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皆变,唯有人性不变
人性的特点
谈管理是需要一定背景的,管理不是要管人,而是要管事、管物、管人以外的资源。所以,把人纳入管理的范畴,就相当于把人当成了物。在西方的人力资源观念中,人被当作人力资源去利用、去处理,视人犹物,严重地违反了人性。而人性的特点是,第一要创造,第二要自主—不接受他人的摆布。
很多老板向我抱怨说:“中国人很难管啊!”我给出的答案只有一个:“谁叫您管他!”
要了解一个人,必须看他讲话,一个人讲什么话,就代表他心里在想什么,这叫作“言为心声”。“不要你管”“你干吗管我”“你凭什么管我”,这是我们常常讲的话。还有更有趣的:“凭他那种德行也想管我吗?”即便有的时候嘴上不这样说,但是心里却在这样说。
管理与德行有什么关系吗?
全世界大概只有中国的管理与德行是有关系的,“凭他那种德行也想管我吗?”其言外之意就是,你首先要管好自己才能管我!中国人十分重视德行,认为只有品德优秀的人才有资格管理他人。
我一直在研究中国人,还没有听到哪一个中国人说:“赶快来管我,赶快来管我。”所以,从根本上追究,人性对管理有一种先天的排斥。
中、美、日三国的比较
美国人很简单:“我给你多少钱,你听我的话。”
日本人很容忍,只要“比比谁比较大”:“我比你年资高,你听我的;你比我年资高,我听你的。”这种尊重前辈的精神,成为他们的行动准则。
中国人就比较复杂,你说“我年资比你高”,有人就会说“公司就是被你害死的”;你说“我的能力比你强”,他又会说“老板给你工作机会,却不给我,给我做,我做得比你好”。
美国人会问你:“领多少钱?”大多数中国人不会问,即便问,你也不会告诉他。
美国人:“你领多少钱,不要告诉别人。”
中国人:“我告诉别人干吗?”(但是,他告诉别人了,所有人都知道了。)
美国人很生气:“我叫你不要告诉别人,你为什么还要告诉别人?”
中国人:“没有,哪里有?”
美国人:“你没有告诉别人,别人怎么知道?”
中国人更厉害:“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他怎么知道的我怎么知道?我怎么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
最后的结果是:只有外国人不知道,中国人都知道了。这是由于中国人的思维非常特别,我们讲“不”就是“要”;我们讲“不管”就是“要管”;说“没有意见”,就是“意见很多”。
假如人家给你钱,西方人会说:“噢,我最喜欢这个!”再比如送西方人礼物,他会说:“啊!我好喜欢!”然后当众打开。而中国人如果说“我最喜欢这个”,或者当众打开礼物,就失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