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领导是不明智行为
主伴关系并不是固定的,因为人与人的关系随时在变动,世上哪有什么固定的东西?但是,我们却可以在这个变动中抓住一点:对中国人,绝对不能存心讨好,那是没有用的,但同时也一定不能得罪。得罪他,他可能会报复你,别看中国人平时表现得很有修养,话专挑好听的来说,但是你千万不要过于相信这些表面的现象,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有仇必报。
我们可能在电视剧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个小孩,从小就不上学,天天练武功。有人若是问他:“你勤练武功,长大之后想要做什么?”他则会回答:“长大后,我要替我爸爸报仇!”这种为父报仇的例子太多了。
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如果父亲被杀了,你还拼命用功想考状元,所有人都会看不起你,会唾弃你,认为你一点也不像中国人!
你不要认为中国人会改变,中国人根本不可能改变,为什么?在西方,人为的规则很多,很多的知识都是人为编造出来的,人们非学不可,不学就落伍,而这样的规则可以随时改。中国人不一样,你看在深山里面长大的那些人,哪有机会学什么科学知识?人家不也一辈子过得好好的?中国人所有事情都是这样自然去学习的,所以为什么有人住在山上他“通”了,有人在海边他也“通”了,就是一样的道理。我们的民族性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很多人都是不学自通,他们是很自然地慢慢体会到这些“规则”,自然而然地“通”了,这样的中国人,不可能改变。
所以,普通员工和干部都要顺应自然,慢慢地感悟领导者的用意,不能存心讨好,也不能随意得罪。只有将中国人的“规则”感悟出来,才能在中国社会中生存。
与领导者相处,首要的一条是不能乱拍马屁,因为在中国,没有一个人是靠乱拍马屁成功的。也许有人会有疑问:我们看到很多拍马屁的人都过得很好啊!我想说,那是我们看错了。
当老板,最怕下属变成马屁精。所以很多人说中国人很喜欢拍马屁,其实这全都是错误的观点。我问过一百多位总经理,我说:“你喜欢任用马屁精吗?”他们都是板起脸孔,说:“我为什么要用马屁精?”我又问:“你为什么这么害怕?”他回答:“我当然害怕!我迟早会被马屁精害死!”显然,中国的老板没有一个喜欢用爱拍马屁的下属。
一个人如果天天被别人拍马屁,久而久之,他就会形成“我说的话都是对的”或者“我是天下最聪明的人”的想法,慢慢地,他就会夜郎自大,目中无人。更有甚者,还会形成一种高人一等的错觉,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听我的”,如果领导者形成这样的思想,不出乱子才怪。要知道,将“马屁”全数接收,有时候必须付出庞大的代价。
如果要说中国人从来不拍马屁,这句话也不对。
老板有时候会问你:“最近忙不忙?”你若是说“忙死了”,他就会很来气,觉得“我是叫人家忙死的人吗?让你忙死了,我算什么老板?”。若回答没事,老板就会说,那你多做几件事好了。这样来看,你怎么答都不对。很多人学沟通,不知道都学了什么东西。最适合中国人的回答是“还好啦”。老板就会觉得“不错,就是说我布置的任务刚刚好,不会让你应付不来”。你只能这样讲,别的话都不能讲。
万变不离其宗,变来变去,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这才是精妙之处。不变的当中有变的部分,变的当中有不变的部分,这个道理,你即使打死外国人他都听不懂。他们要么就是很诚实,要么就是撒谎。中国人怎么可以诚实,怎么可以撒谎?都不可以!
遇到问题的时候,你要看这个问题是谁在问,是在什么场合问,有没有外人在场。也许老板是故意当着外人的面问你:“你在我这儿工作辛苦吗?”老板是问给外人听的,结果你来一句:“辛苦是不辛苦,就是工资太低了!”那你就等着被领导骂吧!
情况不明,而且情况会有所变动,所以每一个被领导者都应花很多时间在研究情况上。中国人除了做工作以外,还有很多时间要去把公司的氛围弄清楚,然后要分析自己“在什么样的氛围之下,用什么样的表达、配合方式”来应答,那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绝对不是制度,不是产品,也不是标识,企业文化是这种隐隐约约,确实存在但是永远说不清楚的东西。
学术界的人士都说中国有“马屁文化”,我觉得很奇怪,因为如果你去问问,去做一下调查就会很清楚!当然了,谁拍了马屁都不可能承认,但其实也不完全是这种情况。
甲、乙、丙三个年轻人跪在大法师面前要求剃度当和尚。大法师出来问甲:“你为什么要来当和尚?”甲说:“我爸爸要我来的。”大法师当头一棒就打了下去:“这么重大的事情自己不决定,你爸爸叫你来,你就真的来了,将来你后悔怎么办?”对于甲的回答,大法师讲的话是对的。大法师再问乙:“你为什么要来当和尚?”乙一听甲说“爸爸要我来”会挨打,就说:“我自己要来的。”这下大法师打得更凶:“这么重大的事情,不跟你爸爸商量就来了,你爸爸向我要儿子怎么办?”大法师再问丙:“你为什么要来当和尚?”丙吓得一句话都不敢讲。大法师用了全身力气打下去:“这么重大的事情想都不想就来?”这才是中国社会。
如果你是第四个人,面对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回答?有人会这样回答:“我受佛祖的感应。”言外之意是,你敢打我吗?我把佛祖搬出来了。结果大法师两只手都打下去了。为什么?他完全没有面子了——修行了几十年,佛祖都没有给他感应;你还没修行,佛祖就给你感应了,打你看看头破不破。
这其实是个笑话。但是你真的要动一动脑筋。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没有第二个——“我受到大法师的感召”。因为你这句话讲到对方的心里去了。所以,什么叫中国式沟通?就是讲到对方“打”不下去,讲到对方没辙。有人会问,大法师会不会说“让你拍马屁”,又打一下?肯定不会。因为这不叫作拍马屁,而叫作“马屁味道”。
中国人擅长制造马屁味道,很多人也都喜欢马屁味道,而实际上我们真的很讨厌马屁精。那么,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有些事情要做,但不要把它当成是拍马屁?不是这样的。我认为,还是要看动机,看看你是否存心拍马屁。
还必须说明的是,中国人是无法讨好的,因为中国人太敏感。中国人的警觉性非常高,而某些警觉性高的人,疑心也是非常重的。还是上面的例子,如果说那个大法师警觉性很高的话,年轻人回答说“是大法师感召我来的”,还会挨棒子,怎么办?在我看来,如果是这样,那个人就没有资格当大法师了。但我认为,面对大法师的提问,很完整的回答是这样的:“我受大法师的感召,我爸爸也同意了,我自己也考虑过,而且好像佛祖也有这个意思。”这样完完整整地回答,他的棒子怎么都打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