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辉煌落幕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葡萄牙帝国达到巅峰之后,便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复盘一下葡萄牙帝国的命运轨迹,主要有三个关键点。
第一个关键点:亨利王子为葡萄牙的航海事业奠定基础。
第二个关键点: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第三个关键点:达·伽马抵达印度。
葡萄牙国运的爆发源自海洋,衰落也源自海洋——因为欧洲不是只有葡萄牙一个国家试图通过海洋攫取财富,其他的竞争者后来居上,让葡萄牙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首先是西班牙,其对葡萄牙有着天然的优势。其次是荷兰,抢占了葡萄牙在东南亚的势力范围。再次是法国,在非洲挖了葡萄牙的墙脚。最后是英国,最终制霸南亚,让葡萄牙在印度的影响力一落千丈。这些惊心动魄的场面会在后续的篇幅中呈现。
葡萄牙帝国衰落的根源,首先在其自身。
1505年,在达·伽马第二次从印度返回里斯本的两年之后,葡萄牙往印度派了第一任驻印度总督。在跟随总督的远征队中,有一位叫斐迪南·麦哲伦的年轻人,他于1480年出生于玻尔图的一个没落骑士之家。
麦哲伦10岁那年就被父亲送进王宫服役,后来担任过王后的侍童。麦哲伦是听着迪亚士、达·伽马等航海“大咖”的故事长大的,所以在他成年之后便进入了葡萄牙国家航海事务所。
按照很多现代人的观点,麦哲伦完全可以依靠那份工作安稳地度过一生。但他不甘于平凡的生活,他的梦想是浩瀚的海洋,所以他选择了去东方。
到达印度后的麦哲伦非常积极,跟随组织在印度和马六甲等地探险,并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麦哲伦的经验越来越多,离自己的人生梦想越来越近。
1513年,33岁的麦哲伦认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于是,他回到葡萄牙,向曼努埃尔一世申请,打算组织一次环球航行。那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因为在已知的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人进行过环球航行。
但曼努埃尔一世已经老了,早已没有年轻时的锐意进取。他拒绝了麦哲伦的请求,于是像他父亲若奥二世失去哥伦布一样失去了麦哲伦。失望的麦哲伦离开葡萄牙,像哥伦布一样去了西班牙。在塞尔维亚,西班牙的总督非常欣赏麦哲伦的勇气和才华,不但将女儿嫁给了他,还引荐他去见了西班牙国王。
那时的西班牙国王是查理五世[1],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查理五世渴望寻找一位伟大的航海家,帮助西班牙帝国和葡萄牙帝国进行全球博弈,于是全力支持麦哲伦的计划。
1519年,也就是曼努埃尔一世给达·伽马封爵的那年,麦哲伦开始了一段属于他的航海神话——麦哲伦环球航行。
麦哲伦的船队一共有5艘船,随行船员达265人。这个待遇已经超过了当时发现好望角的迪亚士和抵达印度的达·伽马。他们从塞维利亚港出发,首先用了大约70天的时间横渡大西洋,抵达了巴西里约热内卢。
经过一番动荡与修整之后,麦哲伦船队重新启程,继续在大西洋中沿着美洲大陆航行。最终船队在美洲大陆的南端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海峡。那海峡时宽时窄,曲曲折折,两岸山峰在云与海之间显得奇幻莫测,两岸土著居民的篝火却把夜晚照得通明,星星点点,好像火地一般。于是,麦哲伦就把那里取名为火地岛。
出了那个海峡,麦哲伦船队便离开了大西洋。那是一片风平浪静、浩瀚无际的海洋,于是麦哲伦将其命名为“太平洋”。后人为纪念麦哲伦的贡献,就把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峡取名为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在前不见岛屿、后不见陆地的太平洋上航行了100多天,初步判断太平洋是一个比大西洋更为广阔的大洋,从而填补了人类在大洋探索方面的空白。不仅如此,他们还增加了天文知识,比如在航海中发现了大小麦哲伦星云和南十字座。
直到1521年初,麦哲伦船队才进入亚洲。就在麦哲伦以为自己的人生会因此抵达顶峰时,死神却朝他露出了狰狞的面孔。
1521年4月27日夜,麦哲伦在前往菲律宾的途中,因和海岛上的土著居民发生冲突而死于人生巅峰的前夜。最后,由他的同事们帮助他完成了环球探索的遗愿。
环球航行大幅扩充了西班牙帝国在太平洋沿岸的势力,加速了西班牙帝国的崛起,并且为葡萄牙帝国的衰落埋下伏笔。
注释
[1]他既是西班牙国王(1516—1556年在位),同时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19—1556年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