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话事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9章 《最好的我们》发售!(新年快乐!!)

2008年1月12日,周六。

“唉?薇薇你看,出新书了哎。”

“我看看,《最好的我们》?好像是一个新人作者。”

临近寒假,林雪薇和赵芷来到书店,准备购买老师要求的习题册。

但一进书店,他们就被一副巨大的海报所吸引,上面有一句很显眼的话:

“也许我们的青春就是这么平淡,但谁说,平淡的青春不值得怀念呢?”

“哎呀,那些畅销作者写的书我感觉也就那样,尤其是郭小四,我总感觉他的小说有点…有点……”

林雪薇有点卡壳,赵芷很懂她的闺蜜,接口说道:

“有点矫情,你想说的是不是这个?”

“没错没错,你也这么觉得吗?”林雪薇拉着赵芷的胳膊问道。

“是呀,而且他写的青春一点儿也不真实,好像都是他想象出来的。”

“对对,你看饶雪曼的那几本小说,正常女生哪里会做那种事。”林雪薇也吐槽道。

这时候的青春文学,还是以青春疼痛文学为主,包括《梦里花落知多少》、《左耳》、《沙漏》等等。

这种作品一般里面的内容都是包括青春期失恋,堕胎,打架,自sha等等一些比较颓废的事情。

虽然看着很刺激,但总是充斥着“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而且作品内容十分不贴合现实,只是为了疼痛而疼痛。

一开始的时候,林雪薇他们还比较着迷,但看多了之后还是觉得有些空洞。

“你想买吗?”赵芷问道。

林雪薇走到新书展览区,发现竟然是上下两册,拿起一看后,有些犹豫地说道:

“两本一起要46块,好像有点贵。”

虽然这么说,但林雪薇拿起后却不舍得放下,盖因那书的腰封上还写着一位名家的推荐语:“用最朴实的词语,道尽了所有人的青春。”

“要不,咱们两个一起?”

赵芷自然知道闺蜜的心思,看她有些犹豫,便直接提议道:

“两人的话,一个人就是23,比之前买的那些书都要便宜,你觉得怎么样?”

“可以可以,那你先看还是我先看?”

“你周末拿去看呗,上学的时候再拿给我。”赵芷说道。

“嘿嘿嘿,你最好了。”林雪薇一把抱住赵芷说道。

两人将习题册买完后,林雪薇迫不及待回到家中,将习题册扔到一边,打开新买的小说就看了起来。

就这样一直到晚上家里人叫她吃饭的时候,她还一直沉浸在故事里。

等到周一上学的时候,林雪薇的神情还有些恹恹,没办法,这两天她一直都在熬夜。

直到看到闺蜜赵芷后,她才提起精神,神采飞扬地说道:

“芷芷,我跟你说,那本书太好看了,好多事情就跟我们亲身经历的一样!”

“真的假的?”赵芷有些怀疑。

“真的呀,书里的主角是靠一些运气才考进当地最好的高中的,这和我的经历也差不多,还有还有,军训的那段......”

林雪薇的嘴就像连珠炮弹一般,赵芷连忙制止了她,说道:

“好了好了,你别剧透了,让我自己看好不好?”

但林雪薇还是有点意犹未尽,她有好多话想说,但最终还是忍住了,只是嘟囔道:

“好吧好吧,那你快看哈。”

不过林雪薇并没有消停下来,去到学校后,逢人便开始推荐起这本书来,虽然大多数人还是将信将疑,但也有不少人生起了兴趣。

......

《最好的我们》推出市场一事,秦扬当然知道。

早在一个多星期之前,他就已经收到了书籍样本,除了留下一套自己收藏之外,其他的他全都送了出去。

包括薛晓璐,他的几个舍友,当然景恬那边他也送了几套。

有杨浩这层关系在,不得不说,出版社那边还是下了一些功夫的。

不仅设计出了独特的海报,更是联系了不少有名的作家为这本书站台,甚至还包括一些早就成名的大家。

虽然秦扬不知道出版社是咋做到的,但这种对自己有利的事,他当然不会反对。

虽然秦扬一直没把出版的事放在心上,但这好歹也是他的作品第一次面向市场。

到了这一天的时候,他心里依然有些许的紧张。

不过并没有让他等多久,1月14号的时候,出版社那边就给他打来了电话。

“好消息,秦扬,我们首印的一万套已经接近售罄,不少书店都打来电话要求我们加大供货量,目前出版社商量之后,决定再加印十万套。

不过这应该不是终点,我们还联系了国内多家连锁书店,他们也对这套书有很大的信心,等到全国范围都铺开时,十万套估计远远不是终点。”

电话里,杨母语气有些兴奋。

虽然他们几个编辑会预料这本书有大火的潜质,但刚刚面向市场就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让他们有些吃惊。

毕竟秦扬只是一个新人作者,别说和韩晗、郭小四他们不能比,就连在《最小说》上连载小说的那些作者,知名度也远远比秦扬高得多。

但不知道是否是读者有些腻歪青春疼痛文学,还是市场正在往多元化趋势发展,总之,《最好的我们》直接成为了2008年年初首都最畅销的书籍。

不过这也是因为当前市场上并没有竞争者的关系。

郭小四的《悲伤逆流成河》于去年的五月份发行,而韩晗的《光荣日》也在六月份发行,虽然余波未减,但好歹已经过了火热期。

出版社选择在这个时候推出市场,可能也有这样的因素在其中。

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对的。

仅仅开始发售两天,《最好的我们》一书不管是在贴吧中还是博客中,话题量都开始迅速突飞猛进。

不少人都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中,大部分人表达的主题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真实感。

女主耿耿,相貌上是普普通通,学习又在学校垫底,再加上家庭不睦,父母离婚。

这样的人设十分丰满而又贴近生活。

青春小说的主体阅读者基本都是以学生为主,而在学生中,能取得优异成绩的终究只是少数,大部分人都处在中游甚至是中游以下。

光是这样的人设就很容易代入。

另外,书中的不少情节都和读者们经历相似,每每看到这样的情节时,都会让读者觉得,这并不是一本小说,而是发生在他们生活周围的真实故事。

但与此同时,女主又很真诚善良,乐观向上,这也让她在学校交到了不少朋友。

而她在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也时常会让读者们会心一笑,因为很多都是现实中他们会和朋友之间做的事。

或许就和书腰上那位名家评价的一样,越是贴近生活,就越是容易收获感动。

不过出版社给他的惊喜还不止这些,在他们的推介下,北京青年报社直接联系了他,说是要对他来一期专访。

这种事之前还比较少见,但近些年郭小四和韩晗等青年作家大火,也让出版社更加注重对于作者的包装策划。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提升出版社的知名度,同时也能让作者收获更多关注,从而为下一部作品奠定粉丝基础。

目前秦扬和首都长江出版社的关系还处在蜜月期,为了将秦扬留在自家手里,出版社那边也是不遗余力地在拉拢秦扬。

包括这次的专访,也是出版社通过一些利益交换才得到的。

当然,这些都是在秦扬事先知情的情况下,出版社才会这么做。

秦扬当然知道出版社的意思,但他也并没有拒绝。

有杨浩母亲这层关系在,他和首都长江出版社之间一开始的合作就很愉快,因此他也并不介意之后继续展开合作。

说道首都青年报社,这同样也是一家在国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报社,旗下拥有十余家媒体,包括《法制晚报》、《首都科技报》、《首都青年周刊》等等。

要论起实力和影响力的话,也处在官媒之下的一线水准。

这次过来采访的,就是首都青年报社下的《首都青年周刊》。

这本周刊,在去年也就是07年的时候全国发行了45万份,在首都地区就有二十万份,同时在杂志类媒体阅读率中排名第一,可以说相当有实力。

因为是人物专访,所以双方在确认时间之后,那边就将采访稿直接发了过来。

这也是行业中的潜规则,不管是任何访谈,直播也好,录制也好,哪怕是杂志专访,采访稿都是需要双方确认之后才会采纳的。

到了正式采访的这一天,秦扬也没有过多准备,就连采访场地也直接定在了学校的一处教室中。

上午八时许,秦扬就见到了这次的采访记者于佳佳,她大概二十七八岁,容貌昳丽,脸上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比较知性。

双方简单地聊了聊,互相探了探性格之后,采访便正式开始。

于佳佳将录音笔调好放在一边,随后问出了今天第一个问题:

“秦扬同学你好,您创作的《最好的我们》一书最近正在热销,其中的真实性也令人津津乐道,我比较好奇,书中的故事是您本人经历吗?”

“怎么说呢,有很多故事情节我确实取材于真实的学校生活,有的是我亲身经历,但有的我也只是道听途说,其中有趣的部分,我就会经过加工后放进书里。”

“包括女主角的原型也是吗?”

“是也不是吧,确实耿耿身上有不少特质来自于我朋友或者同学,要说原型的话,他们可以都是,但也可以说都不是。”

“那你一开始是怎么想到创作这个故事呢?”

“其实一开始的起因是,我在之前暑假的时候和一个老同学聊天,他高中的时候就喜欢班上某个女生,不过他却一直都没敢表白,包括最后毕业的时候也是。

我当时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就觉得挺有趣的,少年人的感情很纯粹,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我觉得这才是属于我们八零后和九零后的青春,没有那么多狗屁倒灶的事儿,虽然只是一份简简单单的喜欢,但却是某个人的全部青春。

正因为有这份想法,所以我才会创作了这本小说。”

“原来是这样,那后来你那个同学告白了吗?”

“当然没有,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没有人的青春会不留遗憾。”

“......”

采访进行得很顺利,秦扬对于那些问题早就有了腹稿,再加上他也不怯场,所以一问一答之下,将近一个小时之后,采访就到了尾声。

“秦扬同学,不知道这本书后,你后面的新书是什么打算?”

“接下来还会创作两本类似题材的书,因为都发生在振华中学中,所以也可以称作振华三部曲,这也是我一开始就确定好的计划。

而且,另外两本书的主角,我在《最好的我们》当中都有提到过,算是提前埋下了一个彩蛋,读者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去猜猜看。”

这最后一个问题显然是设计好的,为的就是让读者们保持期待。

在《最好的我们》畅销之后,振华三部曲的另外两部自然也提上了秦扬的日程。

将所有问题采访完之后,接下来还需要为秦扬拍摄一组照片才行。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秦扬本身就很帅气,又有专业摄影师的加持,尽管只是以北影为背景,但秦扬同样也很上进。

忙完这一切之后,秦扬打开手机,上面是一条景恬发来的消息。

“在吗在吗?[可爱]”

看了一下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分钟,秦扬赶紧回了一句:

“在,刚才在忙着采访。”

景恬显然一直在等他的消息,几乎是秒回:

“厉害啊学长![大拇指]”

“刚刚拍了不少照片,我觉得还不错,发给你看看。[图片][图片][图片]”

“学长有点帅。[害羞]”

“嘿嘿,知道就好,你找我干嘛呢?”

“对了,差点忘记,为了庆祝学长新书发布,我买了一百份哦。[图片]”

“这么多?你买来干嘛?[吃惊]”

PS:大年初一走亲戚,从早上六七点钟起床,一直到晚上八九点才回来,更得有些晚了。

大家新年快乐,另外,新书求追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