物与人(盘古)是一体的。盘古开天辟地的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顺应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他将混沌的宇宙开辟成有序的天地,这一过程如同人类顺应自然规律对世界进行改造和建设一样。而且盘古身化万物后,天地间的万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就像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一样,体现了一种广义的天人合一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