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外国建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米诺斯王宫:高山绿水间的迷宫

古希腊文化之前有一个前希腊阶段,这一阶段的文明主要集中在克里特岛上和迈锡尼地区。这两个地方的文明有一定渊源,十分类似,被称为“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起源。位于爱琴海南部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450年。这个文明的名字来自《荷马史诗》,传说中克里特岛的米诺斯国王修建了巨大如迷宫般的宫殿,但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找不到这个宫殿在哪里,以为有关米诺斯王宫的事情纯属虚构。直到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阿瑟·伊文思在克里特岛上发掘出了米诺斯王宫的遗址和大量文物,才证实了这个文明的存在。米诺斯王宫也成为克里特岛建筑的代表作。

米诺斯王宫大约修建于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600年,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庞大建筑群。整个王宫占地2万多平方米,有大小几百间房屋。整体平面接近正方形,没有严格的轴线,布局并不讲求对称。中央有一个52米长、28米宽的庭院,房间围绕院子布置。这个王宫并没有围墙,外轮廓也根据地形进进出出,高低错落。众多房间由复杂曲折的柱廊、楼梯来连接,布局相当复杂,难怪被称为迷宫。

米诺斯王宫虽然布局自由,但是功能分区非常明确。公共机构和行政办公的房间在院子的西边,二到三层高,院子周围有大柱廊。西边还有用来做仓库的房间,里面并排着很多大缸,不知道是用来储存食物还是酿酒的。东边是生活区,有国王、王后起居的房间、接待室和学堂等。这些建筑都围绕采光天井布置。生活区中还有一个引人瞩目的列柱大阶梯,十分气派。王宫的北边有一座剧场,是露天设计;在东南边上有出口,通过阶梯可以走到山脚下。

米诺斯王宫 这座宫殿屡毁屡建、屡建屡毁,考古学家曾从这里发掘出很多有价值的文物

米诺斯王宫废墟中的花瓶

圆柱在这座宫殿中有非常广泛的运用,不仅出现在各种入口处,还常常用来划分空间。这些圆柱是克里特岛传统的木柱,上粗下细,柱头为厚实的圆盘,柱础比较薄,柱身被涂成黑色或者红色,别具一格。

米诺斯王宫的内部装饰非常精美,每个房间的墙上都绘有亮丽的壁画和几何形的纹饰,十分漂亮。长廊上也有壁画装饰,虽然绘制于3000多年前,但是看上去依旧十分鲜艳,据说是因为所用的原料来自当地的植物和矿物。壁画的题材也十分丰富,有的描绘了欢庆的舞蹈队伍,有的描绘了祭祀时向神灵献上祭品的情景,有的描绘了比赛的激烈情形,还有的干脆是动物和风景画,如牛、海豚等。这些壁画中,《戴百合花的王子》最有名。这幅壁画位于院子南边的一间宫室中,画中王子头戴孔雀羽王冠,上面插有装饰用的百合花,身着短裙,用皮带束腰,正在花丛中悠然散步。这些壁画表明当时克里特人已经开始重视建筑装饰,并有了一定的建筑审美观。

米诺斯王宫遗址不仅体现出当时的建筑规划水平、艺术水准都非常高,且还具有相当发达的施工技术。米诺斯王宫中已有供水设施,王后居室中还有冷热水交替的浴池、抽水马桶等设备,排水设施也十分先进。可见,米诺斯文明是当时极为强盛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