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捡到了我的手机](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52/53126752/b_53126752.jpg)
第41章 请陛下重开科举!
奏折之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仿若群蚁乱爬,引经据典、辞藻翻飞,可就是没有半句有用的话。
一连翻了四五页,朱元璋已看得头昏眼花,仍没看懂所奏何事,他气得直将那奏折甩到地上,拍桌怒喝:“云奇,给咱将茹太素叫来,咱倒要问问他,是不是没把咱的御令放在眼里?”
片刻之后,茹太素已站到了大殿之中。
这老酸儒其实远未到年老体衰的年纪,只是此人生得干瘦,平素又好佝偻着腰背,再加上那一身的酸腐气质,乍看上去活脱脱一个小老头儿。
一看他这迂腐模样,朱元璋气不打一出来,指着地上奏折便骂:“茹太素,你究竟是何意?咱分明已警告过,但凡上奏不许繁缛冗长,你为何明知故犯!”
茹太素揣手低头,瞄了眼地上奏折,身子颤颤巍巍的跪了下去,伏地叩首道:“请陛下恕罪,臣年老体衰,记性已有衰减,加之离朝日久,这才忘了陛下先前律令,一时疏忽,还望陛下恕罪!”
他这认错态度倒是诚恳,跪地不起的模样看来也格外可怜,朱元璋即便心里还窝着火,也不好再追究什么。
“罢了,念你是无心之失,这次就饶恕你,你起来吧!”
“多谢陛下!”茹太素当即颤悠悠的起身。
随即朱元璋再次问道:“你这折子,究竟要奏何事?”既然人已来了,朱元璋也懒得再看那啰嗦奏折,直接听他本人说便是。
许是刚刚挨了骂,这回茹太素倒直接干脆得多,直接道明来意,拱手便道:“臣上这份奏折,是想恳请陛下,重开科举!”
一听这话,朱元璋顿时面色一僵。
要知道,自洪武六年停办科举以来,每年都有官员奏请恢复科举,但朱元璋一直压中不发,不予理会,没想到,茹太素刚一回朝,竟掺和起这件事来。
当初停办科举,就是因为科举所选的人才,实在不合他朱天子心意,另外这科举长期被士绅阶层垄断,以致朝堂权力越发集中,吏治越发腐败,因着这些毛病,朱元璋对于何时重启科举,一直有所顾虑。
此刻茹太素提得突然,他未及料想,一时也难作答复。
可茹太素不依不饶,又拱着手上前一步:“陛下,如今朝堂官员稀缺,不少衙门都已无法正常运转,老臣请奏重启科举,绝非只为私心,也为我大明社稷着想啊!”
茹太素作为读书人,对科举自然百般推崇,但他的话也确有道理,如今朝堂之中,的确存在官员稀少的毛病。
这件事,说来也怪朱元璋,当初处置胡惟庸案时,毛骧大肆牵连,将与胡党稍有关联的人统统波及,而朱元璋也恨朋党入骨,放任毛骧施行连坐,因此,光这一桩案子,就牵连了近三万官员。
试想整个朝堂能有多少当官的,一口气处置了三万人,还能剩多少?
照说这般人手局促的情况下,朱元璋早该重启科举了。
可是想到,若是重开科举,招上来的还是同一批官仕子弟,依旧会结党营私、贪墨腐败,朱元璋仍很犹豫。
“此事……咱知道了,你且下去,待咱慎重思量,再行决断!”
朱元璋一时难作抉择,只摆摆手,先将茹太素打发下去。
茹太素显然心有不甘,仍拱着手迟疑了片刻,可想了想,他终是哀叹一声,行礼退了下去,朱元璋不愿再理会他,只扶着额垂下头去,闭眼静作冥想。
却在这时,听见屋外传来茹太素的声音:“老臣见过太子殿下……”
随即只见朱标慢慢的走了进来,见到朱元璋,他随口询问道:“父皇,这茹大人来找您作甚?”
朱元璋幽叹口气,口吻颇为无奈:“茹太素奏请重开科举……”
“科举……”朱标愣了一愣,虽未再开口,眼神却已陡地一变,显然此事戳中了他的心思。
朱元璋抬起头来,眼里颇为迷惘道:“标儿,你觉得……科举一制是否该重新启用?”
“这……儿臣不知”朱标却赶忙低下头去,不敢与朱元璋对视,但顿了一顿,他立马又补充道:“然而朝中官吏缺失,不少衙门政务废驰,确实不是长久之计。”
朱标从小浸淫孔孟之道,可算是标准的儒家弟子,对于恢复科举,他当然是举双手认同的,但他也清楚朱元璋的顾虑,知晓恢复科举并非小事,因此不敢贸然建言。
朱元璋长叹口气,时至如今,他也有些后悔,当初处理胡惟庸案时太过放任毛骧,以致如今要面对这两难抉择。
恢复科举,怕考上来又是一堆只会读书的呆子;若是不恢复,朝廷无官可用,总不能都指望那些武勋去处理朝政吧。
一时间难做决断,朱元璋只能摆摆手,假借这动作将脑海中的纠结驱散,转移话题道:“标儿这时前来,是有何事?”
朱标显然也已意识到朱元璋的两难,没再固执追索答案,而是说道:“回父皇,儿臣是来通禀宝钞之事的。”
“哦?”朱元璋眼睛一亮,总算有个好消息了。
朱标拱手道:“父皇先前提出晒盐、洗盐二法,儿臣已将具体操作整理出来,下发盐场试验,果真如父皇所说,此二法较原先的煮盐之法高明得多,产盐效率提高数倍,如今各大盐场都已开始囤积食盐,只等宝钞兑盐令一下,便可从市面上回笼大量宝钞。”
“好,做得不错!”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
朱标也笑起来道:“说起来,却是不知父皇从哪得来这制盐之法,当真厉害。”
“额……”朱元璋打起哈哈,道:“也是手下人从民间搜集而来……”
随即,他忙又转移话题道:“还有那官肆商行,是否已经准备妥当?”
朱辰的建议,朝廷公办商行,百姓可以宝钞购买各类商品,以此来提高百姓对宝钞的认可。
对此,朱标却是皱眉道:“此事颇为繁琐,一时之间怕难以准备得如此周全……”